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財經專家的角度看,索羅斯並沒有講出什麼特別新的東西,索羅斯文章最突出之處,就在於他把中國經濟可能對全球經濟帶來的負面影響,突出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由此提出的問題是,索羅斯為甚麼要這樣做?筆者認為,索羅斯此文,代表了國際資本對於中國經濟的嚴重憂慮。
索羅斯認為,支持中國經濟快速增長的模式已經失去動力,消費率太低,家庭儲蓄不能支持高投資,導致各種債務融資指數上升。這個判斷並不完全正確。中國債務融資指數上升是事實,但原因並非儲蓄率太高,而是政府投資的收益率太低,大量投資沈淀在房地產開發與城市建設中,而這些投資的真正目的是為了提高地價,以滿足政府短期的財政需要。
不過,索羅斯正確地看到了中國決策當局面臨的困境,這個困境就是,一方面知道過去的增長模式無以為繼,但一方面又忍不住用老辦法來維持經濟增長。索羅斯特別指出,2012年中國決策當局發現經濟放緩,就人為刺激經濟,包括重啟鋼鐵企業,一時間,竟刺激了全球經濟的好轉。
索羅斯的文章表示,他可以理解中國的決策者把穩定經濟優先於調整結構的選擇,因為改革與緊縮財政結合,會把經濟推向通縮的深淵。不過,索羅斯警告中國決策者,如果為了穩經濟而形成大規模的債務,將導致改革失敗,而中國的改革若失敗,中國政治領導人的公信力就會下降,對內會加強壓制,對外可能發生軍事衝突。
敢於像索羅斯這樣直言不諱地道出中國經濟危機的全球風險的人雖然不多,但他在此時公開指出這種風險,代表了國際資本界相當多人的想法。筆者註意到,對中國經濟一向說好話的史蒂芬•羅奇也在三中全會中對中國的經濟決策提出了相當尖銳的批評。羅奇批評中國決策者,制定了太多的目標,而這些目標又彼此矛盾,給經濟帶來很大風險。
不管國際資本的代表人物如何表達他們的憂慮,不管他們說得是否準確,看來他們感到了中國的決策者面臨著緊迫的困境,中國的經濟決策不僅給自己,也給整個全球經濟帶來難以承受的風險和不確定性。而他們的這種感覺和判斷,是符合當前中國的現實的。更重要的是,索羅斯選擇在此時公開表達他們對中國經濟的憂慮,有可能說明國際資本的主流正在做最壞的準備。
中國決策者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壓力,因為一方面,中國經濟決策的利害關係從來也沒有這麼大,而另一方面,中國經濟危機的規模和深度也前所未有。中國經濟最有爆炸性的問題就是債務危機,這個危機在2012年惡化的速度和規模,超出了許多人的意料。筆者相信,近幾個月來,中共加緊了對各方面的控制,尤其是加緊對言論的控制,與他們對經濟危機的嚴重程度的認識有很大的關係。
習近平的基本方針是穩中求進,說白了就是走一步看一步。但是,中國快速發展的債務危機對習近平的這個決策模式構成了越來越大的壓力。在這種壓力下,中國的決策者很可能在今年做出一些風險極大的決策。其中一種主張,就是大規模增加貨幣投放,以阻止樓市泡沫破滅,阻止經濟陷入通縮。謝國忠則提出了完全相反的建議,主張決策者乾脆讓泡沫破裂。他相信,泡沫破裂後中國經濟會迎來一個新的增長期。
筆者的判斷是,無論何種極端主張,中國目前都承受不了,而此時政策主張的嚴重分歧,是危機臨近爆發的一個明顯徵兆。索羅斯發表對中國經濟形勢嚴峻的判斷,並非因為他知道很多內情,而是出於他閱歷豐富的直覺。他的直覺告訴他,中國的事情已經相當不妙,不可不防。
沒有留言 :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