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月20日 星期五

國家的博弈1:軍事篇

大嘴巴特朗普四處樹敵,把西裝革履的西餐持成了野外BBQ,挑事多了,就發生群毆的風險。戰爭在冷兵器時代是國家之間經常發生的博弈方式,就是到了近代熱兵器器時代,隨著工業革命和殖民地擴張,巨艦重砲也打成了一鍋粥。
     而在近代史崛起的國家中,英美日相繼成功上位,德法俄淪為次席,然後再次博弈,名次輪替。對每一個國家來說,首先是權貴資本的利益,其次是國民付出犧牲後得到的殘羹剩飯。但如果是在輸了的國家,國民會更悲慘。所以悲劇就在於,屁民在各國都想置身事外,最後發現不得不愛國,或跑路做二等公民,以積極到離譜的程度去追求認同,比如日本侵略時期韓台士兵比日本兵更慘暴。
      德國屢次想要成為歐洲強國,不料從俾斯麥時期,依靠靈活強悍的手腕,合縱連橫,最終在德國權貴資本和德皇的荒唐舉動下,一戰敗於列強,二戰再敗於英美,最後依靠小心做歐洲的能幹小媳婦,生存並發展下來。到歐盟成立,歐元區好不容易成型,幫助默克爾及之前的一眾總理實現歐羅巴統一夢想,因為統一的歐盟和歐元實在是有助於德國強大,雖然不敢再提第四帝國的名頭,心目中未免有些潛行的傳統人格。所以,特朗普嘴巴里橫炮出擊,直接轟擊德國,認為歐元區應該完蛋。
      當然是了,因為沒有歐元,美元繼續老大,美國就是美利堅合眾國銀行,美元才是最重要的商品。誰一直在說美國逆差?你不覺得美國出口一堆印刷的廢紙,就可以換來全球實打實的商品嗎?那些玩藝背後才是原物料和勞力。
      但我今天扯得,把政治、經濟、金融、人口、文化等等那些玩藝都放到後面系列去寫,先寫軍事。
       小清新不會理解,國與國之間不是和和氣氣,否則每個國家都一堆軍人武裝幹嗎?國家和政府本身就是暴力集團,對內是警察法官,對外是軍隊外交官。後兩者判定和交涉規則,前兩者實行暴力威懾執行。而規則的製定是國會之類的利益代表制定的。
      特朗普打破了一個中國的原則,這是中美聯合公報的基礎,不可以談判,也就意味著如果某些居心叵測的人蓄意推動,比如小英姐成長歷程的分析,是會走極端的強硬投機分子。如果大陸和台灣被有心人放到戰場上,那美國佬是否會參與戰爭,或者說特朗普是否會,有無能力參加呢?
      這要回到戰爭的實質,我不是軍事愛好者,所以對兵器一知半解。但我認為現代戰爭,就是威懾為先,大國間不用真正戰爭,稱一稱分量,基本上輸贏就定局。核武器沒有人會真的拿去打,那玩藝是威懾最頂尖的力量,一旦使用,就意味著魚死網破。你假定說你有魄力實行,其實雙方都是不會這樣想的,這樣想就意味著自己國家毀滅了。
       除了瘋子和不曉事的年輕人叫囂,沒有人會去實際動核武器的腦筋。
       所以戰爭就類似扳腕子,先秀一秀肌肉,差的太遠不會打,相差無幾,那才是真的危險,就要動一動手打打看了。日俄戰爭,俄羅斯和日本都沒有必勝把握,日本為了突破瓶頸,冒死一戰,狂賭成功;然後對清甲午戰爭,傾國力一戰,打到陸地上子彈都沒有了,結果繳獲清軍大量武器,戰爭有了後勤供應,蠢貨清政府提供的。而北洋水師自以為可以一戰,當時海軍力量號稱世界第六,輸了。結果就是國運的逆轉。
       實際上到了現代戰爭,已經不是巨艦重砲,早在二戰都不是了,是航母制海權和製空權的戰爭,打完你的海軍和空軍,戰爭就結束了。二十一世紀,美國除了有傳統的航母艦隊,還在瘋狂發展全球打擊的無人機。無論是航母還是無人機、導彈技術等等,都是從太空監控和通訊系統、預警和電子系統、再到材料和速度的實際接觸面競爭。
       如果發生戰爭,你的衛星被摧毀,你輸定了;如果你的電子系統被干擾宕機,你輸定了;如果你的預警機看500公里,他的看1000公里,你的航母艦隊也完蛋了,路基空軍也同樣完蛋。這就是韓國部署薩德導彈系統,對中國赤裸裸的威脅,因為它可以覆蓋監控整個東北、華北、華東。你的戰鬥機和導彈剛起飛,它就看到了。
      而我們賴以自傲的導彈系統,包括飛躍太平洋的遠程打擊力量,也依賴衛星的導航,而航母艦隊是移動目標,導彈依靠衛星系統導航,在高速下如何保證能夠準確追踪,其實是有大問題的。
      回到後勤保障上,原油能源線路被截斷,特種鋼鐵和發動機如果跟不上,一輪戰損後,戰爭也就結束了。
      最終回到國家的博弈,在衡量自己的力量對比後,如何在政治經濟規則內,和美國以及特朗普這樣的狂人去博弈,其實是很講究手腕和策略的。
       話又說回到最近的黃金浴八卦,歐美體系里特朗普的反對者,用這種抹黑的方式,更容易摧毀這樣一個人的信譽,迫使他放棄極端的做法,維持世界遊戲規則不要被破壞的失衡。因為他是個混蛋,而且是一個有能力的混蛋,你只有比他更混蛋才行。
        待續,下篇是政治經濟篇。

沒有留言 :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