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4月3日 星期六

中國能否超越美國?收復台灣,是擊敗美國的勝負手

 余光中先生在他的《鄉愁》裡,用淺淺的海峽寄託鄉愁。而在中美關係中,這灣淺淺的海峽卻是中美交鋒的“主戰場”。隨著中國國力的日益增強,中國在國際社會的影響力日益提升,美國作為唯一的超級大國,已經把中國替代俄羅斯視為頭號威脅。

  中國的崛起也悄然點燃了中美拉鋸戰,這同時也讓台灣變成了中美爭端的關鍵節點。在未來的中美之爭中,中國能否一舉超越美國?收復台灣,是擊敗美國的“勝負手”。

  

  一、新的世界格局,和平崛起的新星和日漸衰弱的昔日帝國

  21世紀後,昔日的帝國迎來了自己低潮,無法克服的弊病使得美國的腳步日趨沉重,昔日的超級大國,在國內國際的壓力下,已經走向了衰弱。

  美國的衰變,是有著它的必然原因的:一是自身固有的弊病。工業革命給人類帶來最大的進步,就是對生產方式的變革,當生產方式發生巨變之時,也正是人類進步之時,人類文明的進步也恰好會帶給一些“識時務”的國家,成為這個世界的霸主。

  

  兩次工業革命開創海權時代的藍圖,也給英國和美國帶來了稱霸全球的機會。資本主義的崛起必然帶著血腥和殘酷,為了資本的積累和對剩餘價值的剝削,資本家會傾盡全力獲得更多的資源。

  但工業化的高度發展,並沒有給資本主義國家帶來所期許的高速發達,不幸正是來源於自由資本主義對於資本市場自由化的過度追求。

  原本想藉助自由資本市場大賺一筆的資本家,卻倒在了市場的選擇上,由於國內人力成本高,工業成本高昂的屬性,使得美國去工業化越發嚴重。

  去工業化對美國的打擊是致命的,丟失了製造業,就意味著就業率的下降,就業率的下降必然會導致企業產能降低,也必然會導致國內市場活力低下,最終導致國內收入減少。

  同時,新的世界格局,進一步擴大了國際市場,原先的供需關係,已不僅僅局限於一兩個國家,各國都可以利用外匯儲備,甚至是投資、入股等方式,獲取更多的收益。

  在這樣的背景下,美國陷入了自己無法控制,也無法拯救的低潮。而另一邊的中國,卻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走自己的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取得了成功,成為了崛起的新興大國。

  

  如果說改革開放後的中國,是在追逐世界強國的道路上摸著石頭過河,那麼進入到21世紀後的中國,就是在彎道超車。

  中國在基礎產業上的投入,使得自身生產力得到了蓬勃的發展,隨著外國資本的進入,中國實現了外資轉內資的創舉,一舉獲得了豐厚的積累,在強國道路上取得了卓越的成功。當中國已經擺脫了摸著石頭過河的困難階段,那接下來就是逐步完成對美國的超越。

  事實上,美國人很早就已經感知到了中國人帶來的“壓力”,近日,拜登甚至公開說出,不會在任期內讓中國超越美國。當拜登說出這句話的時候,就已經認定中國正在超越美國的道路上,步子越來越快。

  新的世界格局下,和平崛起的中國和日益衰弱的美國已經到了歷史的關鍵節點,在這個關鍵節點,還有一個至關重要的底牌,即將會成為中美之爭的決戰因素。

  

  二、寶島台灣,從帝國主義前哨站到最後一根稻草

  總面積3.6萬平方米的台灣在歷史上命運多舛,也正是因為它獨具的政治、經濟以及軍事意義,使得它成為了中國和世界上最為重要的戰略要點之一。

  國民黨退居台灣之後,台灣也成為了美國人對華政策的最為關鍵的“戰略支點”,可以那麼說,1949之後的很長一大段時間,台灣都成為了帝國主義打壓新中國的前哨站,這裡主要是出於兩個方面的原因:一是政治上的絆腳石。

  

  台灣現有的狀態,可以成為美國對華偵察和牽制的重要作用,美國人很清楚中國大陸對台灣問題的態度,因此,美國人希望能利用台灣來達到刺激中國大陸,達到在談判桌上遏制中國的目的。

  美國一直把台灣作為和中國大陸競爭的重要底牌,不論是中美的南海衝突還是中美貿易戰,華盛頓都一直在打台灣牌,當中國顯露出上風時,美國就不停地在台灣問題上大做文章,甚至不惜發表危險言論,來讓台海矛盾激化。

  有個很好的比喻,在政治上,台灣問題是大陸的痛點,每當美國人想打擊中國的時候,只要緊緊捏住這個痛點,就會讓大陸陷入被動。但美國人希望台灣走向“獨”路嗎?事實上,這並非如此。

  美國人一直有著自己的精明算盤,美國希望把台灣作為刺激大陸的重要武器,那就不能允許台灣走向“獨”的道路,他們很清楚,一旦台灣打出“獨”字牌,就會意味著台海關係的徹底破滅,就意味著大陸會立即對台灣動手。

  

  一旦中國大陸對台灣動手,那就意味著美國所有在台灣的利益將會煙消雲散,更重要的是,將會失去一個對華的重要前哨站。

  二是軍備上的搖錢樹。很多人認為,美國利用台灣是在軍事上牽制大陸,甚至是利用台灣作為跳板來對大陸進行軍事行動。但其實這個是不具有實際操作意義的,台灣缺乏必要的戰略縱深。

  作為一個島嶼,要承擔對大陸的軍事打擊顯得非常不切實際,相反,在大陸的軍事部署下,台灣的防禦早就顯得脆弱不堪,談何對大陸進行軍事威脅,就算是美軍派遣航母打擊群進入台灣海峽,也逃不過大陸的飽和打擊。

  因此,美國利用台灣來對大陸進行軍事打擊是不具有任何實際意義的。美國在軍事上利用台灣來牽制中國主要是兩個方面:

  一方面是對台軍售,美國對台軍售的力度一直十分“可觀”,如今台灣的陸海空三軍的軍備,依舊是以採購美國為主,對台軍售的收益也確實讓養活了一大票的軍火商,也讓美國政府賺取了高額的利潤。

  另一方面是則是軍事情報作用,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台灣情報人員對大陸的情報工作,為美國提供了大量的大陸軍事情報,也使得中美關係上,中方始終顯得較為被動。

  這裡最為突出的例子就是台灣軍情局對劉連昆的策反,在1996年台海危機中,正是因為叛徒劉連昆將導彈配置、地點及數量、軍事演習部署等重要、絕密信息透露給了台灣軍情局,才使得美國人和台灣方面敢於大張旗鼓地發出對抗言論,致使演習效果大打折扣。

  

  劉連昆事件只是冰山一角,早在建國初期,美國向台灣提供了U2高空偵察機此後,台灣方面不斷派遣台空軍飛抵大陸進行軍事偵察,並源源不斷地向美國提供大陸軍事部署情況。

  不過,在大陸軍民的一致努力下,U2偵察機的神話被打破了,台空軍偵察力量也因此遭受重創。如今在北京的中國革命軍事博物館就陳列著一架被擊落的U2偵察機。

  美國對台灣的軍事利用,不外乎就是經濟上的收益和情報上的刺探,在美國的手裡,台灣變成了其帝國主義打擊新中國的前哨站。然而,隨著歷史的車輪向前,這個前哨站,已經失去了它的作用,反而還成為了壓死美國的最後一根稻草。

  

  隨著中國綜合國力的上升,美國干預台海的能力也隨之減弱,這裡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

  一方面是中國軍事實力的增強。

  中國近年來對海軍的發展,特別是兩艘航母的下水,極大地加強了對台灣的軍事威懾力,有別於1996年台海危機,此時的人民解放軍已經具備足夠的實力一舉突破台軍的防線,在美軍馳援前徹底收復台灣。對於美國而言,台灣已經不是那個大陸難以克服的難題。

  二是經濟實力的上升。

  近年來,中國大陸在國際經濟局勢上發揮了越來越為重要的作用,面對美國的圍追堵截,當前的中國已經可以另闢蹊徑,開拓市場,不再受限於美國在經濟上對中國的製裁。

  今天的台灣,已經成為不了美國人遏制中國大陸的手段,面對中美爭端日趨激烈,華盛頓突然意識到,曾經的對華前哨站已經成為了最後一根稻草,儘管在頹勢中苦苦掙扎的美國政府依然不捨得放棄台灣這顆棋子。

  但是與以往不同的是,中國大陸有了更多的底氣和實力來抗衡美國以台製陸的策略。

  

  三、底牌之戰,決勝美國的“勝負手”

  宋太祖趙匡胤曾經對李煜說過,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如今的台灣也正是中國不斷崛起之路上的一道必須解決的問題。

  美國方面一直對中國的不斷赶超感到危機不斷,但藉用中國外交官的一句話,中國並不是要超越美國,中國是在不斷地超越自己。這句話的確如此,中國並不是試著超越美國,而在和自己作對比,只有美國在自身下滑的危機感中惶惶不安地找尋假想敵來轉移國內矛盾。

  中國不打算和美國比較,但是美國在台灣問題上的反复插手確實是阻礙中國發展的最大障礙,只有對台灣的收復才能真正地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以美國現在的對華態度來看,美國對抗中國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會是常態,基於這樣的常態,收復台灣勢在必行。

  台灣作為中美關係中的重要戰略支點和底牌,必須主動掌握才能在外交領域佔據上風,如果台灣不能成功收復,必然會影響到中國當前的發展局勢。收復台灣帶來的發展好處至少有兩大方面:

  一是消除美國在太平洋地區的影響,徹底解鎖島鏈封鎖。收復台灣之後,中國的國際海運將會得到更大的保障,特別是海上絲綢之路的航線安全將會得到更大的保障;二是對南海、東海的局勢有更大的幫助,從台灣出發對釣魚島、南海海域將會得到更多的軍事支持。

  

  綜合上述兩個因素,收復台灣必然會成為中國超越自身,超越美國的重要戰略手段。

  不管是從當前的軍事領域、外交領域、經濟領域,中國大陸都具備了收復台灣的可能性,其中更為重要的是中華民族的大一統思想,也必將會引領兩岸走向統一而非對立,本國、本民族之家事,也輪不到外國異族的指手畫腳,相信兩岸的未來一定會美好且光明。

沒有留言 :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