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月17日 星期五

商人對生意國度的選擇

商人應該具備國際眼光,才能夠規避經濟周期的波及,維持基業長青。但如何選擇國家呢?
    我很久以後才理解一些事情,那是在陪伴眾多投資人分別去了發達國家和不發達國家之後,才得到經驗教訓。
    無論你的價值觀如何,是對民主憲政認可,還是對威權社會認可,選擇這兩種國家投資時,不同的階段有不同的對待方式。
    比如柬埔寨是類民主的威權社會,儘管執政黨長期控制社會,但它有民主體系存在。這帶來了兩個問題,一是威權社會下的貪腐,二是民主體系下的民粹。貪污在最初的商業階段並不是壞事,因為公務員的貪污多半是窮困帶來,許多官員和警察的工資無法養活家人,因此尋租是必然的。因此當商人進入這樣的國度做生意時,要明白這是交易費用的一部分。此時官員都會認真的收錢辦事,他們把做事視作生意。

    初級階段過後,官員和強力人士發現自己可以依賴權力做更多的事,除了加強掠奪和壓榨商人外,還可以自己壟斷最具備資源的行業,此時他們不僅僅已經完成了原始資本積累階段,而且具備了所有經驗。這個時候商人在資源類行業已經無法生存,這裡所謂的資源類不僅僅是指礦產資源,還指電信、能源、土地經營等等。
    而商人能選擇的是充分競爭行業,比如勞動密集型企業,或者高科技行業。
    如果只是一個普通的威權社會,可能到此為止了,普通商人讓出資源類行業,獲得充分競爭行業資格。許多商人會寄希望和當地權貴合作,通過贖買獲得資源行業機會,最終他們會發現自己當了墊腳石。
    但如果是半民主體系的國家,就麻煩了。比如柬埔寨大選,此時反對黨還是具備爭奪政權的能力,所以執政黨和反對黨會交相討好底層選民,會選擇一個對象轉移社會矛盾。不幸的是,商人尤其是外來商人往往會成為替罪羊。而華商是最善於經營生意,但對政治最麻木和缺乏智慧的群落。當地政治體系一是會轉移矛盾,說都是中國人掠奪了本國資源,壓榨本地百姓,要求工廠加薪等等。勞工組織也撿軟柿子捏,不停的煽動是非,跳動勞資矛盾,此時無論哪個行業,華商都很難生存下去。
    如果是真正的民主體系國家,能夠抑制貪腐和尋租,哪怕是存在輕微的貪腐,都沒有問題,因為官員不會掉頭自己涉足資源類企業。比如南美一些國家,像智利、巴西等等。但是麻煩會在與民粹,也就是《勞工法》下的勞資矛盾,黨派會因為要收買勞工階層,而絲毫不顧及國家的長遠利益。比如阿根廷這樣的國家,會讓勞動密集型企業無法生存下去。
    發達國家比如歐美企業,對貪腐是行之有效的,他們的製度性腐敗都是透明的遊戲規則,對商人來說是最好的選擇。但實際情況在於當地已經運營數百年商業,有了成熟的業態和人脈,華人很難擠得進去。
    像新加坡這樣的國家,起初是威權社會,但高薪養廉和強力打擊貪腐,是創業的好地方,但國家太小,也只能限於大宗商品和金融業。
    所以,勞動密集型企業選擇初級階段的威權社會會比較好,但選擇資源類行業要注意及時退出,實際上僅僅以採購大宗商品比較好。做電信類、能源類等都不靠譜,除非你是大到殼牌這樣的商業帝國,能量已經遠超過一個國家才行。選擇初級階段的民主體系國家,做勞動密集型行業是會吃藥的,基本上建議不考慮。
   發達民主體系國家,選擇服務業、房地產業買賣等等算是最優。
   亞洲地區,菲律賓、柬埔寨、緬甸、印尼等國都是初級民主體系;泰國和馬來算半成熟民主體系;老撾和越南是威權社會;印度是初級偏上一點的民主體系;非洲有一半國家是威權主義國家,另一半是初級民主體制;南美的巴西和智利算半成熟民主體系;阿根廷是初級民主體制;尼加拉瓜和委內瑞拉都屬於半威權體系。
    這樣你可以理解一點,什麼樣的行業應該參考什麼樣的國家。

沒有留言 :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