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2月28日 星期日
中國經濟處於滯漲中嗎?
幾個分析師發生爭議,有的說處於滯漲,有的說仍舊在通縮中。
衡量滯漲的標準,無非就是經濟、通脹和失業,也就是美聯儲用來衡量加減息的三板斧。持續的高通脹、經濟持續停滯、大規模失業,被視作滯漲。
歷史上最有名的滯漲是美國七十年代的狀況,在布林頓森林體系瓦解後,美國陷入高通脹,尼克松和約翰遜連續的價格管制,又導致短缺,經濟停滯。同時美元弱的像屎一樣,黃金暴漲,影子銀行一片混亂,到處騙人錢財。
好吧,我已經寫的這樣淺白,你還感覺不到像目前的中國,我的文筆肯定是退步了。
問題在於這只是表象,情況也有所不同。目前中國正拼命維持匯率,資本流出如同長江之水滔滔不絕,計算2014年六月份以來的外匯儲備、順差、外存貸、FDI等等,大概已經流失了1.4萬億美金,這三個月平均每月至少少了一千億美元。
外儲在14年之後,尤其是15年已經對基礎貨幣效應遞減,通貨派生更是寥寥。實際上,央行已經實現了我在前幾年說的,脫離美元印鈔,來派生通貨。通過大規模的信貸,主要是國營體系和政府平台,注入流動性。同時通過企業債、股權質押、理財等等來派生通貨。去年你可以看到金融口的存貸膨脹,不過主要是在股市泡沫時期。
今年會面臨一個問題,那就是股市的蕭條,其實在去年三四季度已經發生了這件事,但很快有了替代通貨派生源泉,那就是房地產市場。一線城市的量價齊升,到今年帶動部分二線城市上揚。去年是北上廣深南京蘇州合肥等七個城市大漲,最弱的可能是廣州,這是個奇葩城市。今年到現在已經38個城市大漲。
房地產按揭貸款和開發貸製造的通貨派生,取代了去年股市和債市的主要派生作用,當然還有央行不間斷的各種短期工具注入。
這是通貨增生的新常態,那位說了,和當年地產牛市時期有什麼不同嗎?
關鍵的不同在於當年是外匯強制換匯,流入人民幣,地方政府出售土地,獲得收入做基礎建設,同時房地產大規模滾動,這是一個內外結合的流動性氾濫過程。最後推升外儲連續十年升高,向中國市場注入大量人民幣流動性,向全球市場注入大規模的美元流動性。過往十幾年,美元的通貨派生不僅僅有美聯儲的作用,中國也功不可沒,是主要的發動機。以至於美國佬大呼吃不消。
但中國改變通貨派生的路徑,其實也是世界改變流動性的問題所在。大宗商品暴跌,原油美元和中國的商品美元減少,美聯儲停止了QE 就已經帶來了世界性的通貨緊縮。這加深了原油等市場的螺旋下跌。
迫不得已,歐洲和日本做了大規模的貨幣寬鬆,甚至實行負利率來彌補全球性的貨幣通縮,但抵不過美元通貨的消失。作為貨幣自由兌換的經濟體,歐日的資本在向美國流出,更不用說新興市場。我在13年去美國,發現當地按揭貸款從二個百分點漲到了四個百分點,結果到了去年底,美國按揭貸款降到了三個多百分點。
中國也在大規模注入流動性,使用各種方法來抵禦外匯儲備的流失,其實在14年之後,外儲對基礎貨幣的影響就降到7個百分點左右。派生格局更是與外儲無關。
這不算是無錨印刷,實際上你要找一個新的錨,那就是15年上半年的股債,下半年的房債。
此貨幣派生的格局,必然帶來房地產價格的上揚,再疊加國營體系和大型項目的信貸,就重新製造了一個結構性的信貸格局,那就是民營企業和民間資本更加不容易獲得資金,地產和國企吸乾流動性。
好,我們可以做結論了,那就是貨幣雙軌制自然而然的形成,最具經濟活力的民企會異常艱難,也就體現在經濟衰退上了。無效率的國營體系和大型項目獲得大量資金,並溢出到房地產市場和其餘商品。
但在一個去產能和去庫存的房地產市場,開發投資將會繼續減少,三四線城市無效的地產市場,需要行政手段去填滿。
在這件事情完成之後,進城的農民工就要面臨就業和養活自己這套三四線城市房子的問題了。而工作機會來源於民營企業,民營企業正在苟延殘喘,能夠提供就業機會嗎?用腳趾頭想想,不只是感覺得腳氣吧?
匯率的拼命維持,帶來的是外貿製造業的繼續萎靡,虛假貿易增長,資本繼續外流,通貨繼續通過無效生產力派生,一線房地產去宇宙高度。通貨溢出帶來通貨膨脹,失業率即將看得到的大規模上揚。
這就是美國當年的滯漲,在中國重演了。
標籤:
王海濱
訂閱:
張貼留言
(
Atom
)
沒有留言 :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