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7月3日 星期五

美國為何要消滅倫敦白銀市場

在這一系統下,所有參與定價的機構,實際上就成了該交易系統的會員單位,就得符合其所有對賬戶和資金,以及交易的相關規定。也就是說,這些定價機構將無條件接受新的審計製度和遊戲規則,實際上是把更私有和市場化的做市商模式,變成了便於美國監管的“場內”模式。

白銀市場跟黃金市場一樣,並不是一個單純的商品市場,目前參與白銀交易的機構當中,最具規模的依然是銀行等金融機構。白銀和黃金的交易以及定價,對整個貨幣市場都會產生 重要影響,諸多貨幣跟黃金白銀之間的“兌換”,不僅會影響到該貨幣跟美元的匯率,也體現著國際資金的流向和結算模式,這對於美國這樣力求將全球金融貨幣市 場牢牢掌握在手中的國家來說,是必須要“監控”起來的。 


  在討論白銀定價權之前,首先大家要弄明白一個​​問題,如今的“定價權”, 已經不是利用“莊家”或某種規則優勢而報出商品的買、賣價格,從而影響市場那麼簡單了。全球已進入貨幣金融時代,所謂的定價權,是一種對交易者、大數據的 掌控,通過對數據的分析和利用,從而去影響“定價”參與者。用完全市場化的手段去“操縱”價格,這才是美國所爭奪的新一代“定價權”。可能包括中國在內, 諸多新興國家目前還沒有完全搞清楚。

  由於倫敦黃金白銀市場是一個分散的櫃檯式市場,持續了百年之久,影響力非常大,且屬於三家定價 銀行的私人業務,美國根本無法有效監管各類交易資金的​​狀況。對於倫敦市場在全球貨幣和貴金屬市場的影響力,美國怎麼可能袖手旁觀? !尤其是在近年來美國開始加大用金融手段打擊各種對手的情況下,增加對倫敦金融市場的“控制”顯得尤為重要。

  那美國到底是如何一步步控制倫敦白銀市場的呢?

   首先,美國發動本國投資者,開始起訴倫敦白銀市場的定價模式,說這三家銀行非法操縱貴金屬及其衍生品的價格,他們濫用其確定倫敦白銀定盤價的權力謀取不 當利益,傷害了以倫敦白銀定盤價作為基準價格的白銀投資者的合法利益。還說,極端的保密級別是滋生市場操縱的良好環境,在白銀現貨和期貨市場,被告都有通 過倫敦白銀定盤價來建倉的強烈動機,這幫助他們攫取了巨額非法利潤。

  事實是黃金白銀的定盤價模式已延續了一百多年,在這一百多年 裡,美國並沒有提出什麼異議。如果它是一種非常不合理的定價模式,也不可能存在上百年之久。這裡投資者還需要弄明白一點,假如說倫敦白銀市場像美國控訴者 所說的那麼“黑暗”,除了倫敦的白銀市場,紐約也有非常發達的白銀期貨市場,投資者完全可以自由選擇、轉戰紐約市場。實際上倫敦市場本身就是一個私營的場 外市場,是更加自由和有效的市場,美國為何要在競爭不過的情況下,如此“抹黑”(至今沒有找到證據)倫敦白銀市場,並意圖將其徹底“消滅”呢? !

  答案只有一個,黃金白銀市場跟金融貨幣市場休戚相關,關係到近年來美國金融“武器”的使用和監測,如果將所有信息不能掌控在自己手中,全球通過黃金白銀市場來進行各種有損於美國(美國自認為)的金融貿易活動,美國將很難像“控制”美元那樣左右黃金白銀在全球的流通。

   去年,倫敦銀行同業拆借市場(Libor)爆出問題,美國的機會終於來了。除了對Libor市場的指控,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突然站出來 說,他們關於一項長達五年的調查,懷疑一些國際大銀行還操縱了白銀期貨價格。英國不得不跟美國聯合調查,最終德意志銀行成為調查的重點(德意志銀行是倫敦 白銀三家定價銀行之一)。隨著歐美監管層對金銀市場的監管和調查力度逐步增加,德意志銀行不得不決定退出白銀定價席位。

  白銀市場跟黃金市場不同,只有三家定價銀行(這也是先拿白銀市場開刀的原因,因為黃金市場有五家定價行,少一家照樣可以運轉),德意志銀行的退出,意味著原有的定價模式將無法運轉。

  實際上德意志銀行面臨的“操縱白銀價格”的指控,歐美監管機構至今也沒有找到證據。但最終的結果是延續了一百多年的白銀定盤機制被終結,這一完全由銀行和市場自發形成的私營市場,不得不變成一個看上去更透明,卻無時無刻暴露在美國“大數據”監管之下的“場內市場”。

   其次,如前文所述,由於原來的白銀定盤價的商議和確定過程不能少於三位定價成員,據官方說,在德意志銀行退出倫敦白銀定盤價之後,沒有合適的機構接替德 意志銀行的位置(是沒有合適的機構,還是他們不願意找“合適的”機構?),導致倫敦白銀定盤價於今年8月14日正式退出了歷史舞台。接替原有定價機制的新 型交易系統,是電子化的系統。其係統由美國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和湯森路透提供,主要的特點是,白銀定盤價由拍賣決定,是可審計的電子化定價,可接 納更多的定價直接參與者。

  在新的白銀定盤系統之下,可以允許更多的機構參與定價,目前已經有摩根大通(JPMorgan Chase)、匯豐(HSBC)、瑞銀(UBS)、三井貴金屬(Mitsui & Co Precious Metals)、豐業銀行(Bank of Nova Scotia),並且有好幾家中國的銀行也準備參與。在這一系統下,所有參與定價的機構,實際上就成了該交易系統的會員單位,就得符合其所有對賬戶和資 金,以及交易的相關規定。也就是說,這些定價機構將無條件接受新的審計製度和遊戲規則,實際上是把更私有和市場化的做市商模式,變成了便於美國監管的“場 內”模式。

  至此,所有數據已電子化,倫敦金屬市場協會(LBMA)便可以跟美國監管機構分享所有倫敦白銀市場信息。也就是說,在白 銀市場,誰在買,誰在賣;買多少,賣多少等等,對美國來說都已透明。白銀的定價系統和“大數據”,全部落入美國“口袋”。美國甚至可以找非常簡單的理由, 通過芝加哥交易所和湯森路透,以及各定價“會員”銀行,查看所有白銀市場賬戶資金來源和持倉量,從而判斷交易者意圖,然後再釋放相關信息,來“操縱”白銀 市場和監控國際資金流向。也就是說,白銀市場跟原油(59.86, -0.41, -0.68%)市場一樣,今後唯一的操盤手只能是美國。

   總之,倫敦白銀市場的“淪陷”,以及整個白銀市場遊戲規則的變化,並非偶然或市場發展到一定階段而出現的,其實美國早有預謀。美國首先是在2011年7 月15日,關閉和禁止了美國境內所有的貴金屬場外交易(OTC)市場,目前,美國居民在OTC市場交易黃金、白銀均將被視為違法。當時各交易機構不得不通 知客戶,在一個月內平掉相應產品倉位,並在7月15日全部被自動清倉。

  不僅是在白銀市場,由美國觸動的,關於貴金屬基准定價的改 革,導致黃金、鈀金和鉑金的定盤價也將成為改革的對象。如果不出所料,接下來倫敦黃金市場也會逐步被“改革”,直到全都變成由美國可控制的公司或機構所提 供的交易系統,且集中到“場內交易”的模式。倫敦金屬交易所一位市場參與者就稱,今後涉及到操作其他定價權時,白銀定價權的贏家當然有先發優勢。

  本次變革之後,白銀市場本身也會出現重大變化,至於對白銀價格走勢,以及未來對中國白銀市場發展等的影響,將是筆者下篇文章中要論述的重點,請關注。

  (本文作者介紹:財經專欄作家)

  本文為作者獨家授權新浪財經使用,請勿轉載。所發表言論不代表本站觀點。

沒有留言 :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