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以历史学而论,印度无信史(指成文史)。关于唐代以前印度的历史,都只是传说而非可信历史。而且这些传说大部分来自唐玄奘的随笔式游记《大唐西域记》——也非信史,不足作为构建历史真相之工具。
2、“印度”一词来自印度河,但是,印度河却不在人们所说的今日印度。所以,今日的南亚印度被人们称为印度,实际上是历史的误会。而据玄奘说,印度地区古代多婆罗门,所以曾称“婆罗门国”。
[《大唐西域记》卷二:“印度种姓族类群分,而婆罗门特为清贵。从其雅称,传以成俗,无云经界之别,总谓婆罗门国焉。”]
印度河流域的主体部分在今日巴基斯坦。而巴基斯坦的印度河流域,与恒河流域的南亚印度,历史上并不是一个国家(直到18——19世纪英国人进入后才把它整合为一个大印度殖民地)。
4、事实上,西汉以来中国古代人所说的身毒、天竺、印度,都是梵语之“Sindhu”的对音,所指地乃今日巴基斯坦境内的印度河流域;而并非指被印度大沙漠(塔尔沙漠)所隔开的遥远恒河流域(印度大平原)及其以南德干高原的南亚印度。
4、以地理而论,南亚次大陆可约略分为三大版块,见下图:
图中,左右区域的两块大平原被一个大沙漠(塔尔沙漠)隔开而一分为二:
一、以塔尔沙漠为界,西部与中国和中亚以及西亚相连的印度河版块,即今日的巴基斯坦,古代的天竺。
二、塔尔沙漠东侧,是恒河大平原版块,地理上也称之为印度大平原。
三、次大陆南部的山地即面对印度洋的德干高原。
现在人们所说的印度,主要指后两部分。
5、所以,正如历史中有两个罗马,经常被弱智的中国学界混淆:一个是欧洲罗马,一个是亚洲罗马(东方罗马,地在今日的土耳其,西人伪造名称曰拜占庭)。后者富强于前者万倍,但被西人洗脑的国人对后者却基本无知。
事实上,历史中也有两个印度,一个是喜马拉雅山西南麓的西南亚印度——今日的巴基斯坦,拥有灿烂的古代文明发现。
一个是人们现在说的南亚的印度,这是在古代文明方面几乎一无所有的荒漠印度。
但是二者经常被似是而非地混淆,移花接木,指鹿为马。
6、佛教的起源地是在今日的尼泊尔而不是在印度。
历史上(英国建立大殖民地以前)的印度地区——南亚次大陆没有完全统一过。
若干没有确切可信史料而出于主观臆测的一些传说时期——如什么雅利安人的入侵,什么笈多王朝、孔雀帝国之类其实都只是鬼话或者神话。
没有可信的任何历史证据表明,南亚次大陆古代出现过任何统一王朝或者帝国。
7、唐玄奘进入南亚次大陆时所见的印度,也是四分五裂、小国林立,“画野区分,七十余国。”“印度之人,随地称国,殊方异俗”——本来并没有统一的名称。
但是,玄奘改变了身毒、天竺、信德等来自梵语之“Sindhu”——印度河的本义,而赋予理想化的一种美义,称之为明月之邦,象征光明与明月——佛光普照之地,谓之印度。就是“遥举总名,语其所美,谓之印度。”
“印度”这个名称其实就是来自唐玄奘。
也就是说,作为玄奘个人意念中之佛教的美好之地,玄奘以“印度”作为明月之象征而用来统称次大陆地区。但是对于他来说,印度并不是一个国名,而是泛指性的区域之名。
[《大唐西域记》:“详夫天竺之称,异议纠纷,旧云身毒,或曰贤豆,今从正音,宜云印度。
印度之人,随地称国,殊方异俗。遥举总名,语其所美,谓之印度。印度者,唐言“月”。月有多名,斯其一称。言诸群生轮回不息,无明长夜莫有司晨,其犹白日既隐,宵月斯继,虽有星光之照,岂如朗月之明!敬缘斯致,因而譬月。良以其土圣贤继轨,导凡御物,如月照临。由是义故,谓之印度。”]
8、以考古学而论,古代文化遗址的发现和出土,集中在巴基斯坦境内的印度河流域。
而塔尔沙漠以东的恒河平原,则没有什么史前文化遗址出土,没有什么古文明遗迹发现。只是在蒙古人建立莫卧尔王朝以后,才出现了如泰姬陵等少数名胜。
至于作为印度领土主要部分的德干高原,则基本就更是一片文化沙漠。
换句话说,所谓的印度古文明——就印度的本土而论,实际完全是一个子虚乌有的概念。
这也就是去印度旅游者,、如果欲寻找那里悠久的古文明——必定会大失所望、一无所获的原因。
沒有留言 :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