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人談及亞洲,都首先提及中日、朝韓、大陸與台灣、南海熱點的衝突。
然而這卻不是文明的衝突,而是地緣利益、歷史和仇怨、身份認同的危機,其中歷史仇怨糾纏其中,卻不是最主要的緣由。
東亞歸根結底是儒家文明一系。許多研究者將日本歸為西向的文明。如果你把它歸為西向的經濟體,恰如其分,歸為西方文明的一部分,則是嚴重錯誤。尤其是中國的學者這方面的視角極其錯誤。
在東亞地區,有個在意識形態上徹底福音化的國家是韓國。韓國是基督教國家,因其選擇了西方制度,並在南北韓的分離上,過節為中國的主要因素,因此去中國化的意圖眾人皆知。韓國人是非常決絕的民族,也缺乏內在的自信,首選的是在精神領域拋棄儒家,選擇基督教。
實際上在韓國人的潛意識裡,儒家烙下了強烈烙印,基督教並未給韓國人帶來平靜和自信,很多時候,一些笑話式的宣稱中國某些名人是韓國人的舉動,把歷史版圖擴大到荒謬的行為,都昭示了這點。
而韓國經濟依賴中國的格局,北鄰是危險的同族,同時又夾雜美日之間,加深了韓國的心理焦灼和脆弱。
日本則不同。我們認為日本人是強悍和脆弱的民族,菊與刀的形容從某些意義上已經過時了。
首先日本人有非常完整的精神世界,那就是儒家、佛家、本土神道教和天皇的結合。明朝理宗的傳播符合了日本神道教裡的一些精神,與日本國土狹小,生存空間不足的環境放在一起,產生了武士道精神。而日本國土災難頻發,朝不保夕的潛意識,使得佛教色即是空的理念,彌合了起來。
日本人崇尚瞬間的燦爛和毀滅,克己不麻煩他人,專注於一件事即為修行,依賴、依附與本土,並視神社、祖先之靈為自己的皈依之處,而天皇成為整個民族的象徵。這種精神世界的格局徹底屏蔽了緣起於耶路撒冷的三大一神教,無論是基督教還是伊斯蘭教都無法進入日本人的內心。
因此中日韓朝之間的恩怨不是基於意識形態,而是歷史和利益。日本不認為中國是一個共產主義國家,而是一個儒教國家。而中日的歷史恩怨也不是重點,重點是東海和釣魚島的利益之爭,南海和東南亞的海洋通道和經濟圈之爭,日元和人民幣的擴張之爭。
對於中國來說,應對的方法不是抵制日貨,砸搶本族人買的日本車,嚇走日本投資人,這都是愚蠢到極點的行為。而是充分的與日本經濟相互融合,讓日本在中國有巨大的利益。
日本是個瞬間感性,徹底理性的民族,在一個狹小的國土上,依賴海外經濟圈生存,因而與日本經濟的利益結合越深,中日越不可能發生戰爭,而釣魚島這樣的國土之爭,能夠和平解決的概率越高。
愛國青年有想要滅掉日本報仇的狹隘心態,看一看英法、德法,哪一個不是上百年戰爭的仇家?都在致力於融合。這是文明前行的腳步,國民利益與自身利益最大化的選擇。
說道亞洲卻不能不說美國,美國是一個感性的國家,理想主義情結與利益的理性兼備,而它的理想主義不是瞬間的,而是持之以恆的。因此,美國人會視中國人為意識形態的敵人,因經濟利益和中國擁有核武器,輕易不會選擇戰爭衝突。
但並不是說不會選擇戰爭。
美國人希望維持亞洲均勢,所以無論是日本、中國還是印度,它都不希望一股力量做大。所以中國和日本東盟印度間維持一定的敵意和衝突,是其願意看到的。
實際上這些年美國越來越認識到,只有一種可能的劇烈衝突,就是大陸和台灣間的選擇。
除了民進黨這種故意抹殺歷史,少不更事的政黨,才會蓄意忽略大陸的身份認同感。對於大多數中國人來說,家國情懷是根深蒂固的。北京的執政黨失去台灣,讓它獨立,就意味著失去身份認同,執政黨有極大概率失去政權。因此,在有國民黨和半個台灣都是外省人的格局下,大陸和台灣有一個紐帶,不會引發戰爭,且會承認目前的體制格局。但是如果民進黨試圖獨立,即使是美國,也無法阻止戰爭發生。
但這也不是文明的衝突,而是文明內部的割裂。
那麼你要問,是不是伊斯蘭和儒家的衝突?
其實也是不對的。
印尼、馬來西亞、孟加拉、巴基斯坦和印度有世界上最多的穆斯林,超過六成。你看一下地圖,馬上會明白,印尼是個島國,馬來是個半島,與儒家文明圈有天然的地理割裂。
真正的伊斯蘭文明和佛教、印度教文明的衝突發生在印巴、孟加拉、印度內部、緬甸的部分地區、泰南、菲律賓與馬來相鄰處。
然而除了印巴的敵對性博弈,其他幾個地方的熱點並不如印度內部的宗教衝突嚴重。印度內部的印度教和伊斯蘭教衝突才是真正的問題。
回過來我們談東亞的問題?
什麼是真正的文明衝突?
美國秉承的基督教文明和中國潛意識秉承並即將選擇的儒釋道文明系統,才是潛在的衝突之源,並在過往一兩年裡開始顯露徵兆。
沒有留言 :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