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2日 星期三

王朝的變革

 讀者轉給我一篇文章,敘及嘉慶,我看了,其實我不用看也知道前因後果。正如你讀明史,看看崇禎皇帝年間的變革,最終是如何失敗,且亡國的。
    嘉慶已經很運氣,他的子孫苟延殘喘到了二十世紀初才垮掉。咸豐和光緒在風雨飄搖中,鬱鬱而終。慈溪身心舒暢的過了幾十年,女性與男性的荷爾蒙分泌不一樣,慈溪只要顧家就好了,有吃有穿有安全,國家存亡其實和她沒什麼關係。近些年有些文字為慈溪翻案,基本上屬於腦殘兒童歡樂多,他們應該問問媳婦:我們家不買房能不能結婚啊?他媳婦給他倆耳光,他就清醒了。女性的第一需求是安全和依靠,不是開疆拓土;所以美國人要是出一個英俊總統,多半這屆政府就朝著大政府去了。
    嘉慶和崇禎兩帝,改革都止步於上層,對與下層改革他們是無能為力的,所以王朝徹底淪喪為掠奪性腐敗的階段。實際上,殺戮無濟於事,地方官員和小吏堂而皇之的貪污壓榨地方貧民,此時皇帝不可能殺掉或者換掉天下官吏,否則沒人幹活了。
    如果你還不能理解掠奪性腐敗的含義,去看一下亞非拉各地的極權國家,就是這個地方的統治者完全不顧國民的死活和國家的前途,涸澤而漁的壓榨所有國民,到最後國民普遍窮困,上層和爪牙們在瑞士和離島上存滿了金錢,西方世界買好了豪宅,到國家革命起來的時候,他們已經離去了,留下一個幾十年都無法復甦的國家。
    亞洲王朝的區別在於上面的皇帝非常自律,但底層官吏普遍爛到根,並形成地方豪強,在每一個村鎮鄉縣形成掠奪性腐敗,並施加暴力統治地方。這些人在當時的天朝是無法離去的,所以會徹底暴力化,以維持家族萬萬年。後果是大規模的農民起義,最後王朝滅亡了。

    矛盾的激化最終會出現在國家的財政失衡,因為王朝的統治者,一般都會賑濟災民,維持一方安寧。只有到了國庫空虛,再也沒有銀子支出安撫底層,且也沒有軍費可以用於軍人鎮壓叛亂的時候,才毀於一旦。又往往會疊加外族侵略,滅亡的速度就更快。
    而財政失衡的問題,在明朝張居正時期,一條鞭法導致了兩個後果,一是財政收入反而減少了,二是製造了流民隊伍。張居正採取的刺激經濟措施,也只是土木工程,導致了江南房地產大漲。一條鞭法是基於土地糧食收入,南方豪族反而名下種植田較少,就不用交那麼多銀子了。這給後面的皇帝帶來了巨大隱患。
   同樣的,海外德國當時崛起,從諸侯變成聯邦,德皇也面臨財政問題,在想要改革間接稅到直接稅時,引發利益集團劇烈的抵抗,最後房地產稅改革失敗。很久之後,才拖拖拉拉實行存量房地產稅,且份額極少。這導致德國財政失衡,馬克貶值,最後精英層考慮以戰爭轉移矛盾,第一次大戰爆發。
   所以,當美利堅合眾國崛起時,建立在一個鄉鎮自治的權力製衡體系上,並不是說後來沒有腐敗,美國黃金年代的腐敗尤其是基礎建設上的貪污也是觸目驚心的,而是市鎮無法形成地方豪強,權力被鄉村自治體系約束到最弱,無法形成掠奪性腐敗。這是美國動態穩定的基石。
   之後,美國實行的房地產稅是存量稅,同時遺產稅大規模的削弱豪族的力量,並以此稅收加強地方教育和治安支出,同時存量稅抑制了貨幣資源倒向房地產業,避免​​了實體經濟缺少資金。不過現代美國脫離金本位體系,進入華爾街控制的貨幣金融經濟體系,是一種掠奪性的貨幣體系,不僅僅掠奪中產儲蓄,而且是掠奪全球,才形成了新的問題。美國的新經濟危機週期,都是建立在美聯儲貨幣寬鬆和緊縮的周期上的,依靠刺激房地產業和證券業來滿足短期就業和經濟目標。其實體經濟,尤其是製造業已經不可同日而語,中小企業難以像德國一樣支撐國民經濟和就業。
   這是後話。
   從中可以看出來,缺乏權力製衡的地方性普遍的掠奪性腐敗和最終的表現財政失衡,是一個國家存亡的關鍵。
   這是要取決於廟堂是否有智慧和決心去做的。
   但連房產稅這點玩意都推不下去,老舊利益團體的力量已經如此強大,很難說到了盤根錯節的地方豪強處,能夠有什麼變革,就不知道該樂觀還是悲觀了。

沒有留言 :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