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5月16日 星期一

巴菲特究竟留給三個孩子多少財富?你絕對想像不到!

這是一個讓中國人無論如何也想像不到的事實,巴菲特作為世界最著名的富翁之一,他的兒子卻當了大半輩子的農民,幾乎沒有得到父親的任何經濟資助,那麼這背後究竟是怎麼樣的故事呢?我們今天就來看看……

   
巴菲特有三個孩子: 霍華德、彼得、蘇西 在小兒子彼得兩歲時,他的父親花3萬美 元買下了一棟建於20世紀初、、沒有圍牆的老房子。那時他父親一點兒名氣都沒有,家庭條件和其他普通美國家庭沒什麼不同


彼得說:“他那總是每天早上8點準時出門上班,無論多晚都會回到家裡來。 從我很小時到現在,爸爸就是這樣。 他沒有變化


那時候,彼得家的後門全天敞開著,鄰居們可以隨時進出。因為母親熱情好客又喜歡當“知心大姐”,朋友遍布整個小鎮,女人們有什麼心事,都喜歡來找她傾訴

在3個孩子還年幼時,巴菲特就在家
中三樓安裝了一台十美分硬幣老虎機。目的是為了讓孩子們認識到賭博的危險,同時也是為了牢牢地掌控孩子們的零用錢。他說,“我會完全滿足他們所有的零用錢要求,只要面額是十美分硬幣,反正到了每天晚上,所有錢又會回到我的口袋。 ”

   

因此,三個孩子很小時就知道錢要靠自己掙。因為父親總是這樣交待他們:“我的錢全都是乾活掙來的,所以不會白白給你們。 你們也應該努力掙錢,至少力所能及。 於是為了掙一點零用錢,三個孩子總是搶著幹活:掃地、擦窗戶、給花草施肥澆水……

   

當彼得問為什麼別的小孩不用乾活就有錢時,他總是簡單的回答說:因為你的父親是沃倫·巴菲特

   

後開在彼得17歲的某一天,他忽然問媽媽: “為什麼一夜之間,我們家就變得有錢了?” 因為有一天他突然發現,幾乎所有人都在議論父親,他走在路上,會擁有人對他指指點點

   

那是因為這一年父親的投資才能財富忽然被美國人津津樂道起來,但同時美國媒體和商界曾也流向這種說法:“巴菲特只會賺錢,不會花錢,更不會做父親。 ”  

彼得覺得非常奇怪:我們的生活還是跟以前一樣啊。電視機、、冰箱和沙髮用了多年,跟普通人家的一樣。父親依然穿得普普通通,而母親還是那麼熱情開朗

   

也是這一年,彼得經由《華盛頓郵報》發行人的一封推薦信,進入了著名的斯坦福大學學習。但是彼得是不開心的,因為他開始受到各方質疑,很多人認為他不過是頂了父親的光環。但是要是在中國,某高官的孩子上了名牌大學之後總是引以為豪、、而且飛揚跋扈

 

彼得跟父親說:如果自己不是巴菲特的兒子,那麼就不會遭受別人的質疑了。巴菲特說: “你為什麼不用自己的努力和成績來證明你當之無愧呢?“

   

於是彼得開始埋頭苦讀,花了一年半時間將20門基礎課程全部修完。但是彼得一點兒都不高興,他跟父親說:“如果我輟學,您是否會覺得臉上無光?”

   

巴菲特不像中國的很多家長,總是設計好路線讓孩子走。水木然認為這正是巴菲特的非凡之處,他不僅是一位好的投資家,更是一位稱職的家長。因為他總是在傾聽他們的心聲,問他們到底喜歡什麼,嚮往過一種什麼樣的生活
 

因此巴菲特笑著答:“我知道你一直想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比如做音樂家,我仍然記得你7歲那年,坐在鋼琴前,把一首歡快無比的《揚基歌》彈成了哀樂。 能把歡快的樂曲彈成哀樂,說明兩個問題:一是彈奏者心情糟糕,二是他具備非凡的音樂天分。 “

   

於是,中途退學的彼得準備投身於音樂創作,但他當時身無分文。而且父親不會再給他一分錢的生活費。因為他已經19歲了,在國外一個成年人,父母往往就開始放養了,而且一個成年人是有相應的權利和義務的

   

彼還笑著說:“雖然爺爺曾經給了他9萬美元,卻被父親拿去變成了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的股份。 因為巴菲特明白再過10年,這些錢至少能變成900萬美元,30年之後,也許就是5000萬。 於是彼得卻很快就賣了股票,拿著這筆錢搬到舊金山,租了一套小房子,成立了自己的音樂工作室

   

然後,他在報紙上刊登廣告,為人們提供錄音服務,每小時35美元。斷斷續續地有顧客來,一個星期錄幾個小時,賺一兩百美元勉強度日

   

30歲那年,彼得已經是一對雙胞胎女兒的父親了,一家四口住在一套不足100平方米的房子裡。他很想讓妻子和女兒生活得更好些,於是生平第一次開口跟父親借錢。父親搖著頭說:“金錢會將我們純潔的父子關係變得複雜。 你應該像其他美國人一樣貸款買房,然後憑自己的能力把貸款還上。 ”彼得在心裡告訴自己:“我發誓,這是我最後一次向父親借錢。 ”

   

關於這件事讓彼得沮喪了好一陣子。他一氣之下貸款買了套大房子,每個月要還幾萬美元的貸款。幾年之後,他不堪還貸的壓力,又將大房子賣掉換了套小公寓。那一刻他突然明白了,父親那麼做,只不過是想讓他自己去經歷和懂得生活,父親的愛不是金錢而是信任

   

後來,彼得一度想把音樂舞蹈劇《魂》做成巡迴演出,但需要很大一筆錢,父親跟他說:“你先去籌到90%的錢,剩下的10%,我借給你。 ”於是,彼得去找很多機構和人,他們無一例外地問:“你沒有錢嗎?沒有的話,跟你爸要不就得了?”

 

彼得不得不厚著臉皮跟人說:“其實巴菲特除了做慈善事業很大方外,從不輕易給人一美分。 ”原來,靠巴菲特的姓氏是藉不來錢的。誰會相信億萬富豪之子,竟然會開口跟人借幾十萬美元?



靠著四處籌借的錢和父親借給他的那10%,由彼得策劃、編寫、製作的音樂舞蹈劇《魂》終於在華盛頓國家廣場盛大演出。然後他出了數張專輯,並憑藉《500部落》的配樂獲得美國電視界最高榮譽“艾美獎”。他靠自己的努力,為妻子和女兒在密歇根湖湖畔買了別墅,也終於有了專業級別的音樂工作室。彼得也讓所有人心悅誠服地這樣稱讚:“我很驚訝你竟然沒有子承父業,但我更驚訝的是,你居然成了音樂界的‘沃倫·巴菲特’。”


後來,當彼得告訴父親自己的新書《做你自己》即將出中文版時,對中國有著深厚感情的巴菲特主動提出為他寫序。當然,日理萬機的巴菲特的序言非常簡短: “彼得的人生全憑他自己打造。 他衡量成功的標準,不是個人財富或榮耀,而是對廣闊世界所做的貢獻。 ”

   

巴菲特的另一個兒子霍華德則更富傳奇色彩,他總形容自己是個“樸素的大老粗”。他曾反复嘗試過很多職業,但他最終發現自己在幹農活的時候最快樂。農業是他天賦的職業,“讓他平靜,讓他重新找到方向

   

當決定選擇農民這個職業時,霍華德·巴菲特已經30多歲了,連大學都沒有畢業。而且有4個繼女和一個即將出生的兒子要撫養,他想要買個農場,但缺少資金

   

於是,在霍華德31歲時,他的父親用28萬美元買下了奧馬哈北部400英畝的農田,然後將土地租給兒子,租金為地價的5%加上一定比例的農場總收入——— 22%或26%,取決於霍華德的體重是否超過182 .5磅(當他父親買下土地時,他體重約200磅)

   

因此,就在2016年的5月,他剛剛在400英畝農場上種下黃豆。為了搶在即將來襲的風暴前播下種子,他需要經常查看自己農場上種植的1500英畝玉米和黃豆

   

從租借父親的400英畝地開始,今天他在內布拉斯加和伊利諾伊州的農場總面積達到1900英畝,年收入100萬美元。為了親自了解貧困的現狀,霍華德拜訪了142個國家,包括非洲所有54個國家。一年有200天,他都在路上,不只一次被用黑洞洞的槍口指著,他還曾被威脅、被逮捕、被扣押。他遇到過真正的非洲軍閥。一次和獵豹的相遇給他的右前臂留下了傷疤。這些經歷全都是寶貴的財富,於是在2013年,他出版了暢銷書《40個機會:在飢餓的世界尋找機會》


在2006年6月25日,巴菲特在75歲時做出了一個令人驚訝決定:他將捐出85%的個人財富,(當時估值約370億美元),這是人類歷史上數額最大的一筆慈善捐款

   

而在3個月前,巴菲特給彼得打了電話,告訴他自己的想法。彼得真誠地對父親說:“爸爸,我真為你驕傲!”從不表揚兒子,而在兒子眼中也不可能有時間關注自己的音樂的巴菲特,在電話裡跟兒子說:“孩子,我也為你驕傲!”

   

巴菲特最大的孩子蘇西今年62歲,她創建的捨伍德基金會致力於改善內布拉斯加兒童的生活。她還擔任美國第三大家族基金會主席,該基金會在2014年總計拿出了4 .2億美元善款,主要用於資助低成本避孕措施和生育健康診所。

   

6年後,為了慶祝82歲生日,2012年8月30日,巴菲特又宣布,他會再給每個孩子的基金會捐贈約1200萬股伯克希爾·哈撒韋B類股票

因此巴菲特的每個孩子總計得到25億美元的捐款承諾,每年分期付款,根據當年具體的股票價格,每個基金會定期收到1億至1.5億美元。除了必須被用於慈善用途之外,這些贈款幾乎不附帶任何條件。在寫給子女的一封信中,巴菲特簡單地提到:“我相信你們都會以自己的方式合理地使用這些錢。 愛你們的父親。 ”

   

由於父親的慷慨,巴菲特的三個孩子都躋身於世界最有影響力的慈善家行列。三人都繼承了父母幫助窮困者的承諾。巴菲特曾說,他家的信仰是“所有人都有同、、的價值。 一旦你認識到這一點,自然會伸手幫助那些資源有限的人

   

他還說衡量慈善事業成功的標準只有一個:“ 每花掉一美元能改善多少人的生活? ”

   

這就是巴菲特三個孩子的現狀: 小兒子彼得喜歡音樂,次子霍華德是農民,大女兒蘇西則喜歡兒童,每個孩子除了做自己喜歡的事情之外,都管理著一個慈善基金,力爭把每一分慈善款都送到最需要人的手裡去




巴菲特曾說:他打算給自己的3個子女“留下足夠多的錢,讓他們感到自己能夠做任何事情,但卻不會多到讓他們覺得自己能夠無所事事度過一生。 ”

 

然後巴菲特又補充了一句:“至於多少錢呢? 幾十萬美元聽上去比較合理。 ”

   

因為他認為給孩子們提供“一生享用不盡的糧票,僅僅因為他們投對了胎,”這樣做“非常有害”是“反社會行為。 ”



現在,在彼得和他的哥哥、、姐姐眼中,巴菲特就是一個日漸蒼老的普通老頭。對巴菲特來說,幾個孩子雖然沒有子承父業,但他對自己喜愛的事業的投入和專注以及即使功成名就依然不變的平常心和淡定,都無愧于“巴菲特”這個響噹噹的姓氏


如今每個孩子和父親每年最多能見四五次面。平時,他們會互相打電話,告訴彼此最近的動向及遇見了什麼有趣的人和事,父子之間相敬如賓

   

但是,在外人眼中,巴菲特依然是翻手為雲覆手為雨的股神,他坐擁600億美元的資產。只是,最不可思議的是:過去的58年卻一直住在他在1958年花3.15萬美元購買的算不上奢侈的房子裡這位超級大富豪,既不住紐約也不住華盛頓,並不像中國的有錢人一樣拼命往大城市置業,而是堅持在老家,一個美國的三四線城市奧馬哈安身立命

   

同樣是富豪,巴菲特的教子觀念確實值得中國人學習

沒有留言 :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