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8月25日 星期一

高盛:微刺激療效短 再寬鬆很危險

中國7月經濟數據疲弱,不少市場人士預測中國貨幣政策將更為寬鬆。高盛卻認為,貨幣政策進一步寬鬆,不會起到明顯的效果,還會給金融穩定帶來風險。減輕金融壓抑,同時進行結構性調整,是更好的政策選擇。高盛預計今年中國央行不會降息、也不會採取其它全面寬鬆政策。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裡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高盛經濟學家Cui li解釋道:

全球經濟復甦已經對中國經濟起到支撐,但國內需求依然疲軟。

近期經濟數據顯示,稍早的寬鬆政策只起到暫時效果,國內需求依然疲軟。尤其是7月份,大部分與國內需求相關的經濟指標,包括投資、融資和進口的增速都較前一個月顯著放緩。工業產出持穩,但很可能是因為強勁的出口抵消國內需求放緩的影響,這與我們的預期一致。



鑑於國內增長動能疲軟,市場焦點再度轉向央行進一步放寬貨幣政策的可能性,包括放鬆流動性和降息。然而,近期的經驗表明貨幣寬鬆對經濟復甦的影響很可能是有限的。 5-6月,中國信貸增長反彈,又在7月回落,這完全受短期借貸驅動。與企業資本支出和基礎設施建設相關的長期借貸增速放緩,同比增速從去年年底的17.3%下降至15.5%。因此,即使貨幣政策進一步寬鬆,長期投資繼續降速。綜合長期借貸成本上升的因素,都表明貨幣寬鬆尚未對經濟需求產生持久影響。短期貸款增加帶來的緩解主要利好那些有資金周轉需求的企業,特別是產能過剩行業的公司。

貨幣寬鬆對經濟增長幫助可能不大,但給金融穩定帶來更高成本

貨幣環境自一季度以來就維持寬鬆。中國銀行間市場七天期質押式回購利率較2013年底的峰值水平下降了逾200點。

但有理由質疑貨幣寬鬆(放鬆流動性或降息)的影響,尤其是迄今為止對經濟增長的影響有限。

首先,長期利率已經轉向新的“均衡”水平。這是短期流動性寬鬆的強大反作用力。貨幣政策主要是通過影響長期借貸成本來影響經濟。儘管短期利率顯著回落,但長期無風險利率依然高於4%,較2013年高出逾100個bp,表明期限溢價走高。

而因銀行業面臨更高的融資成本,銀行借貸利率也上升。去年12月至今年6月間,一般借貸利率從7.0%升至7.3%。

我們認為,長期利率上升主要反映了中國放鬆對利率的管制。隨著政府追求利率自由化,降減少金融壓制,儲戶開始得到更高的儲蓄回報。這意味著銀行和整體經濟的融資成本上升。因此,即使放鬆了流動性,長期利率下降的彈性有限。這意味著利率自由化收緊了金融環境,因此很可能需要更具支撐力的財政政策、利率和監管調整來彌補利率自由化的影響。

第二、為實現金融穩定,貨幣寬鬆的成本升高。更陡峭的收益曲線鼓勵銀行間承擔風險。調降原本就低於市場利率的基準存款利率,有令存款流向高收益產品的風​​險。這可能增加銀行體系流動性和脫媒(disintermediation)的風險,但沒有明晰證據顯示降息能幫助降低經濟借貸成本。

第三、長期投資需求被抑制,但與融資成本無關。產能過剩/供應過剩依然令中國國內週期性行業(重工業和房地產業)承壓。經歷了1-4月份財政政策罕見收緊期後,在5月至6月回歸寬鬆的政策,但整體財政赤字與預算水平相當。

政策平衡措施依舊,部分原因在於融資成本上升令槓桿增長降溫

我們在年初就提到,今年宏觀政策制定目標尤其複雜:政府需要維持經濟穩定增長、控制信貸擴張、遏制尾部風險,同時還要追求結構性改革。正面角度看,政府擁​​有大量政策工具,允許其在同一時間兼顧不同的政策重點。

槓桿增長繼續放緩,經濟增長穩固。長期利率走高幫助遏制了槓桿增長,減少低效投資。無槓桿領域的增長,特別是出口領域,已經幫助支持經濟復甦。

即便外管局繼續放鬆利率管控,金融壓力也已減輕。從我們編制的,以金融市場價格和價差為基準的金融壓力指標來衡量,市場對金融尾部風險的感知度明顯下降。這反映了央行釋放的更為寬鬆的信號,和旨在限制銀行間市場風險的新監管政策。

定向政策的支持將繼續,但預計不會有宏觀層面的寬鬆或降息

貿易行業復甦、持續的審慎監管將遏制額外的風險承擔行為,定向性的政策應能幫助政府維持平衡性的舉措,允許其繼續追求結構性改革。

我們預計今年剩餘時間裡,中國整體的政策立場依然維持寬鬆,但預計不會出現進一步寬鬆貨幣的“大動作”。事實上,隨著周期性環境的改善,銀行間利率很可能再度上升,下半年金融環境可能收緊,但這些理由都不足以推動央行降息。

同時,旨在扶持中小型企業和農業部門貸款的定向政策料將繼續。中國央行可能通過抵押補充貸款(PSL)為特定行業提供支持。同樣,地方政府也很可能增加債券發行,來緩解預料中的土地出讓金減少的影響。

沒有留言 :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