猶太人似乎總與財富脫離不了聯係,各種關於猶太人與金錢的言論也是層出不窮。
“全世界的錢,裝在美國人的口袋裏;而美國人的錢,卻裝在猶太人的口袋裏。”
“猶太商人在家打個噴嚏,世界上所有銀行都將連續感冒。”
“五個猶太商人湊在一起,便能控製整個人類的黃金市場。”
……
經曆幾千年流離失所的猶太人既無房子也無礦產資源,卻成為全球公認的“世界
第一商人”,其豐富而係統的賺錢經驗和智慧對當代中國人來說,無疑有著較大的借鑒作用。
崇尚合作精神
幾千年來猶太人背負著異教、另類的名字,經曆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種族滅絕的大災難,但猶太民族總能以異常團結的力量逃過一次又一次的磨難,建立起屬於猶太王國的巨額財富。猶太人的集體精神與團隊合作意識,是他們稱霸財富世界的根基。
俗話說“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而猶太人之間的合作往往是幾十人或上千人的合作,這就使得人們不得不對這種集體精神充滿敬意。我們來看看這些不可思議的猶太人及他們所創造的奇跡。
弗蘭克、愛因斯坦、玻爾、赫茲一度曾是要好的朋友和論敵,正是這幾個猶太人推動了整個人類的科學進步。
西拉德、愛因斯坦、奧本海默、特勒也曾是要好的朋友,正是這四個人的共同努力,才製造出了世界上的原子彈和氫彈。
薩爾諾夫、邁耶、佩利、格雷厄姆等曾是最要好的朋友和生意對手,彼此在友誼和競爭中發財;
美國好萊塢的巨頭高德溫、梅耶、派拉蒙公司等五大電影公司,都是猶太人的公司,正是這幾個猶太人之間的分分合合,壟斷了整個美國好萊塢……
在猶太人的心目中,金錢和智慧是不會相互矛盾的,它們是可以完美結合的。而個人的智慧總是微弱的,隻有集體的智慧才能發揮巨大的能量。在猶太人的團隊裏,沒有什麼是需要自己單槍匹馬去完成的,抱團式的發展進取模式已經成為了猶太人的標誌。
在當今的商業社會中,“團隊合作”是一個令人熱血沸騰的詞組,它意味著激情與共同創造。
喜歡“抱團”,同時也是溫州人最大的優點,有困難互相幫,有了錢大家賺。最先經商富起來的溫州人秉承的也是猶太人那種經商之道,互助的合作模式讓溫州商人受益匪淺。比如在法國巴黎,溫州籍商家的經營領域與範圍就在不斷擴大,從餐飲、皮具、服裝、首飾,發展到進出口、倉儲物流、旅遊、電腦、地產、商業刊物等,另外,華人服裝街、華人電腦街、華商新城等也先後形成並得到發展。
與人合作,借勢而行
如果要列舉富有的猶太大亨,那簡直不勝枚舉。猶太商人最會賺錢的代表,當屬赫赫有名的世界船王丹尼爾·洛維格。洛維格擁有世界上噸位最大的油輪6艘,他的船隊大小船隻加起來約有500萬噸位;另外,他還兼營旅館飯店業、房地產投資業,以及自然資源開發業等。
洛維格成功的商業經曆頗有意味。在初涉商道時,他隻有一艘僅僅能航行的老油輪,而且手頭資金嚴重不足,但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洛維格靠著巧妙的抵押貸款運作,從一條破舊油輪起家發展成世界船隊。洛維格很善於“與人合作,利用別人的錢開創自己的事業”。
他不辭辛苦、不厭其煩地奔波於各大銀行,說服銀行家們貸給他一筆款子,並且使他們相信他有償還貸款本金及利息的能力。麵對幾乎一無所有的他,銀行家們做出的選擇很簡單——拒絕。
在銀行家那裏,洛維格的希望像一個個肥皂泡般破滅。
此路不通,是否能另找途徑?洛維格突然想出一計。他有一隻僅僅能航行的老油輪,他視之為珍寶,請人修理好之後還精心地“打扮”了一番。他將這艘油輪以低廉的價格包租給一家大石油公司。然後,他帶著租約合同去找紐約大通銀行,告訴大通銀行的經理他有一艘被大石油公司包租的油輪,如果銀行肯貸款給他,租金可每月由石油公司直接轉給銀行來抵付貸款的本金與利息。聰明的洛維格已經計算清楚,石油公司的租金剛好可以抵償他在銀行貸款的本息。
這一次,銀行方麵做出的決定不同了,大通銀行的經理們答應了洛維格的要求。盡管洛維格本身依然沒有資產信用,但是大通銀行的經理更看中那家石油公司足夠的信譽和良好的經濟效益。他們認為,除非天災人禍,除非那條油輪不能行駛,除非那家石油公司破產倒閉,否則這筆租金會一分不差地入賬。
可見,洛維格不僅善於借用別人的錢來開創自己的事業,還善於利用其他公司的信譽來為自己的事業服務,這正是他思維的巧妙之處。銀行的第一筆貸款給了洛維格擴大自己生意規模的資本,他立即買下了一艘自己想買的貨輪,然後動手?貨輪加以改裝,很快一條裝載量較大、航運能力極強的油輪便出現了。他采取同樣的方式,把油輪包租給石油公司,獲取租金,然後又以租金為抵押,重新向銀行貸款,然後又去買船……如此循環往複,像滾雪球似的,他的船越來越多,租出去的船也越來越多。等到貸款還清了,整艘油輪便歸在了他的名下。隨著一筆筆貸款逐漸還清,那些包租船全部歸他所有。
像神話一樣,洛維格擁有的船隻越來越多,租金也滾滾而來,洛維格在不斷積聚資本的同時也在不斷擴大自己的生意規模。原來與他合作的隻有大通銀行,到後來許多別的銀行也開始主動支持他,不斷地貸給他巨額款項。
合作的最高境界是拉第三方入夥
猶太商人有著“借勢乘力,善假萬物”的經商理念與經商技巧,這同樣也表現在洛克菲勒身上。這位有史以來第一位億萬富翁、美國最著名的企業王朝的創建人和蜚聲海內外的“石油大王”,也是一個善假萬物的高手。
洛克菲勒在事業開始之初,財力、物力、人力都十分有限,他夢想壟斷煉油和銷售,可他根本不是亞利加尼德集團等其他石油公司的對手。頗有心計的佛拉格勒——洛克菲勒的同夥——向洛克菲勒提議:“原料產地的石油公司在需要的時候才用鐵路,不需要的時候就置之不理,變化不定,因此鐵路上經常無生意可做,一旦我們與鐵路公司訂下合約,每天固定運輸多少油,他們一定會給我們打折扣。這打折扣的秘密隻有我們和鐵路公司知道,這樣的話,別的公司便無法在這場運價競爭中獲取利潤,我們便會控製整個石油產業。”
洛克菲勒於是將凡德畢特納入合作對象,後者是鐵路霸主之一,是個貪得無厭的家夥。雙方最後達成了這樣的協議:洛克菲勒以每天訂60輛車合同的條件換取每桶讓7分的利潤。運費是足夠低廉的,因此銷售價便得以下調,從而促進了銷路的迅速拓寬和發展。這為洛克菲勒的公司成為世界最大的集團經營企業創造了決定性的條件。
洛克菲勒無疑是明智的。身為弱者,如果和亞利加尼德集團直麵競爭,必然弱肉強食,他避開這場殘酷的商場廝殺,巧妙地借助第三者鐵路霸主的力量,利用運價的低廉迅速在運輸上占據上風,然後一步步擠垮同行,實現了小魚吃大魚、壟斷石油經濟的願望。
沒有留言 :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