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際金融有限公司(簡稱“中金公司”)首席經濟學家梁紅,近日就三季度經濟數據背後的宏觀經濟形勢以及未來政策走向進行了論述。其中一個很新穎的觀點引起了業內人士的注意:在談到經過過去三十幾年的發展,中國人的人均收入現在只相當於美國人人均收入的12%時,梁紅女士作出瞭如下分析:
中國到底處於什麼發展階段?我們在現在的這個收入水平上,自己到底給自己排一個什麼位置?至少我學的經濟學裡告訴我,經濟增長速度是一個人均GDP的故事,不是一個總量的故事。
簡單地說,我們相對美國來看——因為美國是這段時間裡發展最好的國家。經過過去三十幾年的發展,中國人的人均收入水平現在只相當於美國人人均收入的12%。好多人說“我們和日本並列”的時候,我都想笑一下,其實我們根本不是一個水平。
基本上,我們講第一梯隊國家(歐美日),如果拿美國的收入做一個對比,在80%左右。第二梯隊,如韓國,50%左右。第三梯隊就是咱們自己老認為是中等收入的那個,20%,但現在不是。現在是巴西、馬來西亞、阿根廷。在五年前討論這個問題的時候,有人說我們和日本並列,我想說我們沒資格和日本並列。後來又說我們“中等收入陷阱”,實際卻是我們還沒到中等收入呢!我們僅僅是比印度高點,印度7.5%。
在人均收入水平的問題上,如果我們倒過來看,很多的亞洲經濟體曾經保持過百分之8、9、甚至10的GDP增速相當長一段時間。這裡有一個很有意思的問題:三十幾年這麼高的速度,我們才到12%——怎麼會這樣?這個數字真是難以令人置信。美國大概是4%到5%的增長。所以,那些說中國GDP增長速度應該4到5%的人想一想,5到6%的人想一想,多少年才可以到中等收入?實際上亞洲在過去的30年,主要是靠日本、韓國、新加坡這些國家把數字提上來。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有一些和這幾個國家相似的東西:偏市場化的政策、比較高的儲蓄率、勤勞的人民,還有對教育比較重視。所以至少從過去的勢頭上看,中國是可以重複韓國、日本曾經走過的路的。這也是一個我覺得在討論什麼是合適的問題。如果真的看中長期,多少是合適的增長率?我們三十幾年來對美元平均增速10%,中間貶值過好幾次,只在2005年有過一次升值。而日本、韓國,40%的貢獻都來自於匯率的升值。
這是一個框架,並不是說我們就一定能做到。我們究竟能做到什麼發展階段呢? 7000元左右,也就才相當於十年前或者二十年前的3000美金。
我一直說中國對世界最大的挑戰是,從來沒有這麼大的一個國家,未富先大,而不是未富先老的問題。到今年為止,中國已經將近10萬億的經濟體,而我們的人均排名在全球是第85位。按照我們人均的收入水平,和我們要消費的東西來講,中國想保持一個非常高的速度,如果政策的方方面面做得對的話,是可以做到的。但這些對現在一些在第一梯隊的國家來講,則是一個很大的挑戰。
最後我總結一下自己的想法。
貨幣政策不解決結構性的問題,那貨幣政策在今天的結構下,也是偏離了要保持一個適度的通脹,保持一個適度增長,保持國際收支平衡的目標——所以貨幣政策有調整的壓力。
關於中國結構性的問題,大家有一次討論什麼是中國最大的金融風險?這跟2004年的時候是一樣的。中國這麼高的儲蓄率,你第一個問題是投給自己還是投給別人的。投給自己的,是股還是債?第一階段的無效率,一直以來是投給別人的,而不投給自己。這麼低的人均收入階段,應該是投資回報略高於別的國家的階段。你可以用海外投資,但是如果作為一個資本輸出的國家,聽上去總是有點怪。
第二個問題,這麼多的國內儲蓄用的時候,如果用股和債來講,發債券或銀行貸款,都是債,那股呢?一年不能融個幾萬億上萬億,是沒有意義的。那股權市場上很多的改革都是說了很多年要做的。比如說我們講了很久的,中國的資本市場上缺乏機構投資者,那機構投資者怎麼建立,怎麼培養呢?全世界都有很多的工會,我們希望能夠在明年至少開始邁一步,比如說稅收和養老金,這些都是說了到現在還沒有起步的。現在要救急,也要救長遠。這方面從預測的角度來講,我們做預測很簡單,不打開這條路,那麼在現在政策下會發生什麼,如果簡單講那就是通脹要低到大家都覺得太低了,再說就業市場,以我們的數字大概也會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還有一個可能更明顯的,就是貿易下降的順差和貿易摩擦的增加。
總體來說就是,一個是貨幣政策的調整,一個是真正的結構性。從這個角度來看,把自己的股權市場恢復融資資本,包括它的一些中長期問題,下決心處理一下,改革一下,可能是當務之急。
【梁紅:本科畢業於北京大學(Peking University)國際關係專業,獲法學學士學位,後獲全額獎學金赴美留學,就讀於喬治城大學(Georgetown University)經濟學系,獲經濟學專業哲學博士學位。 2008年,梁紅博士從高盛亞太區離職,加入中國國際金融有限公司(中金公司,CICC),曾擔任中金公司資本市場部董事總經理,現任中金公司研究部負責人,首席經濟學家。 】
沒有留言 :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