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準確示警金融海嘯的諾貝爾獎得主席勒,為二○一六全球股市「把脈」──四大股市的機會與風險,以及兩大投資要點一次看。
經濟學家席勒(Robert Shiller)是當前全球金融業最看重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他在二○○○年出版《葛林史班的非理性繁榮》,隔年網通股崩盤;他○六年示警美國房市,○八年,馬上發生近八十年來最嚴重的金融海嘯,影響全球迄今。
為了替投資人把脈,《天下》專訪席勒。第一個問題:現在全球金融市場有泡沫嗎?有非理性的繁榮嗎?
席勒直率地指出,因為對當前高股價的擔憂,投資人相當謹慎。他直言,非理性是每個市場隨時存在的常態,但現在的氣氛是謹慎居多。席勒根據他研發出的十年週期調整本益比(CAPE,cyclically adjusted price-to-earnings ratio),明白指出,「二○一六投資者的機會,不是印鈔機、就是避風港。」
所謂印鈔機,指的是還在印鈔票的歐洲、日本及中國央行,這幾個地區因資金仍豐沛,下檔風險有限。而避風港,指的就是經濟基本面強勁的美國。
席勒診斷:明年仍是「股優於債」
CAPE又稱席勒本益比, 是以美國標普五百指數,除以經通貨膨脹調整後的十年平均獲利,所計算出的調整後本益比。透過CAPE,可以精準衡量市場當前的本益比是否過高。
根據席勒本益比,會有四點發現:
一、歐股還有空間:歐洲歷史平均本益比在二十左右;歐洲十一月CAPE,只有十四.○一明顯偏低,代表評價仍低,還有上漲空間。
二、日股已近上限:日本的歷史平均本益比是四十四,但目前日本CAPE是二十五.九。不過,席勒強調,日本的歷史平均包含九○年代泡沫經濟的數字,所以偏高。漲了兩年多的日本股市,席勒本益比應該已接近上限。
沒有留言 :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