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7日 星期四

人民幣持續貶值:還有解藥嗎?

版主:要解決今天的問題,12個字就可以:改革經濟體制、收縮基礎貨幣

繼2016年1月4日新年首個交易日大陸股災拖累全球股市齊挫後,人民幣的連續貶值亦引爆亞洲貨幣競貶戰。 1月6日,人民幣七連跌,離岸人民幣連日下挫,在下午跌穿6.73元兌1美元,創出新低,跌幅超過1%。在岸人民幣匯價亦下跌,在岸同離岸價差突破1700點子,創新高。離岸價跌破6.73後,一度引發市場的恐慌性拋售,令全球金融市場信心受到極度動搖。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亦連續七日下跌,報6.5314,較上個交易日再貶145點子,再創四年半新低。而隨著人民幣跌幅擴大超乎市場預期,市場恐慌氣氛瀰漫,有市場消息指稱,不僅外資積極匯出,銀行間及進口商也進場搶進美元,令亞洲貨幣走勢疲弱不振,齊齊受累下跌:澳元、新元及馬幣下挫逾1%,韓幣創四個月以來新低,新台幣兌美元亦跌至逾6年低位。唯日圓一枝獨秀,成為避險資金,創三個月最高點。
人民幣匯率如此連續下跌,可能加息。因為這種連續下跌的結果一定是130多萬億的居民存款恐慌,按現在的匯價,這相當於20萬億美元,即便四分之一有換彙的慾望,都會造成嚴重的後果。


央行如果要穩匯率,拋外儲肯定是無濟於事的。去年筆者說過,外儲對於穩匯率就是一根打狼的麻杆,現在應驗了。如今的時期,央行拋多少,只要有一定的時間作為緩衝,市場就會吃掉多少,對於穩匯率無濟於事,這在應驗去年如松給出的判斷。去年還有人說,民幣中間價,相當於央行牽著牛鼻子,當時筆者也說,這根牽著牛鼻子的繩子是個稻草繩,只是擺設。現在,人民幣中間價對於穩匯率還有意義嗎?你換彙的時候還關心中間價嗎?也是在應驗當初的說法。
無論外儲還是中間價,都是玩花活,這些花拳繡腿的東西,一些人津津樂道。
未來,延緩匯率下跌的措施有一個,那就是加息,而且加息的同時不能降準!如果降準並加息,匯率貶值的速度絲毫無法改變。有些朋友反對,認為即便人民幣匯率跌到10:1也不會加息。但如今的時期,加息與不加息有差別嗎?
不加息,人民幣貶值的過程,就是居民用手中的人民幣換取央行手中的外彙的過程,民幣回到央行的手中,市場中的基礎貨幣將減少,這一樣是加息;所以,加息與不加息的差別幾乎等於零。但是,看看最近三個多月人民幣的貶值幅度,意味著進口的大豆玉米等農產品、鐵礦石鋁礦石等原材料價格在上漲,當相關廠家將庫存消耗完畢之後,豆油、豆粉、玉米、飼料、肉食品、鐵礦石等都會上漲,帶動通貨膨脹快速上行,當通脹上升到高位的時候,只要央行不擔心社會不穩,大可以不加息!
其實,央行加息屬於順手人情,但加息與不加息結局都是一樣的。基礎貨幣萎縮和通脹上升帶來市場實際利率不斷上升。當然,房地產界人士絕不希望加息。可是即便不加息,市場的實際利率也會上升,相當於青蛙掉在了鍋裡,下面的炭火已經點燃,再爭論加不加息沒意義。
當然,還有一個選擇,徹底管制人民幣持有者兌換外匯。這是一些國內的學者津津樂道的事情,喜歡這樣做。可是,看看歷史上那些實行外匯管制的國家,通脹是不是一樣上升?通脹升意味著實際利率上升,結局還是一樣。最典型的是委內瑞拉,新政府上台前一直在外匯管制,但2015年通貨膨脹預計在157%,專家們請計算一下,這樣的通脹率下,實際利率應該是多少?所以,你可以管制外匯,但管制不住通脹和實際利率,結果還是一樣,實際利率上升。
所以,加息、不加息、外匯管制等花拳繡腿的招數,都是一樣的結局。這就是不一樣的過程,但一樣的結果。
治理今天的問題,唯一的辦法是進行基礎貨幣收縮。很多人說,收縮基礎貨幣就會帶來資產泡沫的破裂,財政收入劇烈收縮,可不收縮就能保住資產泡沫嗎?實際利率不斷上升,資產泡沫還有前途嗎?
即便不敢收縮基礎貨幣,結局還是一樣,收縮基礎貨幣,也不過是順水人情。
但差別還是有的,主動收縮,給持有人以信心,遠遠好於貨幣持有人不斷換匯帶來的被動收縮,前者可以保匯率,後者匯率不保。
一些朋友總是諮詢如鬆對政策的看法,我經常說的一句話是:這些東西基本不看,也不去研究。因為趨勢只要形成,無論有多少政策,都屬於忽悠,或許可以延緩趨勢,但改變不了結局。
要解決今天的問題,12個字就可以:改革經濟體制、收縮基礎貨幣——無需什麼文件。還是節約一點紙張吧,干點實事比什麼都重要!

沒有留言 :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