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4月19日 星期日

美國如何消化中國崛起? 學者強調開戰「並非不可避免」

鉅亨網新聞中心 
自亞投行倡議獲多國熱捧之後,美國學界近期關於中國的討論顯著升溫,幾乎眾口一詞地批評美國拒絕加入的做法,並進一步熱議美國應如何消化中國帶來的「長期挑戰」。學者認為,兩國開戰「並非不可避免」,中國崛起本身不是一個需要解決的問題,而是需要用超過一代人的時間去應對的「長期局面」。
中新網報導,美國參議院軍事委員會當天就亞太形勢舉行聽證會,前助理國防部長、哈佛大學肯尼迪政府學院知名教授阿利森作為證人出席。面對新興大國與守成大國是否必然走向戰爭這個老問題,他援引新加坡已故總理李光耀的言論發表看法,「現在不是冷戰時代,當年前蘇聯與美國爭奪全球霸主地位,但今天的中國純粹是基於自己的國家利益行事。」

他認為,從長遠看中國和美國開戰「並非不可避免」,但解決兩國關係面臨的挑戰同樣需要多年努力。雖然目前還沒找到解決方案,但阿裏森斷定,擁有5000年文明史和13億人口的中國的崛起本身不是一個需要解決的問題,而是需要用超過一代人的時間去應對的「長期局面」。
他告訴美國議員,對中美兩國相對實力構成更大影響的並非中國自身的發展,而是美國在「撕裂自己」。大多數美國政策制定者沒有意識到,在中國敏捷地解決自身面臨艱巨任務的同時,美國卻陷入一種「功能失調」的新常態。
如何應對中國崛起一直是美國社會關注的問題,但隨著近期中國倡導的亞投行倡議受到多國熱捧,加之美國所重視的TPP(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遲遲未能「瓜熟蒂落」,這一話題顯著升溫。
美國前助理國務卿坎貝爾當天向議員呼籲,美國加強地區軍事能力固然重要,但更需要一個全面的亞太戰略,「不僅通過TPP很重要,通過IMF(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份額和治理改革方案也很重要」,這都有利於美國在亞太的利益,所以議員們要行動起來。
分析人士認為,正是由於美國遲遲不批准IMF改革方案,才在某種程度上「倒逼」了亞投行的產生。哥倫比亞大學教授、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斯蒂格利茨近日撰文稱,歐巴馬政府一直鼓吹貿易的優勢,但對發展中國家來說,基礎設施匱乏是比關稅更為嚴重的阻礙,亞投行能給地區其他國家帶來好處,美國抵制亞投行與本國在亞太的經濟政策重點相悖,這似乎是美國對其全球影響力的「不安全感」壓倒其口頭表態的又一表現。
斯蒂格利茨提醒,美國反對亞投行並非史無前例,1990年代末美國成功打壓日本提出的「新宮澤構想」,這是一個旨在幫助東亞國家度過危機的800億美元計劃,當時美國未提供替代性資金方案,但就是不願霸權旁落。
「在一個日漸多極化的世界,美國依然願意停留在『G1』(一國獨大)狀態。」斯蒂格利茨說。
哈佛大學知名教授、「軟實力」概念的提出者約瑟夫·奈近日在華盛頓表示,美國私下認為他國不應加入亞投行,更多印證了美國的「愚蠢」而非「衰落」。他強調,美國可以從與中國的合作中受益,管控好這段「競爭與合作」並存的關係。
與部分美國官員、議員和學者對中國崛起出現「嚴重焦慮」情緒相比,約瑟夫·奈顯得頗為「淡定」,他認為中國不會超越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強國。理由有三,從經濟指標來看,中國經濟雖在增長但需克服轉型挑戰,且中國經濟沒有美國「尖端」,如中國生產蘋果手機卻只能獲取很小一部分利潤;以軍事指標來看,美國軍費開支至少是中國的4倍,中國軍力無法與美國相比;以軟實力指標來看,中國對軟實力的投資尚未獲得應有回報。
雖然很難就如何應對中國崛起給出一個「現成答案」,但約瑟夫·奈強烈呼籲美國不要把中國當成「敵人」,他對「美國感覺自己需要一個敵人,於是把中國塑造成敵人」這一點感到擔憂。
他提醒,中國既不是納粹德國,也不是史達林時期的俄羅斯,不會對美國構成「存在性威脅」,如果美國過於擔憂中國崛起和本國衰落,恐怕會做出錯誤的政治決策。

沒有留言 :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