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看看中國國內,更是對印鈔“愛不釋手”,從1986年到2016年,中國的廣義貨幣總量也一路狂飆,從1986年的6,720.9億元上升到2016年11月的1,530,432.06億元,激增近228倍。歷數中國近30年,也曾出現過約4次貨幣印鈔高峰,分別為1986年、1993年、2003年和2009年。尤其是1993年,廣義貨幣同比增速達到了37.3%,與2016年11月的M2同比增速的11.4%相比,印鈔速度是當今印鈔速度的3倍有餘。剩下的3個峰值,1986年與2009年廣義貨幣增速相當,分別為29.30%、29.74%,2003年雖然呈現了2000年以來的第一個峰值,但速度相對平和,最高達20.97%。
作為“保增長”的重大武器,大量印鈔對GDP貢獻如何?數據顯示,GDP在這30年間,從10,202.2億元到529,971億元僅翻了52倍,與廣義貨幣的激增“228”倍,相差甚遠。為什麼?增長的貨幣未帶來GDP的快速增長,這表明資金使用效率不足,資金或併未流向高效率的部門,而消耗在低效率部門,另一方面說明貨幣可能超發了。
“M2/GDP”通常被用來度量一國的貨幣超發程度,一般而言,該比值越大,貨幣超發越嚴重。根據數據測算,30年時間,M2/GDP數值從60%攀升至286%。一般認為,比值超過1預示著貨幣存在超發跡象,中國達到了2.86,遠遠超過了美國的0.68,也超過全球平均水平1.26。
那麼,超發的貨幣流向了哪裡,帶來了什麼?從四次峰值節點來看看貨幣中國超發之“謎”。
第一次:1986年
1986年,廣義貨幣增速最高達29.30%,這一年GDP增速8.9%,貨幣增速是GDP增速的3倍。往前一年,85年GDP增速13.40%,往後87年、88年、89年、90年分別為11.7%、11.2%、4.2%、3.9%。應該說GDP增速在溫和反彈後急劇下降。
自從1978年以來,中國經濟逐漸迎來了增速發展時期,尤其是1984年到1088年這5年,迎來了高速發展,GDP年均增速12.1%。應該說一定層面加大貨幣供應才能與經濟發展相匹配。然而,當時的貨幣發行速度完全與經濟運行速度協調一致嗎?
貨幣到底有沒有超發?去了哪裡?從CPI數據可見一斑。
1985年到1987年CPI在6%以上,屬於溫和水平,但逐漸上揚態勢,到1987年到1989年接近20%,屬於嚴重的通貨膨脹。從PPI價格指數數據來看,PPI經由109下降到104後又急劇反彈,達到120,通脹壓力嚴重。面對物價上漲壓力,1988年,當時中央政府決定全面取消憑票供應的物價管制和價格雙軌機制,即“物價闖關”,通俗一點來說,用市場價格機製配置資源,放開價格。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90年代初進入還債高峰期,每年償還外債本息將達70-100億美元。未來取得足夠美元,必須增加出口,拉動國內物價上漲,本幣貶值。1980年至1989年人民幣貶值了31.7%,影響物價總指數約8個百分點。
翻開歷史資料,從當時的“搶購潮”可見一斑。從柴米油鹽到冰箱彩電,凡是能保值的,人們都搶購,直到搶購黃金首飾,把搶購風推到了最高潮。商店小院外,前來搶購的人們爭先恐後攀上鐵柵欄。
除了這些因素,推動通貨膨脹的直接主因或來自超發的貨幣。
為了解決這些問題,財政政策上開始徵收印花稅、城鎮土地使用稅、嚴控減免稅等;金融政策上,1988年初,中央銀行提出“控制總量,調整結構”的貨幣政策,1988年7月兩次提高存款利率,法定準備金從12%提高到13%等;在實體經濟上,1989年到1991年,控制基建規模,控制投資規模等。
於是,“多管齊下”迎來了近2年的緊縮期。
第二次:1993年
2年緊縮還未過去,又迎來了1993年的貨幣增速峰值,為近30年增速的製高點。數據顯示,1993年,廣義貨幣最高同比增速達到了37.3%,GDP增速13.90%。從M2與GDP、CPI的近30年同比增速的曲線可以看出,在93年峰值節點,GDP並未保持上年的增速,而CPI卻達到了最高峰值,為1994年10月CPI數據27.7%。
1993年的貨幣超發儼然是上一次的“加強版”,消費品物價翻番的比比皆是。
值得一提的是,在此期間進行了一次“匯改”。1994年1月1日,人民幣官方匯率與外匯調劑價格正式並軌,中國開始實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的、單一的、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企業和個人按規定向銀行買賣外匯,銀行進入銀行間外匯市場進行交易,形成市場匯率。中央銀行設定一定的匯率浮動範圍,並通過調控市場保持人民幣匯率穩定。
匯改直接帶來的後果便是,人民幣匯率的大幅下調,刺激出口,“貨幣創造動力”從改革開放之初的“引進外資”轉向“出口創匯”,啟動了中國的出口加工產業。
1995年3月18日,中共政府發布《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人民銀行法》,其中規定了中央政府財政出現赤字不得向人民銀行透支,貨幣發行一定要跟經濟增長保持平衡這個原則制度落實了下來。中央政府增加收入的渠道限定在增加稅收和增發國債兩方面。
值得一提的是,1998年的住房制度改革及銀行按揭購房模式的推出,令當年M2總量首次沖破10萬億元。這也標誌新一輪“貨幣動力”的開始。
第三次:2003年
相比其它三次貨幣增速峰值,第三次峰值相對溫和,從2000年到2007年,這期間貨幣發行都處於相對平穩階段,偶有超發趨勢。這8年期間,其中以2003年為峰值,M2同比增速最高達到21.55%,2003年GDP增速同比10%,M2同比增速相當於GDP增速2倍。
在2000年之後,隨著中國加入WTO帶來的外貿順差規模的急劇擴大,銀行體系內的投資率與儲蓄率差額也迅速擴大,在2005年之後從3%擴大到5%-9%。在出口商品潮水般增加的同時,劇增的企業出口收益由於無法被國內市場所消化,被動形成了體量龐大的儲蓄存款。
廣義貨幣M2在扣除央行基礎貨幣M0之後,本質上是“各類存款”,當時金融體系中“存款增加”來源正是外貿順差下企業外匯資金兌換的人民幣。
而在中國的外匯管理機制下,貿易順差形成的外匯占款激增,每年新增的國家外匯儲備,全部是央行用基礎貨幣買進來的,又倒逼央行基礎貨幣發行規模的急劇擴張,因此而形成了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教授周其仁所稱的“被動超發”現象。
2005年匯率改革所帶來的資產升值預期,則令當年M2總量首次突破30萬億元,並引發了外資湧入的熱錢現象。
在次期間,為了控製過多貨幣,中國央行開始以巨額央行票據和超額存款準備金政策對沖“被動超發”的流動性。在多方管控下,2000年以來的M2增速基本在高於名義GDP增速4%左右波動。
近年最後一次貨幣超發高峰在2009年,即大家熟知“四萬億計劃”,M2最高速度達到了29.74%。雖然此後,M2發行速度有所減慢,但由於大額總量的支撐,導致M2總量快速上升,規模超過155億。而與此對比的是,GDP同比增速在10年小幅回升之後,一直開始緩慢減少,一直到2016年前三季度維持在6.7%的增速。
那麼,超發的貨幣去了哪兒?
數據顯示,金融部門、非金融部門、地方政府、企業和居民不同程度加槓桿。2008年金融危機之後,中國實體經濟的槓桿率出現了快速上升,2008-2015年期間猛增了82.8%。截止2015年底,中國實體經濟的債務規模為162.3萬億元,實體經濟槓桿率為239.8%。
各部門加槓桿的行為並未帶來實體經濟的崛起,迎來的是經濟“L”和“U”型的討論,迎來的是固定投資和民間投資的下滑等。這從一個層面反應資金流向低效率部門並沉澱下來,由於現金流無法覆蓋借貸成本,使得低效率部門不得不靠舉債維持,不斷產生無效資金需求,積累債務風險,比如產能過剩的重化工國企、三四線城市小開發商、地方融資平台等。
另一方面,資金或流向了股市或樓市。此輪貨幣寬鬆週期開啟以來,先是2014年到2015年上半年推升股市泡沫,然後是2015年下半年以來推升一線和核心二線城市房市泡沫,一直到2016年,房市泡沫達到峰值。
股市在經歷2015年強震後,似乎已成了“過眼雲煙”,當下“炙手可熱”還是樓市。從金融機構各項貸款餘額和M2同比增速的趨勢看,08年以後貸款餘額增速幾乎都超過M2的增速。房地產方面,城市化進程中的土地出讓模式、銀行業傳統的抵押融資操作,以及迅速膨脹的房地產市場規模不同程度吸走“貨幣”。
值得一提的是,2016年以來,居民部門中長期貸款呈現大幅上漲態勢,甚至居民部門中長期貸款佔新增貸款比例達到了100%,如2016年7月的數據,新增人民幣貸款4636億元,其中住戶部門貸款增加4575億元。而居民中長期貸款中主要為個人房貸。
反映到市場來看,熱點城市房價飆漲,最終產生了“搶購潮”、“假離婚潮”、“中介炒作潮”等造成了系列恐慌,觸碰了國家發展底線。樓市在一年中從熱詞變成了敏感詞。
綜合四次貨幣峰值來看,貨幣超髮帶來的將是未來長期的陣痛。
沒有留言 :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