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11日 星期五

中國政府債務風險會引爆危機嗎?

易憲容 - 中國政府債務風險會引爆危機嗎? (20130904) 
 
am730專欄】中國政府債務風險有多高?特別是地方政府融資平台的債務風險有多高?按照政府說法基本上是在可控範圍內。早些時候中央已派調查組,就是希望對地方政府的債務風險瞭解情況及摸底,以求找到化解辦法。但是在外國研究者看來,中國政府債務風險已經處於危險十字路口。
 
據英國《金融時報》說法,過去三十多年,內地經濟年均增長率達10%以上,但在絕大多數時間裡,內地並無依靠信用過度擴張來發展經濟,只是從2008年美國金融危機以來,內地經濟增長對信用擴張的依賴程度愈來愈高,甚至達到登峰造極狀態。也就是說,這幾年內地經濟增長完全是通過銀行信貸、債券發行等其他一系列融資工具來實現的。比如,從中國人民銀行資料看,08年內地債務佔GDP比重為130% 但目前債務總額達到100萬億元人民幣以上,是當前內地GDP200%以上。從歷史經驗來看,如果一個國家的債務依賴達到這樣高的水平,爆發金融危機的機會率會相當高。尤其是地方政府融資平台的債務風險將更高。
 
近年來,我到過許多城市,特別是中西地區的三四線城市。當前這些城市最大特徵就是廣泛的「造城運動」。當前這些城市的經濟發展就是靠這種「造城運動」來刺激推動。而這種運動是建立在廣泛地複製一種簡單的發展模式基礎上。即先是地方政府以價格較低的方式從農民手中徵得農業用土地,並開始規劃新城和建設基礎設施,然後按一定溢價出售給房地產開發商,開發商就此建立密集高層住宅社區,售賣給住房消費者及住房投資者。這樣就使得新城的規模愈大,地方政府債務愈來愈高。
 
我們應看到,這樣經濟發展模式是建立在兩個前提上的。一是房地產開發商獲得的土地建立起來的住房能夠不斷銷售出去,並且銷售出去的住房價格愈來愈高。二是隨著房價上漲,地方政府出售土地的價格愈來愈高。這樣地方政府土地財政就能夠持續。這樣地方政府融資平台就能通過多元化融資工具來獲得資金(如銀行貸款、委託貸款、信託貸款、股權基金等),並從農民手中獲得的土地不斷交易出去。地方政府的債務風險也就能夠在這過程中消化。
 
但實際上這兩個假定是不成立的。因如果住房作為一種完全消費品,政府又能夠提供較好的融資工具,那麼樓市是能夠平穩持續發展,但房價要想快速飆升是不可能的。因作為消費性住房,其銷售量是建立在居民實際的支付水平上的。倘住房價格過高或超過居民支付能力,那麼住房銷售就會降下來。反之亦然。倘住房是投機品,那麼住房價格是可以快速飆升,並以此推動地價上漲,但過高房價不僅會形成泡沫,且會把中低收入購買者擠出。樓市面臨巨大風險及不可持續。而地價上漲要建立在房價飆升基礎上,倘房價不升或升幅過小,那麼地方政府的土地財政無法實現。
 
還有,地方政府之所以熱衷於土地財政在短期內來推高GDP,也在於高負債的「造城運動」是地方政府官員最好的尋租工具。這樣,對於短期任期的地方政府官員來說,「造城運動」規模愈大,地方政府官員的GDP業績就愈好,其尋租的空間就愈大。
 
在這樣的激勵機制下,地方政府官員根本就不用擔心負債高低、效益好壞,因為,官員任期走後,其債務洪水滔天也不用這些人負責,其個人收益則賺得盆滿缽滿,其留下的成本則要整個社會來承擔。我最近到了一些地方,其造城規模之大,預算報價之高,都是這種激勵機制導致的結果。政府債務負擔就會愈來愈嚴重。
 
我早就說過,當前內地金融市場有兩個「定時炸彈」,一個是影子銀行,另一個是地方政府融資平台。而這兩者,正是國外金融機構對未來內地經濟不看好的理由。因為,這兩者都是建立在內地這個巨大的房地產泡沫基礎上。特別是地方政府融資平台或債務風險,更是會風險巨大
 
更為嚴重的是面對政府嚴重債務依賴的風險,政府早就有所覺察,但就是沒有決定來捅破它。因為,政府擔心若動真格的來遏制這些風險,就得捅破當前內地房地產市場巨大泡沫,而這不僅會導致內地經濟增長全面放緩,也可能導致內地金融體系的風險全面爆發,並引發內地經濟全面衰退,更擔心社會危機出現。  

沒有留言 :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