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17日 星期一

何新:俄罗斯帝国的起源与历史(1)

【何新按语】俄罗斯与中国历史和现实的关系均极为重要和密切。但是关于俄罗斯人与国家的历史,却由于各种复杂原因迄今很难理清楚。本系列札记仅是我个人的若干研究心得。


 1、俄罗斯国名的由来

元代以前,历史中没有俄罗斯国家及民族的存在和记载。
在中国古代史书中,包括西伯利亚在内以及乌拉尔山西部的地区,笼统地统称为东胡。
“东胡 ”应该是一个古阿尔泰语词Toung-gu-s的音译,即“通古—斯”,也就是说,“东胡”实际上是“通古斯”一词的汉语异写。
在中国史籍中,东胡人泛指比蒙古高原及中国东北(满洲)地区的匈奴民族居于更北部的一些人类族群。自古以来,这些族群居无定所,没有国家制度,种族来源不明晰。
历史上在东胡地区居住过的族系非常复杂,包括黑发的鲜卑人、苏美尔人(或称须弥人、胥靡人、色目人,包括犹太人)、伊兰人(伊朗—波斯人)、匈奴人、突厥人,也包括红发、蓝眼、白种、多毛而被古代华夏族看做鬼魅一般的北欧白种人——罗刹人。
罗刹人,亦即罗斯人。罗斯人,即俄罗斯人,有俄罗斯学者说,这个语词的初意可能是来自俄罗斯地区草原哥萨克人的称呼,后来族称成为了国名。

在中国元、明朝时甚至更早的汉译佛经中,就已经有“罗刹”一名。这个词的语源,系来自俄语“Россия”——罗西亚的对音。
元朝时蒙古语译这个词加了前音O,“斡—罗思”即蒙语“O—ROCCIA”。蒙语的“OROCCIA”转译汉语,即“斡罗斯”或者“俄罗斯”。
所以,罗刹——罗斯——罗西亚以及俄罗斯,诸名实际都是出自同一个语源,是俄罗斯草原森林地区古代白种居民的名称。
18世纪的康熙时期,俄国的彼得一世时代,中国与俄罗斯签订了著名的尼布楚条约,这是中国与俄罗斯的第一个国家间条约,双方自此以后正式划定了两国交壤的边界。
此前,这个地区没有划分过明确的边界。在中国史书中,这个幅员广大的草原森林区域,笼统地被称作“东胡”地区。
在秦汉晋时期,这里曾经属于匈奴人活动的区域,唐宋时期曾经属于渤海国的区域,元明时期这里隶属于蒙古人建立的金帐汗帝国。
所以古代世界没有俄罗斯国家。中古时代的蒙元时期,俄罗斯​地区出现一些庄园和城邦小国,这些小城邦隶属于蒙古人建立的金帐汗国。15—16世纪金帐汗国解体后,罗斯公国和莫斯科公国得到独立,成为近代俄罗斯国家的雏形。
17世纪为了开拓与东方中国贸易的草原商路,俄罗斯商人和武士开始向东方进军的探险。
康熙时代,清军与东进的俄罗斯人在雅克萨城堡发生了一场著名的战争。此战后康熙命国史馆编纂成《平定罗刹方略》,汇辑了平定罗刹前后的有关谕旨、奏议、文牍等文件,排列顺序以时间作为编年。记述了这次战争与签约的始末。
乾隆年间官修《四库全书》,将元代译名的“斡鲁思”、此前的“罗刹”等名正式改译为“俄罗斯”。
​【附注:清朝以前中国人称俄罗斯多为“罗刹”,清初才译为“鄂罗斯”或“俄罗斯”。这是因为满语借用蒙古语,称俄罗斯为“oros”,多了一个O的发音。清乾隆年间官修《四库全书》时将其正式统一为“俄罗斯”简称“俄国”,自此沿用至今。】
从血族看,罗斯民族是一个混血的民族,其中以东欧的斯拉夫人和北欧的斯堪的纳维亚人为主,但是也有蒙古人、突厥人和波斯人的混血基因。
多数俄罗斯人自认为从属于斯拉夫族。而在拉丁语及英语中 ,斯拉夫人原指奴隶,是罗马人的奴隶来源。而在斯拉夫系语言中,斯拉夫这个词则指英雄。
14世纪中叶出现的《大波兰编年史》,以传说记述斯拉夫人的来源,讲到东欧地区有三个斯拉夫民族(捷克、波兰、罗斯)。他们的祖先是捷赫、莱赫、罗斯三兄弟。这三兄弟的父亲叫潘(Pan),是潘诺尼亚(Panonia)——东欧森林和草原的统治者。
后来三兄弟各自在东欧建立了国家,即:捷克、波兰和罗斯。
(据耶日·克沃乔夫斯基:《14—15世纪的斯拉夫欧洲》(Jerzy Kloczowski,Europa slowia nska w xiv-xv wieku),华沙1984年版,第287页。)。
19世纪俄国著名历史学家谢·索洛维约夫和瓦·克柳切夫斯基认为,斯拉夫人主要居住在东欧的多瑙河流域。
【附注:有意思的是,在汉传佛教中,罗刹这个词具有矛盾的语义:
一是神国之名,佛经里所说的罗刹国是娑婆世界楞伽洲,首都十项城是罗刹天王的住所。罗刹天王是护世十二天尊之一,与帝释天轮流持世,守护人间。
二是恶鬼之名。《慧琳意义》卷二十五记:“罗刹,此云恶鬼也。食人血肉,或飞空、或地行,捷疾可畏。”同书卷七又说:“罗刹娑,梵语也,古云罗刹,乃暴恶鬼名也。男即极丑,女即甚姝美,并皆食啖于人。”

沒有留言 :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