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巴菲特的危機操作,看完沈默了
今天發現一份寶藏,Giverny Capital創始人François Rochon在2008年~2009年期間的投研筆記,雖然是寫給投資人的,但普通人也能學到很多乾貨,忍不住來分享一下!
羅歇是一位來自加拿大的著名價值投資者,同時也是投資公司吉維尼資本的創始人兼首席投資官。他被譽為「加拿大的巴菲特」,有趣的是除了投資,他還經營一家畫廊「Galerie Giverny」,收藏眾多印象派作品。
羅歇每年都會發佈一封風格鮮明的致投資者信,信中內容深刻、文筆優美,含金量極高。在2008年的金融危機中,他以一句話開啓了與股東的對話:
💡「一代人的投資機會」
作為一位投資大師,【巴芒閱覽室】知識庫翻譯收錄其投資資料。
‼️從2008–2009年危機中我們學到了什麼?
以下是我們可以從這場危機中得出的教訓:
1️⃣所有無法永遠上漲的事物,終將停止。這當然適用於衍生品投機、科技股泡沫(2000年)、美國房地產(2005年)、迪拜房地產(2009年初)、早期90年代的生物科技股,以及近年來的石油價格。僅舉幾例!
2️⃣隨著每一輪經濟週期的到來,一些企業消亡,新企業誕生。這正如地球上生命循環的自然法則。
3️⃣所有破產的公司都有一個共同問題:債務過高。那些能度過危機的公司,往往具有穩健的資產負債表和值得信賴、專注的管理層。這難道不正是合乎邏輯的嗎?
4️⃣沃倫·巴菲特曾說:如果你不能接受投資組合價值下跌50%的可能性,就不應該進入市場。我常告訴我們的合伙人:這種情況在人生中可能只發生一次——我知道它會發生,但不知道「什麼時候」。
5️⃣許多使用融資買入的投資者在2009年初被迫在最壞的時間賣出。使用槓桿的投資者可能30年都表現良好,卻在一天之內因為市場非理性波動而失去一切。
6️⃣短期市場波動的不理性使衍生品極度不穩定(期權、掉期等)。當很多人同時試圖賣出這些工具時,它們的價值可能在一夜之間變得毫無價值。如果再疊加槓桿(借債),就是一杯「爆炸性的雞尾酒」。
7️⃣好消息是,市場最終會根據企業的內在價值做出準確判斷。正如本·格雷厄姆60年前所說:要在股價劇烈波動時保持理性,是投資者最重要也是最難得的品質。
8️⃣歸根結底,要實現財富增長,我們遵循的投資方式非常簡單:長期投資於高質量、估值合理的公司。
沒有留言 :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