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19日 星期日

汪浩觀點:中國為什麼還沒有解放臺灣?

2017年3月6日,中國國臺辦主任張志軍參加全國人大「臺灣省代表團」會議後說,「臺獨之路走到盡頭就是統一」,但是那樣的統一方式,一定會給臺灣社會和民眾帶來傷害,「他們會付出巨大的代價」。對此,臺灣陸委會表示,政府對維護兩岸關係和平穩定現狀的政策始終堅定不移,任何非理性的恐嚇言詞,只會增加兩岸間的誤解;任何試圖以非和平方式處理臺海議題,只會讓兩岸同蒙其害,無助兩岸關係的正向發展。
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導人自1949年10月以來,就不斷公開聲明「一定會解放臺灣」,也就是武力攻佔臺灣。可是,60多年過去了,中國為什麼還沒有解放臺灣呢?1949年10月,毛澤東總結「古寧頭大敗」教訓,認為要攻打臺灣就絕不能缺少海軍和空軍優勢,他決定用一年時間,組織海空軍和50萬渡海大軍,預計於1950年秋天攻佔臺灣,但他需要蘇聯的軍事支持
。當時,史達林和毛澤東都認為,美國不會干涉中國內戰,而國軍又很容易被統戰,所以中國以軍事征服臺灣、徹底消滅國民黨指日可待。可是,1950年4月,史達林突然改變主意,同意北韓金日成在中國成功佔領臺灣之前就先入侵南韓。毛澤東盤算只有贏得史達林信任,才可以獲得蘇聯的軍事援助,所以他就同意了先入侵南韓,再攻打臺灣。這是代價慘重的誤判,韓戰雖然讓毛澤東獲得蘇聯的援助、建立了海軍和空軍,但卻錯失了攻佔臺灣的機會。
朝鮮人民軍、中國人民志願軍和聯合國軍1953年7月27日在朝鮮半島板門店簽定《朝鮮停戰協定》,韓戰正式落幕。(維基百科)
朝鮮人民軍、中國人民志願軍和聯合國軍1953年7月27日在朝鮮半島板門店簽定《朝鮮停戰協定》,韓戰正式落幕。(資料照,取自維基百科)
韓戰的爆發以及中國的出兵朝鮮,使解放軍無法同時攻打臺灣,然而毛澤東對解放臺灣依然耿耿於懷。韓戰於1953年7月停火後,中國的軍事目標又轉向臺灣。1954年5月到8月間,解放軍和國軍在浙江沿海頻頻發生小型軍事衝突。1954年8月,中共突然發起全國性宣傳攻勢,揚言要「解放臺灣」。9月,毛澤東在臺灣海峽引發重大的戰爭危機,但卻得到了適得其反的效果。12月,臺美簽署《共同防禦條約》。1955年3月,美國首次對中國公開進行核子威脅後,毛澤東才認識到美國對保衛臺灣極為認真,於是,周恩來公開呼籲與美國直接談判,美國政府立刻響應,此後,中國停止在臺灣海峽的炮戰。毛澤東所引起的1954年臺海危機導致了美國與臺灣簽訂《共同防禦條約》,該條約維持24年,成功地阻止了中國進攻臺灣,確立臺海兩岸長期分裂分治局面迄今,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以武力「解放臺灣」,仍是中國既定的國策。
1972年2月28日,中國在《上海公報》中強調:「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臺灣是中國的一個省,早已歸還祖國,解放臺灣是中國內政,別國無權干涉。」毛澤東、周恩來並沒向尼克森承諾只以和平的方式解放臺灣。1973年11月12日,毛澤東對季辛吉說國民黨是一撮反動分子,「他們怎能和我們合作?」會後,毛澤東特別召集政治局會議批判周恩來「和美國人打交道時犯下右派的錯誤」,因為當天周恩來曾對季辛吉表示,中國會用和平手段解放臺灣,毛澤東說這是不對的,「臺灣只能用打的」。1974年11月26日,剛接任第一副總理的鄧小平會見季辛吉,在談到臺灣問題時,鄧小平重申「我們不相信和平交易」,鄧小平堅持不承諾放棄武力。
周恩來與毛澤東
周恩來曾對季辛吉表示中國會用和平手段解放臺灣,毛澤東說這是不對的,「臺灣只能用打的」。(資料照,取自網路)
在鄧小平時代,隨著中美關係的改善,臺海兩岸的關係也走向和緩,但是,鄧小平始終不肯在臺灣問題上作放棄使用武力的承諾。1978年12月16日,中美建交,中國當天有一個單方面聲明:「至於解決臺灣回歸祖國,完成國家統一的方式,這完全是中國的內政」。但是在中美建交公報中,中國放棄了在上海公報中「解放臺灣」的說法,而在此之前幾個月才剛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則明文規定要「解放臺灣」,可見,中國是拿自己的憲法當兒戲的,直到1982年中國修改憲法,才拿走了「解放臺灣」一詞。1982年通過的現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只宣稱「臺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神聖領土的一部分,完成統一祖國的大業是包括臺灣同胞在內的全中國人民的神聖職責。」2000年9月11日, 中國主導對臺事務的副總理錢其琛提出在處理兩岸關係上,「一個中國」可以不是指中華人民共和國,臺灣和大陸都是中國的一部份,好像他可以隨便就把憲法條文改了。
鄧小平 軍裝
鄧小平曾說,「統一問題晚一些解決無傷大局。但是,不能排除使用武力,我們要記住這一點,我們的下一代要記住這一點,這是一種戰略考慮。」 (資料照,取自前瞻網)
1984年10月22日,鄧小平對黨內高層說:「統一問題晚一些解決無傷大局。但是,不能排除使用武力,我們要記住這一點,我們的下一代要記住這一點,這是一種戰略考慮。」 中共是一個崇拜暴力革命的列寧主義政黨,毛澤東和鄧小平都迷信武力。鄧小平認為,如果承諾不以武力解決問題,那麼臺灣就永無解放之日,堅持不排除使用武力,是鄧小平處理臺灣問題的一個立足點。
1995年6月李登輝訪問美國,中國在歷經低調,沉默,憤怒和痛批等情緒不斷升高的一個多月後,1995年7月13日,江澤民公開說「我曾經講過中國人不打中國人,但是我也想說明,這裡面假使國際上有一種干預的勢力,非得要進行挑起我們的衝突,這個恐怕中國人也是不能答應的。」江澤民將他即將舉行飛彈演習而行威脅之實的責任推給美國。7月21日至28日間,解放軍舉行飛彈演習,表示懲罰李登輝訪問美國。1996年3月,在兩岸關係持續緊張的情況下,中國升級軍事演習而引發臺海危機,美國緊急調動兩個航空母艦戰鬥群來臺海應對,一時臺海戰雲密佈。當時,中國發動這場危機既是為了測試美國的臺灣政策底線,也是企圖干涉中華民國第一次全民直選總統,但結果與預期的方向背道而馳,李登輝仍然高票當選。臺灣大選後,中國開始注意到臺灣民意與他們站在對立面,被迫調整政策,對臺態度此後緩和了近兩年。

 20161126-前總統李登輝出席「台北高校同學會年會」活動.李登輝.(陳明仁攝)
1996年李登輝訪美,中國「試射飛彈」引發台海飛彈危機。但結果與中國預期的方向背道而馳,李登輝仍然高票當選。(資料照,陳明仁攝)
2000年臺灣總統大選前三天的3月15日,中國總理朱鎔基在記者會上發表「不管是誰,只要搞臺灣獨立,就沒有好下場」、「切莫一時衝動,以免後悔莫及」、「還有三天,世事難測,臺灣同胞你們要警惕啊!」的強烈警告,朱鎔基的言論經電視畫面播出,瞬間傳播到臺灣。朱鎔基的威脅,引發部分臺灣選民反彈,反而成為陳水扁獲勝的因素之一。然而, 中國在選後並沒有立刻對臺灣採取強烈的動作,而是對陳水扁採取低調的「聽其言、觀其行」的態度。儘管中國對陳水扁充滿不信任, 江澤民仍對陳水扁有所準備,沒有馬上放棄對話的可能性,不過雙方最終無法妥協。
前總統陳水扁在太平島建機場跑道,卸任前也登島宣示主權。(軍聞社提供)
儘管中國對陳水扁充滿不信任, 江澤民仍對陳水扁有所準備,沒有馬上放棄對話的可能性,不過雙方最終無法妥協。(資料照,軍聞社提供)
2005年3月14日,中國通過《反分裂國家法》,規定「臺獨分裂勢力以任何名義、任何方式造成臺灣從中國分裂出去的事實,或者發生將會導致臺灣從中國分裂出去的重大事變,或者和平統一的可能性完全喪失,國家得採取非和平方式及其他必要措施,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所以,對於「命運與共的骨肉兄弟,血濃於水的一家人」,中國從未放棄過武力威脅的。問題是,中國領導人如何判斷什麼是「導致臺灣從中國分裂出去的重大事變」呢?事實上,1949年以來,臺灣與中國就一直是分裂的,怎麼能再分裂一次呢?
2017年中國「兩會」(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政治協商會議)在北京登場,全國人大第12屆第5次會議,習近平(AP)
習近平說兩岸關係「基礎不牢,地動山搖」,「地動山搖」是什麼意思呢?當然是武力威脅的意思。(資料照,取自AP)
2015年3月4日,習近平說兩岸關係「基礎不牢,地動山搖」,「地動山搖」是什麼意思呢?當然是武力威脅的意思,因為臺灣民眾都知道中國還有1千5百多枚導彈對著臺灣。2017年1月11日,為應對美國川普新政府,中國國務院發表全文約1萬6千字的《中國的亞太安全合作政策》白皮書,主要闡述習近平的政策。整份白皮書1萬6千字隻字不提臺海和平安全問題,似乎臺澎金馬已經沉入西太平洋。過去68年來,臺海安全問題一直是亞太安全的熱點,中國這種無視中華民國獨立存在的態度,無法讓亞太各國相信它的亞太政策,紛紛猜測其背後的真實意圖。對此,美國國務卿提勒森表示,美國透過《臺灣關係法》與「六項保證」向臺灣許下重要承諾,「我們必須再次重申這些承諾,讓臺灣清楚知道我們會履行承諾。」
南海主權爭議導致情勢緊張,美軍日前出動航空母艦「史坦尼斯號」進行演習(美聯社)
今天,中國不再容忍美國在亞太地區的獨霸,要與美國分享亞太員警角色,這恐怕也是習近平「中國夢」的一部分。(資料照,取自美聯社)
崛起的中國希望重新建構亞太國際體系,今天,中國不再容忍美國在亞太地區的獨霸,要與美國分享亞太員警角色,這恐怕也是習近平「中國夢」的一部分。中國挑戰美國時,一方面大規模地擴軍備戰,以武力威脅臺灣,另一方面不斷強調自己是和平崛起,但是,中國自己宣稱的和平目標並不能贏得美國和鄰國的信任。不管它的意圖是什麼,中國軍力崛起的本身就已經對美國的霸權地位造成客觀威脅,68年過去了,中國不敢武力解放臺灣的關鍵仍然是中國不敢以武力挑戰美國的霸權,解放軍的海軍和空軍自成立以來,從來沒有正式地打過立體實戰,有的只是演習的經驗,相對的,自二戰以來,美軍海陸空立體實戰經驗不斷,解放軍的海空軍要打贏美軍恐怕很難。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臺灣從來就不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部分,國際間存在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各擁有不同數目外交關係且互不隸屬的兩個主權國家。過去60多年,兩岸關係的癥結就是中共否認或無視這一事實。習近平強調中國是和平崛起,那就應該突破「一個中國」的迷思,「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承認「中華民國」的主權獨立,如此,才能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基礎上,實現「中華人民共和國」與「中華民國」之間正常的國與國關係,成就兩岸永久和平。
*作者為牛津大學國際關係學博士

沒有留言 :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