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月26日 星期六

好萊塢解釋2008房貸危機

《大空頭》由美國派拉蒙影業公司發行的傳記劇情片,由亞當·麥凱執導, 克里斯蒂安·貝爾、史蒂夫·卡瑞爾、瑞恩·高斯林、布拉德·皮特聯合主演。

影片根據邁克爾·劉易斯同名小說改編。講述了華爾街金融危機時四個性格怪異的男人抓住機會,從全球經濟衰退中撈取了利潤的故事。

該片於2015年12月23日在美國上映。於2016年獲得第88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改編劇本獎。

【劇情簡介】

​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華爾街幾位眼光獨到的投資鬼才在2007年美國信貸風暴前就看穿了泡沫假象,通過做空次貸CDS而大幅獲益,成為少數在金融災難中大量獲利的投資梟雄。



評論作者:經濟通

2016-02-02

​  我不看電視,也基本不看電影(一年最多三次)。昨天我看了《大空頭》(The Big Short)。美國次貸危機2006-08年,幾個聰明人在美國人民陶醉於住房繁榮和劣質按揭貸款(次貸)時,如何保持清醒,挖掘商機,拋空按揭債券,發大財。

  劃時代的事件,性感的題材,以名著為基礎,電影演員又都是大牌。但是,電影卻很失敗。我斗膽說,大多數觀眾(包括美國觀眾)沒有完全看懂。


為什麼?專業術語只是一個小小的原因。更重要的是,金融衍生物太複雜,故事又涉及對沖基金,投行的內部運作。如果你不是投行中人,沒有讀過原著,你完全不明白故事情節。我看到倫敦的影院裡,大家都很糊塗。俏皮的地方也沒有笑聲,不知道中文翻譯版如何。大片(名著)必然有大量的捧場者。而且很少有人敢批評。也就是說,這個片子可能賺很多錢。但是,這個片子很糟糕。好幾個地方,它利用了大量的文字解釋複雜的概念和過程。一閃而過,誰懂?

不是每個行業都適合製成電影的。比如,科技、醫藥、生化、地質、哲學方面的話題本來就不適合。如果這本書製成PPT加上講解,配少量的圖像,可能是個好的歷史片、記錄片。但是,對於大眾來說,那就沒有“趣味”了。

電影界嚴重缺乏內容,尤其是大片。故事情節:2003-08年,全美國都陶醉在“房價只會漲,不會跌”的狂熱中,銀行只管發放按揭貸款。即使你沒有收入,無力歸還,也沒有關係。銀行放了貸款,再把低質量的按揭貸款打包賣給投行。投行再以這些資產包為基礎發行債券,把風險和資產轉嫁出去。當然,這些債券有多個優先級,多個劣後級。然後,另外的投行再以次貸債券中最差的部分為基礎發行債券,再分為多個優先級,多個劣後級……如此這般。

評級機構完全不懂,誰也沒有到車間裡去看香腸是如何製作的。如果按揭貸款的樣本足夠大,來源足夠分散,那麼這樣的資產包應該降低風險。但是,當全國各地房地產都嚴重過剩,銀行都在降低貸款標準,市場上到處充斥著欺詐時,問題就大了。

轉嫁出去鼓勵了貸款的欺詐,低質量的按揭貸款比重太大。這也是問題。一堆垃圾,不管你如何打包,再如何分級,拆解,最終出來的當然還是垃圾。 garbage in,garbage out。衍生工具把垃圾放大,等於垃圾的平方,三次方,四次方……

我從書中學到兩個東西:

​(1)即使你看到了資本市場的荒唐(比如美國次貸,或者A股大牛市),不等於你能夠預測它何時下跌或者跌多少。 Timing is impossible。當我看到人們預測股價(股指)下個月,下個季度,明年的點位時,我就感到好笑。

(2)即使你知道了某個東西高估,不等於你能夠找到獲利的工具和方法。當然,你可以躲開。但是,躲開怎麼獲利?

書中的幾個神人完全是製作,即“發明”了一個拋​​空工具(即credit default swap,即違約保險單),並且說服投行(更重要的是AIG保險公司)願意做交易對手。

實際上,這些神人說服投行和AIG做了墊背的屍體。打個比方,這幾個神人預測某座房子在未來幾個月即將失火,因此,他們說服AIG和投行,讓他們為這座房子投了巨額的火災保險。

很多金融產品的定價是有問題的。特別是期限較長的期權(或者窩輪)。在中國,類似的“違約保險單”就是融資擔保。你想想,有瑕疵的公司才找擔保公司。所以,擔保費3-5%根本不能覆蓋風險。也許擔保費應該是30%才合理。​

我們從電影《大空頭》可以看到什麼
解放日報

2016-03-01


《大空頭》劇照


記者 陸綺雯

  在剛剛揭曉的第88屆奧斯卡金像獎名單中,獲得5項提名的好萊塢電影《大空頭》最終只斬獲最佳改編劇本獎。但這並不妨礙這部金融題材電影獲得觀眾們點贊,尤其是不少中國觀眾,對影片中的不少橋段“感同身受”:導致2008年美國次貸危機的正是房地產市場的去槓桿,而場外配置的高槓桿也成為誘發2015年股災的一個原因;國內不少地方的樓市目前也並不平靜……看電影可以很輕鬆,但電影中“大空頭”引爆前夜的種種瘋狂會否在現實中再度上演,也成為不少人思考的問題。

  空頭不是元兇,問題本身就存在

  電影《大空頭》取材邁克爾·劉易斯的同名小說,是金融危機後最著名的暢銷書之一。

  提起這部電影,復旦大學金融中心主任孫立堅教授的第一句話是​​“我看了兩遍”。他坦言,第一遍主要關注劇情,第二遍則是從專業角度出發去理解導演要傳達的一些意圖,這部影片在對金融問題的剖析上非常值得稱道,因而引發的反思也是多維度的。

  在影片情節的鋪陳中,幾組主人公在美國房地產市場崩盤前,預測到MBS(住房抵押貸款證券)遲早會發生問題,並通過做空獲得回報。

  傳統思維中,空頭被認為是作惡者,是他們導致了市場的混亂甚至崩盤,然而影片卻認為:不是空頭創造了危機,而是問題本身就在那裡,空頭只是發現了沒有解決的問題而已。

孫立堅談到,經濟學課堂上,老師經常會告訴學生,投機是資產價格發現的必要機制,如果沒有投機,價格要么單邊升、要么單邊降,而正是由於投機的存在,資產才能在市場中維持其應有的價值。

  從這個角度看,空頭不僅不是一種惡,還是一種使金融體系健康運轉的要素。所謂“蒼蠅不叮無縫的蛋”,有問題空頭才會“找麻煩”。由此聯想到去年A股的股災,在市場急劇下跌的時候,不少人都把矛頭指向做空,股指期貨等做空工具也被迫“斷了手腳”,但之後人們發現,沒了做空市場還在跌,這已充分說明了問題。

  回過頭來,人們都弄明白了,去除場外配置的高槓桿是導致2015年股災的真正原因,而導致2008年美國次貸危機的也正是房地產市場的去槓桿。在孫立堅看來,是美國政府和寬鬆貨幣政策製造了資產泡沫遊戲,是他們放任房地產泡沫越吹越大。

東方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邵宇稱,由於全球經濟、金融的失衡,使得各國資金都投向美國債券市場,這在一定程度上也支撐了美國超寬鬆的貨幣政策,風險源是美國自身及其他市場集聚起來的那麼多資金。

  創新應分散風險不是隱藏風險

  當然,華爾街也難辭其咎。他們把金融搞得異常複雜,各種兜兜轉轉之後,一級市場和二級市場甚至產生了嚴重脫節。

  通常情況下,基礎產品價格調整會影響衍生品價格,而現實中,這樣的傳導是扭曲的。相信大家肯定對影片中這樣一個情節印象深刻:當美國樓市開始調整,房貸違約率不斷上升,但從房貸中衍生出來的金融產品CDO(擔保債務憑證)卻沒有和一級市場產生聯動,即價格不降反升,這令一向堅持自己判斷的空頭也自我懷疑,自己是不是真的錯了?這也是金融市場的殘酷所在,有時即使看準了方向,也熬不到勝利那天。

而華爾街真正的“惡”在於,兜售高風險的金融產品時,不把風險充分揭示,投資者並不了解自己購買的金融產品中究竟“打包”著什麼,甚至不知道一旦出現問題後,自己所要蒙受的損失。 “人們只看評級機構的評價來進行投資,這也是一二級市場脫節的重要原因之一。”孫立堅說,把原本應該金融機構自己承擔的風險“轉嫁”給毫不知情的投資者,而且他們能夠獲得的投資者回報還是非常低的,這是一種道德上的惡。

  孫立堅認為,2008年金融危機最值得反思的是道德層面。 “2008年金融危機不是傳統的金融危機,而是一場道德風險的危機,華爾街非常清楚凶險在哪裡,但對他們來說,只要賣掉就和自己沒關係了。而且賣得越多,賣到可能導致系統性風險的地步,就能倒逼央行救市。”

  那麼,各種金融創新、日益複雜的金融衍生品本身有沒有錯?孫立堅認為,金融創新的出發點是好的,金融衍生品大多也是分散風險的產物,本身是中性的。關鍵在於如何監管、如何規範。

理論上來說,風險只能分散,而不能完全規避,金融創新如資產證券化就是分散風險的一種手段,為的是把分母做大,那樣每個分子所需承擔的風險就小了,一個好的金融體系設計,風險​​能夠降低到接​​近於零。眼下,我國正大力度推進金融創新,開發各類金融衍生品,就是按照分散風險的思路在操作,但切記,是分散風險而不是隱藏風險。

  大量流動性會不會醞釀更大空頭

  影片結尾處提到,曾在2008年金融危機時造成巨大動蕩的金融衍生品正死灰復燃,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我們需要擔心市場重蹈覆轍嗎?

  孫立堅認為,當下全球經濟最大的問題在於我們只會用應對傳統經濟衰退的方式來刺激經濟,投放大量流動性,卻又收不到效果,反而在金融市場上製造著一場場跌宕起伏。流動性之下,多樣的金融工具都運轉了起來,然而只是在金融市場空轉,沒有為實體經濟服務,這才是問題所在,但這也不能說是金融工具的錯。這些流動性的“橫衝直撞”,確實可能正在醞釀更加凶險的大空頭。

“當前我們面臨的是前所未有的狀態,投放的流動性都被捲進金融體系內部,而不是應該去的實體經濟裡。金融如何為實體經濟服務的問題值得好好思考。”孫立堅說,這種惡性循環一定要找到解決辦法,因為實體經濟需要金融,尤其是創新創業這種高風險買賣需要金融支持。

  邵宇同樣認為,當流動性過剩成為常態,實體經濟跟不上虛擬經濟的腳步,風險會逐漸放大,“金融創新一定要回到支持實體經濟的本源上來”。

  “次貸危機”會上演中國版嗎?

  看完電影再看看我們身邊,像“大空頭”引爆前夜那樣的樓市瘋狂似乎正在重現,因此不少人會問,“次貸危機”會上演嗎?

“形式不一樣,但本質是一樣的。”孫立堅指出,對於復雜的金融產品我們不用太過憂慮,因為目前中國的金融衍生品遠不如美國發達,類似電影中CDS(信用違約條款)、CDO這類產品國內並沒有,但需要警惕問題的本質,即寬鬆的貨幣政策注入流動性,資金最終流向房地產市場。資金堆砌起了價格,而價格效應會吸引更多資金進場。

  邵宇認為,中國的房地產市場有泡沫,但問題沒那麼嚴重。一方面,中國房地產市場的槓桿沒那麼大,目前首付三成的總體槓桿是合理​​的,而美國5%甚至零首付都有過。另一方面,中國的金融衍生產品沒那麼複雜與龐大,美國在房貸上建築了幾百倍乃至上千倍的衍生品市場,造成極不穩定的“倒金字塔”。中國的資產證券化還是最基本的形式,要對金融體系造成傷害,沒有那麼多的傳導鏈條。

不過,孫立堅也談到,雖然此前央行行長周小川提到房貸佔銀行貸款比例並不高,但房貸只是一級市場,基金、信託通過影子銀行也進入了房貸領域,這是銀行表內不體現的,其槓桿顯然更高。當買基金也可以分享房地產泡沫時,問題就在那裡了。

  所以,從這個角度看,此時此刻觀影《大空頭》最大的啟示或許是,我們有必要對房地產市場保持最大警醒。正如影片開頭引用馬克·吐溫的金句所言:讓你陷入麻煩的,並不是你未知的東西,而是那些你確信無疑、但實際上並不是那麼回事的東西。

沒有留言 :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