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30日 星期四

1586年西班牙國的滅華計畫


據沈定平《明朝時代的中西文化交流史》(商務印書館,2001版)一書,16世紀的大航海時代,西班牙人在征服了菲律賓之後,即派遣耶穌會教士和間諜進入中國,深入考察分析中國國情民情,搜集經濟政治軍事資料,並對廣東福建浙江沿海進行偵察,探測航道並繪製地圖。

1586年4月,駐馬尼拉殖民首領、教會顯要、高級軍官及其他知名人士,召開馬尼拉大會,專門討論怎樣征服中國的問題。 出席者在完全贊成武力征服中國的前提下,草擬了一份包含有個十一款九十七條內容的征服中國具體計畫的報告,並由菲律賓省總督和大主教領銜,加之與會的其他51個顯貴聯名簽署上報西班牙國王。

16世紀的西班牙士兵
茲根據包遵彭《西班牙菲力浦二世與中國》一文中所引西班牙學者盧西阿諾.伯列納·畢其提(Luciano peren Vicente)的考證,1586年西班牙征服中國計畫的主要內容大致如下:

馬尼拉軍事會議的討論非常詳細。 殖民地官員根據傳教士的報告,對明朝的軍備狀況、經濟和社會情況進行了詳細分析,對發動戰爭的理由、後勤保障、軍事裝備、人員配置、作戰方針等都進行了詳細的研究部署。
桑切斯總督根據這次會議的討論,草擬了一個包含有11款97條內容的報告,現存于西班牙國家印第安史料檔案館。​

桑切斯總督在馬尼拉報告上簽字,檔後面還有天主教馬尼拉主教、西班牙殖民陸軍部、西班牙貴族議員等一共53人的簽名,備忘錄呈報于西班牙國王菲力浦二世。​

這份最終經菲力浦二世親自批准的計畫書,全文十一章七十九節,包括附屬圖表共有數千幅。

​備忘錄認為:中國幅員遼闊,中國糧食與果品豐富繁多,中國市場繁榮昌盛,依上帝的意志,這就是我們必須進入和征服這個國家的充分理由。

一、作戰目的

政治:征服中國,讓帝國成為全球帝國,西班牙王做萬王之王。

軍事:征服中國,以中國為基地,征服亞洲其他部分。 以中國人力及戰爭資源支援歐洲本土軍力攻略北歐敵人,控制歐亞世界島。

宗教:征服中國,由中國推進,奪回巴勒斯坦大主教聖地。

經濟:征服中國,開發中國資源,並移植中國人力,發展殖民事業,解決西班牙帝國經濟危機。

二、作戰方針

以帝國海軍艦隊控制日本、臺灣、列古繳士(Lequios)及相對大陸各島嶼(登陸跳板)。

以菲律賓呂宋北端之加各焉港戰略基地之海陸軍分別向靖州和澳門兩處攻擊登陸。 前者為攻擊主力。

防止中國和鄂圖曼帝國(Qtomano)攜手,攻佔亞洲大陸,繼而進軍聖地。

三、兵力組織:

最高指揮官:西班牙陸軍上將。

陸軍司令:菲律賓總督

海軍總司令:西加斯的加海軍指揮官。

西班牙陸軍一軍一萬至一萬二幹(包括義大利及盟國土兵)。

雇傭日本兵五千至六幹。

徵集畢薩牙人(菲律賓土著人)

囚犯四船以及奴隸五百人。

共使用軍力:二萬五幹人。

聯合葡軍,任將軍一人,率其適當之兵力。

海軍指揮官:駐菲總督。

徵集弗拉加達級戰船十至十二艘。 運輸船若干。

四、後勤:

戰費:二十萬比索(Peso)。

武器:除西軍攜帶武器裝備外五百個頭盔 相當的火銃。 大炮若干(以能適用各種彈藥為上)

彈藥補給:設立軍械廠于菲律賓。 就地取材,製造攻擊登陸時所需火藥,向中國商人購取硝石及黃銅。

食物補給:就菲律賓囤積大米八萬斤及肉類魚類和酒,足夠維持海陸軍完成登陸行動。

被服補給:購集中美洲的尼絨為士兵成制大衣,並為傷病淮備軍毯。

五、心理作戰

重點:以殖民政策和天主教教義的宗教傳播。

宣傳

對內:以戰士封爵制度鼓勵西人參與征服事業。

對外:以西國宗教在明朝的傳教士使之為嚮導傳教。

商品:

從西班牙徵集大批玻璃器皿、念珠、織繡、地球儀、葡萄酒等新奇事物,以賺取中國各級官吏及人民之好感及親善,緩衝中國人之敵意。

六、作戰指導

陸軍由海軍協助,以輕型船艦快速行動登陸。

西班牙軍自福建登陸。

葡萄牙軍自澳門攻擊前進。

日本兵分編于各攻擊部隊。

西軍登陸部隊以短銃、長矛為主要武器,在炮兵和海軍艦隊掩護支援下深入。

葡軍同時在征服最高指揮官指揮之下攻擊前進,第一目標為廣州。

征服部隊密切協同宣傳人員以宣揚西班牙國王之德威,儘量避免犧牲。

征服中國後,沿馬可波羅遊記記述的舊路西進。

以上計畫中不僅有對征服中國的時機、兵力、武器、出擊基地和宣傳策略等詳盡方案,乃至佔領後須保留中國朝廷和法律的必要性均提出了明確的建議。 此外,還特別強調了聯合葡萄牙人發動戰爭的必要性,認為「讓葡萄牙人參與這次征服有重要作用。 因為他們對中國海岸、陸地和人民的經驗是大有説明的」。






但是,不久以後西班牙的「無敵艦隊」被英國人重創,從此失去了盛極一時的海上霸權,西班牙的殖民帝國地位被英國替代,致使這一龐大的征服計畫無從實施了。

這份計畫,當時的大明帝國一無所知。 現在的中國人包括主流歷史學界也很少知道。

那麼,這是一個荒誕的玩笑嗎? 非也。

後來從西班牙國家印第安檔案中發現的原始手抄檔表明,西班牙國王菲力浦二世不僅完全接受了馬尼拉備忘錄的建議,做了詳細批註,還于1588年在馬德里設立特別委員會,進一步從政策、戰略、戰術、行動方針、後勤動員和輿論宣傳等方面,審查和制訂了進攻中國的詳細計畫。

其實,大明帝國當時在西班牙人眼中,不過是又一個待征服的南美洲的瑪雅帝國而已吧?

也許現在的人們讀這個馬尼拉滅華計畫,難免會有一種荒誕感。


但是實際上,大明帝國不久後的確滅亡于滿清人,滿清人只是一個不到百萬人的小族,武力不到10萬,而大明帝國人口過億,軍力百萬以上。​ 歷史有時候也許比人的臆想更加荒誕。

​這份貌似天方夜譚的遠征計畫,後來在鴉片戰爭中以及以後,終於得到實施。 這個計畫透露了大航海的殖民時代西方勢力東漸的野心和目的——將廣袤的中國市場和資源納入西歐的世界戰略的藍圖,始終是殖民帝國魂牽夢縈的一個主題。

西班牙對中國的覬覦

1571年,西班牙征服者雷加斯比(Miguel López de Legazpi)抵達菲律賓馬尼拉,並在此打造城寨,建立Intramuros(王城),之後一步步對菲律賓進行控制和文化宗教侵略,天主教在菲律賓取得統治地位。

1580年,西班牙國王菲力浦二世以葡萄牙國王曼諾爾外甥的身份兼任葡萄牙國王,組建「無敵艦隊」,使西班牙成為歐洲第一海上強國。​

在亞洲,葡萄牙在印度果阿和中國澳門建立了殖民據點。 西班牙佔領了麻六甲,並征服了菲律賓群島。

西班牙殖民者打算利用菲律賓為基地來征服中國。 1574年1 月11日,菲律賓的西班牙殖民者雷克爾上書國王說:「如果陛下同意調度,我只要不到60名優良的西班牙士兵,就能夠征服中國人。 ”

西班牙人在征服了菲律賓之後,即開始積極考察、分析中國國情、民情,並對福建沿海進行偵察,熟悉航道並繪製地圖。

由菲律賓的西班牙殖民者派代表前往西班牙向國王詳細介紹中國的情況,力促菲力浦二世

對侵略中國一事作出決定。

對國王遊說成功後西班牙開始準備兵力。 侵華遠征軍計畫由1 萬到1.2 萬名西班牙士兵組成,另加5000名日本人。 遠征軍總司令由菲律賓群島的總督桑德擔任。 軍隊由槍手、甲胄

兵和毛瑟槍手等組成。 派遣4 艘大帆船的船員,以及三四名鑄炮者,還有12名武器和拋火器的工匠、一些能制瀝青的手工藝匠以及能造高舷側大帆船的船匠。 此外,菲力浦二世

命令印度總督送來500 名奴隸,並派1 名軍官到日本,通過日本的神甫招募軍隊。

未來遠征中國,西班牙邀請葡萄牙人參加,因為葡萄牙人在這一地區有經驗。 西班牙雇傭而且對葡萄牙軍官委以重任,雙方協同作戰,互相配合。

​​1576年6 月2 日,西班牙駐菲律賓總督桑切斯在給菲力浦國王的信中說:​「這項遠征需要4000到6000人,配備矛、槍、船、炮和所需要的彈藥」。 「有2000到3000人,便足以佔領所要佔領的省份,用那裡的港口和艦隊,組成海上最大的強國,這是十分容易的,征服一省之後,便足以征服全國。 」「這項事業(指征服中國)容易實行,費用也少。 ”

按照西班牙的策劃,進攻中國以菲律賓群島為軍事基地,西班牙遠征軍尋找了四條進攻中國的路線,並認為最佳航線應取道麥哲倫海峽。
征服中國的計畫書中還提到戰爭中應注意的問題。 認為西、葡兩軍的數量不能太少,否則會被包圍。 同時必須謹慎地選擇遠征的人選,改變以往的侵略方式———不能使中國人口減少,人口消失意味著財富的消失。 侵佔中國後,保留中國政府,以保持它的繁榮和富裕。 讓參加遠征的人知道這次遠征並不是去對付敵人,而是為了能在中國自由傳教。

計畫書提到侵入中國應採取謹慎和溫和的方式,不能對中國人民犯下太多罪行。 計畫書強調侵略成功後,西班牙可利用在中國獲得的物資打擊自己的敵人。 中國還可向西班牙帆船提供船員,西班牙可獲得金、生絲、綢緞、精美的手工藝品。

西班牙國王可以從中國獲得大量租稅和利潤。 征服中國後,西班牙官兵可得到升遷,許多西班牙人可定居中國並得到封爵。

計畫書最核心的部分是戰後西班牙如何統治中國。 計畫書首先強調建立大量學校,對中國人灌輸西班牙文化;建立大量教堂和寺院,傳播天主教,並引入西班牙人的生活方式;要安撫農民,使他們皈依基督教,阻止回教在中國的傳播。 在中國建立58個大主教、主教和一個總主教;建立一個新的有關稅賦的軍事制度;建立一系列爵位,如公爵、伯爵和侯爵,在中國委任4 到6 名總督,如同十五省的巡撫,擁有與其他殖民地總督一樣的權力;與北方蒙古族和解,打擊土耳其。 在陸上建立自中國到西班牙的郵傳路線。

​菲力浦二世成為中國的主人後,他將成為柬埔寨、暹羅等中國屬國的君主。 征服中國後,可保障印度從來自中國的商品獲得利潤,這對印度的殖民統治很重要。 在中國的附屬國中建立統治權,以建立聯盟和通商,傳播基 督教。 中國人屆時可航行至秘魯及西班牙等殖民地,中國人和西班牙人的關係將進一步鞏固。 西班牙可利用中國人作為他們的殖民勞力進入菲律賓,開發菲島。 佔領中國還可防止法國、英國及不同宗教和北方國家前來中國。

計畫書還建議鼓勵西班牙公民與中國婦女結婚,培養混血後代,執掌中國的統治權。

西班牙人和中國婦女結合,便會有適宜作神甫和傳教士的人以及擔任政府官員和擔任軍事職位的人。 這些人組成的親屬集團和利益集團將會鞏固西班牙在中國的統治。

1587年,菲律賓殖民地派遣桑切斯總督到西班牙向國王面呈計畫書。 菲力浦二世對該計畫大加讚賞,並積極準備採取行動。

明萬曆二十七年(1598年),西班牙海軍將領薩姆迪奧率領艦隊來到澳門,要求在當地設立據點,遭明朝政府拒絕。 西班牙人登岸,在澳門以西十裡的虎跳門修築據點,明朝立刻出兵,水陸齊發將西班牙人一頓猛揍,拆除了據點,西班牙人最後狼狽逃竄。​

16世紀中葉,英國通過圈地運動、血腥立法和海外掠奪,獲得迅速發展,同時強烈希望向外擴張。 這種擴張與西班牙的利益發生激烈衝突,導致雙方兵戎相見。

1588年5 月末,西班牙無敵艦隊」從里斯本揚帆出航,遠征英國。 這時「無敵艦隊」共有艦船134 艘,船員和水手8000多人,搖槳奴隸2000多人,船上滿載2.1萬名步兵。 8 月8 日,兩軍在法國加萊東北海上進行了激戰。 由於西軍組織不力,「無敵艦隊」被打得七零八落。 到10月,「無敵艦隊」僅剩43艘殘破船隻返回西班牙,以近乎全軍覆沒的結局慘敗。

「無敵艦隊」的慘敗是西班牙國力衰敗的轉捩點。 更為嚴重的是,荷蘭從西班牙統治下獲得獨立後,國力不斷上升,與西班牙在各領域進行較量。 它來到亞洲後,成為西班牙的第二大競爭對手,從而牽制了西班牙的力量。

荷蘭殖民者斯佩伊貝格在描繪荷蘭在亞洲的戰略輪廓時談到:「依我的看法,建立我們在東印度的事業和成為摩鹿加群島(今印尼)主人的最好和惟一方法,就是派遣一支艦隊和武裝力量,直接到菲律賓,進攻在那裡的西班牙人。 」與英荷的戰爭使西班牙自顧不暇,菲力浦二世不願意再在亞洲陷入與中國的長期戰爭中。

在這種情況下,西班牙侵華計畫只得一擱再擱,直至最後流產。

沒有留言 :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