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8月16日 星期六

黃金保值是一種虛妄的迷信

01
為何說不能迷信金本位與“黃金保值”
黃金的優勢:“政府不可能印刷黃金”
自古以來,人們就迷戀黃金,長達數千年的時間,世界各地都將黃金作為硬通貨。為什麼?因為長期以來,黃金的價值都比較穩定,適宜作為一般等價物,而且稀有貴重、相對安全、美麗、且便於攜帶和交換。這是黃金具有價值的天然原因。



世界黃金協會數據:印度、中國成為金飾需求最大的兩個國家
相對於紙幣,黃金的特別優勢之處在於,“政府不可能印刷黃金”。許多金本位的倡議者相信,這一句話揭示了黃金相比起紙幣更符合貨幣的本質。因為只要政府不顧信譽,隨意濫發紙幣,人們辛辛苦苦賺來的錢就可能成為廢紙。黃金則不同,人們相信,黃金不僅可以保值,還可以全世界通用,是一種“終極財富”。 …

但如今已是​​信用貨幣時代,“金本位捲土重來”行不通
要讓黃金而不是紙幣成為真正的財富,就必須實行“金本位”制度,紙幣的發行量必須對應黃金的儲備量。然而,在現代經濟條件下,“金本位”卻有著不可克服的缺點。
在一個經濟體中,一定存在這麼一個等式:PQ=MV,商品價格乘以商品產出等於貨幣量乘以流通速率,此即著名的費雪方程式。在金本位下,M(貨幣量)供應是嚴格被限制的,而V(貨幣流通速率)相對穩定,這使得在Q(商品產出)不斷增大的情況下,P(商品價格)有下行的壓力。換言之,在金本位制度下,經濟的發展將面臨通貨緊縮的難題。在20世紀以前,生產力的發展程度使這個問題還不明顯。但在20世紀以後,隨著生產力和商品產出的極大提升,金本位引起的通縮自然就會影響了經濟運行。而且,人們也慢慢認識到,適度通脹有利於經濟繁榮。
美國著名經濟學家米爾頓弗里德曼對20世紀二、三十年代大蕭條的研究指出,正是由於金本位的原因,使得一國被迫在他國緊縮貨幣的時候也緊縮貨幣供應量,這種緊縮無一例外的帶來了產出和物價的下滑,從而導致了經濟崩潰。而一國大蕭條的嚴重程度,與該國堅持金本位的程度緊密聯繫——堅持金本位的時間越長,衰退程度越嚴重,恢復時間也就越晚。現任美聯儲主席伯南克近年在駁斥“回歸金本位”時,一直都在重申弗里德曼的說法。 …[詳細]
正是由於金本位存在這麼一個不可克服的缺點,所以逐漸退出了主流的貨幣體系。而信用貨幣本位儘管存在諸多缺點,但仍然成為現代貨幣體系的不二選擇。
巴菲特:黃金沒有什麼實際用途,它只會靜靜地呆在那
事實上,人們在今天持有黃金,或者推崇金本位,很大程度上只是出於一種習慣。當把黃金排除出貨幣體系之後,人們會發現,持有黃金的理由可能非常經不起推敲。 “股神”巴菲特曾如此評價黃金——“黃金是從非洲或某些地方的地底下挖出來的。然後我們將它融化,再挖一個洞把它埋起來,花錢僱人看守著。它沒有什麼實際用途。如果火星上的人看到了這一幕,它們一定撓頭在想這到底是為什麼。”
巴菲特把投資分為三類,一種是債券類投資,比如債券、房地產抵押貸款和銀行存款等,這種投資是可行的,因為你相信向你借錢的人能賺到錢還給你;一種是有再生產能力的資產,比如投資某塊土地、某個公司,這種投資也是可行的,因為你判斷這種投資的產出會有買家,你會獲得回報;而第三種就是沒有再生產能力的資產,比如說,黃金。按巴菲特的看法,黃金沒有實際用處,只有一些人們被人們強加的主觀決定的價值。 …[詳細]
雖然,擔心紙幣貶值而投資黃金的動機是可以理解的,但這種投資邏輯反复炒作後,就能造成巨大的資產泡沫。
從歷史上來看,黃金也做不到一定保值
從歷史上看,黃金的“保值”屬性也是經不起推敲的,差不多從1980年代到2000年,足足有20年的時間,黃金都沒有漲過。考慮到通脹,考慮到90年代美國股市的繁榮,在很長一段時間,黃金其實是在貶值。只不過是2000年後黃金才維持了強勢,給了人們一個黃金保值的印象。而且,很多關於黃金保值的說法,也是靠不住的。

整個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黃金基本都處於下跌態勢


02
這幾個關於“黃金保值”的說法不能成立
黃金可以抵禦“人民幣超發”?
“人民幣超發”,是近年備受矚目的一個貨幣現象。就在3月末,人民幣廣義貨幣(M2)餘額突破了一百萬億元。這使得許多人擔心錢越來不值錢,手中的人民幣貶值會越來越快,於是在“黃金保值”的觀念之下,把手中的人民幣換成黃金,試圖對抗貨幣貶值。
然而這裡有一個很大的誤區:黃金是以美元定價的,與人民幣沒有直接關聯。而不管中國國內通脹態勢到底多嚴重,人民幣相對於美元一直是在緩慢升值的,可預期的將來也是如此。只要美元相對於黃金價格保持穩定,那你現在用多少人民幣換黃金,將來也只能用黃金換回多少人民幣,所得可能會更少。金價能否保值,跟“人民幣超發”基本沒有關係。至於黃金的美元標價會不會上升,那是另一個問題。 …[詳細]
黃金很有實用價值,所以能夠保值?
的確,作為一種性能優異的貴金屬,黃金不僅僅是拿來看的。在電子工業、化學工業、宇航以至牙醫等行業,黃金都有一定的需求。然而,黃金在工業方面的需求,比起作為飾品、金條、投資的需求要低很多,只佔總需求的10%左右。考慮黃金的價格,巴菲特稱其“沒什麼實際用途”也就可以理解了。從世界黃金協會的數據來看,最近十年黃金在工業方面的需求量基本保持穩定,如果黃金價格跌了,工業方面需求的托市效果不見得有多大。而如果黃金價格過高,在工業方面也並非找不到黃金的替代品。
因此,指望黃金的實用價值來“保值”,也並不靠譜。 …[詳細]
黃金開採成本擺在那,因此價格不會跌?
另一個支撐“黃金保值”的看法來自於“開採成本”。有消息稱中國黃金的開採成本已經達到每盎司1200美元,因此很多人相信金價在成本線上一定會獲得支撐。
且不說1200美元的說法準不准,但黃金的開採成本是可以調節的。前不久,金礦公司國際資源行政總裁阿爾伯特稱目前國際的採金成本僅為​​450美元每盎司,遠低於在去年第三季度全球10大黃金生產商平均成本694美元每盎司的水平。另一家金礦公司BESRA則宣布,未來12個月將把每盎司黃金的生產成本降低100至150美元。這足以說明黃金的開採成本是有相當大彈性的,並不能夠為黃金的價格“保駕護航”。
03
黃金比較可取的價值是“避險”, 但意義也沒想像的大
黃金可以應對惡性通貨膨脹、戰爭等風險
凱恩斯曾經批評金本位制為“已經成為野蠻的遺物”,但凱恩斯也承認黃金“作為最後的衛兵和緊急需求時的儲備金,還沒有任何其他更好的東西可以替代。”伯南克也稱,人們持有黃金是用於對沖尾端風險——此類風險雖概率低,但影響很大。
黃金之所以能夠起到“避險”的作用,最主要的原因並不是黃金有什麼了不起的價值,而僅僅是因為,人們相信“黃金可以避險”,並且一直以來也這麼做了。當這種觀念變得根深蒂固之時,儘管黃金在危急關頭不過就是一塊比較重的磚頭,但由於人們普遍堅信它的價值,持有黃金自然就成為了避險的好選擇。這就是所謂“亂世黃金”的由來。一般而言,在出現惡性通貨膨脹和戰爭的時候,黃金的避險功能最為突出。
但這種風險言過其實
然而,所謂要避的“險”,發生的機率大不大呢?
就以2008年爆發的這場金融危機來說,為了復興經濟,美國已進行了多輪“量化寬鬆”,狂撒鈔票,主持者正是以“嚴厲控制通脹”聞名的美聯儲主席伯南克。從經濟開始衰退之時起,美聯儲已經把資產負債表的規模擴大到三倍以上,然而平均通貨膨脹率卻一直小於2%。同樣,日本為了擺脫多年通縮,欲達到區區2%的通脹目標,其央行決定兩年內將基礎貨幣量擴大一倍,2014年底達到270萬億日元。這足以表明,主要國際貨幣發生惡性通貨膨脹的風險,並不如想像那麼高。
至於主要國家之間發生戰爭,其可能性目前幾乎也看不到。

結語
黃金不是沒有投資價值,然而人們對黃金的迷戀,相當一部分是建立在虛妄的迷信之上,是時候破除這種迷信了。

沒有留言 :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