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家訓第一看:
看子孫睡到幾點,假如睡到太陽都已經升得很高的時候才起來,那代表這個家族會慢慢懈怠下來;
曾國藩家訓第二看:
看子孫有沒有做家務,因為勤勞、勞動的習慣影響一個人一輩子;
曾國藩家訓第三看:
看後代子孫有沒有在讀聖賢的經典,「人不學,不知義,不知道」。
暢遊史海,可以看到「盛不過三代」是大多數官宦之家很難逾越的魔咒。 而曾氏家族卻代有英才層出不窮,出現了像曾紀澤、曾廣均、曾廣銓、曾昭掄、曾憲植等一代代傑出人物。 探尋曾氏家族長盛不衰的奧秘,曾國藩家訓裡留給後代的「四條遺囑」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
一是慎獨則心裡平靜
自我修養的道理,沒有比養心更難的了。 心裡既然知道有善惡,卻不能儘自己的力量以行善除惡,這是自己的表現。 內心是不是自欺,別人無從知道。 孟子所說的上無愧於天,下無疚于心,所謂養心一定要清心寡欲。 所以能夠慎獨的人自我反省時不感到愧疚,可以面對天地,和鬼神對質,絕對不會有行為無悔恨而心卻退縮的時候。
人假如沒有可以愧疚的事,面對天地便神色泰然,這樣的心情是愉快平和的,這是人生第一自強之道,是最好的藥方,修身養性的第一件大事。
二是主敬則身體強健
在內專一純淨,在外整齊嚴肅,這是敬的工夫;出門如同看見貴賓,對待百姓像行大祭祀一樣崇敬,這是敬的氣象;自我修養以讓百姓平安,忠實恭順而使天下太平,這是敬的效驗。 聰明智慧,都是從這些敬中產生的。
莊重寧靜則一天比一天強,安閒敬縱則越來越懶惰,都是自然的徵兆驗效。 如果不論人多人少,事大事小,都以恭敬之心相待,不敢懈怠,那麼身體的強健,還有什麼令人懷疑的呢?
三是追求仁愛則人高興
讀書學習,粗淺地知道了大義所在,就有使後知後覺的人覺悟起來的責任。 孔子教育人,莫大於求仁,而其中最要緊的,莫過於「欲立立人,欲達達人」這幾句話。 人有誰不願意自立自達,如果能夠使人自立自達,就可以和萬物爭輝了。 人有不高高興興地歸附的嗎?
四是參加勞動則鬼神也敬重
如果一個人每天穿的衣服吃的飲食,與他每天所做的事所出的力相當,則看到的人會贊同他,鬼神也會加以稱許,認為他是自食其力的人。 倘若農夫織婦終年勤勞,才能收穫數擔糧食數尺布,而富貴人家終日安逸享樂,不做一事,卻每餐必是美味佳餚,穿必錦衣繡袍,高枕而眠,一呼百應,這是天下最不幸的事,鬼神也是不贊同的。 這樣怎麼能長久呢? 古代的聖君賢相,無時無刻不以勤勞自勉,為自己打算,則必須操習技藝,磨煉筋骨,在困境中奮力前行,殫心竭慮,而後可以增加智慧增長見識。
曾國藩家訓:曾國藩不願子孫為大官
如何治家,歷來是人們議論甚多的一個話題。 家訓,對於今人來說,是個比較專業的說法。 但在古時,卻是常用詞,因為「人必有家,家必有訓」。 家訓指家庭或家族內部父祖輩對子孫後代的垂誡、訓示,更是儒家知識份子在立身、處世、為學等方面教育後輩的家庭教育讀物。 古人家風的形成,更多靠的是長輩與子孫的身體力行,而不是背誦「家訓」。
曾國藩(曾國藩家訓)如何教育「官二代」
晚清名臣曾國藩對後代的教育也相當重視。 咸豐六年(1856年)九月二十九日,他寫信給九歲的兒子曾紀鴻說:「凡人多望子孫為大官,余不願為大官,但願為讀書明理之君子。 勤儉自持,習勞習苦,可以處樂,可以處約。 此君子也。 」教育九歲的兒子要成為「讀書明理之君子」,這樣的期許較之一般的儉樸教育顯得境界更高。
而後,曾大人直接教育兒子如何做:「爾年尚幼,切不可貪愛奢華,不可慣習懶惰...... 爾讀書寫字不可間斷,早晨要早起...... 爾宜舉止端莊,言不妄發,則入德之基也。 」讀書與做人,實質是相容並包的。 通觀曾國藩的一生,其言傳身教對於曾氏家族的兒孫成才,以及家族可持續發展都奠定了扎實基礎,值得今人借鑒。
諸葛亮曾經寫過兩封《誡子書》
魏晉南北朝時期出現了許多誡子文書,如曹操《戒子植》、曹丕《誡子》、嵇康《家誡》、諸葛亮《誡子書》、羊祜《誡子書》等都是教育子孫的文書。 最典型者當數諸葛亮的《誡子書》。 諸葛亮曾經寫過兩封《誡子書》,其一曰:「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 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 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 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複何及! ”
這篇《誡子書》,不但講明修身養性的途徑和方法,也指明瞭立志與學習的關係;不但講明瞭寧靜淡泊的重要,也指明瞭放縱怠慢、偏激急躁的危害。 諸葛亮不但在大的原則方面對其子嚴格要求,循循善誘,甚至在一些具體事情上也體現出對子女的細微關懷。
他的另篇《誡子書》說:「夫酒之設,合禮致情,適體歸性,禮終而退,此和之至也。 主意未殫,賓有餘倦,可以至醉,無致迷亂。 ”
這句話是說:擺設酒宴,目的在於合乎禮節和溝通感情,以適應身體和心性的需要為度,盡到禮節便可退出,這就達到和諧的極點了。 當主人興致未盡,客人略有倦意的時候,可以飲酒至醉,但不可到昏迷錯亂的程度。 這是諸葛亮在具體事情上對子女的訓誡。
有人認為,諸葛亮的兒子諸葛瞻在他死時才8歲,而上述兩封《誡子書》所言內容,不像是對兒童講話,因而懷疑其系後人偽造。 但是,如果我們考慮到諸葛喬過繼給諸葛亮為嗣子這件事,就不會對上述兩封《誡子書》有懷疑。
陶侃退醃魚
東晉名臣陶侃出身貧寒,年輕時做過縣吏,曾利用職務之便給母親湛氏送去一罐醃魚。 湛氏不肯吃,還責備陶侃說:「爾為吏,以官物遺我,非惟不能益吾,乃以增吾憂矣。 ”
謝安侄子謝玄,年輕的時候喜歡佩戴紫羅香囊,謝安怕他玩物喪志,「因戲賭取,即焚之」,用這種行為加以教育,自此謝玄停止了佩戴香囊。 謝安兄子謝朗,「善言玄理,文義豔發」,小時候一次大病初愈後,在叔父謝安處與僧人支遁談玄,論爭得十分激烈。
謝安寡居多年的嫂嫂王氏擔心兒子過度勞累傷身,兩次派人叫謝朗回去。 謝安總捨不得讓謝朗走,想讓他們論出個結果。 王氏只好親自跑到謝安家,說:「新婦少遭艱難,一生所寄惟在此兒」,哭著把謝朗拽走。 謝安對支遁說:「家嫂辭情慷慨,恨不使朝士見之。 」(《晉書》卷79《謝安傳》)表示了對嫂嫂行為的理解和尊重。 這兩件事反映了謝氏家族重教育、講禮節的門風。
張緒因勢利導兒子
南齊人張緒之子張充「不持操行,好逸游」。
一次張緒請假回家,剛到西城郭,便看見兒子到郊外打獵,「左手臂鷹,右手牽狗」。 張充也看到父親的船駛來,便放下獵鷹和獵狗,在岸邊拜見。 張緒沒有責備他,而是一語雙關地問:「一身兩役,無乃勞乎? 」張充面有愧色,回答:「充聞三十而立,今二十九矣,請至來歲而敬易之。 」張緒便鼓勵他說:「過而能改,顏氏子有焉。 ”
果然,第二年張充便修身養性,刻苦攻讀,後與從叔張稷同有名望。
曾國藩家訓:酈波談曾國藩家訓
作為國內首位文牘學博士後,酈波一直在課堂上向學生宣揚中國的傳統文化,百家講壇也曾給他提供過更大的講臺。 那麼,這一次為什麼選擇了曾國藩家訓?
儘管酈波很早就閱讀《曾國藩家訓》,且常讀常新,多有收穫,但這次在百家講壇評說曾國藩家訓,最根本的動力是對教育現狀的某種憂慮。
「公眾對教育現狀的批評比較多,特別是對高分低能的一些現象很不滿意。 其實精神境界低更可怕。 」酈波認為,當下教育有三大塊缺失:一是大眾教育缺失,更多的是精英教育、象牙塔教育,教育資源集中且失衡,尤其以中小學最為嚴重;二是精神教育缺失,素質教育提得很多,但是更側重能力和技術;三是家庭教育缺失,把孩子推到學校,其實家長才是孩子人生路上第一位老師。
什麼是真正的教育? 酈波認為,孔子之所以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可的第一位教育家,是因為他將貴族教育引向平民教育、大眾教育。 「孔子是人類歷史上第一個教改課程家,他把禮、樂、書、數、射、禦‘小六藝’,推廣為‘大六藝’,即《禮》、《樂》、《書》、《詩》、《易》、《春秋》。 《禮》相當於思想道德與公共關係學;《樂》包括所有的優美音樂,是藝術修養
沒有留言 :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