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股票、大宗商品、垃圾債及新興市場貨幣等風險資產均上漲至數月來的高位時,有意思的是,從黃金、政府債券到瑞士法郎、日元這些避險資產也在走高。
下圖來自彭博:
據彭博,截至週三,標普500指數觸及10個月的高位,同時,大宗商品價格也攀升至去年10月以來最高,非投資級債券今年漲幅已逾9%。 美聯儲加息預期減少一邊促使美元走低,一邊有助於加強一些資產(如:黃金,石油,日元和瑞郎)對美元的敏感性。
「一切都在被高流動性驅動著,而這些高流動性最終是由央行提供的,」彭博援引德國第二大銀行德國商業銀行新興市場首席策略師Simon Quijano-Evans表示,「這樣的情況非同尋常,受2008-09年金融危機外溢影響,而基金經理有現金來投資。 ”
不過,經濟前景似乎並沒有這些資產所表現的那麼樂觀。
6月7日,世界銀行(World Bank)發佈最新一期《全球經濟展望》報告稱,自今年1月份以來,全球經濟持續疲軟,下行風險凸顯,世界銀行將2016年全球經濟增長預期下調至2.4%。 這一預期低於世行今年1月2.9%的預測值。 世行還預計,2017年和2018年全球經濟分別增長2.8%和3%,均低於其1月的預測值。
世行高級副行長兼首席經濟學家考希克路巴蘇表示,儘管金融危機結束已有7年時間,但全球經濟仍受困于低速增長,而且下行風險明顯上升。
此外,美國5月非農就業資料相當慘澹。 6月3日,美國勞工部公佈的資料顯示,美國5月新增非農僅增加3.8萬人,遠不及預期的16萬,創下了近六年來最差水準。
儘管如此,各類資產依然在不斷上漲。 投資者們要麼認為這些壞消息不足以阻止全球復蘇的步伐,要麼就是他們在押注:一些大經濟體經濟低迷意味著央行將有可能更長期地維持寬鬆政策。
早在去年10月,海通證券宏觀債券首席分析師姜超就曾闡述為何各類資產都在漲漲漲,各類資產價格的突然上漲其實找不到基本面的理由,而唯一的理由在於錢多,所以產生了新的輪動,消滅一切相對高收益的資產。
其實這並非偶然,目前的經濟低迷是全球現象,代表的是全球資產回報率出現了系統性的下降,但是各國央行都按捺不住內心的狂野,一直在給經濟灌水,錢一直都在增加,但這些錢又都不願去實體經濟,所以會在金融市場到處尋找機會,導致金融資產價格出現新的輪動,大家都在尋找相對高收益的資產,如同緣木求魚一樣,因此跌多了的隨時會漲,漲多了的也隨時會跌, 但金融資產價格總體依然趨於上漲,因為金融資產價格的上漲代表的是其潛在回報率的下降,最終所有高收益的資產都會被消滅。
姜超認為,現在不是比好的邏輯,是比爛的邏輯。 全球經濟普遍低迷的背景下,美國很難獨善其身。 「美國蘋果的手機很多都賣到中國,如果中國經濟不好,全球包括美國都要吃藥。 」歐洲方面,去年德國的大眾和德銀相繼出事,說明歐洲也不太平,所以美國去年9月就業資料的低迷也並非偶然,與國際貿易有關的就業就受到明顯衝擊。
因此,姜超總結稱,目前不光中國經濟不好、全球經濟也乏力,所以美國經濟也不可能獨善其身,因而美國加息也沒那麼容易。 這一輪應該是美國史上最弱的加息週期。 經濟好壞反而是次要的,而貨幣寬鬆則是首要的。
沒有留言 :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