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28日 星期二

英國退歐、習總憑弔:美國失落世界霸主神壇的兩聲“晴空霹靂”

導讀: 1996年李登輝悍然提出“兩國論”,要將台灣分裂出去,解放軍已經決心武力解決台灣問題,怎奈美國兩艘航母戰鬥群為台灣撐腰,中國當時軍事裝備遠遜於美國,連有限的導彈都要依賴美國的GPS衛星制導,解放軍只能望洋興嘆。而李登輝“兩國論”並非偶然,那就是中國開始加入了WTO的談判,為迫使中國屈服於美國的意志,於是,美國就利用李登輝開始玩弄中國的脆弱的“睾丸”——台灣。
 
張庭賓

舉世矚目的英國退歐已經水落石出,日不落帝國已經沉下地平線以下的夕陽,正失去照耀歐洲大陸最後餘暉的熱力。 “英國退歐”意味著英國與歐洲大陸強國(法國、德國)數百年來對歐洲大陸控制權的爭奪,以英國的徹底失敗而告終!

而對百年前接替了英國世界霸權的美國而言,過去的一周,也是它失落世界霸主神壇的沮喪一周:6月24日,英國公決決定退歐;6月17日,習總訪問塞爾維亞,首場活動是憑弔1999年美軍轟炸中國駐南斯拉夫大使館中遇難的三位烈士。 7天內,美國連續失去了對世界中心島——歐亞大陸西、東兩端的控制,加上它與俄羅斯劍拔弩張,美國正在落入其最擔心的被歐亞大陸大國排斥的陷阱,對於奧巴馬在西點軍校宣誓的“美國在本世紀繼續領導世界”夢想,這堪稱兩聲晴天霹靂!


習近平主席與塞爾維亞內閣憑弔英烈

事實上,英國退歐是德國和歐盟韜光養晦、以柔克剛的奇蹟般戰略勝利,它將意味著歐洲進一步擺脫美英的束縛,贏得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老太太默克爾“扮豬吃老虎”,原來她是人類頂尖的“太極高手”!

美國會這樣甘心眼睜睜喪失對亞歐大陸世界島的控制權——喪失世界霸主地位嗎?它會怎樣反擊呢?美國同時部署6個航母戰鬥群,第7個即將啟航,這是第一個威懾嗎?



二次毀滅性大戰讓歐洲走向和平統一的必由之路




歐洲大陸的分裂、戰爭和內耗一直是歐洲的噩夢、英國的甜夢、美國的美夢成真。

與歐亞大陸東部的大一統中國相比,歐洲的分裂一直是歐洲人的災難,歐洲面積為1080萬平方公里,僅比中國大一點,但卻有著48個國家,比中國的省份都多,這是由於歐洲中世紀在基督教政教合一之下,教廷有意削弱強大的國家政權,而鼓勵諸侯分割,相互制衡,無力反抗基督教至高權威。

在文藝復興前後,隨著腐敗侵蝕了基督教神聖威嚴,世俗國家權力在崛起。 1337年- 1453年間,英國和法國展開了長達116年的戰爭,法國英雄聖女貞德(1412年-1431年)在這期間湧現,對英國戰爭勝利使法國完成民族統一,英國被迫退縮回英吉利海峽。 1640-1688年,英國通過光榮革命,完成了君主立憲革命,實施了產權私有的市場經濟制度,釋放出人性自私的“莽荒競爭力”,它在1588年擊敗了海上霸主西班牙艦隊,晉級海洋新霸主,再以領先的工業革命,建立了軍事絕對優勢,進行全球侵略和殖民,建立了日不落帝國。它也試圖控制歐洲,但由於陸軍實力有限,“百年戰爭”得不償失刻骨銘心,且歐洲大陸先後冒出了法國、德國等強國,它一直力有未逮。

任何地方都會出現偉大的人物,他們必然以統治更廣大疆域為追求,在伏爾泰、孟德斯鳩和盧梭的“人生而平等”的啟蒙之下,1789年法國大革命爆發,也釋放出了人性自私放任競爭的超級能量。法國歷史上最偉大人物拿破崙(1769年-1821年)崛起了,他要一統歐洲,首先把目標鎖定英國,但法國艦隊在1805年進攻英國時慘敗,他就轉而經略大陸,在隨後幾年幾乎蕩平了歐洲各國軍隊,但其1812年面對俄羅斯寒冬和被俄羅斯人燒光的莫斯科一籌莫展,最後徹底潰敗,57萬人僅剩下3萬人能夠返回。 1814年拿破崙戰敗被逼退位,但很快神奇地捲土重來,但其統一歐洲的最後夢想在100天后的滑鐵盧,被英國主導的聯軍徹底中止。

拿破崙以後的法國再也沒有了統一歐洲的雄心和實力,從此法國人更願意享受浪漫和葡萄酒,而德國後來居上了。在鐵血宰相俾斯麥的領導下,普魯士王國統一了德國,以德國為首的歐洲中部國家試圖拓展更廣闊空間,必然與遏制他們的英國、俄羅斯等矛盾尖銳。 1914年6月28日,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主戰場在歐洲,大約有6,500萬人參戰,1,000萬人喪生,2,000萬人受傷,造成了慘重損失。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6個月前的1913年12月23日,在大洋彼岸,一個至高無上權力機構誕生了,它就是美聯儲——這是主要由英美猶太-盎格魯撒克遜銀行寡頭控制的超級組織。第一次世界大戰嚴重消弱了歐洲,導致了沙皇政權的沒落,並為俄國“十月革命”創造了條件。而遠在大西洋彼岸的美國卻漁翁得利。它卻不僅通過賣武器和戰爭資源賺得盆滿缽滿,而它最後參戰壓服了德國,簽訂了《凡爾賽合約》——這是一場骯髒的苟合,它把德國在中國山東的殖民地權力轉讓給了日本,這引發了中國“五四運動”的怒火,而俄國十月​​革命的勝利則為中國準備好了革命的火種。

面對巨額賠款和利息的《凡爾賽合約》,元氣未喪的德國人不甘被圈定在二等戰敗國的地位上,他們選擇了希特勒,他彗星般地崛起,並在1939年發動了入侵波蘭的戰爭,並引發第二次世界大戰,根本而​​言,這是歐洲大陸人在拿破崙之後,為尋求歐洲大陸的統一而進行的再一次嘗試。但是希特勒犯了與拿破崙的同樣錯誤,即它在未能佔領英國之前,就輕率地進攻蘇聯,並再一次被俄羅斯嚴寒、焦土戰略和英勇蘇聯人民拖垮擊敗。而美國先向戰爭雙方大賣武器發戰爭財,後來看德國氣勢如虹,就全力支持英國,等到歐洲大陸戰爭各方筋疲力儘後,最後直接參戰,爭奪勝利果實。

第二次世界大戰先後共有61個國家和地區、20億以上的人口被捲入戰爭,戰爭中軍民共傷亡9000餘萬人,4萬多億美元(至少相當於現在100萬億美元)變成瓦礫,歐洲各國歷史上的財富積累幾乎消耗殆盡。尤其以德國損失最為慘重——德國首都柏林戰事結束後,整個首都幾乎找不到一間完整的房子。戰後,德國還被英美勢力與蘇聯分割為西德和東德。




戰後柏林幾乎沒有一間完整的房屋



由於歐洲強國幾乎同歸於盡,美國從此“一股獨大”,美夢成真——它不僅從政治和軍事上通過“北約”登上世界霸主寶座,還通過布林頓森林體系確立了美元的唯一國際交易和儲備貨幣的地位——各國貨幣與美元直接掛鉤(固定匯率),美元與黃金掛鉤(1盎司黃金=35美元),從而使發行美元的美聯儲背後的英美猶太——盎格魯撒克遜金融寡頭集團獲得了對全球貨幣、金融和經濟的操控權。 1971年,美國單方面悍然背棄了收美元兌付黃金的義務,從此可以通過濫印美元綠紙而剝削世界各國。

無比殘酷的世界大戰給了歐洲人刻骨銘心的鮮血教訓——在版圖如此破碎的歐洲,在外部英國掣肘與美國虎視眈眈下,特別是美軍以北約名義直接在歐洲駐軍的情況下,歐洲統一隻剩下理論上的唯一可能——以懺悔、反思、包容和互助的和平方式。從1951年,從德國、法國、意大利等6國簽署《建立歐洲煤鋼共同體條約》,歐洲開始和解和和平統一之路。

1970年12月7日,西德總理威利·勃蘭特與波蘭簽訂了華沙條約後,在華沙猶太隔離區起義紀念碑前敬獻花圈後,他突然自發下跪,當這位57歲的反法西斯老戰士跪立在紀念碑前了。這個出乎意料的、未在日程安排當中的舉動,讓隨同人員驚呆了。而周圍的波蘭官員和民眾,卻被這突如其來的舉止深深震撼了。一時呆愣住的各國記者們在短暫的愕然之後,紛紛舉起相機,閃光燈亮成一片。這個跪立在冰冷石階上的德國總理的形象旋即傳遍了世界的各個角落,成為二戰後世界上意義重大的瞬間定格。




勃蘭特總理的這一跪讓德國人贏得了歐洲人的最終諒解

德國人深刻的反思、真誠的懺悔逐漸贏得了歐洲人的諒解,加上冷戰時期,美國為了對抗前蘇聯扶持歐洲,對於法國、德國領導的歐洲經濟一體化進程也樂觀其成,以使前沿的鐵壁更加堅強,顯示資本主義的優越性。歐洲人通過和平方式推進一體化十分堅定,從一開始就跨越了自由貿易區階段;於1968年7月1日實現了關稅同盟;於1993年基本建成歐洲統一大市場;於1999年1月1日歐元順利啟動,現已經有19個成員國,人口3.3人,經濟總規模已經與美國相當。

隨著以歐洲大陸國家為主體的一體化深入進行時,由於英國孤懸大陸之外,英國在歐洲的位置越來越尷尬——這等於默認德國、法國對歐盟的領導地位,且從歐盟一體化中得到的直接好處較少。更尷尬的是,它還存在一個在美國和歐盟間選邊站的難題。 1991年,前蘇聯解體後,英國、美國對於歐盟作為冷戰前沿的價值喪失。於是,索羅斯的量子基金突襲做空英鎊便巧合地發生在了1992年,它使這位“金融大鱷”一戰成名,迫使英鎊半情不願地退出了作為歐元前身的歐盟貨幣體系。

隨著前蘇聯的解體,儘管一直沒有撕破臉,但美國對於歐洲一體化由支持轉為敵視,因為歐元挑戰了美聯儲背後的猶太——盎格魯撒克遜金融寡頭集團的核心利益。 1999年元旦,歐元正式誕生,美國便先發製人,這一年的3月24日,克林頓政府領導北約發動了科索沃戰爭,它表面上是打擊仍帶有社會主義色彩的南斯拉夫聯盟,實際是為了打擊歐元,它將歐元從最初對美元的1:1打到了2000年10月的0.82,差一點把歐元掐死在襁褓中。在科索沃戰爭中,美軍一石炸“第二鳥”——最先進、執行最高秘密級別任務的B2隱形戰略轟炸機從美國本土起飛,專程轟炸了中國駐南斯拉夫大使館,以此如願以償地迫使中國按照美國的標準加入WTO。

即從1991年前蘇聯解體、1992年英鎊退出歐洲貨幣體系開始,英國留在歐盟,主要成為美國製衡德國、法國領導的歐盟的政治工具,這與北約一道成為裹挾歐盟服從美國意志的繩索。



英國脫歐噩耗:美國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

英國脫歐本來在理論邏輯上是根本不存在可能的。

這是由於其中主要博弈三方的需求和行為特徵所決定的:一、對德國和法國領導層而言,他們是絕不會,也從來不主動提出這一話題,因為這將意味著歐盟帶有陰謀論的意味,動搖歐盟的政治信任基礎。二,對英國既得利益層來說,他們能夠經常挑剔一下歐盟而顯示自己的政治存在,也挺舒服的;三,美國更是希望英國留在歐盟制衡德法。這幾乎形成了一個“封閉的三角”。

德國法國等大陸國心照不宣地希望英國脫歐的。因為“搗蛋鬼”出局,這將為財政乃至軍事一體化創造更堅實的政治基礎。此次公投前,歐盟政治家終於按捺不住興奮和喜悅了,歐盟主席容克明確表示:“若英國公投退歐,歐盟不會再讓步挽留。”而公投剛剛出了結果,歐盟官方馬上表態,希望加快與英國就退歐談判——就差歐盟議會全體站立鼓掌歡送了。

就這樣,從英國退歐“不可能”到英國退歐成為“鐵板釘釘”的現實,這簡直是“化腐朽為神奇”的天方夜譚!其實,歐洲政治家自己根本沒有這個能力,其實都是“默克爾”們巧妙借助了美國的霸權力量,而用太極推手,借力打力而實現的。

最終促使英國人民選擇退歐是因為兩大麻煩:一是歐債危機層不不窮,搞得不少英國人認為歐元隨時都能崩潰,歐元區隨時都能解體;二是由於伊斯蘭難民湧入,歐洲大陸恐怖襲擊和惡性強姦越來越多,更多的普通英國人更願意紮起籬笆,把恐怖襲擊風險擋外面。這兩大顧慮反而恰恰是美國處心積慮造成的。

2010年春,全球唯一的金融進攻性力量:美元勢力——這是由美聯儲;標準普爾、穆迪等評級公司;華爾街日報、彭博社等金融媒體輿論;以索羅斯為代表的對沖基金的組合力量,以高盛與希臘做聯合假賬被揭黑幕為突破口,對歐元發動了一輪又一輪的攻擊。在此過程中,德國、法國等核心國在協調拯救方面似乎很無能,既不願投入大量現金去拯救危機國,又不願意印鈔去解救債務危機,在其後4年中給人債務危機此起彼伏,歐元隨時都能解體的印象,直到2015年歐洲央行實施了OMT計劃才暫時穩定下來。這使世人,也包括英國人認為歐元和歐盟前景黯淡。美國人就這樣賣力地幫了德法第一步。

在歐債危機剛平息之際,歐盟又陷入了恐怖襲擊之中。 2015年,法國在年初和年末發生兩起恐怖襲擊,近兩百人喪生;今年3月布魯塞爾機場和地鐵遭受恐怖襲擊,已造成34人死亡,近200人受傷。而在德國,難民強姦女性的屢見網絡。這不僅讓歐盟公眾生活在恐怖陰影中,這也加劇了英國人的不安,因此,英國人對於歐盟更加不感冒了,而這背後恰恰又是美國那隻無所不在的黑手傑作。

歐盟恐怖襲擊的惡化和升級,是主要由於恐怖分子混入中東難民流入歐盟,而這些難民正是“美國造”,他們原本在利比亞、伊拉克、敘利亞等地方生活得富裕安康,但這卻因為美國看不順眼他們的“獨裁統治者”,以戰爭證明自己是世界警察,結果把那裡的人民推入“火坑地獄”中。他們甘願冒著生命危險偷渡地中海到歐洲避難,這就產生了從中東和北非進入歐盟的數以百萬級的難民。 2015年9月,3歲的敘利亞小難民艾蘭在偷渡中溺亡,並被海浪輕推到沙灘上,他安靜俯臥的照片深深刺痛了所有善良人的心。這促使歐盟推出了吸納更多難民的政策,而恐怖襲擊連發也加深了歐盟內部的政治衝突,更多的人越發不看好歐盟,這其中也包括這次事件的主角——大部分英國人,他們更願意隔岸觀火,而不是火中取粟。


小艾蘭之死讓全世界善良的人們傷痛不已

終於,美國通過種種不懈的艱苦努力,做通了英國人的思想工作,而卡梅倫鬼使神差地搞公投噱頭,一舉成功地將德法很想卻不能伸頭的關鍵足球頂進了英國的大門。同樣踢出精彩“烏龍球”的還有索羅斯,他當年突襲英鎊迫使英鎊退出歐洲貨幣體系,卻在公投前忍不住警告英國退歐惡果,難道他不知道英國百姓一定會和他唱反調嗎?當然還有最佳助攻李嘉誠先生,他的親歐申明,只能讓英國人警惕不能重蹈香港土地被李超人壟斷、香港窮人只能住在狹小鴿子籠裡的覆轍!

最佳助攻還有美國的“脫口秀明星”——總統奧巴馬先生,他在公投前的兩次警告也顯然起到了反效果——高高在上的他已經不了解這個時代底層民眾的心態,他們最反感政客和資本大亨“高大上”的威懾。儘管奧巴馬的“脫口秀”已經達到了白宮歷史之冠,但公投對嚴肅的英國人民來說並不是件好笑的事。

就這樣,美國千辛萬苦地做通了英國人民的思想工作,英國首相卡梅倫稀里糊塗地頂進去這個關鍵致勝的烏龍球——這意味著在過去數百年與法國德國爭奪歐洲大陸控制權的較量中,英國終於等待了徹底的失敗。美國終於成功地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從此對歐洲大陸的影響力下降到二戰以來的最低水平,當年通過二戰贏來的,現在基本快輸光了。



解放軍站到美軍對面 美國正在成為歐亞大陸的看客

與英國退歐相比,同樣令美國人心痛和沮喪的是,6月17日,中國國家習近平主席在訪問塞爾維亞的第一站,就與塞爾維亞的整個內閣班子,前往中國駐那斯拉夫大使館被炸事件中犧牲的烈士紀念碑進行祭奠,而同時在中國國內,以抗美援朝為重要內容的《彭德懷元帥》和抗美援朝主題的《三八線》正在熱播,受到廣泛好評,令很多中國人感到揚眉吐氣,激蕩起英雄主義的情懷。


《彭德懷元帥》劇照





這意味著,在美國一再的逼迫下,中國解放軍終於讓美國如願以償——站到了美軍的對面,手握利劍。

這場現代版“臥薪嘗膽”的大戲20年前由美國人拉開帷幕。 1996年李登輝悍然提出“兩國論”,要將台灣分裂出去,解放軍已經決心武力解決台灣問題,怎奈美國兩艘航母戰鬥群為台灣撐腰,中國當時軍事裝備遠遜於美國,連有限的導彈都要依賴美國的GPS衛星制導,解放軍只能望洋興嘆。而李登輝“兩國論”並非偶然,那就是中國開始加入了WTO的談判,為迫使中國屈服於美國的意志,於是,美國就利用李登輝開始玩弄中國的脆弱的“睾丸”——台灣。

1999年4月,當時中國一位經濟領導人訪美,提出了讓美國人又驚又喜的大讓步,但他回國後引發了很大爭議,中國大有從該提議退縮之勢。就在此關鍵時刻,1999年5月7日,從美國本土密蘇里懷特曼空軍基地出發的一架美軍最先進的B2隱形戰略轟炸機,長途飛越大西洋和歐洲上空,投擲了5枚精確制導炸彈,轟炸了中國駐南斯拉夫大使館,造成了邵雲環等三名中國記者死亡。雖然事後中國人在官方支持下衝擊美國駐華各使領館,美國也道歉並賠償讓中國找回了面子,但中國卻失去巨大的多的里子——按照美國的要求,也是按照4月某中國領導承諾條件,11月15日,中國被迫與美國簽署了加入WTO的雙邊協議。

對這個“城下之盟”,雙方都心照不宣——因為如果中國不馴服於美國,美國完全可以支持台灣獨立,而中國當時已宣佈如果台灣獨立或外國駐軍,中國必將解放台灣的三原則。如果中國強攻,而美國參戰,則中國必敗。而美國轟炸中國駐南斯拉夫大使館事件其實是在警告中國——中國大使館就是中國領土,我想炸就炸,如果你不按照我美國的要求加入WTO,我不僅可以支持台灣獨立,還可以直接向你中國本土開戰!就像後來美軍入侵伊拉克和利比亞那樣!

這個“城下之盟”,加上台海危機和駐南斯拉克使館被炸事件,從此成為戰無不勝的人民解放軍的奇恥大辱。此後,中國韜光養晦,放任外資對中國工商業的長驅直入,以中國民眾在經濟和健康上的極大犧牲,為中國軍事力量突飛猛進,形成對美軍的全面對抗反製而爭取時間。

在2001年克林頓總統卸任時,美國已經毫無疑問地從各方面都登上了世界霸主之巔——前蘇聯解體了,俄羅斯慘不忍睹;剛剛誕生的歐元幾乎被扼殺在搖籃之中;中國被美國馴服了,美國資本開始對中國這個“宿主”進行“異形”攻擊。然而,美國式民主制度這時候漏出了破綻——克林頓已經執政八年必須下台,而上台的則是堪稱美國歷任總統中智商最低之一的小布什。小布什家族屬於美國石油軍火寡頭集團,這個集團最希望引發戰爭並控制中東石油。小布什剛上台不久,就爆發了9·11恐怖襲擊,這給了他們堂而皇之打擊恐怖主義的旗號去控制中東石油,在進軍阿富汗之後,2003年美軍以薩達姆擁有使用的化學武器的“莫須有”罪名,入侵伊拉克,摧毀了其武裝並處死了薩達姆。伊拉克從此陷入了混亂之中,這為ISIS的極端主義武裝的崛起提供了溫床,美國在埃及、利比亞和敘利亞的一系列破壞行為,為歐洲提供了越來越多的難民。

小布什政府同時干的蠢事是——逼迫中國人民幣大幅升值、準備對伊朗發動戰爭,這刺激國際石油價格在2008年7月上沖至每桶147美元的天高。這雙重刺激了美國通脹大漲,美聯儲連續加息,引髮美國次貸危機,導致了2008年美國金融大危機。

2009年初奧巴馬上任後,美國又陷入了金融危機拯救和從伊拉克撤軍的麻煩中。雖然奧巴馬一開始就明確繼承了克林頓的戰略——將主要的對手重新鎖定為歐洲和中國,但是美國在擺脫小布什政府麻煩中付出的代價太大,消耗了大量時間。當美國最近終於能集中軍力準備再次扼殺中國時,它已經愕然地發現,中國解放軍再也不是1996年那個“砧板上的魚腩”,它已具備了對美軍在中國沿海2000公里內反介入的能力。





中國052D導彈驅逐艦的反艦導彈領先美國宙斯盾艦兩代

這又是一次神奇的逆襲,其概率之低堪比英國脫歐,根本原因是此(美軍)消彼(解放軍)長。 1991年前蘇聯解體之後,美軍睥睨天下停滯不前,9·11事件後,美軍更主要是轉為游擊戰。因此,美軍主戰裝備還是停留在1980年代,比如美國宙斯盾驅逐艦迄今裝備的仍是1980年代研製列裝的“魚叉”反艦導彈,它是亞音速導彈,射程僅130公里。如今中國、俄羅斯的多種反艦導彈已領先其1-2代,最先進的最大射速已達到3倍音速,射程在250公里以上。而美國近二十年開發的科幻武器,卻因設計戰略失誤;軍工壟斷嚴重成本奇高;頂級人才被華爾街高新圈走,技術專家後續乏人,故而華而不實,且毛病不斷,比如F22、F35和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等。而中國和俄羅斯的武器裝備的研製目標非常明確,就是針對美軍的弱點形成不對稱優勢,特別是可打擊海上大型移動目標的東風21D(射程2000公里)和東風26(射程3500公里)彈道導彈,更是美國航母無可抗拒的“死神”。即美軍在啃老本鑽山溝,而中國針對美軍軟肋全力以赴突飛猛進,此消彼長之下,特別是在今年初解放軍“軍改”之後,已經足以對抗美軍。

在中國軍超常規跨越的同時,中國經濟、社會和民力,已經被屈辱的WTO條款所形成的不公平競爭嚴重透支,已達到了承受力極限。即當今中國軍事反而已經成為最強的競爭力,而貨幣、金融和經濟已經非常脆弱,大危機難免。解放軍該到了強勢對抗美軍,為中國貨幣、金融和經濟爭取休養生息時間和空間的時候了。中國也到了強勢反擊官僚腐敗,有力地降低國家宏觀管理成本,為民間民生讓出生存和發展空間的時候了。也就是說,中國解放軍到了必須硬,要敢於一雪前恥,該回報中國人民忍辱負重鼎力支持發展軍力的時候了。

故此,習近平主席此刻訪問塞爾維亞,憑弔駐南斯拉夫使館被炸事件中犧牲的烈士;自1979年鄧小平訪美以來首次播放抗美援朝的電視劇《彭德懷元帥》、《三八線》,就是正告美國——那個以低劣裝備、在國家剛統一百廢待興時就能打敗美軍的解放軍,以如今能與美軍全面比拼的先進裝備“王者歸來”了,美國你不要指望再像以前20年那樣,憑藉超級軍事霸權隨便羞辱欺負中國了。

現在,美國顯然也沒有了過去的自信和霸氣,面對習主席標誌性此舉,美國國務卿克里將電話追到了陪同習近平訪塞的外交部長王毅那裡,克里沒什麼事,就是嘮嘮嗑,聯絡聯絡感情,但王毅毫不客氣地要求美國停止干涉中國內政。

簡言之,時至今日,美國已經失去了對中國軍事和政治的控制力,而接下來失去對中國貨幣、金融和經濟的控制力和影響力也只是時間問題。特別是美國重返亞太,扶持日本遏制中國,已經把中國逼到不得不反擊的地步。

就這樣,美國在一個星期之內失去了製衡歐盟的最重要工具——英國,過去對美國經濟最重要供養者——中國開始站到了美國的對面,可謂兩個“晴天霹靂”!

對美國的噩耗遠不止這些。俄羅斯已進入了與美國全面軍事對抗,甚至在敘利亞領空戰機纏鬥的狀態;美國與伊朗等六方簽署了伊核協議後,已失去對伊朗的合法干預權;沙特因為美國放過伊朗,而與美國關係疏遠;而它與印度關係雖有改善,但印度絕不會甘於它控制。

一言以蔽之,美國從二戰以來,第一次淪為歐亞大陸的旁觀者,而不是領導者和控制者。



美國不會甘心退出歐亞大陸 不排除成為戰術破壞者

毫無疑問,美國絕不會甘於淪為歐亞大陸的看客,因為這裡有著其巨大的既得利益。

如今的美國經濟利益是建立在美元霸權為基礎的虛擬金融體系上,在商品和產業利潤上靠主要靠中國人供養。也正因如此,它最怕兩個挑戰:一是歐元崛起挑戰分割美元的貨幣市場份額,而歐元的進一步財政一體化,以及俄羅斯與歐盟的戰略靠近(軍事一體化前奏)會使歐元更強。美國對此心知肚明,其首席戰略大師基辛格寫道:“若沒有了美國,德國就少了一個約束自己衝動的錨,德國和俄羅斯就會再次把對方視為自己最佳的外交選擇。果真如此的話,與歐洲天各一方的美國在地緣政治上會成為歐亞大陸邊的一個島嶼(《美國的全球戰略》第二章“歐洲一體化的未來”)。由此,親美人士在烏克蘭發動政變並造成分裂,美國脅迫歐盟制裁俄羅斯就在情理之中。





美國主導北約近期在東歐頻頻軍演

第二是擔心中國經濟重回獨立自主、商品層面不再供養美國、資本層面不再讓美國資本“異形”寄生、貨幣層面央行不再成為美聯儲代發鈔銀行的發展道路。其最佳策略是誘發中國金融大危機,並以不受限制的中美投資協定,全面收購中國的金融資產和優質國企,使中國徹底淪為美國的貨幣、金融和經濟的殖民地,從而一勞永逸地永遠寄生於中國人的辛勤勞動中,而他們實現這一目標的最好幫手就是那些把家人和財富轉移海外的腐敗“裸官”。對此,美國也做了第二手準備,就是TPP(環太平洋自由貿易夥伴關係),但是要想找到數億像此前中國人那樣夜以繼日流汗流血的勞工談何容易。

當然,美國和中國國內不少親美人士或許在向“上帝”禱告——英國退歐能成為連鎖反應,歐債危機捲土重來,歐盟和歐元區自我解體。在筆者看來,這是一廂情願的空想,因為不能輕易低估了德國人願意為歐洲一體化付出的代價。東西德統一後,西德為東德付出了難以估量的巨大代價,用了將近20年的時間才把東德消化,使德國重新融為一體。過去德國不願意支付代價,是因為英國如鯁在喉,如今已吐已快,我估計德國等富裕國家將願意以轉移支付,或者以在不同國家扶持不同產業集群的方式,從而幫助各國平衡發展,並以此交換該國國家層面的財政稅收權,而地方層面的仍留給各國地區。德國、法國和荷蘭等先進國家有能力消化二戰的種族仇恨,我相信它們發力之下,是有可能實現歐盟內部的經濟發展再平衡的。因此,所有歐洲人都知道,特別是德國人知道,沒有什麼比歐洲內部慘烈的戰爭的代價更大了。

中國現在雖然在政治和軍事上挺起了腰桿,但是在貨幣、金融和經濟上中美國的“毒”太深,美國需要一場中國金融大危機來實現再平衡,其實中國何嘗不需要一場金融經濟大危機來打破過去不可持續的發展模式,藉機中止對美國等國家的巨大利益輸送呢?

美國終於自作孽失去了對歐亞大陸的主導控制權,並將歐盟、俄羅斯、中國、伊朗都逼到了美國的對面,而普京更是在最近提出了令美國寢食難安的“大歐亞經濟體”——不帶美國玩了!

然而,瘦死的駱駝比馬大。美國虎雖老但仍有威風,它仍然具有在歐亞大陸製造“戰術糜爛”的能力,其主要突擊口在三個方向:1、製造東歐戰爭,升級俄羅斯與東歐國家的仇恨,阻止歐盟與俄羅斯戰略接近;2、聯手以色列襲擊伊朗,中斷波斯灣的石油供應,因美國已基本實現了石油天然氣自給,這將沉重打擊歐盟和中國;3、推動製造東亞戰爭,誘發朝鮮戰爭和中日戰爭,並漁翁得利。如果能同時達成這三個目標,美國將可以在被迫徹底退出亞歐大陸之前,同時重創​​歐盟、中國、俄羅斯和伊朗,從而使美國贏得10年的戰略緩衝期,但它這樣做,也將在亞歐大陸陷入戰略上的徹底孤立,而今後只能退回美洲了。

誠然,美國霸權的這種迴光返照,必須要有一位強勢總統來大開殺戒,這個人只能是希拉里,而不是特朗普。因為特朗普是主張與俄羅斯和解,推動西方統一以共同對付中國和其他文明的。但是,因為歐元對美元的挑戰是首要的,美聯儲背後的金融寡頭是絕不會認同的。




特朗普能夠實現一次不可思議的逆襲嗎?

即英國退歐標誌著世界大戰略格局正發生著百年來的重大變遷,美國在政治和軍事上進一步衰退,無論是希拉里還是特朗普都不能阻止這個戰略趨勢,但是最新的懸念在於,希拉裡會戰勝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嗎?她會下決心在美國徹底退出歐亞大陸之前,製造“世界中心島”的戰術糜爛嗎?

這就要看美國大選的結果了,特朗普會成為英國脫歐、中國反擊之後,第三個不可思議的逆襲——也是美國式霸權失落的第三聲“霹靂”嗎?

讓我們拭目以待。 (作者為中華元智庫創辦人 僅供參考,投資者決策風險自負)

沒有留言 :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