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1日 星期一

老何微博答問:人的情與欲能戒嗎?

西明山  04-23 02:17提問:

何新先生您好,我是個大學生,正在讀研,我高中就看您的博客,好多內容被我存在word文檔或者打印下來好好看,對我影響很大。知道先生是很有修持成就的佛教徒,我從小對佛道兩家的修持就很感興趣,功法也練過一些,但心性未定,目前還沒什麼成果。然而佛道兩門對修行人大多建議禁色欲,如若禁其他的慾望到還好說——讓我禁色欲實在是太難了。我既想超凡入聖又想要美女佳人,兩相矛盾,不知怎麼樣是好?

何新老傢伙 回答:

你提出的這個關於理性與情慾的問題,是人性的普遍問題,非你所獨有。西方名著中你可以讀奧古斯丁《懺悔錄》、盧梭《懺悔錄》、巴斯卡《沉思錄》以及陀思妥耶夫斯基《卡拉瑪佐夫兄弟》,以致《蔣介石日記》(中年時代的嫖妓縱慾,以及自述對情與性的掙扎)。

例如基督教神學家聖人奧古斯丁(公元354 -430),青年時代生活極為放蕩,但求知欲甚強,思想頗為敏銳,善惡與皈依的問題是他畢生思考的主題。奧古斯丁《懺悔錄》記述靈與肉的內心鬥爭,"我和我自己鬥爭",懺悔縱慾犯下的罪惡,探討如何淨化靈魂。
巴斯卡說:“人既不是天使,又不是禽獸,但不幸就在於想表現為天使的人卻表現為禽獸。 ”他認為人性相通,“偉大的人和渺小的人都有同樣的不幸,同樣的痛苦,同樣的激情。”
釋迦牟尼成佛前修行,據上座部經文說,成道前,當他努力調伏自心,圍困他的多種“情魔”也一一“現形”,其“十魔軍”有:色欲;飢渴欲;貪愛欲;懶惰昏沉欲;恐懼心;疑惑心;毀損執著心;獲取奉承心、榮譽與名利心;等等。諸天無法戰勝“魔軍”,曾有許多修行者投降。而佛終以“慧悟”戰勝“魔軍”。
馬克思說:“人所具有的我都具有”——這話的意思應該是——我並非超凡入聖的神仙,七情六欲我俱全。
中國聖人也如此。孔子說“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 孟子引告子說​“ 食、色,性也。仁,內也,非外也。義,外也,非內也。”——這都是通人性的人話。但是宋明理學家說“餓死事小,失節事大,”主張扭曲壓抑人性,則十分虛偽而且混蛋!
你正視自己的慾望,這是誠實,我欣賞。​
我年輕時代,曾經犯過無數次感情和人性的錯誤。我竊以為,對於情慾,不須迴避,也不應壓抑。尤其是青年時代,壓也壓不住,除非生理或心理方面有毛病。但是無論任何時候,對於情性,人要做得到以理性去把握和自控,以致能夠面對種種誘惑而仍然做得到向“非想非非想處”持定。
蓋此中奧妙,非三言兩語可述,只能意會,只能體行,不盡能言傳耳。

沒有留言 :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