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5月16日 星期一

歐盟狙擊中國

5月12日,歐洲議會以546:28的壓倒性票數通過決議,拒絕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決議表示,歐盟很多企業和工會組織擔心歐盟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後,將有更多中國商品進入歐盟市場,從而威脅歐盟企業生存,影響歐盟就業。

鋼鐵是中國與歐洲間糾紛的焦點。在歐盟看來,中國嚴重的產能過剩,導致廉價鋼鐵流向全球市場,讓發達國家,甚至印度這樣的發展中國家鋼鐵業受到擠壓。在過去兩年裡,中國製造的鋼鐵比英國工業革命以來生產的鋼鐵加起來還多。
根據中國加入世貿協定書第15條規定,在反傾銷和反補貼調查中,傾銷幅度的確定可以不以中國實際成本數據為依據,而選擇一個市場經濟第三國或進口國的同類相似商品價格,即“替代國”做法。該條款使用權限是15年,將在2016年12月11日失效。

關於是否在該條款到期後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歐洲議會內部一直存在爭議。
歐洲議會在今年初發布的分析報告中,曾討論過多種可能性,其中包括不管是否結束:替代國“做法,都不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因為,一旦中國獲得世貿組織框架下的市場經濟地位,歐盟今後就難以針對中國提訴產品反傾銷訴訟。
禍不單行,5月11日,美國政府向世貿組織提起訴訟,指控中國繼續對從美國進口的家禽製品(如雞肉)徵收過高的反傾銷稅。這是奧巴馬政府第12次在WTO向中國發起挑戰。
結合歷史經驗來看,任何一輪大範圍經濟衰退週期,各國之間貿易衝突通常趨向於白熱化,最終一發不可收拾。新世紀以來,全球經濟新一輪繁榮,得益於新科技革命、美國貨幣寬鬆、中國入世等眾多因素。
2001年中國加入世貿,對於世界經濟是翻天覆地的一件大事,這標誌著擁有13億人口的大國正式被納入全球產業協作框架中,龐大規模廉價勞動力、最具發展潛力的消費市場、成為全球跨國企業和資本青睞的價值窪地,中國也充分利用這一優勢,迅速發展成為世界規模第二大經濟體,積累起龐大的外匯儲備。
美好的時刻往往短暫,如今,中國人口紅利已釋放完畢,配合上外部市場需求疲軟、政府投資乏力,中國粗放型經濟發展模式,遭到越來越多瓶頸。這迫切需要中國經濟再平衡,通過重新擴大內需推動經濟結構順利調整,進而降低出口,並且,也需要中國降低關稅壁壘,取消出口退稅補貼,否則,與西方貿易爭端將更加激烈。
貿易保護主義與自由貿易之爭,貫穿整個世界經濟發展史。無論英國、德國還是美國,在歷史上都奉行過嚴厲的貿易保護政策。事實證明,這種以鄰為壑的利己政策,不僅導致國內壟斷盛行,提高社會生產生活成本,而且激化國家之間矛盾,讓民族主義思潮愈演愈烈。
美國曾經盛行的托拉斯主義,歸根結底,也是貿易保護促成的結果。從建國伊始,美國也奉行嚴格的貿易保護主義。關稅構成當時聯邦政府最重要的稅收來源。高額的關稅壁壘,雖然對當時美國北方製造業起到一定保護作用,但卻嚴重侵犯了南方農業者利益,這與解放黑奴一道,構成南北戰爭的關鍵因素。美國也為此付出慘重的代價。
時至今日,仍有人認為,貿易保護主義促成美國經濟的崛起。其實,美國經濟的興起,很大程度源於當時歐洲人口、技術和資本源源不斷湧入。1873、1882、1892、1903、1907、1910年,這些年份歐洲經濟均處於衰退週期,經濟年份較差時期,讓越來越多的歐洲人口,攜帶儲蓄和資本湧向美國,探尋新的生活天地。新增人口自然產生對住房、消費品、食物的需求,這直接推動製造業的興起,並開啟快速城市化進程。從這一點看,美國經濟崛起騰飛,並非純粹保護主義之功,也是複雜因素共同促進的結果。

沒有留言 :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