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窮人算是窮到了家。他們寧願位列一支窮人的隊伍之首做一輩子窮人,也不願跑到一支富人的隊伍之尾去做一會兒富人。”10月間到中國講猶太商法的這個日本學者的觀點很有意思。這個學者名叫手島佑郎。講壇由中央編譯出版社搭建。
他講的題目是《窮,也要站在富人堆裡?!》。先後在以色列和美國專研猶太商法已達30餘年的手島佑郎不愧是個博士。他在簡要講述猶太史和猶太聖典《塔木德》、講述它們與《窮,也要站在富人堆裡?!》的關係之前,先說起了兩個極短的故事。
———在每一個猶太人家裡,當小孩稍稍懂事時,母親就會翻開聖典,點一滴蜂蜜在上面,然後叫小孩子去吻經書上那滴蜂蜜。
———猶太人的孩子幾乎都要回答母親同一個問題:“假如有一天,你的房子突然起火,你會帶什麼東西逃跑?”如果孩子回答是錢或鑽石,那麼母親會進一步問:“有一種無形、無色也無氣味的寶貝,你知道是什麼嗎?”要是孩子答不出來,母親就會說:“孩子,你應帶走的不是別的,而是這個寶貝,這個寶貝就是智慧。智慧是任何人都搶不走的。你只要活著,智慧就永遠跟隨著你。”
他講的題目是《窮,也要站在富人堆裡?!》。先後在以色列和美國專研猶太商法已達30餘年的手島佑郎不愧是個博士。他在簡要講述猶太史和猶太聖典《塔木德》、講述它們與《窮,也要站在富人堆裡?!》的關係之前,先說起了兩個極短的故事。
———在每一個猶太人家裡,當小孩稍稍懂事時,母親就會翻開聖典,點一滴蜂蜜在上面,然後叫小孩子去吻經書上那滴蜂蜜。
———猶太人的孩子幾乎都要回答母親同一個問題:“假如有一天,你的房子突然起火,你會帶什麼東西逃跑?”如果孩子回答是錢或鑽石,那麼母親會進一步問:“有一種無形、無色也無氣味的寶貝,你知道是什麼嗎?”要是孩子答不出來,母親就會說:“孩子,你應帶走的不是別的,而是這個寶貝,這個寶貝就是智慧。智慧是任何人都搶不走的。你只要活著,智慧就永遠跟隨著你。”
手島佑郎一一例舉了猶太商法的32種智慧。這時,一個遲到的聽眾遞上一張紙條,問什麼是猶太商法。手島佑郎大聲說:我在解釋之前,先向你提三個問題吧 。
第一個問題,如果有兩個猶太人掉進了一個大煙囪,其中一個身上滿是煙灰,而另一個卻很乾淨,那麼他們誰會去洗澡?
“當然是那個身上臟的人!”
“錯!那個被弄髒的人看到身上乾淨的人,認為自己一定也是乾淨的,而乾淨的人看到臟人,認為自己可能和他一樣臟,所以是乾淨的人要去洗澡。”
第二個問題,他們後來 又掉進了那個大煙囪,情況和上次一樣,哪一個會去澡堂? “這還用說嗎,是那個乾淨的人!”
“又錯了!乾淨的人上一次洗澡時發現自己並不髒,而那個臟人則明白了乾淨的人為什麼要去洗澡,所以這次臟人去了。”
第三個問題,他們再一次掉進大煙囪,去洗澡的是哪一個?
“這?是那個臟人。不,是那個乾淨的人!”
“你還是錯了!你見過兩個人一起掉進同一個煙囪,結果一個乾淨、一個臟的事情嗎?”
黑壓壓的聽眾一時寂靜,只有手島佑郎的聲音在迴響著:“這就是猶太商法,這就是《窮,也要站在富人堆裡?!》的靈魂!窮是一種切膚沒齒的感受,富是一種矜持倨傲的狀態。窮人讚羨富人積累財富的結果,卻忽略了富人通達財路的智慧。
窮到富的轉變是大多數人憧憬的,但沒有致富的思想和手段,富有殷實只是聊以自慰的幻想。窮人不能只是慨嘆命運不濟。窮人只有站在富人堆裡,汲取他們致富的思想,比肩他們成功的狀態,才能真正實現致富的目標。” 手島佑郎一口氣說完,現場立即響起熱烈的掌聲。當手島佑郎宣布想進一步了解詳情的人可以申領他的《窮,也要站在富人堆裡?!》講義的時候,掌聲再次響起來,以致手島佑郎的聲音被淹沒了。《窮,也要站在富人堆裡》是日本學者首島佑郎寫的關於猶太人的一本書,“窮,也要站在富人堆裡,就是要汲取富人的思想,調整好最佳的心態,以嶄新的視角快捷進入致富的入海口。”猶太民族為世界貢獻著無數非凡的人才,如馬克思、愛因斯坦、洛克菲勒以及微軟帝國的元老巴魯·阿蘭等等,用他們異乎尋常的智慧和別具一格的思維方式繁榮著人類的精神家園。如果認真看過這本書,我們就不會再去抱怨為什麼平民百姓沒有大款那麼有錢。機會永遠都只賜予有心人,除卻投機鑽營的非法行為,富人確實有窮人所不具備的能力,這是事實。窮,也要站在富人堆裡,並不是要我們去學富人的虛榮、大手大腳,而是學他們的心態、理想、把握機會的敏銳、一往無前的魄力。
“窮也要站在富人堆裡,就是要汲取富人的思想,調整好最佳的心態,以嶄新的視角快捷進入致富的入海口。” “弱者比強者更善於危機管理。” “把蜜塗在書上,讓孩子去舔,讓孩子從小就感受到書是甜美的東西” ……這些思想的火花,並不是某個詩人奇特的想像,而是猶太人集體智慧的光芒。猶太人歷經劫難的煉獄之路,深深地激發了他們自強奮起的潛能,無怪乎人們驚呼,猶太商人聚斂財富的靈巧和詭譎如同魔術師一樣。猶太民族為世界貢獻著無數非凡而傑出的人才,如思想家馬克思、科學家愛因斯坦、美國石油大王洛克非勒、與比爾·蓋茨共創微軟帝國的巴魯·阿蘭等等,儘管這些名字我們耳熟能詳,可是有誰知道猶太人為什麼群星璀璨?為什麼諾貝爾獎的獲得者中猶太人數量驚人?就讓我們好好拜讀《窮,也要站在富人堆裡》,那麼有一天你也會站在富人堆裡!
美國哈佛大學曾做過研究,發現全美國80%的財富僅掌握在20%的人手中,而剩下的20%卻被80%的人分享,假設將全部財產重新平均分配,每人獲得相同的一份,那若干年之後,仍然將出現這種二八分配規律。也就是說,20%的人始終都能獲得與眾不同的成就,因為他們有大多數人所不具備的品質和能力。《說文解字》裡對“窮”字是這麼解釋的:“窮”,本義“極”也,也就是說一切到頭了。我們現在所說的一個成語——“錢財缺乏”就蘊涵有這層意思。古代稱之為“貧”。“貧”即是窮,窮即是貧,無錢萬事休,充分體現了當代社會的一個商業經濟的特點。 但仔細斟酌,還是覺得古人所云有理。缺錢只是人生境遇中非常之小的一部分,走投無路的也並非貧苦的人。一切到了頭的人,一切在困境中看不到絲毫希望的人,無論財富是多是少,就都有作為一個窮人的恐慌與沮喪。 所以,真正的“窮”,窮的是一種心境,一種思想,一種品德、一種視野……而真正的“富”,富的也只是一份難得的智慧、胸懷與氣度。
沒有留言 :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