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月前到東莞參加朋友婚禮,偶遇河南投資者,我們泛談了一下,涉及房地產,才知道他是地產商。
當時幾個朋友圍觀,我們倆話多,就扯了很久。
我們倆觀點有所不同,其中一個在於需求。其認為還是要著眼於剛需,我則認為剛需已經暫時枯竭,應該著眼於改善型住宅。
沒有結論。
另一個觀點則延續需求問題,我認為二三線城市極度危險,核心城市還行。這個問題,大家也沒有定論。
在過去的十幾篇房產觀瀾裡,我曾從人口結構和城鄉收入上,倒推房地產需求,認為城鎮化已經接近完成,二三線城市沒戲了。在最近的一個推斷中,我借助別人的一個推算,北上廣深,比如上海2400萬戶口,3500門手機,其他核心城市類似,四個城市實際人口1億,房屋存量佔全部城市面積6%,人口占11%,同時北上廣深的人口居住初步滿足,略有不寬裕。這意味著其餘城市人口與房屋存量失調,下行風險極大。
實際上,在十月份經過一番政策支撐後,成交量上揚,不僅僅是城市間的分化,上海郊區和內環內也產生巨大的結構性分化。核心四個區,價格堅挺,成交量上揚;而另有六個曲線成交量和價格都大幅度下挫,其中有些地區呈現為-6%。
而在數據中,北京上海南京杭州的庫存積壓達到2010年以來的最高。
另一方面的統計證實了我的看法,改善型需求成為這一波成交量的重要組成部分。
至此可以明朗,核心城市的核心地帶維持了剛性價格,同時也是改善型住宅給與了支撐。但環外和其餘城市則會呈現巨大的風險。
對於明年的結構性趨勢,將繼續演變。面對美聯儲加息的必然,中國政府托市的貨幣政策受制於人,以免出現資金大規模逃離。所以,明年結構性的貨幣支持,也會讓地產市場劇烈分化。大公司的併購,和核心城市核心地段的維繫,和二三線城市的房地產下滑,中小型地產公司破產,交織在一起。
明年或許不會出現房地產的崩塌,中國政府也不會希望地產暴跌,但結構性衰退,將是新常態。
沒有留言 :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