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9月18日 星期四

郎咸平:中國經濟需砸碎10大枷鎖

第一大枷鎖:審批枷鎖


中國經濟一個最顯著的特點就是管制,是管制經濟。行使管制權力的方式就是審批,是層層審批,是事先審批。

這一點不用我細說,做過企業的都清楚,用“是一部血淚史”來形容一點都不為過。像劉鐵男掌管的那種大的審批項目暫且不說,就說說企業工商年檢這點小事。我有一個東北的朋友,是個小企業主,有一年企業年檢遞上去幾次都未通過。幸好一個朋友提醒他,然後通過了。通過的原因是他在執照裡夾了500元人民幣。

後來這個朋友告訴我,這是潛規則。照這樣算來,全國這麼多家企業,每家500元的話,加在一起肯定是個天文數字,我實​​在不敢統計。這還僅僅是企業工商年檢這點小事,那麼其他眾多的審批項目呢?我們統計過一個房地產企業從買地到竣工,再到給老百姓房產證,這其中要經過110多個公章,157種收費。

一方面,程序煩瑣得要命;另一方面,每一個公章背後都有一次和公權力的交鋒。所以李克強總理說,簡政放權是預防腐敗的釜底抽薪之策,也是釋放市場、激發經濟活力的基本之策。希望這些中央政府下放的權力交到地方政府手中不要變了味道,變成他們的斂財工具。



十八屆三中全會說,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我的理解就是不讓政府在資源配置上起決定作用。

從三中全會到現在​​,已經取消或者下放了416項審批權,但是還有上千項可以取消,遠遠不夠嘛。看到“下放”這兩個字我就頭疼,我個人的建議是能取消的就盡量取消,“下放”的審批權越少越好。

不打破這些形形色色多如牛毛的審批枷鎖,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就只是說說而已,中國的經濟就不可能走出今日的蕭條,什麼創新、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之類的話就會成為空話,腐敗也只會愈演愈烈。

第二大枷鎖:壟斷枷鎖

據我的觀察,今日中國的壟斷至少有四種情形:一是政府壟斷,以土地為主;二是國企壟斷,以基礎設施、資源能源、通信和出版傳媒等為主;三是官商勾結形成的壟斷,以服務業為主;四是市場競爭形成的壟斷,各個行業都有。大家耳熟能詳的是前兩種壟斷,根據三中全會的文件要求,想必會逐漸破解。

第四種壟斷,恐怕中國還沒什麼破解之道,因為我們距離那個階段還很遠,至今還沒看到什麼有影響力的案例。最令人髮指的則是官商勾結形成的第三種壟斷,例如出租車行業、大型食品批發市場等等。

其中對於出租車行業,我曾多次呼籲取消數量管制,消滅份子錢,因為這是造成老百姓打車難、打車貴的直接原因。城市的蔬菜供應集散地也與之類似,剷除這種壟斷對中國經濟最大的好處就是能夠降低企業運營成本,降低最後一公里的菜價。

第三大枷鎖:稅費枷鎖

中國企業稅負之高,想必各位有目共睹。計劃經濟時代,中國以國有和集體企業為主,稅負高、福利也高,這可以理解。但現在我們已經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國家了,一直在要求歐美承認我們的市場經濟地位,還是那麼高的稅負卻沒有相應的福利就不正常了。根據福布斯公佈的“稅​​負痛苦指數”,中國排名僅次於法國,我認為這是可信的。但問題是,我們的福利水平能和法國比嗎?

我們中國真是一個奇葩的國度:一方面,我們注意到幾乎所有的企業,包括國有企業在內都在逃稅和避稅;另一方面,我也聽許多企業家說部分地方政府為了拉升本地的GDP政績,到年底的時候大量多開增值稅發票,是否真的繳稅了則不得而知,留給有心人去統計吧。

高稅費必然帶來下面的惡果:一是抑制投資;二是推高物價,助推通脹;三是與高物價連帶的抑制消費。最近我看到中央採取了一些降低稅負的措施,比如小微企業免徵所得稅、營改增,減輕企業1200億稅負,出版物銷售環節免徵增值稅等。但是我覺得這樣還不夠,增值稅和所得稅稅率還是太高,個人所得稅起徵點還是過低。最讓人氣憤的是竟然沒有資本利得稅,一個小白領辛辛苦苦上班,一個月賺5000元要繳稅,但是拿幾個億去炒樓炒股的人反而不用繳資本利得稅,這是典型的劫貧濟富。

降低企業稅負的好處不用我再多說,因為我們的政府已經享受過對三資企業減免稅的益處了。

第四大枷鎖:融資枷鎖

貸款難,利率高,是目前套在中國企業,尤其是民營企業脖子上的枷鎖之一。

我們超發了那麼多的貨幣,而銀行又鬧錢荒,那麼“錢去哪了”?據我觀察,中國不差錢也不缺錢,這些錢都去國企那裡了、去地方政府那裡了、去影子銀行那裡了。而國企的錢呢,也去影子銀行那裡了。夠亂了吧。本來投入到製造業或者服務業的錢,都到影子銀行賺取高額利潤去了,或者做實體經濟的人因為貸不起款停工或者減產,這就是“滯”,這樣中國經濟滯脹的局面就發生了。

我們再看看美國、日本和歐盟的利率,都沒有超過1%,所以人家首先製造業復甦了,緊跟著服務業也復甦了,其金融業,包括股市等資本市場,自然是高歌猛進。通過對比,我們完全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那就是中國的實體經濟被銀行業綁架了,同時順便也綁架了股市。銀行及其衍生的影子銀行,這種高利貸式的對中國經濟的盤剝,如果不打破的話,中國經濟就看不到春天。

第五大枷鎖:地價枷鎖

土地及其附屬物的價格,是企業最沉重的負擔之一,而且一直是中國經濟滯脹的推手。更不用說房地產了,它的70%是稅費,其中土地相關的稅費又佔最大頭。

國家統計局關於洛陽25家小微服務業企業的調查顯示,小微服務業企業的租金佔營業收入的10%,多的能到30%,而企業的利潤率也只有10%而已。也就是說,100元的營業收入中,商家只賺10元,房東卻賺10~30元。

在製造業領域,地價其實決定著物價,也決定著企業的利潤。如果地價、租金回歸正常,企業利潤將明顯增加,只有降低產品定價才能增加消費。但是我們的政府不這麼看,只有把資源集中在土地上它才能收取更多的稅,也才更加方便它收稅。但這不是一個小問題,房子只能創造一次價值,像我們中國這樣把房地產當做支柱產業的國家,全世界絕無僅有。

我們由地方政府壟斷土地並進而操縱地價的情況,該徹底結束了,房子金融化的情況也該結束了,房子作為升值最快的資產的情況也該盡快結束了。如果不結束,再讓地價租金綁架企業, 大家更不會去搞實體經濟,我們中國經濟也就真沒救了。

第六大枷鎖:人才枷鎖

我在各地演講中,聽到企業家抱怨最多的問題,就是遇到人才瓶頸。也就是說,我們的教育系統生產的產品也就是人才不合格。那麼,我們的人才狀況究竟是什麼樣子呢?就是大家都說的那樣,“既入不了廳堂,也進不了廚房”,大批畢業生是高不上去,也低不下來。總之,培養的都是企業沒法用的人。

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一是教育體制僵化,學校沒有自主權。二是職業教育被漠視。我們過去搞“教育產業化”,“大學大躍進”已經造成惡劣後果。社會本來應該以職業教育為基礎的,大家想想每天生活工作的地方,有多少工作必須是大學生來完成,又有多少製造業崗位需要熟練技工。很明顯,技術工人不夠!現在我們全變成了所謂的精英主義教育。如果中國大學培養的學生真的全部是精英,我看這個國家穩定不了。

既然人才瓶頸已經成為限制我們企業發展的枷鎖,如何打破,那就是要改革我們的教育制度;如何改革才能見效快,那就是要放開職業教育,並且真正納入國民教育體系,支持職業教育。對於那些所謂的三本大學,其中絕大多數可以鼓勵它們轉為職業技術學院,全部賣給或者交給民營企業去運營,因為企業最清楚自己想要什麼人。

第七大枷鎖:社會枷鎖

中國企業的枷鎖真的很多,我也真的為在中國辦企業的企業家感到悲哀。在中國辦企業真難,我也非常敬佩那些還在中國堅持辦企業的企業家,當然國有企業經營者除外。下面我再說說,中國企業的社會負擔,關於這方面未來我會做專題研究,今天我只是粗略地與各位說說,你就會感到在中國做企業該有多麼悲哀和不易。

所謂社會負擔,我認為主要來自四個方面:一是來自享有政府權力的事業單位;二是各類群眾組織;三是各類官辦的協會;四是來自社會保障制度的不健全。

我只給各位舉一個例子,就是各種職業或者職業資格的考試和培訓。根據我的不完全調查,中國現有各類職業資格考試成百上千個,什麼護士證、教師證、貨運資格證、計算機資格證等等,每個資格證裡面又分為好幾個等級。而且取得了資格並不算完,每年還必須參加繼續教育培訓,沒資格不能上崗,每年沒完成規定的培訓學時也不能年檢過關。

自從勞動法實施以來,在法定的假期越來越多的情況下,企業已經不堪重負,產品或者服務的成本越來越高,這種情況下,企業的競爭力只能越來越低。這是法律給企業造成的負擔,而我們的社會呢,又有千萬隻手再伸向企業,通過各種所謂合法或者非法的方式,向企業要錢,說得難聽一點就是搶錢。

第八大枷鎖:假貨枷鎖

央視每年的“3•15”晚會,成了中國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各種題材假貨曝光,也算是中國特色。甚至“3•15”晚會本身也是“假貨”,央視財經頻道總監郭振璽藉此斂財20多億。作為中國人,我為此深感丟臉。

假貨橫行,已經突破了商業倫理的底線。據一位律師朋友說,我們國家的知識產權法律體系非常完整和先進,出現這種狀況的原因,就是政府和相關執法部門的不作為。只有做好知識產權執法,才有資格談創新。這就是我們對此強調的我們營商環境惡劣的主要原因。

據與我合作的出版社講,我所有的書,在出版一周內盜版就出現在市場上了。他們說全國至少有二十幾個盜版商在盜版我的書,其中以華北某省最為嚴重。我問為什麼不打擊呢,出版方說,無法打擊呀,跨省辦案,人沒到,盜版商就得到信息了,人就跑了。執法的人不能跨省,但是書卻可以跨省,淘寶上買盜版書很方便,而且這些商家手中既有盜版書也有正版書,精明得很,所以如果執法部門不重視的話,你根本無法根除。

各位想想,出版業還算小行業,那麼製造業呢,食品藥品行業呢,如果你是企業家,願意在這樣的環境投資嗎?一個不保護知識產權的社會,會有創新能力和動力嗎?

那麼對企業的害處是什麼呢?第一,會增加企業的成本,因為被假冒、被盜版,結果肯定是投資回收期延長,或者乾脆就無法收回投資;第二,投資回收期延長,產品價格必然會提升;第三,企業投資研發新產品的動力會降低。

第九大枷鎖:國際化枷鎖

我們不說世界級的大企業,就說歐美那些中小企業吧,人家在研發產品時首先考慮的是面向全球市場。僅以歐美那些文化產業巨頭為例,一部電影、一部動漫甚至一本書的打造,面向的都是全球市場。這是一種什麼樣的格局和視野?我們國內的企業呢,有這樣的視野和能力嗎?面向單一的國內市場,你的價格能不高嗎?

我想造成這種局面的原因,除了企業自身的原因之外,那就是在開拓國際市場方面,我們政府的一些制度和做法,等於給企業套上了一個枷鎖,一個企業國際化的枷鎖。這個枷鎖具體表現在: 一是金融不開放,二是各種審批手續過於煩瑣。如果一個國家的企業沒有面向全球市場的能力,肯定會被淘汰,而在這方面,政府要做的工作還很多。

第十大枷鎖:法律枷鎖

我們現在大談依法治國,但是我要問,法律錯了怎麼辦?在我看來,現在設立上海自貿區和取消下放審批權,遇到的最大的障礙就是法律的障礙。一部針對企業的法律,如果法律規定本身就是錯誤的,或者違反市場基本精神的,那就會變成束縛企業經營和發展的枷鎖。

我到現在都沒看到清理法律的系統化措施,只看到了公司法在註冊資金方面的修改。我們的政府首腦和發改委近期不斷強調,對公權力“法無授權不可為”,對私領域“法無禁止即可為”,但是我還是要問​​,那些不符合三中全會精神和上面兩條精神的法律法規,什麼行政法規、政府部門規章,還有那些地方性法規和地方政府規章呢?

你怎麼辦?我覺得應該做系統清理,如果不做系統清理,你就無法從法律精神層面實現“法無授權不可為”和“法無禁止即可為”,三中全會的改革精神就無法落實到法律層面,改革的結果也就不能用法律的形式固定下來。其結果,不但是沒有改革,而且很可能是最壞的改革。企業和企業家就很可能淪為最弱勢的群體,我們國家和民族最悲哀的時刻就會到來。

上面談到的束縛企業發展的十大枷鎖,不是我危言聳聽,而是血淋淋的事實。這些枷鎖,從企業層面看,必然會加大企業成本;從國家經濟層面看,就是經濟滯脹的推手;從民生層面看,就是物價持續高企的根源;從社會層面看,就是社會不穩定的根本原因;從吏治上看,會使政府和官員越來越腐敗;從道德上看,會令民風越來越腐化。不打破這十大枷鎖,國家和民族,企業和老百姓都沒有未來和希望。

沒有留言 :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