2014年7月22日 星期二

政府越來越貴是經濟危機之源

 中國需要減稅一萬億而非蓋樓

         政府越來越貴是經濟危機之源

                                     張庭賓

    又見萬億刺激,還是房地產!

    這個“萬億刺激”與過去兩年來地方政府紛紛出台的萬億規模刺激不同,地方政府多是空喊,八仙過海各顯神通也很難再融到錢。但這一次不同,是從央行直接再貸款1萬億元,對口支持國家開發銀行的住宅金融事業部,再由國開行貸給各地政府投入“棚改”。

    這可是打雷又下雨。國開行在支持棚改方面,力度持續加大。上半年國開行新增承諾棚改貸款6760億元,是去年同期的18倍。上半年已發放貸款達到2195億元,其中4月以來發放1949億元,同比增長433%。

    央行這一新工具被稱為抵押補充貸款(PSL),PSL是央行近來極力打造的中期政策利率的新工具,這或是PSL的首次啟用。據媒體報導,因需要抵押品,所以利率低於此前報導的6%。至於還款來源,內部意見並不統一,反正先用了再說。


    央行這一新工具讓筆者聯想到2012年歐洲央行救市用的LTRO——歐洲央行以1%的極低利率貸款給歐洲的商業銀行,從而支持它們去向企業發放更多貸款,以刺激經濟增長。當然也允許商業銀行去購買高息歐債,以獲得利差。

    中國央行的PSL和歐洲央行的LTRO形式相似,但價值取向本質不同:LTRO的貸款對像是商業銀行,商業銀行當然負責提供抵押品,央行的貸款冤有頭債有主。而商業銀行獲得央行再貸款後,不可能貸給政府,只能貸給企業,這就將企業貸款利率壓的很低,現在歐美企業1年期及以內貸款利率大多1-2%,3- 5年期貸款利率也就3%上下。即為企業降低資金成本,等於變相減稅。

    中國則不同,國家開發銀行本來就是政策性銀行,是準政府性質。這萬億貸款定向貸給地方政府的,那地方政府如何抵押?棚改賣房後房子是老百姓的,政府無權抵押,那隻能用政府財政抵押了。而地方財政的主要來源又是土地財政,只能靠房價地價繼續上漲。這必導致房價房租上漲,等於對居民變相加稅!

    自2008年底四萬億救市以來,地方政府獲得了央行和商業銀行投放的流動性(貸款)越來越大的比例,由於其過度投資基建,投資回報率很低,造成了越來越多回收遙遙無期或爛尾的工程,使得越來越多的流動性退出了流通。這導致工商企業,特別是民營中小企業獲得的貸款份額越來越低,貸款利率越來越高,如今民營中小企業能從商業銀行貸到年息8%的貸款都要謝天謝地了,民間借貸利率更是高達20-30%以上。這也是政府“鐵公雞”工程與民間爭錢,實際是對企業變相加稅。

    此次更是萬億貸款直接貸給了地方政府,更加強化了政府的優先貸款地位,將更令工商企業,特別是中小民營企業面臨更加嚴重的資金流危機。

   換言之,這種所謂“救市”只能使中國經濟的最基本面——工商業企業,特別是中小民營企業生存更加艱難,更加接近崩潰的邊緣。所謂“皮之不存,毛將焉附”,中國經濟的“真皮”是工商業企業,它才能真正創造財富。房地產業很少創造真正的財富,它更多是財富再分配的利器——將天賦和國家的,本屬於全民的財富,轉移到地方政府、房產商和商業銀行手中。房價越高,意味著一個政府的法外稅賦越高!

    本質而言,中國經濟的核心問題是政府太昂貴,這不僅指政府的自身消費,包括公款吃喝、公車和公款旅遊等;對社會財富更大的浪費和損耗是政府投資,如果政府投資用於民間辦不了的核心關鍵技術(比如美國政府和軍方開發的因特網)也有必要,但政府投資大量用於毫無技術含量的“鐵公雞”,權錢交易貪腐空間巨大,浪費嚴重效率低下。其勢必不斷加大稅負,取代民間更高效的投資,甚至摧毀民間企業的生存基礎。

    我們曾經研究過中美政府的成本,以各級政府年總收入/國民年總收入的比值看,2012年中國這個比例約為68%,這還僅測算了官方公佈財政收入+土地財政,各種變相收費未算其中,美國的這個比例約為43%。中國是美國的1.5倍;從財政支出項看,美國和西方國家普遍約75%的財政收入用於養老、教育、醫療等社會保障,25%用於行政、軍費和政府投資;中國則相反,約75%用於政府投資和行政經費,社會保障僅佔約25%。即從支出項看,中國政府成本是美國政府的3倍,收入項1.5*支出項3=4.5,即中國政府成本大約是美國政府的4.5倍。政府借款救市和房地產漲價只能使政府越來越貴。

    看到PSL這一消息的時候,筆者正在山東某地訪問,聽當地的企業家訴苦說:現在企業生存越來越艱難,很多企業嚴重匱乏現金流,但地方政府又要保證稅收增長,有的開始逼著企業向銀行貸款交稅,甚至派公安人員帶著手銬來督促。

    從2009-2010年四萬億救市,到2011年穩增長、2012年底城鎮化再到現在的微刺激,這一路以來的所謂“救市”真的能拯救中國經濟嗎?我看恰恰相反,這一次次救市是一次次飲鴆止渴,是政府一輪輪變相加稅,不斷變得更加昂貴,不斷稀釋居民的財富積累,不斷對中國經濟主體涸澤而漁的過程!

    如要真心誠意地拯救中國經濟,絕非再蓋一萬億的房子,從轉為企業減稅一萬億開始! (作者為中華元智庫創辦人,僅代表個人意見,聯繫郵箱ztb6006@sina.com)

沒有留言 :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