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VOX網10月22日報導,世界各國曾經普遍擔心過中國會繼續以全球經濟為“人質”,現在人們可以不用因中國掌握著世界稀土金屬的主要供應資源而擔憂了。
中國控制稀土市場已經大大減弱
從耳機和風力渦輪機的磁鐵,到汽油煉油廠使用的催化劑,稀土金屬已應用於方方面面。早在2010年,中國生產的稀土佔了全球產量的97%。同年,中國開始限制稀土出口作為與日本政治爭議的一部分,導致全球稀土價格暴漲,而美國當時就開始警覺到中國對稀土的控制可能威脅到經濟乃至整個國家安全。
但“恐慌”顯然是被誇大了一點。前五角大樓顧問尤金-高爾茲(Eugene Gholz)說,備受擔心的危機從來就沒有真正應驗過。中國限制稀土出口沒多久,其他國家很快就開始自己生產稀土或者設法減少對稀有金屬的依賴,其結果是今天中國控制的市場被大大的削弱了。
稀土危機的興衰
2010年,當中國開始限制稀土出口時,稀土價格飆升。但僅僅兩年後,價格再次回落下來,稀土危機已經消退。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其間發生了三件大事:
1)其他國家建立起了自己的稀土供應。關鍵是,儘管他們的名字叫稀土金屬實際上並沒有那麼罕見。在二十世紀,巴西、印度、美國和南非都是主要生產國。只是在上世紀80年代,中國大幅提高產量,趕走競爭對手而壟斷了市場。中國能做到這一點,是因為其漠視開礦對環境的污染,因為開發稀土是一個非常驚人的污染過程。
當中國限制稀土出口,美國和馬來西亞開始提高產量。因為當中國決定限制出口而推動稀土價格上漲,突然使它變得有利可圖了,所以其他國家重新開始提升自己的產量。結果,中國的市場份額從97%下降到今天的70%。
2)公司企業降低了對稀土的依賴。接下來,許多日本企業減少了對稀土的嚴重依賴。日立公司發現了一種使用較少的鏑來做電動汽車的關鍵磁鐵,松下發現了一種技術來重用舊電器釹等等。
3)出口控制無效。高爾茲指出,事實證明,中國的限制稀土出口並沒有充分發揮作用,特別是對重稀土如鏑和銪。一些規模較小的中國生產商想方設法找禁令的漏洞。最終的結果是稀土短缺問題在幾年之內很快就自己解決了。一些非中國生產商因2012年的暴跌而受害,但概括的說,這次市場調整的很容易。
稀土恐慌被誇大
最後,高爾茲認為,限制稀土的出口,除了中國漁船船長被日本釋放外,中國並沒有得到什麼好處。經過調整,日本現在也不再輕易受到稀土貿易壓力的影響了。
美國國會許多關於稀土的建議成為多餘
幾年前,美國的軍事規劃者擔心,如果中國中斷稀土供應,關鍵的武器系統可能處於危險之中。但隨後的分析表明,這是不可能的。
早在2010年,許多國會議員都拉響警報,並推動通過新的措施來補貼美國的稀土生產。但是,這些已被證明是不必要的;市場很快就自己調整過來了。
高爾茲總結道,在這場稀土危機裡得到的教訓是:“政策制定者不應該屈從於原料物質供應的威脅而從事太快或太寬泛的應對。全球經濟在不斷的移動和調整,供應多元化和創新方面的投資,減輕了潛在的壓力,使各國政府可以欣然的接受幫助。”
沒有留言 :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