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出身農村,近些年住在上海周邊鄉鎮,閒暇裡常在鄉野裡,和農人交往,所以就對微觀的農業有些瞭解。
而我做大宗商品,對國際農產品有所研究,後來我特地去一些土地流轉平臺看了一下,深知中國農業的問題所在。
現代農業,是一個分工協作的產業鏈。 比如美國,農民擁有土地或長期租賃土地,購買種子,出錢購買農業專業公司服務,或種植、或灌溉、或撒農藥、或收割,然後農產品銷售公司收購,並在期貨市場套保,或融資,提前支付農民貨款等等。
這裡面的分工是基於效率和成本核算,舉個很簡單的例子,一個農場擁有收割機器,和專業公司擁有收割機器,投資成本一定是後者低。 農業公司可以從南到北一家家收割過來,農藥服務公司用飛機噴灑農藥,可以一家家服務,這裡面就是一個成本和效率集約化的問題。
而農民擁有土地,有一個巨大的好處,就是對土壤的保養。 有恆產者有恆心,不會浪費水土,不會涸澤而漁。
與很多人理解的有偏差,農業土地是一個長期投入的行業,基礎建設在農地上是需要擁有者長期的投入和涵養水土。
目前中國的土地流轉政策,限定農民轉讓,只能承包租賃給專業戶,時間也只有幾年,租金高昂。 所以租賃者無心去做長期打算,也不做普通糧食,紛紛種植經濟作物。 經濟作物需求少,幾年下來就爛市,價格一壞,就沒人承包了。 農民自己又不做投入,於是土地就荒廢。
而目前的農業補貼政策,帶來的是地方土豪大量圈地騙取補貼,並沒有人真正在耕種。
這就是中國目前農村土地的致命政策失誤。
不僅僅是意識形態的問題,而且上層建築裡沒人真正懂農業。 所以,糧食進口每年劇烈增長,以數倍和十數倍的速度增長。
未來有沒有可能發生糧食危機? 實際上概率很高。 一旦中國出現糧食危機,就會被卡住脖子;經濟再一壞,購買力出現問題,短缺和惡性通脹也就在食品上出現了。
還有個常識性的問題被大量知識份子誤解,話說知識份子論農業,基本上都是放屁。 以為土地承包權和擁有權流轉會帶來土地集中後造成流民,完全是錯誤的。
農民是最精明的,土地本身有足夠產出,沒有人會放棄。 新中國不是過去的明宋王朝,當年的土地稅過重,依附于大地主權貴階層,寧肯被地主剝削。 中國在農業上稅收已經很低,農民如果能夠聚集足夠大的土地,比如上百畝、幾百畝、幾千畝,善於耕種的農民就會變成農場主。 大規模的資本進入集中土地有什麼不好呢? 長期資本可以憑藉資本優勢,對農業可以做長期投入,完善基礎建設和水土涵養。
如果擔心農地入市衝擊房地產市場,可以規定死土地的用途性質。 這些在海外也是常規做法。
其餘的農民可以從土地上解放出來,依靠轉讓出來的土地收入,去城市里從事服務業或成為產業工人。 實際上,很多農民並不肯賣掉土地,土地要集中也是很難的,除非地方政府憑藉權力強征,那集體所有制當然是最方便的,私有化才能保護農民。
這就是真相,多少人拿這個國家的未來當回事呢?
沒有。 除了嘩眾取寵的,就是居心叵測的大賊,一切以割韭菜為目的,榨取國民財富。
沒有留言 :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