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來,這個找書的人偶然在一個日本朋友家發現了這本書的日文版,於是他到日本的圖書館去查,這一查不要緊,發現這本書居然在英國、俄國、德國、日本、法國等列強國家都有翻譯本。
大約17世紀末年也就是《天工開物》誕生四五十年之後,該書逐漸傳到了日本,新穎而先進的科技知識如沉鉛結銀法、銅合金制法、大型海船設計、提花機和煉鋅技術等,吸引江戶時代日本各界學者註意,紛紛引用。
之後日本學術界對它的引用一直沒有間斷過,成為日本江戶時代(1608―1868)各界廣為重視的讀物。公元1771年,實學派學者佐藤信淵根據天工開物思想提出富國濟民的“開物之學”:“夫開物者乃經營國土,開發物產,富饒宇內,養育萬民之業者也”, “主國土者宜勤究經濟之學,修明開物之法,探察山谷。若不知領內所生品物,輕蔑天地之大恩……則徒具虛名,曠費天工耳。”
以上日本學者對《天工開物》“主題思想”的深刻理解,與歐洲人將其理解為“對自然界奇妙作用和人的技藝的闡明”有異曲同工之處,作為東方人的日本人更善於悟,上述認識還將《天工開物》中的對自然的理解提升到治國安邦的高度加以闡述,該書想不在日本流行都難了。自此,“開物之學”在日本興起,對18世紀時日本的哲學界和經濟界產生了較大影響。1953年,京都大學出版了日文本,至今各版本已重印二十多次,成為暢銷書(之前的日本和朝鮮讀書人,都能直接閱讀漢文書籍,不需要翻譯。朝鮮是具體哪一年改的文字忘了,抱歉!)
宋應星的《天工開物》在日本、朝鮮、在歐洲、美洲和殖民地的非洲,都享受到了VIP待遇,可在它的祖國卻銷聲匿跡了。
這到底怎麼了?
前邊找書的故事流傳開後,引起較大爭論,兩派的觀點針鋒相對。我給兩派各起了名字,名字不准確、只為行文 方便。
“禁書說”派:《天工開物》問世後,第二年就被刻印出版。幾年後,楊姓書商認為有利可圖決定翻刻,雕版已成未及印刷,明亡。清軍入關、天下大亂,手工業遭到嚴重破壞,許多手工業基地成為一片廢墟。山西潞安明末有織機三千餘張,17年後僅剩下二三百張,這是受禍不太嚴重地區的數字,手工業的主要地區江南的情況就可想而知了,這樣的狀況下誰還去關心技術問題?後“楊本”經過改版得以面市,但之後有清一代便無人翻刻了,因為乾隆設四庫館修《四庫全書》時,認為《天工開物》有反清思想、將其列為禁書,並藉收書之名盡可能地銷毀。自此《天工開物》在清代的市面上基本絕版,導致該書內容無法普及。
“非禁說”派:1、清順治年間“楊本”付印、並流通於市。2、修《四庫全書》時雖然被禁,但《天工開物》中的科技內容一直被引用,包括官方在編撰《古今圖書集成》、《授時通考》都有大量內容引用。3、民間引用也未被禁。如1870年劉岳雲的《格物中法》中,幾乎把《天工開物》中的所有主要內容都逐條摘出,還有岑毓英(1829―1889)撰修的《雲南通志》中部分引用了《天工開物》中關於銅、銀等金屬冶煉技術的敘述。後者正是我們前邊故事裡找書人看到的《雲南通志》。4、浙江寧波天一閣一直藏有其初刻本。
對此,“禁書說”派反駁:順治年間因為審查不嚴,一些書籍中雖然有明顯的反清思想但還能出版,往後就沒了。劉岳雲的《格物中法》雖然把《天工開物》的內容幾乎引用了個遍,但此時已距該書問世二百三十多年了、它在日本已經傳播了一百多年、在歐洲也傳播了四十年了。天一閣一直藏有其初刻本有什麼用?一直藏著而已。民國初翻印的各個版本,都來自日本的“管本”,沒天一閣什麼事。
好了,列舉了這麼多,不是要和大家一起辯個你死我活、找到“正確答案”,而是和大家一起訓練自己的思維,學會站在高度看問題。
我們不要陷到兩派具體問題中分辨是非,我們要學會歸納總結。本人總結如下:
清政府禁毀了《天工開物》,並一直沒有從官方程序上給予解禁,雖然現實中該書的內容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流傳,但禁毀實際使該書無法全部、廣泛傳播。按照上綱上線的說法:清政府對《天工開物》的禁毀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中國近代科技的發展。
可能有人很好奇,一本科技書,怎麼和反清扯上關係了?好吧,下面補充一下《天工開物》被禁毀的主要理由:
理由一:官方發現宋應星的哥哥宋應升的《方玉堂全集》有反清思想;官方發現宋應星的哥們陳弘緒等人的一些著作有反清思想。於是……於是我不知道該怎麼寫了。
理由二:《天工開物》有“北虜”、“東北夷”(明朝對北方少數民族的蔑稱,“東北夷”可能是專對女真人的蔑稱,沒有細考見諒)。《古今圖書集成》在引用時將這些敏感詞作了修改,比如把“北虜”改為“北邊”。
本節到此結束,也許大家會問:這兩節的內容,和本章有什麼關係
第七章:一把殺魚刀(5)
不要嫌我囉嗦,我要把上一節的結論重複一遍:
清政府禁毀了《天工開物》,並一直沒有從官方程序上給予解禁,雖然現實中該書的內容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流傳,但禁毀實際使該書無法全部、廣泛傳播。按照上綱上線的說法:清政府對《天工開物》的禁毀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中國近代科技的發展。
各位,以上結論是本人宣稱站在一個高度得出來的。但如果只得出這麼個結論,就太失敗了。說明這本書到現在,要么是各位讀者大大沒用心看、要么就是本人寫得太糟糕,“主題思想”沒有很好地表達出來。
以史為鏡,怎麼個為鏡法,這才是關鍵。
只有提高自己的眼界,才能進行較好地歸納。前邊我們雖然站在了一個高度看問題,但高度不夠、所以總結出來的“主題”也不夠深刻。
現在,我們再次拔高自己,把自己拔高到衛星的高度、俯瞰這個世界,俯瞰前邊對《天工開物》的總結,對它進行深化:
就算清政府沒有禁毀《天工開物》,該書也享受不到它在歐洲和日本的待遇,至少不會有國王或首相下令進行官印,更不會像日本那樣提高到國策高度對待。這不僅僅是清政府的問題,這是整個封建中國的問題,這是中國的國情。請注意這裡的“國情”二字是它的本來含義。
編著了15卷《中國科學技術史》的英國學者李約瑟,對中國的了解應該足夠深了吧,況且他是個外國人,能以旁觀者的眼光來觀察、不會發生“只緣身在此山中”的迷糊,但他老人家還是迷糊了,提出了著名的“李約瑟難題”:為什麼資本主義和現代科學起源於西歐而不是中國或其他文明?
據說誰要能解開這個難題,就能拿下諾貝爾獎。
七十個年頭過去了,專家們、磚家們、業餘選手們用盡了吃奶的力氣,沒有人能拿出有份量的答案。
愛莊股份不敢混進來充胖子,只是拿它說事兒。因為李約瑟的問題,包含了《天工開物》的問題。在我國封建王朝時代,有一個算一個,“士農工商”的排名從未變動過。我們現在所說的科技,在古代,能把它放到“工”字輩就算不錯了,還有個詞兒叫做“奇技淫巧”,有時候還把一些內容包括進去了。不但是帝王,就算達官貴人、讀書人、甚至普通百姓,這些所謂的科技遠遠不如地里莊稼的長勢重要,可見“科技”這個東東在當時人們眼裡的地位。當雄才大略的康熙皇帝看到洋人送給他的自鳴種時,關心的不是它所代表的科技、而是好玩不好玩而已。在這樣的環境下,中國古代的這個研究那個發明早於西方多少年卻沒有形成理論體系、四大發明源於中國卻興於西方也就不足為奇了。
意識形態至上,是中國的國情。我們現在可能覺得“北虜”的事情很搞笑,可在那個年代是頂頂嚴重的事情,就算宋應星活到乾隆時期自己也會這麼認為。所以說,“北虜”才是頭等大事,什麼科技不科技的就不去管它了。
這裡,我要說一說康熙皇帝。這位被認為雄才大略、而且在雄才大略的皇帝中負面評價較少的人物,是第一個全面認識世界、認識當時世界科技的中國皇帝。當南懷仁等傳教士把西方世界及科技全面地展現給這位中國皇帝的時候,康熙表現出了極大的興趣,這位本來就精通蒙、滿漢語的皇帝,又專門學了拉丁語、英語、法語幾門外語以便了解世界。外語學得怎麼樣不知道,但面對西方拱手送來的能夠強國富民的全套“殺魚刀法”,這位號稱雄才大略的皇帝除了撿了些他認為重要的如疏通運河外,只對兩樣直接關係到他的統治的事情感興趣:曆法修訂和製造大砲。於是乎,傳教士們一邊祈禱上帝寬恕,一邊給中國皇帝製造殺人利器。
一次絕好的追趕世界強國的機會,就這麼給丟了。
相比而言,《天工開物》在祖國的命運,又算得了什麼?
《天工開物》,一把在當時最先進的殺魚刀,歐洲人拿到後,迅速 對比出與自己花劍的不同,取長補短、練就了一門適合自己的功法,加快了前進的步伐,終於越過了曾經龐大的中華帝國的身軀;日本人拿到後,迅速 悟出了何為“天工”、何為“開物”,興起一門開物之學,沒有“曠費天工”。
我一直不明白,為什麼同一文化背景下的日本,面對外來衝擊卻與中國的結果完全不同,經歷過同樣的閉關鎖國,明治維新成功了,戊戌變法失敗了。明治天皇能省下私房錢支持海軍、慈禧太后挪用海軍經費修園子,這是個別皇帝的問題嗎?為了促進西化,明治天皇放下身段穿西裝、跳西方交誼舞,中國的皇帝在幹什麼?
日本的侵略為中華民族留下的深重創傷、可能幾代人都不能彌補,而現在我們卻沒有認真係統地反省為什麼千年的徒弟百年間就超過了師傅,又是一個悲哀。
這個話題太大太沉重,打住。
下一站,荷蘭。
不要嫌我囉嗦,我要把上一節的結論重複一遍:
清政府禁毀了《天工開物》,並一直沒有從官方程序上給予解禁,雖然現實中該書的內容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流傳,但禁毀實際使該書無法全部、廣泛傳播。按照上綱上線的說法:清政府對《天工開物》的禁毀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中國近代科技的發展。
各位,以上結論是本人宣稱站在一個高度得出來的。但如果只得出這麼個結論,就太失敗了。說明這本書到現在,要么是各位讀者大大沒用心看、要么就是本人寫得太糟糕,“主題思想”沒有很好地表達出來。
以史為鏡,怎麼個為鏡法,這才是關鍵。
只有提高自己的眼界,才能進行較好地歸納。前邊我們雖然站在了一個高度看問題,但高度不夠、所以總結出來的“主題”也不夠深刻。
現在,我們再次拔高自己,把自己拔高到衛星的高度、俯瞰這個世界,俯瞰前邊對《天工開物》的總結,對它進行深化:
就算清政府沒有禁毀《天工開物》,該書也享受不到它在歐洲和日本的待遇,至少不會有國王或首相下令進行官印,更不會像日本那樣提高到國策高度對待。這不僅僅是清政府的問題,這是整個封建中國的問題,這是中國的國情。請注意這裡的“國情”二字是它的本來含義。
編著了15卷《中國科學技術史》的英國學者李約瑟,對中國的了解應該足夠深了吧,況且他是個外國人,能以旁觀者的眼光來觀察、不會發生“只緣身在此山中”的迷糊,但他老人家還是迷糊了,提出了著名的“李約瑟難題”:為什麼資本主義和現代科學起源於西歐而不是中國或其他文明?
據說誰要能解開這個難題,就能拿下諾貝爾獎。
七十個年頭過去了,專家們、磚家們、業餘選手們用盡了吃奶的力氣,沒有人能拿出有份量的答案。
愛莊股份不敢混進來充胖子,只是拿它說事兒。因為李約瑟的問題,包含了《天工開物》的問題。在我國封建王朝時代,有一個算一個,“士農工商”的排名從未變動過。我們現在所說的科技,在古代,能把它放到“工”字輩就算不錯了,還有個詞兒叫做“奇技淫巧”,有時候還把一些內容包括進去了。不但是帝王,就算達官貴人、讀書人、甚至普通百姓,這些所謂的科技遠遠不如地里莊稼的長勢重要,可見“科技”這個東東在當時人們眼裡的地位。當雄才大略的康熙皇帝看到洋人送給他的自鳴種時,關心的不是它所代表的科技、而是好玩不好玩而已。在這樣的環境下,中國古代的這個研究那個發明早於西方多少年卻沒有形成理論體系、四大發明源於中國卻興於西方也就不足為奇了。
意識形態至上,是中國的國情。我們現在可能覺得“北虜”的事情很搞笑,可在那個年代是頂頂嚴重的事情,就算宋應星活到乾隆時期自己也會這麼認為。所以說,“北虜”才是頭等大事,什麼科技不科技的就不去管它了。
這裡,我要說一說康熙皇帝。這位被認為雄才大略、而且在雄才大略的皇帝中負面評價較少的人物,是第一個全面認識世界、認識當時世界科技的中國皇帝。當南懷仁等傳教士把西方世界及科技全面地展現給這位中國皇帝的時候,康熙表現出了極大的興趣,這位本來就精通蒙、滿漢語的皇帝,又專門學了拉丁語、英語、法語幾門外語以便了解世界。外語學得怎麼樣不知道,但面對西方拱手送來的能夠強國富民的全套“殺魚刀法”,這位號稱雄才大略的皇帝除了撿了些他認為重要的如疏通運河外,只對兩樣直接關係到他的統治的事情感興趣:曆法修訂和製造大砲。於是乎,傳教士們一邊祈禱上帝寬恕,一邊給中國皇帝製造殺人利器。
一次絕好的追趕世界強國的機會,就這麼給丟了。
相比而言,《天工開物》在祖國的命運,又算得了什麼?
《天工開物》,一把在當時最先進的殺魚刀,歐洲人拿到後,迅速 對比出與自己花劍的不同,取長補短、練就了一門適合自己的功法,加快了前進的步伐,終於越過了曾經龐大的中華帝國的身軀;日本人拿到後,迅速 悟出了何為“天工”、何為“開物”,興起一門開物之學,沒有“曠費天工”。
我一直不明白,為什麼同一文化背景下的日本,面對外來衝擊卻與中國的結果完全不同,經歷過同樣的閉關鎖國,明治維新成功了,戊戌變法失敗了。明治天皇能省下私房錢支持海軍、慈禧太后挪用海軍經費修園子,這是個別皇帝的問題嗎?為了促進西化,明治天皇放下身段穿西裝、跳西方交誼舞,中國的皇帝在幹什麼?
日本的侵略為中華民族留下的深重創傷、可能幾代人都不能彌補,而現在我們卻沒有認真係統地反省為什麼千年的徒弟百年間就超過了師傅,又是一個悲哀。
這個話題太大太沉重,打住。
下一站,荷蘭。
一把殺魚刀(6)
荷蘭是低地國家,三分之一的陸地低於海平面。當人們戰天斗地、修建了各種複雜的水利設施把自己的家園圈在裡面的時候,也建成了當時歐洲最發達的水上交通網,再加上歐洲流向大西洋的兩條最大的河流:萊茵河和默茲河都 從荷蘭入海,這是北大西洋航路和歐陸出海通道的交叉點,這也為他們的興旺打下了基礎。
當葡萄牙和西班牙依靠暴力去進行財富掠奪的時候,還很弱小的荷蘭人選擇了依靠商業貿易來繼續積累財富。
如果鯡魚是他們的第一桶金,為他們積攢了一定的經濟實力和商業技巧的話,現在到了擴大積累的時候了。但不管怎麼說,國力太小、與周邊大哥們的差距太大,也只能一點一點地擴張。荷蘭人開始充當中間人、代理人、加工者和推銷商的角色,他們從葡萄牙和西班牙那裡裝載香料、絲綢和黃金,充當二道販子,沿著萊茵河和默茲河把銷到歐洲各地,回來時自然也不會空著手。還有英國人的羊毛及毛紡織品,以及英國人自己需要從歐洲大陸進口的產品,荷蘭人成為最大的中間商。
就在這不知不覺之間,荷蘭人攢足了底氣與實力,開始沖向亞洲、走向世界。
1597年8月,第一批從東印度直接貿易的四艘商船返回荷蘭,商人們在傷痕累累的船隻面前歡呼雀躍。成功了!
他們可以拋開二道販子的角色、建立自己的直銷網絡了。
還記得巴倫支船長的故事嗎?是的,他也是這一年返回荷蘭的。他的行程證實了北行至亞洲的航線困難重重,也證實了荷蘭人的信譽,巴倫支船長的故事不但為荷蘭人贏得了更多的客戶,也為經濟學家們找到了大書特書的資料。或許經濟學家們有些誇大,但巴倫支船長的對荷蘭功不可沒。
到1602年,就是荷蘭東印度公司成立的這一年,在該公司成立之前,荷蘭已經派出了15支商隊共46艘商船往返於東印度與荷蘭之間。
這時候的荷蘭,與其它歐洲國家不同。她在名義上屬於西班牙,但我們知道這時候他們為了錢袋子已經打起來了,北方七省實際上處於獨立狀態。七年之後,也就是1609年,新繼位的西班牙國王菲利普三世和荷蘭共和國簽訂《十二年休戰協定》,事實上承認了共和國的獨立。
荷蘭人一邊打仗、一邊貿易,不但兩不耽誤,還兩頭取勝。一方面導致荷蘭獨立,另一方面貿易的成功以及“海上馬車夫”的強壯,最終使荷蘭成為一代海上強國。當然,客觀地說,1588年西班牙無敵艦隊被英國打敗,是一個重要因素。
介紹這個背景是為了說明,這15只商隊是荷蘭商人們自己組建的,他們各自為政、自己悶頭賺錢。當時的荷蘭開除了他們的西班牙國王、是一個類似於聯邦制的鬆散聯盟,不像西班牙、葡萄牙那樣由國家出面組織統一的殖民和貿易活動
如此下來,競爭就不可避免了。
當市場供給達到一定飽和程度的時候,這是注定要發生的,商人們開始競相殺價。
自從“商業”這個東東出現之後,這樣的事情,以前有、當時有、以後有、現在還有,是個世界性的問題。
這也是個世界性的難題。呃!不應該稱之為難題,競爭是市場的催化劑,還不能沒有它。
但怎麼破這個局?除了 產生壟斷、或者形成計劃經濟市場,好像沒有第三個辦法。
刀!這時候需要一把破局的刀!或者說需要一套破局的刀法!
結果我們都知道了,但過程是曲折的,過程還是令人敬佩的,即便是四百多年後的今天,也能讓人好好琢磨。
荷蘭是低地國家,三分之一的陸地低於海平面。當人們戰天斗地、修建了各種複雜的水利設施把自己的家園圈在裡面的時候,也建成了當時歐洲最發達的水上交通網,再加上歐洲流向大西洋的兩條最大的河流:萊茵河和默茲河都 從荷蘭入海,這是北大西洋航路和歐陸出海通道的交叉點,這也為他們的興旺打下了基礎。
當葡萄牙和西班牙依靠暴力去進行財富掠奪的時候,還很弱小的荷蘭人選擇了依靠商業貿易來繼續積累財富。
如果鯡魚是他們的第一桶金,為他們積攢了一定的經濟實力和商業技巧的話,現在到了擴大積累的時候了。但不管怎麼說,國力太小、與周邊大哥們的差距太大,也只能一點一點地擴張。荷蘭人開始充當中間人、代理人、加工者和推銷商的角色,他們從葡萄牙和西班牙那裡裝載香料、絲綢和黃金,充當二道販子,沿著萊茵河和默茲河把銷到歐洲各地,回來時自然也不會空著手。還有英國人的羊毛及毛紡織品,以及英國人自己需要從歐洲大陸進口的產品,荷蘭人成為最大的中間商。
就在這不知不覺之間,荷蘭人攢足了底氣與實力,開始沖向亞洲、走向世界。
1597年8月,第一批從東印度直接貿易的四艘商船返回荷蘭,商人們在傷痕累累的船隻面前歡呼雀躍。成功了!
他們可以拋開二道販子的角色、建立自己的直銷網絡了。
還記得巴倫支船長的故事嗎?是的,他也是這一年返回荷蘭的。他的行程證實了北行至亞洲的航線困難重重,也證實了荷蘭人的信譽,巴倫支船長的故事不但為荷蘭人贏得了更多的客戶,也為經濟學家們找到了大書特書的資料。或許經濟學家們有些誇大,但巴倫支船長的對荷蘭功不可沒。
到1602年,就是荷蘭東印度公司成立的這一年,在該公司成立之前,荷蘭已經派出了15支商隊共46艘商船往返於東印度與荷蘭之間。
這時候的荷蘭,與其它歐洲國家不同。她在名義上屬於西班牙,但我們知道這時候他們為了錢袋子已經打起來了,北方七省實際上處於獨立狀態。七年之後,也就是1609年,新繼位的西班牙國王菲利普三世和荷蘭共和國簽訂《十二年休戰協定》,事實上承認了共和國的獨立。
荷蘭人一邊打仗、一邊貿易,不但兩不耽誤,還兩頭取勝。一方面導致荷蘭獨立,另一方面貿易的成功以及“海上馬車夫”的強壯,最終使荷蘭成為一代海上強國。當然,客觀地說,1588年西班牙無敵艦隊被英國打敗,是一個重要因素。
介紹這個背景是為了說明,這15只商隊是荷蘭商人們自己組建的,他們各自為政、自己悶頭賺錢。當時的荷蘭開除了他們的西班牙國王、是一個類似於聯邦制的鬆散聯盟,不像西班牙、葡萄牙那樣由國家出面組織統一的殖民和貿易活動
如此下來,競爭就不可避免了。
當市場供給達到一定飽和程度的時候,這是注定要發生的,商人們開始競相殺價。
自從“商業”這個東東出現之後,這樣的事情,以前有、當時有、以後有、現在還有,是個世界性的問題。
這也是個世界性的難題。呃!不應該稱之為難題,競爭是市場的催化劑,還不能沒有它。
但怎麼破這個局?除了 產生壟斷、或者形成計劃經濟市場,好像沒有第三個辦法。
刀!這時候需要一把破局的刀!或者說需要一套破局的刀法!
結果我們都知道了,但過程是曲折的,過程還是令人敬佩的,即便是四百多年後的今天,也能讓人好好琢磨。
一把殺魚刀(7)
第一個令我敬佩的事情,就是這些商人們沒有像我們通常看到的那樣,拉開架式開始互相競爭,陰謀地策劃著把某某某擠垮、以便吞佔他的市場份額。當他們發現有這個苗頭的時候,就坐下來開碰頭會,商量解決辦法。
寫到這裡我不知道該怎麼評價了。要是控制不住,很可能會憤青一把,把它與麻將中國人的劣根性面對面地比照,從而發出一通中國為什麼沒有強大的感慨。
商人們想到了一個辦法,就是大家聯合起來,由一家來經營,統籌統銷。這樣的優勢我就不多說了,四百年後的我們一看就明白。
但有兩個問題導致這個辦法沒有可操作性。一、假如有人在聯合體之外單幹怎麼辦?同樣又會發生競爭。二、當時的這些去東印度商船的船主中,阿姆斯特丹的商人們佔了絕大多數,如果聯合,就得交給他們“坐莊”,那“散戶”們的利益怎麼保證?這一單賺了多少?怎麼分配?還有經營策略等等,這些事情誰說了算?當然是阿姆斯特丹的商人們了,其他人只能眼巴巴地在一邊看。請注意,那時候還沒有現代意義上的股份制概念,這個問題還真不好解決。
辦法總比困難多,誰做到了這一點,誰就是贏家。荷蘭的商人們鼓搗出一個股份公司的方案,這就是後來的東印度公司計劃。這是一個前所未有的經濟組織,股東們以出資比例行駛權力、承擔義務。不但公平,而且避免了當下的某個商人的船假如沉沒後就可能破產的結局,結合“有限責任”概念,應該說是一個劃時代的創舉。
就全局而方言,這是一個多盈的方案,但就阿姆斯特丹的商人們而言,他們顯然要吃一些虧。
如果你是阿姆斯特丹的商人之一,你會有什麼反應?
只要我們阿姆斯特丹人抱成一團,競爭怕什麼、殺價怕什麼,我們有絕對的市場份額,還能藉競爭把這些小魚小蝦收拾了,形成壟斷。這可是當代的大公司夢寐以求的目標啊!最大的利益從何而來?就是絕對的市場份額,就是壟斷。翻開世界五百強公司看看,就什麼都明白了。
這就是讓我第二個敬佩的事情:阿姆斯特丹的商人們同意了。
這些商人們具備了高明的政治家才具備的胸懷和眼光,愛莊股份為之折服。
當然阿姆斯特丹的商人們是有條件的。
和許多讀者想的不一樣,他們的條件不是索要什麼優惠政策、或者多吃多佔一份,而是要解決一個問題,那就是:如果還有人單幹、和我們拼價格怎麼辦,成立東印度公司的目的就是為了避免這個問題,否則就沒有成立的必要了。
怎樣避免別人單幹?動刀動槍嗎?
不,專營權!
這就是阿姆斯特丹商人們的條件:如果政府給予東印度公司20-25年的專營權,就同意這個方案。
我們前邊已經說過了,這時候的荷蘭已經開始鬧獨立,北方七省已經發表聲明脫離西班牙,並且在這之前,商人們已經從城堡主或貴族手裡買下了城市的經營權,就是說,實際管理這個國家的是一幫商業精英的代表。
不用這些精英們費腦細胞,連我們這些外行都能看出這是一件利國利民的大好事,於是同意,授予東印度公司21年的專營權。
正如本文前邊所說:世界上第一個發行股票的公司是荷蘭聯合東印度公司,它更大的意義在於具有了現代公司的雛形。比如說它的入股,不是以前的把你的船拿過來,估個值算作股份。而是像現代股份公司一樣,現金也收,多的不嫌多、少的不嫌少,市長的金幣可以要、市長家女僕的散碎銀子也可以要,這一要不得了,要出了一大筆錢,相當於現在的幾十億歐元。
不是我故弄玄虛,我要說,這又是一把破局的殺魚刀。
第一個令我敬佩的事情,就是這些商人們沒有像我們通常看到的那樣,拉開架式開始互相競爭,陰謀地策劃著把某某某擠垮、以便吞佔他的市場份額。當他們發現有這個苗頭的時候,就坐下來開碰頭會,商量解決辦法。
寫到這裡我不知道該怎麼評價了。要是控制不住,很可能會憤青一把,把它與麻將中國人的劣根性面對面地比照,從而發出一通中國為什麼沒有強大的感慨。
商人們想到了一個辦法,就是大家聯合起來,由一家來經營,統籌統銷。這樣的優勢我就不多說了,四百年後的我們一看就明白。
但有兩個問題導致這個辦法沒有可操作性。一、假如有人在聯合體之外單幹怎麼辦?同樣又會發生競爭。二、當時的這些去東印度商船的船主中,阿姆斯特丹的商人們佔了絕大多數,如果聯合,就得交給他們“坐莊”,那“散戶”們的利益怎麼保證?這一單賺了多少?怎麼分配?還有經營策略等等,這些事情誰說了算?當然是阿姆斯特丹的商人們了,其他人只能眼巴巴地在一邊看。請注意,那時候還沒有現代意義上的股份制概念,這個問題還真不好解決。
辦法總比困難多,誰做到了這一點,誰就是贏家。荷蘭的商人們鼓搗出一個股份公司的方案,這就是後來的東印度公司計劃。這是一個前所未有的經濟組織,股東們以出資比例行駛權力、承擔義務。不但公平,而且避免了當下的某個商人的船假如沉沒後就可能破產的結局,結合“有限責任”概念,應該說是一個劃時代的創舉。
就全局而方言,這是一個多盈的方案,但就阿姆斯特丹的商人們而言,他們顯然要吃一些虧。
如果你是阿姆斯特丹的商人之一,你會有什麼反應?
只要我們阿姆斯特丹人抱成一團,競爭怕什麼、殺價怕什麼,我們有絕對的市場份額,還能藉競爭把這些小魚小蝦收拾了,形成壟斷。這可是當代的大公司夢寐以求的目標啊!最大的利益從何而來?就是絕對的市場份額,就是壟斷。翻開世界五百強公司看看,就什麼都明白了。
這就是讓我第二個敬佩的事情:阿姆斯特丹的商人們同意了。
這些商人們具備了高明的政治家才具備的胸懷和眼光,愛莊股份為之折服。
當然阿姆斯特丹的商人們是有條件的。
和許多讀者想的不一樣,他們的條件不是索要什麼優惠政策、或者多吃多佔一份,而是要解決一個問題,那就是:如果還有人單幹、和我們拼價格怎麼辦,成立東印度公司的目的就是為了避免這個問題,否則就沒有成立的必要了。
怎樣避免別人單幹?動刀動槍嗎?
不,專營權!
這就是阿姆斯特丹商人們的條件:如果政府給予東印度公司20-25年的專營權,就同意這個方案。
我們前邊已經說過了,這時候的荷蘭已經開始鬧獨立,北方七省已經發表聲明脫離西班牙,並且在這之前,商人們已經從城堡主或貴族手裡買下了城市的經營權,就是說,實際管理這個國家的是一幫商業精英的代表。
不用這些精英們費腦細胞,連我們這些外行都能看出這是一件利國利民的大好事,於是同意,授予東印度公司21年的專營權。
正如本文前邊所說:世界上第一個發行股票的公司是荷蘭聯合東印度公司,它更大的意義在於具有了現代公司的雛形。比如說它的入股,不是以前的把你的船拿過來,估個值算作股份。而是像現代股份公司一樣,現金也收,多的不嫌多、少的不嫌少,市長的金幣可以要、市長家女僕的散碎銀子也可以要,這一要不得了,要出了一大筆錢,相當於現在的幾十億歐元。
不是我故弄玄虛,我要說,這又是一把破局的殺魚刀。
你荷蘭經過一百多年的積累,是有了些錢,也積攢了不少經營經驗,商業方面也有了起色,甚至幾乎壟斷了英國與歐洲大陸的商業貿易。可這與強大的西班牙比起來、與已經稱霸亞洲海上的葡萄牙比起來,還不在一個層次,人家在你面前,還是個巨人。
爬到巨人的肩膀上,需要一定的實力、還需要一個契機。
就像兩軍對壘,弱小的一方如何取勝?集中優勢兵力拿下戰略要地,以期取得戰場主動權,應該是比較可行的方案。遼沈戰役,四野集中兵力攻下錦州,整個戰役局面立時扭轉。可能這個例子不太恰當,貌似四野的兵力也不少。
資金是經濟的血液、也是經濟戰場上的兵力。經濟活動的根本問題就是資金的流動問題。相對資金的多少往往起不了決定性的作用,比如一個企業有五百萬、另一個有八百萬,用好它才是根本要素。就在荷蘭的第一批商船從東印度返回的這幾年前後,西班牙擁有世界上83%的金銀,然後呢?就這麼沒了,因為這些資金流向了錯誤的地方。
它沒有流向產業所需要的地方,他們甚至趕走了一大批手工業者,當時的手工業者相當於那個時代的工業基礎。這也間接導致 了幾十年後的荷蘭佔據了西歐造船業的百分之七十或者八十以上(抱歉忘了具體數據)。這些資金中的大部分用於富人的揮霍,不但抬高了物價而且加大了貧富差距,也誕生了一個看上去是個正能量的詞:價格革命。就是通貨嚴重膨脹的意思。
西班牙是一個極端的例子,更多的情況是資金的入不敷出,哪兒都缺錢,彷彿資金不是用來創造利潤的、而是用來堵窟窿的。國家也罷企業也罷,都一個模樣,誰都想集中資金大干一番、創造輝煌的業績,但是啊但是,理想和現實,總隔著一層怎麼也捅不破的窗戶紙。
而荷蘭人,匯集了他們百十年來積攢下來的資金,打造了一把殺魚刀:東印度公司。
他們把能調用的資金集中起來,讓它流向了正確的地方。
他們把積攢下來的資金拼了上去,也把積攢下來的經商經驗釋放出來,造出了性價比極高的大肚小甲板的運輸船,造出了股票交易所和有中央銀行屬性的銀行,很可能是他們造出的“有限責任”的概念,總之,造出了一個體係來保證東印度公司的合理運轉。
從一個方面來說,體制問題是東印度公司的成功並帶動荷蘭崛起的決定性因素。
幾十年功夫,他們就爬到了葡萄牙的肩膀上,之後不但站了起來,把要把這個昔日的巨人踩在腳下。
根據荷蘭的成功,我們發散一下思維,總結出個成功三步曲的定律:
第一步:原始積累階段;第二步:突破階段;第三步:成功及成功的持續階段。
聲明一下,這不是愛莊股份的發明,也不是某個人的發明,它幾乎就是個公理,地球人都認同也不需要證明。關鍵是:怎麼解讀它。
這裡我們以荷蘭、溫商和哥倫佈為模板解讀一下國家、企業、個人,雖然形式不同大小不同,但成功的模式總是相似的。
原始積累階段:這個階段需要長期的時間和刻苦的付出,沒有取巧的地方,這是一般規律。時間才是最大的自然法則。荷蘭花了一百多年,從鯡魚刀法練起,一點一點地積累。溫州小販擺地攤賣服裝,把利潤一分一分地攢起來,慢慢地有錢租門面了,後來錢相對多了、有相對固定的銷售渠道了、也積攢下一定的信譽了,開始搞批發,這個過程說起來簡單,時間可能長達十幾年。而哥倫布,如果把他比作職場的成功者,前幾十年就是學習和實踐的過程,是知識和技能積累的過程,時間是檢驗的絕對標準,當然不是唯一標準。更多的人熬足了時間卻沒有攢下知識和技能的“第一桶金”,不管怎麼評價哥倫布,他從立志到成為著名的船長,是時間、努力和智慧的結合。比照我們自己,我們從當學生開始,一直到進入職場的前十年,我們的第一桶金在哪裡,我們比身邊的同伴有什麼出類拔萃的地方?這就是成功三步曲中第一步的核心。
突破階段:進入突破階段的前置條件是完成了原始積累階段,就是說你比身邊的小伙伴們更出類拔萃。有了這個前置,才看怎麼突破。這裡先說說哥倫布,我們知道他的突破在於西班牙女王的最終支持,為此他遊說了十幾年。這裡面有運氣的成份,但我要說:運氣不是天上掉下來的。還記得那個修道院的院長嗎?如果不是哥倫布的執著甚至偏激、逢人就推銷他的方案,就算院長大人整天站在修道院門口又怎樣?頂多騙一頓吃喝。所以說,運氣不是偶然的,偶然中有必然。再說荷蘭,荷蘭能夠直線東印度,有一個因素屬於他的運氣,這就是1580年到1640年間,葡萄牙被西班牙兼併,而在1637前之前,荷蘭從法理上仍屬於西班牙,雖然1581年北方七省發表聲明脫離西班牙,但那隻是單方面的,擱你是西班牙你認帳麼?如果葡 萄牙在此期間是獨立的,通往東印度沿海的五十個據點不是吃乾飯的,荷蘭的東行會有好日子過?個中詳情我沒有仔細看過,不敢亂說,但可以肯定這期間“民族團結是一家”的因素幫了荷蘭不少忙。這就是荷蘭的運氣成份,但荷蘭通過一百多年的積累,才能抓住這個機會,爬上巨人的肩膀。
溫商的突破階段就不說了,只告訴大家那些從事服裝生意的,當中有許多進入了批發行列,但進一步突破的就很少了,這需要介入實業,沒有一把殺魚刀是搞不定的。而職場中的人,有不少人完成了原始積累、並且其才能在單位上也表現醒目,卻沒有獲得關鍵的晉升取得突破。我們總將原因歸罪於這樣那樣的因素、感嘆世道不公,可我要說關鍵還在自身。你真的是出類拔萃、還是只比小伙伴們優秀一些而已?這是根本區別、是問題的關鍵!是錐子就會露出來,你有什麼耀眼的業績?或者像郝建秀一樣把一件事情做成了花?還有,面對機遇你爭取了沒?你錯過了幾個修道院院長?
成功及成功的持續階段:這個,等咱們成功了再坐下來慢慢說吧。
總結得很草率,目的在於啟發大家的思路,能讓大家看過後留下一些思索,就算總結成功了。
下面,我們看一看荷蘭,看一看這個面積只有北京兩個半的小國當年成為世界海上商業霸主的“業績”,作為荷蘭篇的結束:
到17世紀中葉,荷蘭聯省共和國的全球海上貿易額占到全世界總貿易額的一半。
他們佔據了中國的台灣,把印度尼西亞變成了自己的殖民地,壟斷著日本的對外貿易(鄭芝龍歸順了大明朝),成為稱霸東南亞的唯一一隻西方船隊。他們從葡萄牙手中奪取了新航線的要塞好望角,他們用荷蘭一個省的名字命名了一個國家——新西蘭,他們佔領了巴西,在北美大陸建造了新阿姆斯特丹城,就是現在的紐約。
在新阿姆斯特丹城,為了抵御印第安人,他 們從東河到哈德遜河建了一堵土牆,後沿牆形成了一條街,並得名“Wall Street”,中文名曰:華爾街。
爬到巨人的肩膀上,需要一定的實力、還需要一個契機。
就像兩軍對壘,弱小的一方如何取勝?集中優勢兵力拿下戰略要地,以期取得戰場主動權,應該是比較可行的方案。遼沈戰役,四野集中兵力攻下錦州,整個戰役局面立時扭轉。可能這個例子不太恰當,貌似四野的兵力也不少。
資金是經濟的血液、也是經濟戰場上的兵力。經濟活動的根本問題就是資金的流動問題。相對資金的多少往往起不了決定性的作用,比如一個企業有五百萬、另一個有八百萬,用好它才是根本要素。就在荷蘭的第一批商船從東印度返回的這幾年前後,西班牙擁有世界上83%的金銀,然後呢?就這麼沒了,因為這些資金流向了錯誤的地方。
它沒有流向產業所需要的地方,他們甚至趕走了一大批手工業者,當時的手工業者相當於那個時代的工業基礎。這也間接導致 了幾十年後的荷蘭佔據了西歐造船業的百分之七十或者八十以上(抱歉忘了具體數據)。這些資金中的大部分用於富人的揮霍,不但抬高了物價而且加大了貧富差距,也誕生了一個看上去是個正能量的詞:價格革命。就是通貨嚴重膨脹的意思。
西班牙是一個極端的例子,更多的情況是資金的入不敷出,哪兒都缺錢,彷彿資金不是用來創造利潤的、而是用來堵窟窿的。國家也罷企業也罷,都一個模樣,誰都想集中資金大干一番、創造輝煌的業績,但是啊但是,理想和現實,總隔著一層怎麼也捅不破的窗戶紙。
而荷蘭人,匯集了他們百十年來積攢下來的資金,打造了一把殺魚刀:東印度公司。
他們把能調用的資金集中起來,讓它流向了正確的地方。
他們把積攢下來的資金拼了上去,也把積攢下來的經商經驗釋放出來,造出了性價比極高的大肚小甲板的運輸船,造出了股票交易所和有中央銀行屬性的銀行,很可能是他們造出的“有限責任”的概念,總之,造出了一個體係來保證東印度公司的合理運轉。
從一個方面來說,體制問題是東印度公司的成功並帶動荷蘭崛起的決定性因素。
幾十年功夫,他們就爬到了葡萄牙的肩膀上,之後不但站了起來,把要把這個昔日的巨人踩在腳下。
根據荷蘭的成功,我們發散一下思維,總結出個成功三步曲的定律:
第一步:原始積累階段;第二步:突破階段;第三步:成功及成功的持續階段。
聲明一下,這不是愛莊股份的發明,也不是某個人的發明,它幾乎就是個公理,地球人都認同也不需要證明。關鍵是:怎麼解讀它。
這裡我們以荷蘭、溫商和哥倫佈為模板解讀一下國家、企業、個人,雖然形式不同大小不同,但成功的模式總是相似的。
原始積累階段:這個階段需要長期的時間和刻苦的付出,沒有取巧的地方,這是一般規律。時間才是最大的自然法則。荷蘭花了一百多年,從鯡魚刀法練起,一點一點地積累。溫州小販擺地攤賣服裝,把利潤一分一分地攢起來,慢慢地有錢租門面了,後來錢相對多了、有相對固定的銷售渠道了、也積攢下一定的信譽了,開始搞批發,這個過程說起來簡單,時間可能長達十幾年。而哥倫布,如果把他比作職場的成功者,前幾十年就是學習和實踐的過程,是知識和技能積累的過程,時間是檢驗的絕對標準,當然不是唯一標準。更多的人熬足了時間卻沒有攢下知識和技能的“第一桶金”,不管怎麼評價哥倫布,他從立志到成為著名的船長,是時間、努力和智慧的結合。比照我們自己,我們從當學生開始,一直到進入職場的前十年,我們的第一桶金在哪裡,我們比身邊的同伴有什麼出類拔萃的地方?這就是成功三步曲中第一步的核心。
突破階段:進入突破階段的前置條件是完成了原始積累階段,就是說你比身邊的小伙伴們更出類拔萃。有了這個前置,才看怎麼突破。這裡先說說哥倫布,我們知道他的突破在於西班牙女王的最終支持,為此他遊說了十幾年。這裡面有運氣的成份,但我要說:運氣不是天上掉下來的。還記得那個修道院的院長嗎?如果不是哥倫布的執著甚至偏激、逢人就推銷他的方案,就算院長大人整天站在修道院門口又怎樣?頂多騙一頓吃喝。所以說,運氣不是偶然的,偶然中有必然。再說荷蘭,荷蘭能夠直線東印度,有一個因素屬於他的運氣,這就是1580年到1640年間,葡萄牙被西班牙兼併,而在1637前之前,荷蘭從法理上仍屬於西班牙,雖然1581年北方七省發表聲明脫離西班牙,但那隻是單方面的,擱你是西班牙你認帳麼?如果葡 萄牙在此期間是獨立的,通往東印度沿海的五十個據點不是吃乾飯的,荷蘭的東行會有好日子過?個中詳情我沒有仔細看過,不敢亂說,但可以肯定這期間“民族團結是一家”的因素幫了荷蘭不少忙。這就是荷蘭的運氣成份,但荷蘭通過一百多年的積累,才能抓住這個機會,爬上巨人的肩膀。
溫商的突破階段就不說了,只告訴大家那些從事服裝生意的,當中有許多進入了批發行列,但進一步突破的就很少了,這需要介入實業,沒有一把殺魚刀是搞不定的。而職場中的人,有不少人完成了原始積累、並且其才能在單位上也表現醒目,卻沒有獲得關鍵的晉升取得突破。我們總將原因歸罪於這樣那樣的因素、感嘆世道不公,可我要說關鍵還在自身。你真的是出類拔萃、還是只比小伙伴們優秀一些而已?這是根本區別、是問題的關鍵!是錐子就會露出來,你有什麼耀眼的業績?或者像郝建秀一樣把一件事情做成了花?還有,面對機遇你爭取了沒?你錯過了幾個修道院院長?
成功及成功的持續階段:這個,等咱們成功了再坐下來慢慢說吧。
總結得很草率,目的在於啟發大家的思路,能讓大家看過後留下一些思索,就算總結成功了。
下面,我們看一看荷蘭,看一看這個面積只有北京兩個半的小國當年成為世界海上商業霸主的“業績”,作為荷蘭篇的結束:
到17世紀中葉,荷蘭聯省共和國的全球海上貿易額占到全世界總貿易額的一半。
他們佔據了中國的台灣,把印度尼西亞變成了自己的殖民地,壟斷著日本的對外貿易(鄭芝龍歸順了大明朝),成為稱霸東南亞的唯一一隻西方船隊。他們從葡萄牙手中奪取了新航線的要塞好望角,他們用荷蘭一個省的名字命名了一個國家——新西蘭,他們佔領了巴西,在北美大陸建造了新阿姆斯特丹城,就是現在的紐約。
在新阿姆斯特丹城,為了抵御印第安人,他 們從東河到哈德遜河建了一堵土牆,後沿牆形成了一條街,並得名“Wall Street”,中文名曰:華爾街。
一把殺魚刀(9)
在以鬱金香、地理大發現為核心的內容即將結束的時候,我們回頭來看看大明朝的鄭和船隊,聊一聊為什麼是哥倫布的1492征服天堂、而不是大明朝1405征服天堂。雖然這個話題已經有專家和磚家們得出了許多結論,但愛莊股份還是有話要說。
1415年,當葡萄牙的恩里克王子經過N年的準備,派出了第一隻船隊南下遠征的時候,鄭和的船隊已經四下西洋、從非洲中部的肯尼亞回到了祖國。這一次,恩里克王子的船隊最遠到達了北非。
十年前,1405年7月,永樂三年六月,鄭和第一次出使西洋,率領部眾27800餘人,乘坐大海船208艘,其中“寶船”62艘。所謂寶船,意思是裝載了許多寶物的船,也是船隊中最大的船隻。關於寶船的長度,國內的專家們給出的尺寸是從124米到152米,英國退休海軍軍官加文?孟席斯給出的尺寸是146米,這位執 著的人花了14年研究鄭和下西洋,據說是頂著西方的壓力出版了他的《1421:中國發現世界》。在這本書裡,加文?孟席斯認為中國早於哥倫布70年發現美洲大陸,先於庫克船長350年發現澳洲,中國人到達麥哲倫海 峽的時候,離麥哲倫出生還有一個甲子年 。
央視的《1405:鄭和下西洋》中,說寶船有一個半足球場長,有這麼大?一開始我以為看錯了,二十年前被中國足球傷碎了年輕心肝的愛莊股份早已忘記了足球場的尺寸,查了一下才知道,標準11人足球場的長度是105米。
明斯克航母的尺寸是273.1米。
恩里克王子的第一隻探險船隊只有三艘船,之後的大多數也就三四艘。第一隻船隊海船的長度大約22米。哥倫布“坐騎”的聖瑪麗亞號長約35米,是三隻船中最大的一隻。
《明史?兵志》記:“寶船高大如樓,底尖上闊,可容千人”。
我囉嗦這些數字,只想通過一個側面來展現大明朝當時的國力和科技能力。能造出這麼大的船且遠洋成功,說明我們的先人解決了許多技術問題。比如造船工藝,已經解決了船體強度和木材榫接的問題(船可不是用鐵釘釘起來的),如此木質的龐然大物才能頂住印度洋的狂風惡浪。還有遠洋定位,相信當時按照中國的科技水平,通過測量星辰可以定位緯度(雖然不叫這個詞),但確定經度卻需要一個已知地點的時間,不管你航行到哪裡,都要知道那個地點的時間是多少,通過它與當地時間的對照,配合航行速度和指南針,才能估算出大致的經度。我不知道我們的祖先是怎麼搞定這個的,加文?孟席斯認為中國人領先歐洲人300年解決了經度測量問題。
當一百多隻大海船圍繞著62艘寶船的混合艦隊出現在人們眼前的時候,別說是古人,就是我們當代人站在海邊突然看到這一幕,也會被震住。
六百年前,這樣一個海上巨獸從地平線上升起、雲帆蔽日,映入東南亞、非洲土著的眼簾的時候,他們除了戰戰兢兢、表示臣服之外還能有什麼?兩次螳臂當車夜郞自大的偷襲行為不值得在這裡書寫。
鄭和大人來回跑了七趟,一直到永樂帝駕崩才收手,到底幹啥去了?
尋找建文帝說。反駁方:用這麼大的陣式,去找人還是去轟人?
貿易說。反駁方:有近三萬人去組團貿易的?再說船的設計也不對、裝不了多少貨物啊。
迎佛牙說。反駁方:第三次就迎回來了親,後面四次幹啥去了?
宣揚明朝國威說。反駁方:貌似有些理,但是不是次數多了些,規模大了些。
以上這些都是背景介紹,本文的目的不在於此,而是要與地理大發現比較一下,為什麼中國的地理大發現、與西歐的結果截然不同?
在以鬱金香、地理大發現為核心的內容即將結束的時候,我們回頭來看看大明朝的鄭和船隊,聊一聊為什麼是哥倫布的1492征服天堂、而不是大明朝1405征服天堂。雖然這個話題已經有專家和磚家們得出了許多結論,但愛莊股份還是有話要說。
1415年,當葡萄牙的恩里克王子經過N年的準備,派出了第一隻船隊南下遠征的時候,鄭和的船隊已經四下西洋、從非洲中部的肯尼亞回到了祖國。這一次,恩里克王子的船隊最遠到達了北非。
十年前,1405年7月,永樂三年六月,鄭和第一次出使西洋,率領部眾27800餘人,乘坐大海船208艘,其中“寶船”62艘。所謂寶船,意思是裝載了許多寶物的船,也是船隊中最大的船隻。關於寶船的長度,國內的專家們給出的尺寸是從124米到152米,英國退休海軍軍官加文?孟席斯給出的尺寸是146米,這位執 著的人花了14年研究鄭和下西洋,據說是頂著西方的壓力出版了他的《1421:中國發現世界》。在這本書裡,加文?孟席斯認為中國早於哥倫布70年發現美洲大陸,先於庫克船長350年發現澳洲,中國人到達麥哲倫海 峽的時候,離麥哲倫出生還有一個甲子年 。
央視的《1405:鄭和下西洋》中,說寶船有一個半足球場長,有這麼大?一開始我以為看錯了,二十年前被中國足球傷碎了年輕心肝的愛莊股份早已忘記了足球場的尺寸,查了一下才知道,標準11人足球場的長度是105米。
明斯克航母的尺寸是273.1米。
恩里克王子的第一隻探險船隊只有三艘船,之後的大多數也就三四艘。第一隻船隊海船的長度大約22米。哥倫布“坐騎”的聖瑪麗亞號長約35米,是三隻船中最大的一隻。
《明史?兵志》記:“寶船高大如樓,底尖上闊,可容千人”。
我囉嗦這些數字,只想通過一個側面來展現大明朝當時的國力和科技能力。能造出這麼大的船且遠洋成功,說明我們的先人解決了許多技術問題。比如造船工藝,已經解決了船體強度和木材榫接的問題(船可不是用鐵釘釘起來的),如此木質的龐然大物才能頂住印度洋的狂風惡浪。還有遠洋定位,相信當時按照中國的科技水平,通過測量星辰可以定位緯度(雖然不叫這個詞),但確定經度卻需要一個已知地點的時間,不管你航行到哪裡,都要知道那個地點的時間是多少,通過它與當地時間的對照,配合航行速度和指南針,才能估算出大致的經度。我不知道我們的祖先是怎麼搞定這個的,加文?孟席斯認為中國人領先歐洲人300年解決了經度測量問題。
當一百多隻大海船圍繞著62艘寶船的混合艦隊出現在人們眼前的時候,別說是古人,就是我們當代人站在海邊突然看到這一幕,也會被震住。
六百年前,這樣一個海上巨獸從地平線上升起、雲帆蔽日,映入東南亞、非洲土著的眼簾的時候,他們除了戰戰兢兢、表示臣服之外還能有什麼?兩次螳臂當車夜郞自大的偷襲行為不值得在這裡書寫。
鄭和大人來回跑了七趟,一直到永樂帝駕崩才收手,到底幹啥去了?
尋找建文帝說。反駁方:用這麼大的陣式,去找人還是去轟人?
貿易說。反駁方:有近三萬人去組團貿易的?再說船的設計也不對、裝不了多少貨物啊。
迎佛牙說。反駁方:第三次就迎回來了親,後面四次幹啥去了?
宣揚明朝國威說。反駁方:貌似有些理,但是不是次數多了些,規模大了些。
以上這些都是背景介紹,本文的目的不在於此,而是要與地理大發現比較一下,為什麼中國的地理大發現、與西歐的結果截然不同?
一把殺魚刀(10)
這要從我們的祖先對地球的認識說開去。
中國的古人觀察到“天似穹窿”,天像一把張開的大傘覆蓋在地上,地像一個方型的棋盤,日月星辰則像爬蟲一樣在“大傘”上爬來爬去,這一學說又被稱為“天圓地方說。”
最接近地圓說的是東漢的張衡,他在《渾儀圖注》把天地比作雞蛋,天是蛋殼,地是浮在水中晃來晃去蛋黃,這倒很好地解釋了地表是弧形的問題。可這位大科學家對這個問題很糾結,一會兒認為地浮在氣中,因此有可能迴旋浮動,這就是“地有四遊”;一會兒又在其天文著作《靈憲》中說“天圓地平”。
不論是哪種認識,都沒有超出天地有上下之分的局限。還是那句話,在偉大的牛頓之前,沒有人能解決這個嚴肅的問題。就算麥哲倫周遊完地球估計也是一臉迷糊:我好像沒有大頭朝下的感覺啊。
受此局限,加上華夏文明的強盛,於是便誕生了“中國”這個認識。這裡的中國不是指國家的名稱,而是指老子天下第一、居天地之中央耳。中央之外是什麼?四方皆夷蠻。東夷、西戎、南蠻、北狄是古代漢人對四方非漢民族的歧視性稱謂,即“化外之民”,鴉片戰爭前後,又多了個“西夷”,是對西方侵略者的專用鄙稱。
“四大文明古國”之後,至少在中國人的眼裡,世界上還沒有第二個地方能與強大的華夏帝國比肩,這個狀況至少持續到鄭和下西洋。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中央之國”的認識是正常的。
在這個認識之下,“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就不奇怪了。
都是我朝的地盤啊,只有“化內”與“化外”的區別而已,化外指未開化、政令教化所達不到的地方。
現在,我們來看看西歐的地理大發現與鄭和下西洋的不同之處,主要在兩點,一、殖民,二、貿易。
一、殖民
在封建中央政府看來,這些化外之地、化外之民與中央的關係就像老子與兒子的關係,有種說法認為中國在歷史上從沒有主動侵略過其他國家,依據多以儒家文化為理由。我認為這種說法從一定角度來看是成立的,但對儒家文化在這裡的解釋有不同看法,因為封建時期的中華帝國認為世界上只有一個主權國家,就是中國。其他的,規格高的允許你建藩、冊封王,成為帝國的屬國。規格低的,如周邊的少數民族地區,建立屬國就別想了。總之,封王可以、稱帝就是造反。封建王朝只有在個別情況下被打得沒辦法了,才在一些時期認可過北方民族皇帝的稱號。其他的,只要稱帝就意味著豎反旗。
在這種理念之下,對他們用兵意味著“豎子不可教也”、意味著欠收拾,叫幾個人過去 揍一頓、換個聽話的人主持家庭工作而已。一些實在鬧騰的利害的地方,建立“都護府”派兵都護,“都”為全部、“護”為帶兵監護,“都護”即為“總監護”之意。或者建立政府,比如對南部少數民族地區、比如對安南。但都護也罷建政府也罷,實際的管理權限還是歸當地土著首領的,老子沒那個閒心管兒子的家長里短事。
歷屆朝廷對“化外”之地的治理,一向採取容忍的態度,只要你不跳騰得太厲害、尤其是只要不豎反旗,都是以得過且過為原則的。
這應該是當時“中央之國”人們的普遍認識。因此,在安南建府和在苗疆建府性質是一樣的,只是路途遠近不同。
而殖民意味著侵略、佔領、移民、掠奪和奴役,有老子對兒子殖民的嗎?
普遍觀點認為鄭和沒有侵略和掠奪,是儒家文化的根基所在。本人基本同意,但本人堅持認為上述問題才是關鍵。另外:他們有什麼可供掠奪的?我泱泱中華地大物博、要啥有啥,搶你點東西還不夠三萬人的差旅費,值得搶嗎?殖民?華夏文明是農耕文明,而清以前的土地足夠供應當時的人口(土地兼併是另一話題),你讓人民背井離鄉去開發“新大陸”?估計覺得被奴役被掠奪的是他們自己。
有人說,哥倫布的航線是最佳航線,因為哥倫布弄到了一份當年北歐海盜的海圖,只是北歐海盜覺得新大陸實在沒什麼可搶的,就放棄了。
瞧瞧,這就是人們對荒蠻之地的態度,這就是現實。要是北歐海盜的文化程度再高一些,碰巧又讀過《馬可?波羅遊記》並且相信中國的屋頂都是黃金做的,估計就沒哥倫布什麼事了。那些人為了錢不要命的冒險精神,甩開哥倫布幾條街。
這要從我們的祖先對地球的認識說開去。
中國的古人觀察到“天似穹窿”,天像一把張開的大傘覆蓋在地上,地像一個方型的棋盤,日月星辰則像爬蟲一樣在“大傘”上爬來爬去,這一學說又被稱為“天圓地方說。”
最接近地圓說的是東漢的張衡,他在《渾儀圖注》把天地比作雞蛋,天是蛋殼,地是浮在水中晃來晃去蛋黃,這倒很好地解釋了地表是弧形的問題。可這位大科學家對這個問題很糾結,一會兒認為地浮在氣中,因此有可能迴旋浮動,這就是“地有四遊”;一會兒又在其天文著作《靈憲》中說“天圓地平”。
不論是哪種認識,都沒有超出天地有上下之分的局限。還是那句話,在偉大的牛頓之前,沒有人能解決這個嚴肅的問題。就算麥哲倫周遊完地球估計也是一臉迷糊:我好像沒有大頭朝下的感覺啊。
受此局限,加上華夏文明的強盛,於是便誕生了“中國”這個認識。這裡的中國不是指國家的名稱,而是指老子天下第一、居天地之中央耳。中央之外是什麼?四方皆夷蠻。東夷、西戎、南蠻、北狄是古代漢人對四方非漢民族的歧視性稱謂,即“化外之民”,鴉片戰爭前後,又多了個“西夷”,是對西方侵略者的專用鄙稱。
“四大文明古國”之後,至少在中國人的眼裡,世界上還沒有第二個地方能與強大的華夏帝國比肩,這個狀況至少持續到鄭和下西洋。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中央之國”的認識是正常的。
在這個認識之下,“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就不奇怪了。
都是我朝的地盤啊,只有“化內”與“化外”的區別而已,化外指未開化、政令教化所達不到的地方。
現在,我們來看看西歐的地理大發現與鄭和下西洋的不同之處,主要在兩點,一、殖民,二、貿易。
一、殖民
在封建中央政府看來,這些化外之地、化外之民與中央的關係就像老子與兒子的關係,有種說法認為中國在歷史上從沒有主動侵略過其他國家,依據多以儒家文化為理由。我認為這種說法從一定角度來看是成立的,但對儒家文化在這裡的解釋有不同看法,因為封建時期的中華帝國認為世界上只有一個主權國家,就是中國。其他的,規格高的允許你建藩、冊封王,成為帝國的屬國。規格低的,如周邊的少數民族地區,建立屬國就別想了。總之,封王可以、稱帝就是造反。封建王朝只有在個別情況下被打得沒辦法了,才在一些時期認可過北方民族皇帝的稱號。其他的,只要稱帝就意味著豎反旗。
在這種理念之下,對他們用兵意味著“豎子不可教也”、意味著欠收拾,叫幾個人過去 揍一頓、換個聽話的人主持家庭工作而已。一些實在鬧騰的利害的地方,建立“都護府”派兵都護,“都”為全部、“護”為帶兵監護,“都護”即為“總監護”之意。或者建立政府,比如對南部少數民族地區、比如對安南。但都護也罷建政府也罷,實際的管理權限還是歸當地土著首領的,老子沒那個閒心管兒子的家長里短事。
歷屆朝廷對“化外”之地的治理,一向採取容忍的態度,只要你不跳騰得太厲害、尤其是只要不豎反旗,都是以得過且過為原則的。
這應該是當時“中央之國”人們的普遍認識。因此,在安南建府和在苗疆建府性質是一樣的,只是路途遠近不同。
而殖民意味著侵略、佔領、移民、掠奪和奴役,有老子對兒子殖民的嗎?
普遍觀點認為鄭和沒有侵略和掠奪,是儒家文化的根基所在。本人基本同意,但本人堅持認為上述問題才是關鍵。另外:他們有什麼可供掠奪的?我泱泱中華地大物博、要啥有啥,搶你點東西還不夠三萬人的差旅費,值得搶嗎?殖民?華夏文明是農耕文明,而清以前的土地足夠供應當時的人口(土地兼併是另一話題),你讓人民背井離鄉去開發“新大陸”?估計覺得被奴役被掠奪的是他們自己。
有人說,哥倫布的航線是最佳航線,因為哥倫布弄到了一份當年北歐海盜的海圖,只是北歐海盜覺得新大陸實在沒什麼可搶的,就放棄了。
瞧瞧,這就是人們對荒蠻之地的態度,這就是現實。要是北歐海盜的文化程度再高一些,碰巧又讀過《馬可?波羅遊記》並且相信中國的屋頂都是黃金做的,估計就沒哥倫布什麼事了。那些人為了錢不要命的冒險精神,甩開哥倫布幾條街。
二、貿易
在古代中國,老子跟兒子做生意那是天大的笑話。
何況是添朝(有敏感字打不上去,大家看明白就行),讓添朝放下身段與他的屬國進行貿易,這比殺了他都難受。
於是,在國家層面,沒有貿易,只有賞賜。
天國風範一亮相,各藩屬國可高興了,上趕著來朝拜。大明朝的屬國可不少,周邊有多少忘了、不下幾十個,隨鄭和來訪的南洋小國又有十六個,號稱萬國來朝。這些人一入境,那可是最高級別待遇,住的是五星級豪華酒店、吃的是山珍海味、坐的是高級轎車,還有專業“三陪”人員陪同,路過一些不太安全的地區更有職業衛隊護送。到了京城,皇上不是說見就能見到的,有時候還要專門等到重要節日統一安排覲見,這些人住上幾個月是家常便飯,有南洋的國王為了搭乘免費的寶船回國、一等就是三年。而他們在國內所有費用可是添朝承擔的,不但全免費、還要額外賞賜一些路費,沒辦法,添朝的臉面最重要。他們來時帶了點土特產,參觀了巍峨的皇宮之後磕個頭,就能得到一大筆賞賜。回家一算賬,嚇!這比做生意賺多多了!還是免費出國哎!於是乎趕緊再去。好像有個小國頭一拔人馬還沒回來,第二拔出國考察團已經上路了。
看看對日本的賞賜:1405年賜給日本國王銅錢150萬枚、次年又賞賜2000萬枚,以至於一段時間內日本自己不鑄銅錢,以永樂銅錢作為通行貨幣,真叫個爽啊!
雖然大明朝GDP世界第一,但家大業大、也架不住這麼折騰,只好出了個紅頭文件,把所有屬國分為一二三等,像朝鮮等屬國為一等,可以一年一來朝,其他的二三五年一次,才把這股吃喝風外加“出國”考察風給剎住。
鄭和的船隊是與當地人做了些貿易,可貿易額和船隊規模比起來根本不夠看,而且貿易回來的不是生產生活資料、而是珍珠、瑪瑙、香料、奇禽異獸等“寶物”,用來供皇帝和貴族享受,沒有轉化為國庫收入。
寶船,就是押送朝廷寶物的船。
在這種背景下,鄭和龐大的船隊是去貿易,可能嗎?況且那些蠻荒之地有什麼可貿易的。
補充:對於一個國家來說,只有貿易才能從根本上促進經濟的發展,這話題我們後面會詳細說。中國封建王朝認識不到貿易的重要性是歷史的局限,為了政權穩定而不願意過於促進貿易也是不爭的事實。
那到底鄭和乾什麼去了?
別想在這裡找到標準答案,但愛莊股份的答案自認為很佔份量,那就是:萬國來朝!
中國封建王朝的皇帝,人生的最高理想就是能夠成為堯、舜那樣有德行的帝王,留下千古美名。朱棣是篡侄子位登上龍椅的,德行方面欠著火候,這個目標就別想了。那隻有降低一個檔次,成為秦皇漢武般有作為的皇帝。所謂有作為,大抵出不了開疆拓土、國家興旺這個範圍。
朱棣的位子來路不正、更想有一番作為,這是有歷史定論的。
先說這個國家興旺,這個詞用得不准確,但基本不包括科技領先、經濟強盛之類的含義,最高境界大約用“盛世”來形容吧。怎樣才能證明是盛世呢,那就是修典。只有盛世才能修典,因為這要在和平環境下動用國家力量進行、還需要一定的財力和人才支持。於是,世界上有史以來最大的百科全書《永樂大典》誕生了,這是封建王朝的一件大事,也是中華文化史上的一件大事,朱棣同志功德一件!
再看看開疆拓土。北邊就不用說了,能抵禦住游牧民族的衝擊就不錯了,朱棣同志以身作則遷都北京,雖然遷都有別的原因,但天子守國門的精神還是有的。
重點是南邊,安南(今越南)就是在朱棣手裡建府,再遠的怎麼辦?一家一家地去征服肯定不行,一個安南就夠費勁了。兵法云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也,於是,近三萬人的海上堡壘誕生了。
不要忘了,鄭和船隊每到一國,第一件事情就是向當地國王或酋長宣讀詔書,舉行隆重的冊封典禮、與他們建立藩屬關係。還以添國身份調解各國之間的紛爭,其中滿刺加國就是在鄭和的幫助下獨立成國。
這才是主要的,這事沒搞定之前,沒有賞賜、沒有貿易。
開了多少疆、拓了多少土?都歸順了沒有?怎麼證明?
萬國來朝!
愛莊股份認為:萬國來朝和尋找建文帝是鄭和下西洋最主要的原因。萬國來朝之後,至少從法理上講四海歸一了,因此,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那就是大明朝。至於這麼大的陣仗能不能找到建文帝?找到了更好,找不到就把他嚇得遠遠的。
所謂文治武功,朱棣同志都算是做到了,實現了自己的人生價值。
現在,我們進行主題思想總結:
看到網上對鄭和下西洋錯過了西方式的地理大發現、錯過了中國強盛的一個契機,按照本人的話又丟了一把殺魚刀,表示很感嘆。而我覺得沒什麼感嘆的,不論是儒家文化說、還是其他說法、還是本人在這裡的嘮叨,都會有一個共同的結論:至少在鄭和時代大的明朝不會去殖民或者掠奪別人。
就這麼簡單!
文化是一隻看不見的手,她才真掌控著這個世界。
基於農耕文明的華夏文明沒有海洋民族的冒險精神、也沒有游牧民族的掠奪本性,注定不會成為西班牙或成吉思汗,以至於錯過了地理大發現的重要進化節點。也正因為此,華夏文明才成為世界上唯一一個存續幾千年的文明。
上天是公平的。
本章到此結束,故意將大明朝與西歐強行對比,目的是拓展大家的思維。如果不同的人讀出不同的結果,那我就沒白費勁。
下面進入本文的第二個節點:南海泡沫。
在古代中國,老子跟兒子做生意那是天大的笑話。
何況是添朝(有敏感字打不上去,大家看明白就行),讓添朝放下身段與他的屬國進行貿易,這比殺了他都難受。
於是,在國家層面,沒有貿易,只有賞賜。
天國風範一亮相,各藩屬國可高興了,上趕著來朝拜。大明朝的屬國可不少,周邊有多少忘了、不下幾十個,隨鄭和來訪的南洋小國又有十六個,號稱萬國來朝。這些人一入境,那可是最高級別待遇,住的是五星級豪華酒店、吃的是山珍海味、坐的是高級轎車,還有專業“三陪”人員陪同,路過一些不太安全的地區更有職業衛隊護送。到了京城,皇上不是說見就能見到的,有時候還要專門等到重要節日統一安排覲見,這些人住上幾個月是家常便飯,有南洋的國王為了搭乘免費的寶船回國、一等就是三年。而他們在國內所有費用可是添朝承擔的,不但全免費、還要額外賞賜一些路費,沒辦法,添朝的臉面最重要。他們來時帶了點土特產,參觀了巍峨的皇宮之後磕個頭,就能得到一大筆賞賜。回家一算賬,嚇!這比做生意賺多多了!還是免費出國哎!於是乎趕緊再去。好像有個小國頭一拔人馬還沒回來,第二拔出國考察團已經上路了。
看看對日本的賞賜:1405年賜給日本國王銅錢150萬枚、次年又賞賜2000萬枚,以至於一段時間內日本自己不鑄銅錢,以永樂銅錢作為通行貨幣,真叫個爽啊!
雖然大明朝GDP世界第一,但家大業大、也架不住這麼折騰,只好出了個紅頭文件,把所有屬國分為一二三等,像朝鮮等屬國為一等,可以一年一來朝,其他的二三五年一次,才把這股吃喝風外加“出國”考察風給剎住。
鄭和的船隊是與當地人做了些貿易,可貿易額和船隊規模比起來根本不夠看,而且貿易回來的不是生產生活資料、而是珍珠、瑪瑙、香料、奇禽異獸等“寶物”,用來供皇帝和貴族享受,沒有轉化為國庫收入。
寶船,就是押送朝廷寶物的船。
在這種背景下,鄭和龐大的船隊是去貿易,可能嗎?況且那些蠻荒之地有什麼可貿易的。
補充:對於一個國家來說,只有貿易才能從根本上促進經濟的發展,這話題我們後面會詳細說。中國封建王朝認識不到貿易的重要性是歷史的局限,為了政權穩定而不願意過於促進貿易也是不爭的事實。
那到底鄭和乾什麼去了?
別想在這裡找到標準答案,但愛莊股份的答案自認為很佔份量,那就是:萬國來朝!
中國封建王朝的皇帝,人生的最高理想就是能夠成為堯、舜那樣有德行的帝王,留下千古美名。朱棣是篡侄子位登上龍椅的,德行方面欠著火候,這個目標就別想了。那隻有降低一個檔次,成為秦皇漢武般有作為的皇帝。所謂有作為,大抵出不了開疆拓土、國家興旺這個範圍。
朱棣的位子來路不正、更想有一番作為,這是有歷史定論的。
先說這個國家興旺,這個詞用得不准確,但基本不包括科技領先、經濟強盛之類的含義,最高境界大約用“盛世”來形容吧。怎樣才能證明是盛世呢,那就是修典。只有盛世才能修典,因為這要在和平環境下動用國家力量進行、還需要一定的財力和人才支持。於是,世界上有史以來最大的百科全書《永樂大典》誕生了,這是封建王朝的一件大事,也是中華文化史上的一件大事,朱棣同志功德一件!
再看看開疆拓土。北邊就不用說了,能抵禦住游牧民族的衝擊就不錯了,朱棣同志以身作則遷都北京,雖然遷都有別的原因,但天子守國門的精神還是有的。
重點是南邊,安南(今越南)就是在朱棣手裡建府,再遠的怎麼辦?一家一家地去征服肯定不行,一個安南就夠費勁了。兵法云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也,於是,近三萬人的海上堡壘誕生了。
不要忘了,鄭和船隊每到一國,第一件事情就是向當地國王或酋長宣讀詔書,舉行隆重的冊封典禮、與他們建立藩屬關係。還以添國身份調解各國之間的紛爭,其中滿刺加國就是在鄭和的幫助下獨立成國。
這才是主要的,這事沒搞定之前,沒有賞賜、沒有貿易。
開了多少疆、拓了多少土?都歸順了沒有?怎麼證明?
萬國來朝!
愛莊股份認為:萬國來朝和尋找建文帝是鄭和下西洋最主要的原因。萬國來朝之後,至少從法理上講四海歸一了,因此,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那就是大明朝。至於這麼大的陣仗能不能找到建文帝?找到了更好,找不到就把他嚇得遠遠的。
所謂文治武功,朱棣同志都算是做到了,實現了自己的人生價值。
現在,我們進行主題思想總結:
看到網上對鄭和下西洋錯過了西方式的地理大發現、錯過了中國強盛的一個契機,按照本人的話又丟了一把殺魚刀,表示很感嘆。而我覺得沒什麼感嘆的,不論是儒家文化說、還是其他說法、還是本人在這裡的嘮叨,都會有一個共同的結論:至少在鄭和時代大的明朝不會去殖民或者掠奪別人。
就這麼簡單!
文化是一隻看不見的手,她才真掌控著這個世界。
基於農耕文明的華夏文明沒有海洋民族的冒險精神、也沒有游牧民族的掠奪本性,注定不會成為西班牙或成吉思汗,以至於錯過了地理大發現的重要進化節點。也正因為此,華夏文明才成為世界上唯一一個存續幾千年的文明。
上天是公平的。
本章到此結束,故意將大明朝與西歐強行對比,目的是拓展大家的思維。如果不同的人讀出不同的結果,那我就沒白費勁。
下面進入本文的第二個節點:南海泡沫。
沒有留言 :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