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乎所有的人都失業,從老人到年輕人。
農村的情況變得非常可怕,鄉鎮日益敗落,鎮上有些儲蓄,各種賭博行為盛行,甚至我這一行的期貨營業所都開了幾所,又關掉,高利貸盛行,群狼們一波又一波的掃蕩一空。
回到上海,修車廠的老闆抱怨找不到洗車工。
僅僅從我的直覺,我也知道中國正發生結構性的變化。
儘管市場時常質疑官方資料,我卻依賴統計局的資料來作分析。 晚間我得到一個資料分析,是同樣借助于統計局資料作分析的人,從中剖析中國真正的失業率。
這裡不去說他算出來的失業率,而是從我的角度來談城市化。
比如上海,常住人口2425萬,外來人口超過996萬,實際上我並不太相信這個資料,因為另外有一個手機擁有資料3234.6萬戶,這裡面扣除孩童和一些老人沒有手機,再考慮有些人有兩部手機,這樣我們忽略不計兩者的相差,實際上我認為上海應該有1500萬以上的外來人口常住。
這個資料在學校入學比例中又可以看得出來,45%的學齡兒童是外來人口。 這與上海人口占7成的資料不符,考慮到上海老齡化28.8%的老人比例,讓我們用模糊演算法來估計,外來人口與上海人口各一半才能相符。
這裡不再舉例其他內地城市的結構性變化,從外來人口和戶籍人口的變化,可以推斷,除了北上廣深幾個大城市,或者說北京、上海、浙江、福建、廣東、江蘇、山東等地,還有對外來人口的虹吸作用,其他城市和廣大鄉鎮正在迅速的衰敗。
這不是戶籍政策能夠左右的,而是工作機會左右的。
製造業正在迅速失去崗位,在統計局的資料背後,可以明白北上廣深的服務業正在增加工作崗位,而製造業正在失去崗位,然而服務業完全不能彌補這些崗位。
未來的趨勢是大城市群會吸取所有的人口力量,無論大城市的管理者怎麼抱怨資源不夠,都沒有用。 廣大的鄉鎮會一個接一個的衰敗。
伴隨著低端製造業的轉移,人民幣繼續堅挺,工作力最低工資日益抬升,流氓工會正從底層崛起,地方政府無條件的支援勞動糾紛勞工方,歐美正重新樹立貿易協定壁壘組織,人口老化帶來財政支出的嚴重失衡從而加重稅賦,高利貸仍舊壓榨中小企業的融資環境,這意味著製造業正失去中小企業。
這也意味著企業家精神的衰亡和就業機會的大量失去。
對於服務業而言,貨幣寬鬆和房地產結構性的變化,仍舊帶給城市服務業巨大的營商成本,這並不意味著美好的前途。 IT互聯網正面臨泡沫崩塌危機。
即使如此,大城市因人口聚集帶來的教育、醫療產業興盛,汽車保有量帶來的汽車維修業,在結合因此產生的大量日常快消品和餐飲需求,養老業和家政業的家務需求,仍帶來部分工作機會的增長。
然而整個量能上是否能夠抵銷製造業的衰退,我們並不能如同經濟學界那樣樂觀。
這篇文章是告誡普羅大眾,留在大城市吧,這是唯一的生存機會了。
-----寫這篇文章搜索資料時,也看到了同樣類似的一篇文字,個人細節和角度不同,就不避諱了。
沒有留言 :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