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27日 星期二

基督教的四大体系

【何新輯】
原始基督教產生於古羅馬帝國的亞述省,即近代所說的敘利亞,當時的兩河流域及以色列巴勒斯坦都屬於古敘利亞。所以基督教產生於亞洲的古代敘利亞地區。
由於對基督和基本神學理論及信仰的爭端,原始基督教在其發展的最初幾個世紀,即已在羅馬帝國內外分裂,這一分裂同時也與此地區不同國家間的分隔對立(例如羅馬和波斯)相關。
隨著羅馬帝國分裂為東羅馬帝國和西羅馬帝國,基督教教會分裂為東、西方兩大教會體系。

一為西方基督教體系,西方體系主要包括羅馬梵蒂岡天主教教會​​體系和耶穌教新教教會系統。這兩大體係為中國人所熟知。
另一為東方亞洲基督教體系。亞洲是基督教的起源地,也包括兩大體系,東歐的東正教體係以及敘利亞—亞述的東方正統教派系統。對基督教的東方起源及流布,國人所知甚少。
東方基督教兩大支脈的各支系之間並無共同的宗教傳統,但有共同的文化傳統。
東正教即東方基督教(Christianity of the East),源自普世的基督宗教傳統和教會,是發展於巴爾幹半島、東歐、俄羅斯、小亞細亞、中東、東北非以及南印度的基督教派統稱,與西歐所發展出的西方羅馬基督教一一天主教曾經長期對峙
東正教徒主要分佈在俄羅斯、希臘東歐其他國家和中東地區,同時,在西方世界中的影響力也與日俱增。
東正教會認為自己是基督教會的本源(出自早期的基督教中心),是耶穌和宗徒建立的教會,沿襲了自宗徒那里傳承的早期教會的傳統,無論在神學理論上還是實踐上都未加以改變。
東正教傳承了七大聖禮——包括聖餐禮,強調對可追溯至耶穌使徒的傳統的繼承。
東正教的組織形式比較獨特,由一些自治的地方教會組成,這些地方教會是基於國家、民族或語言的分隔而建立的。
東正教會由15或16個國家的自主教會組成,比自主教會低一級的是自治教會,它們由自主教會管轄。
東方正統教會與東正教不同,是指那些保持了基督教分裂之前的前三次大公會議——尼西亞大公會議(325年)、第一次君士坦丁堡大公會議(381年)和以弗所大公會議(431年)信條,並且拒絕迦克墩大公會議所確立的信條的教派,因此又有“舊東方派”之稱。
由於抵制迦克墩大公會議,東羅馬帝國限制東方正統教會只能在埃及和敘利亞地區傳播。在上述地區,至今仍然設立有東方正統教會的宗主教。但自教會大分裂以來,埃及和敘利亞之間的教會對立已經逐漸消失。
東方正統教會包括下列自主教會,彼此之間完全共融:亞美尼亞宗徒教會、敘利亞正統教會、雅格敘利亞正教會、印度正統教會、科普特正教會、不列顛正教會、法國科普特正教會、埃塞俄比亞正統瓦西台多教會、厄立特里亞正統瓦西台多教會、東方亞述教會等。
亞述教會源自歷史上的東方教會。東方教會自其核心地帶——美索不達米亞和敘利亞(當時為波斯帝國的一部分)廣泛傳播到亞洲各地。
東方亞述教會是基於聶斯托里學說而建立的。該學說是由428-431年間擔任君士坦丁堡牧首的聶斯托利創立的,強調耶穌的人性與神性的區分。聶斯托里及其學說在431年的以弗所公會議上被宣佈為異端,從基督教會中分裂出去,其追隨者遷移到波斯並在當地建立了基督教會。
這一流派的神學理論吸收了波斯拜火教的教義,以聶斯托里教派聞名,於公元6—7世紀傳入中國,稱為大秦景教。

沒有留言 :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