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24日 星期日

一大波中國式壞賬正在逼近?

在過去十個季度,中國銀行不良貸款率一直在“穩步”上升,雖然總體水平仍不高。
之前我們已經多次寫道,因為中國經濟結構僵化,在08年金融危機以後,中國經濟增長只能依靠堆積債務實現——也就是沒有信貸就沒有增長。而堆積債務的主體主要是地方政府融資平台和企業。如下圖所示,中國企業部門累積債務佔GDP的比重已經高於很多發達國家和地區:

當從數據看來,中國的壞賬問題可能仍不大嚴重。然而,中國的數據往往掩​​蓋了一些事實和“中國特色”。要了解中國的真實壞賬情況,以下的一些事實和報導有了解的必要。
據彭博報導:
據第一財經今年9月報導,一家匿名的地方銀行對太陽能面板產業的不良貸款率達到33%,而今年年初只有2%,因為無錫尚德破產了。
還有:
據惠譽表示,中國的信貸狂潮已經製造了嚴重的債務負擔,程度類似於90年代末把亞洲國家推向危機的規模。
當企業不斷增加負債,信貸的使用效率已經大幅惡化。據Sanford C. Bernstein公司香港分析師Mike Werner提供的數據顯示,從2009年開始,每發放1元的新增信貸,中國的GDP平均只能增加0.4元,而2009年之前的平均水平為0.8元。
還有:
在與製造行業的首席財務官談話以後,東北證券上海分析師Wendy Tang表示,“真實的情況可能要比數據顯示的惡劣多了”,她估計真實的不良貸款率高達3%。“至少要1年甚至更長的時間,這些不良貸款才會出現在銀行的資產負債表上,我還沒有看到江蘇和浙江的經濟惡化情況觸底。”
還有:
中國的信貸質量從2011年年末開始惡化,因為在經濟增長下滑和收入惡化的情況下,借款者藉取更多的債務用於償還舊債務。惠譽在今年9月估計,借款者拖欠的利息從2008年佔中國經濟規模的7%上升到12.5%​​。到2017年年底,這個數字將攀升到高達22%,並“最終壓倒借款者”。
同時惠譽估計,到那時候,中國的總信貸規模將被推高至接近GDP規模的250%,幾乎是2008年130%的兩倍。
還有:
據Werner表示,基於當前的估值,投資者對中國大型銀行的定價設定在它們的貸款總額中存在超過15%的不良貸款的狀態。而Werner預期,到2015年年底不良貸款比率將升至2.5-3.5%。GDP增長的進一步下滑將導致更多的不良貸款和盈利狀況惡化。
至今,銀行仍沒有披露貸款質量的大幅惡化。中國銀行表示,截止6月底,它們有2513億元的行業貸款受到產能過剩的負面影響,佔總貸款規模的3%。這些貸款業務的不良貸款率維持在0.93%,與整個銀行​​披露的不良貸款率水平一樣。
以上的內容可能都是由一個主要的因素驅動的,可能為了保證GDP增長7%的底線,中國不惜代價地增加產能,進而已經導致生產者把自己逼向了失去償付能力的地步。
造船業並非唯一受到產嫩過剩影響的行業。...無錫尚德帶著拖欠中國大型銀行90億元的債務破產了...
中國銀監會主席尚福林本月督促銀行“多渠道化解產能嚴重過剩行業不良貸款,確保不積累新的風險”,並避免拖延處理壞賬問題的機會。
從2008年年末開始,中國政府和銀行業對光伏產業的支持,已經導致中國600個城市中過半至少存在一家太陽能產品工廠....截止2012年8月,單單中國最大的政策性銀行國開行已經向太陽能面板製造商發放了超過500億元的貸款...
世界每10塊太陽能面板中就有7塊是中國生產的。根據彭博社的數據,如果全速生產,這些生產企業一年就可以生產49千兆瓦的太陽能面板,是2008年的超過10倍。產能過剩已經導致每瓦的價格跌至約84美分,遠低於2010年底的2美元。價格暴跌迫使了數十家象無錫尚德這樣的企業走向破產。
鑑於企業大規模倒閉造成一定程度上的社會動盪是難以避免的。所以地方政府又不得不一直救助這些企業,並幫助假裝這些貸款是“能活的”,可能要直到地方政府也失去償付能力。
交通銀行連平表示:“中央政府語氣強硬,但當到地方政府執行的時候,實施力度​​將大幅軟化。這些企業很多都是主要的就業崗位提供者和納稅人,所以地方政府盡力嘗試拯救它們,幫助它們償付銀行貸款。”
地方政府粉飾企業的經營狀況能維持多久,以下高盛的警示可能能給出一點啟示。
據8月高盛的估計,過去四年信貸擴張帶來的違約可能將造成高達3萬億美元的信貸損失,特別是非銀行的貸款者,比如說信託,這將大幅超過之前危機的損失水平。
當然,在日本的歷史經驗裡,日本政府就成功通過製造一大批殭屍銀行和企業,成功避免了壞賬問題的全面爆發,但代價卻是經濟經歷“失去的二十年”。

沒有留言 :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