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上廣深的小清新們對失業工人們破口大罵,他們義正辭嚴的聲稱,中國還有大量的二線城市,能給失業工人們提供吃飽喝足的機會。那麼,就讓我們看看二線城市的經濟真相吧。
慘淡蘇州
作為中國外資製造企業的最大聚集地,在外資全面撤離中國的時候,蘇州承受著巨大的壓力。 2015年蘇州的工業數據勉強持平,總產值3.57萬億,較2014年下降了0.2%。往前幾年看,這種工業萎靡的狀態已經持續了好幾年了。 2014年工業總產值只有0.2%的增幅,2013年增幅4.1%,2013年3.4%,2012年3.5%。一直要回溯到2011年,才能看到一個像樣點的工業增長數據:當年度的工業總產值是3.33萬億,增幅為17%。近4年來,伴隨著外資逐步逃離中國,蘇州在工業領域已經完完全全的喪失了增長性,而新的增長點在哪裡,又根本沒人知道。這真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
產業轉型和升級的口號,從2012年蘇州的工業增速墜崖式的下跌開始,已經在喊了。喊了4年,毫無作用。既然2015年蘇州已經連微弱的工業增幅都維持不了,轉入了跌勢,那接下來,只能是令人目瞪口呆的墜崖。這個工業蕭條的城市,當然已經不可能再容納東北的失業工人。至於其它城市的表現,我們接著擼。
混混天津
擼天津的數據真是很有趣的體驗,混混兩個字就好像寫在了每一行數列裡。 2015年天津GDP為1.65萬億,較2014年的1.57億,名義增幅為5.1%。注意,就在這裡,混混兩個字就要跳出來了:經過一番價格指數調整,天津市統計局公佈的官方GDP增長率為9.3%。你也不知道它到底是怎麼調整的,總之,它就悍然宣布了這麼一個增長率,看起來好像是由於天津的物價全面下降了50%似的。
好吧,這件事PASS,咱們來看分項數據。大家都知道老蠻我最重視的就是工業數據。無工不富嘛,人口大國,唯有製造業才能提供足夠的就業機會,才不會導致失業潮的出現,才不會淪落到人吃人的兩腳羊時代。天津GDP數據中的工業增加值,2015年為6981億,2014年為7083億,咳咳,這幾乎沒區別是吧,2015年甚至還出現了微弱的下跌對吧。但是,請注意這個但是,天津市統計局悍然宣布,2015年工業增加值的增長率為9.2%。我承認我完全沒看懂這種混混級的計算方式。
再仔細查閱天津的各項主要工業產品的產量數據,基本上呈現顯著下跌的趨勢。手機產量下跌21%,電腦產量下跌11%,液晶電視下降9.1%,光伏電池下降12%,天津新興電子產業基本處於淪陷狀態。要不是汽油增產了23%,鋼材增產了14%,產量數據簡直都沒法看。但是這倆卻偏偏都是嚴重過剩產業!這也就是天津政府手裡還有點錢,還能補貼得起,能讓人家繼續增產,東北那些補貼不起的窮城市,現在哭都不哭出來。也不知道瀋陽的窮兄弟們看到近在咫尺的天津竟然還能實現鋼材增產,心裡是啥滋味。
混賬南京
本篇的前面那篇是混混天津,講述了天津的經濟數據是多麼的不靠譜,明明工業數據是零增長,都能悍然宣布有9%的增長率,天津衛的混混精神躍然而出。然而強中更有強中手,南京的數據一出,天津頓時黯然失色。要比起數據造假,南京的老爺們,那可比你天津那幫沒見過世面的鄉下人強多了,直接就是混賬。
先說農業。老實說農業創造的價值對於一個東部省會級城市來說,那真是微不足道。要知道南京2015年的GDP為9721億,其中第一產業(農業)增加值僅232億,佔比只有2%,幾乎可以忽略。而且城市總是要擴張,就必須要用地,必須要佔領農業的發展空間。所以你農業數據沒增長,或者萎縮一點,都沒問題,這都正常,我們都理解。各地一般也不把農業數據當回事。
但是,請注意這個但是,根據剛公佈的2015年南京統計公報的數據,2015年南京的第一產業增加值232億,較2014年的224億,還有3.5%的增幅呢。麻煩的是,它還同時公佈了產量數據,我全部列舉如下:糧食產量下跌0.6%;油料產量下跌5.6%;蔬菜下跌1.2%,豬牛羊禽肉下跌11.5%;禽蛋下跌4.3%;牛奶下跌2.1%,水產品下跌0.1%,唯一實現增長的是瓜果產量,增長了2.3%。 8種農產品,7種萎縮,其中油料、肉類和禽蛋產量還出現了顯著下降,你要問我這是怎麼實現的農業增長,我還真沒看明白。要知道2015年農產品價格基本上都是大幅下跌的,連持平的都不多。所以,南京的老爺們還真是做戲做全套啊,一點數據空間都不放過啊。
至於接下來的工業數據,那就更是天昏地暗,混賬到了極致。根據統計公報,2015年南京的工業增加值3395億,增幅8%。現在既然我們是要強擼南京,那當然要仔細計量一下,它這個增幅到底是怎麼算出來的。先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呵呵,頓時就大跌眼鏡:總收入1.1萬億,較2014年下降5.3%。最關鍵的是,在收入下降的同時,南京的工業企業們沒能擺脫酷吏的橫徵暴斂。 2015年南京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繳納的總稅費為1580億,較2014年大幅提高14.7%。收入顯著下降,稅負大幅上升,在這種情況下,竟然還能實現工業增加值的增長,南京的製造企業真有本事。我不得不對此表示佩服之意。
另外一個有意思的指標,是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的虧損企業比例。 2015年南京虧損工業企業502家,佔全部2703家企業的18.6%,幾乎就要接近兩成了,這數據看起來就跟個經濟崩塌了的東北城市似的。給一個橫向對比:全國虧損工業企業4.9萬家,佔全國37.4萬家企業的13.1%。南京這種東部中心級的省會城市,企業虧損面居然比全國還高出了5個百分點以上,成為拖後腿的角色,也不知道南京人民覺得自己丟人不丟人。
縱向上,南京2014年虧損企業490家,佔全部2668家企業的18.4%。這麼看起來,2015年的南京也不比2014年差多少,虧損面才提高0.2%而已,大致上都是處於蕭條之中,每5家規模工業企業就有一家虧損,連續挨苦日子挨了兩年。但是,要說工業產業竟然在2015年整體上取得了8%的增長,這就太搞笑了,簡直是太不給虧損企業面子了。
回頭再看各項工業產品的產量數據。呵呵呵呵,跟天津是同一個老師教出來的學生:鋼材和汽油產量大增。其中鋼材產量1404萬噸,增產6.8%,汽油產量608萬噸,增產19.1%。我真的很喜歡把這種數據拿給東北人看:讓你沒本事拿到財政補貼,所以東北普遍性的鋼廠倒閉油廠關門,過剩產能被當成過街老鼠。
看看人家南京,看看人家天津,再看看人家重慶,鋼材普遍大幅度增產!人家就補貼得起!人家就是有本事在你東北削減產能削減到老百姓都吃不起飯的時候,還得意洋洋的在年度工作總結裡宣布自己又增加了多少煉鋼爐!這就是差距!知道不?差距!至於其它各項產品,互有漲跌。汽車冰箱洗衣機產量下跌,計算機和顯示器的產量增加,形成相互抵消的局面。
這也與我們前面的印象相符:2015年南京的製造業與2014大致持平,維持著持續性的蕭條。事實上,全中國的東部城市莫不如此,都只不過是勉強維持而已。我們前面分析過的,蘇州如此,天津如此,南京當然也不會例外。
所以,分析到現在,北上廣深的民主小清新在痛罵北方的失業工人為啥不吃肉,並做人生導師狀指點他們到東部二線城市找工作的時候,記得要加上三個括號:不含蘇州、不含天津、不含南京。至於這個括號是不是要持續的加下去,就要看我接下來擼哪個東部城市了。基本上,擼到誰,誰就要被脫下褲子。
固定資產投資方面,總額5484億,較2014年增幅僅0.4%,這算是基本持平。南京的固定投資額佔GDP的比值一半都沒有,其實算不上一個投資依賴型的城市。但是,請注意這個但是:2015年南京的工業投資額減少了3.7%,這意味著資金正從大面積虧損的工業中逃離出來。去了哪裡呢?去了房地產。 2015年南京的房地產開發投資暴增了27%!呵呵,在實業蕭條之際,南京一下子就陷入到了房地產依賴之中。而純粹的地產依賴,恰恰是所有經濟發展模式中最下賤的一種,沒有之一。
以上,就是南京,號稱2015年GDP增長率9.3%的城市,東部的明星城市。這座城市是不是有啥前景,是不是值得各位賭上自己的青春和未來,陪這座城市慢慢變老,各位自行判斷吧。
艱辛武漢
負能量看多了,換個正能量的城市來梳理一把吧:武漢!中部地區最耀眼的城市,光芒萬丈,氣壯河山。武漢是全中國范圍內,唯一能夠實現製造產業升級換代的城市,這種變化簡直堪稱是“神蹟”。下面,請允許我用最莊重的筆調,來介紹武漢:這顆橫跨長江的中部明珠城市。
2015年武漢的GDP為10905億,較2014年的10069億,名義增幅為8.3%,這種增幅當然顯著超過了全國6.5%的平均增幅。當然,我們不能只盯著這個增幅數據來看,我們必須要明白,在武漢經濟增長的背後,有著怎樣的艱辛。
煉鋼和紡織是武漢的傳統優勢產業,然而,這也是兩個產能嚴重過剩的產業。按業內的說法,將國內的所有產能攔腰砍去一半,依然過剩。從2014年開始,武漢為了這兩個傳統產業的規模縮減問題費盡心血,並取得了顯著的成效。體現在數據上,2013年武漢的鋼材產量達到1812萬噸的峰值,布匹產量則達到11975萬米的峰值,此後武漢政府動用鐵腕治理,到2015年,鋼材產量下降到1587萬噸,降幅14% ,布匹產量則下降到8412萬米,降幅高達42%。
然而,如果僅僅只是關廠封鋪,禁止生產,不能尋找到新的產業來替代,那麼武漢必將陷入經濟蕭條之中。幸運的是,武漢找到的新的替代產業:化學製藥。 2013年武漢市的化學藥品產量1.28萬噸,到2015年已經上升到1.67萬噸,增幅30%。製藥行業相對於礦業和佈業,當然是前景無限,不用擔心產能過剩的問題。
此外,光纜產量從2013年到2015年增長了47%,軟飲料增長了11%,顯示器增長了34%。這些高速增長的產業為武漢的下崗鋼鐵工人和失業紡織工人提供了足夠的就業機會,保證了這個城市能繼續穩步前進,不至於釀成下崗潮。
雖然武漢號稱滿城挖,到處都在施工,讓不明真相的市民怨聲載道,然而武漢並不是一個投資依賴型的城市。 2015年武漢的固定資產投資額7725億,相對於1.09萬億的GDP,佔比僅71%。而我們早已知道的是:嚴重依賴投資的重慶的這一比值已經高達98%,並且,重慶的所謂經濟發展,還是依賴於鋼鐵水泥和鋁材這類垃圾產能的持續高速擴張呢。這麼對比一看,武漢的經濟數據真是令人印象深刻。
然而,全國661個城市,唯有武漢,能實現產業的升級換代。這種神蹟一般的數據,此前我們沒有看到過,在接下來的所有城市之中,同樣也不可能再看到。最後,我希望各位可以重複閱讀一次本章。
武漢,這座中國的希望之城,瑰麗大氣,自成一格。它歷經艱辛,結出了碩果,卻沒有收穫應有的尊重。這一次,我希望,你們能給它掌聲,一次遲到的掌聲!
離譜的洛陽
河南是一個極具話題性的省份。這裡,是中原地區的正中,是中華文明的發源地,它的每一寸土地都有歷史,每一塊磚瓦都有傳承,每一個地名都有故事,每一句方言都有鄉愁。這裡是中華民族的根,也是全體國人的痛。它飽經戰亂,歷經坎坷。它遭遇過無數次的屠城之戰和滅族之禍,然後涅槃重生。
這一次,我們要來分析河南的第二大城市:洛陽。從這個最典型的中原城市的興衰起伏的規律之中,我們或許能看到這個民族的未來。
河南經濟最重要的特徵,就是群龍無首。不同於其他中西部省份,河南省會鄭州在省內的經濟地位並不突出。 2015年河南全省的GDP規模3.7萬億,鄭州7315億,佔比只不過為20%,遠遠低於一般中西部省會30-50%的比例。骨子裡非常驕傲的河南人民具有濃重的本土情節,他們熱愛自己居住的小城,他們對自己家鄉的歷史故事和名人如數家珍。南陽人吃著自己特產的桐鴨蛋,對炒個雞蛋都要放大醬料的鄭州人不屑一顧。而開封人和洛陽人,恨不得老死不相往來,每天都在計較自己到底是幾朝古都,是不是要比對方多個一兩朝。
這種高度分裂的局面,使得河南從未集中過資源來促進任何一種產業的發展。我們知道,哪怕是最簡單的食品加工業,要做到精緻的程度,也是需要集中資源的,也是需要巨額投入的。但是河南無法實現人財物的集中使用,河南省政府面對全省的一團散沙,束手無策,只能眼睜睜的看著一次又一次的產業發展機會從眼前白白溜走。
最近的一次是2010年左右,作為交通便利的人口大省,河南原本應該在廣東迫於成本壓力開始嘗試產業轉移的時候,從廣東手裡把整個電子代工行業搶過來,然而河南幾乎無所作為,最終電子代工業竟然被交通不便的四川搶走了一大半,成都因此逐步成長為西部光芒耀眼的中心城市。正因為此,河南至今沒有一樣說得出口的支柱型產業。這真是一種巨大的悲哀。中國的核心腹地,交通四通八達,人口眾多,勞動力資源充沛,卻無法發展出哪怕一種稍微像樣點的產業。而這些,就是我們理解洛陽的背景。
2015年洛陽GDP規模為3508億,對比2014年的3284億,名義增幅為6.8%,當然了,洛陽統計局也經過了一番所謂的平減係數調整,宣布經濟增長率達到了9.2%。好吧,我們當然也不知道平減係數到底是怎麼回事,就算它是9.2%好了。關鍵的是,即便作為省內第二大城市,洛陽依然是一個人口淨流出的城市。
2014年底,洛陽戶籍人口696萬,但常住人口只有668萬,有近30萬的年輕的洛陽人,必須要離開這座他們深愛的城市,漂泊到北京、上海或是廣州,去承受小清新的白眼和歧視,並在大家拿著河南人開玩笑的時候,尷尬的附和。如果洛陽經濟能真實、持續的上升,創造出更多的就業機會,那麼,這些鄉土情結深厚的洛陽子弟,或許還有回歸家鄉的希望。然而,這美好的希望,能實現嗎?
最關鍵的,當然是工業的發展情況。 2015年洛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1386億,對比2014年的1360億,增幅僅為1.9%,幾乎就相當於停滯,當然,洛陽統計局悍然宣布這一最為關鍵的數據增長率為9.7%,這個神奇的算法我們不去管它。另外再看洛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的利潤,也是處於增長停滯狀態,2015年工業利潤總額209億,相對於2014年的211億,微降了1%。
與此同時,2015年洛陽的工業用電量下降了5.6%,剛好與工業增加值和利潤增長停滯的數據相互印證,產業蕭條的風險近在眼前,根本無從掩飾。將時間往前看,這種製造業的停滯,已經持續了好幾年了。 2014年洛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211億,但是2013年可還是235億的。 2012年是200億,但2011年也還是233億呢。
這麼一看過去,從2011年到2015年,整整5年過去了,洛陽的工業水平就沒有過像樣的增長,企業的利潤規模竟然就是在扭秧歌,扭啊扭,扭啊扭,扭來扭去,到現在也還沒超過2011年。就這麼個狀況,你要說洛陽能夠為漂泊在外的遊子提供新增就業崗位,估計洛陽城地底下千百年來為了中華民族的存亡而戰死的英靈,都能氣到爬起來揍你。
另外一組值得認真閱讀的數據,就是洛陽的固定資產投資數據。 2015年其固定資產投資額為3537億,竟然超過了3508億的GDP規模,比值達到了101%。作為河南省經濟規模排名第二的城市,也只不過是一個投資依賴型的城市罷了,而且,如此龐大的投資規模,竟然也未能讓洛陽的製造產業得到什麼像樣的發展,也只不過是一個停滯。
我們把時間往前追溯,看看洛陽的投資依賴源起於哪一年。 2014年洛陽固定資產投資3026億,對比當年度3284億的GDP,比值為92%;2013年固投2639億,GDP為3140,比值為84%;2012年固投2343億,GDP為3001億,比值78%;2009年固投1447,GDP為2075億,比值70%。一直追溯到2008年,才算是終於追到了源頭,當年度的固投1105億,GDP為1919億,比值為58%。
從2009年到2015年,洛陽,這個河南省內排名第二的城市,依靠越來越龐大的固定資產投資,竟然也只不過是維持著製造業長期停滯的局面。這事真是匪夷所思。要知道老蠻我雖然對同樣高度依賴投資的重慶不屑一顧,但是重慶就算是拿著投資去發展鋼鐵水泥鋁材這種過剩產能,人家重慶好歹也算實現了製造業增長,花了錢至少也能聽到個響兒。你堂堂的洛陽城,九朝帝都,中華民族的文化之根,2015年的固定資產投資額甚至都超過GDP了,你竟然還是個長期產業停滯,你說你還能不能更離譜一點?
好吧。這就是洛陽,中原城市群的典型代表。被妖魔化的河南人,就是在這麼不知所謂的管理自己第二大城市,把自己的家鄉往溝裡帶。我不知道這十年來河南的形象為何越來越負面,或許本文甚至能夠給大家一個全新的鄙斥河南人的理由。然而,這個城市,這個省份,始終是我們的血脈之所繫。洛陽能把龐大的投資折騰得無聲無息,這代表的,是我們整個中華民族,都能幹出這種不靠譜的事。當我們痛斥河南的時候,我們痛斥的其實是我們自己。
在這裡,我必須要提出一個最後的問題,這個問題,你們不需要回答,你們只需要思考就行了:既然你們不再願意承認河南是中華文明之根,那麼,我們這個民族的文化之根,又在哪裡呢?
慘淡唐山
這是一座正在迅速衰敗中的重工業城市,它的政府正在嘗試轉型,並用轉型這個口號安撫它絕望的市民。然而它的嘗試必然會失敗。筆者用唐山政府的2015年度工作報告中的一段原話,作為本篇的開頭:“堅持依法治稅管費,加大綜合治稅力度,狠抓稅源監控,大力清理歷年陳欠稅款;進一步強化信息治稅,全面啟動綜合治稅信息平台建設,促進涉稅信息共享;加強重點稅種徵管,營業稅(含改徵增值稅)同比增長12.6%,實現了應收盡收。”
一個政府,竟然以酷烈的徵稅手段而驕傲!我可以理解經濟下行時期,負債累累的政府是多麼的艱難,你可以在債務壓力之下無奈的強化稅收徵繳,但是你絕不應該為此驕傲。任何一個新興產業,看到向你全市人民自豪的宣布自己有多麼的貪婪,都會避之唯恐不及。就唐山政府這種停留在農業時代的落後心態,怎麼可能實現產業轉型!
然而,即便是唐山這種無孔不入的徵稅手段,也沒能實現唐山的財政收入增長。 2015年唐山的財政總收入447億(一般預算收入+政府基金性收入),較2014年的560億,下跌幅度高達20%。如果不是向中央乞討到了190億的財政轉移支付,唐山政府都得要破產。這真是一個巨大的諷刺。
作為政府,你越是瘋狂的斂財,財富就會越快的逃離,你越不可能實現增收。我們這麼一算的話,2015年唐山這個河北省經濟規模排名第一的城市,對中央財政補貼的依賴程度,竟然高達42%。看看2014年,唐山拿到的中央財政轉移支付額為164億,相對於當年度560億的總收入,對中央補貼的依賴程度只有29%。一年下來,比值足足提高了13%。這也就是唐山離著首都還算近,亂了不好收拾,所以中央財政再緊張也還會勻出來一些給唐山用著。萬一哪天中央財政補貼不起了,那後果實在是難以預料。
當然,在財政收入顯著下降的時候,唐山市政府必然要壓縮開支,這方面的公開數據不多,我饒有興致的翻查了唐山大部分政府部門的預決算數據,在這裡給出兩個很有意思的數字:公共安全投入,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維穩支出,2014年的支出為10.2億,2015年下降到8.7億。社會保障和就業投入,也就是失業群體免於餓死的指望,2014年的支出為7.5億,到2015年下降到6.9億。
這裡面體現出的,恰恰是地方政府的利害取捨邏輯。至於社會保障,那當然也是愛保不保,你失業群體沒飯吃了就去鬧事去吧,我大政府是不兜底的。從這兩組數據,我們或許可以猜想到,如果經濟繼續這麼崩壞下去,窮得想要飯的地方政府一定是會對社會秩序崩壞的現實袖手旁觀置之不理的。
至於產業經濟數據,唐山2015年的GDP為6100億,官方宣布的GDP可比增長率為5%。當然了,這個增長率我們同樣不知道是怎麼算出來的。因為2014年唐山的GDP還有6225億呢,純粹進行絕對值比較的話,2015年下滑了2%。
此外,2015年唐山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為2710億,相對於2014年的3051億,下滑了足足11%。消費數據也好看不到哪裡去,2015年1-10月份,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收入下降了16%。這可真是非常可怕的數據。從製造業到服務業,全面蕭條。
好吧,以上就是唐山。一個觀念還停留在農業時代的政府,要帶領一個重工業城市,實現產業升級。如果這都能成功,那將是人類歷史上,最大的神話。
沒有留言 :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