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30日 星期五

從打雜小弟奮鬥到千億富豪,他的經驗你值得學

鄭裕彤從在一家金鋪做打雜小弟開始學做事情,這個金鋪就是周大福的前身——周大福金店。 金鋪老闆周至元則在後來成為他的岳父。

只用兩三年,鄭裕彤就熟悉了店內店外的經營,十七、八歲時就已代行老闆的職責,20歲那年就前往香港成立了周大福分號做起了真正的掌櫃。

在通常人眼中,鄭裕彤當掌櫃,顯得有些「不務正業」。 他常常只在店裡呆四、五個小時,就讓夥計負責看店,自己跑到外面去了,直到關門打烊才會回來。 而且,到澳門之前他就已經養成這樣的習慣了,岳父還一度責備他,怪他偷懶。

但這卻是鄭裕彤做好掌櫃的一個成功法寶。 「我不喜歡一直坐在店裡,我喜歡到外面去瞭解生意。 老闆不要總坐在家裡埋頭苦幹,要到外面去看。 我就是去看市場,去看別的店了。 做得好的,要看人家成功的因素是什麼?做得不好的,要看人家為什麼會做不好,從其他人的經驗中去學習,我們要怎樣做得更好。 」他說。

這種愛到外面瞭解、學習,然後思考、總結的習慣,讓鄭裕彤看到很多別人看不到的機會。 1955年,鄭裕彤看到到珠寶業很有前途,讓周大福也開始經營珠寶。 香港市場競爭激烈,他從市場普遍賣99金,而且還有商家還把94、95的黃金都當成99金來賣的局面中,看到做9999金的機會,並且首創了這個後來成為黃金業行業標準的公司標準。 看到外資公司怎樣搞管理,他也學習過來。 他看到鑽石是個新生意,毅然經營起鑽石業務,後來成為了南非最大的鑽石廠商。 進入地產業、酒店業後,他也是一路看別人,做自己,始終未曾停止過瞭解和學習。

贏得人心才能贏到利


鄭裕彤說,當老闆一定要有人才來説明你,但有人才還不夠,你還要贏得他們的人心。 人跟著你,心是不是跟著你,這個很關鍵。

鄭裕彤是贏得人心的高手,這不光是因為他知道人的重要性,更因為他捨得為人去花錢,去投入。 1960年,他將周大福改革為香港金飾珠寶業最早的有限公司機構——「周大福有限公司」,並且派出不少股份給對自己忠誠又能幹的職員。

這個改革的效果很快顯現出來。 改革前,公司一年的盈利是200多萬港幣,到改革後的第二年,每年的利潤就已突破500萬港幣。

「個人力量的是很有限的,所以要考慮怎樣集中大家的力量。 怎麼樣調動大家,我認為分錢分利第一重要。 」鄭裕彤開心地回憶:「改革後,公司的業績一倍一倍地翻,我就一年接一年地給員工分。 他好,我也好,大家都好。 ”

後來,進入到其他領域後,鄭裕彤也把這種辦法不斷複製。 帶大家賺更多錢的,然後分更多的錢。 有時遇到一些好專案,他還單獨拿出來給員工們入股,讓大家一起做老闆。 因為這樣好的分配和激勵政策,很多員工在周大福一做就是幾十年,不少人從做事開始,一輩子就跟著鄭裕彤。

不花錢的好事要努力做


除了分錢分利,鄭裕彤也很注重用精神和情感獎勵來激勵員工。 周大福改成有限公司的時候,他就打破當時華資企業的傳統,學習外資企業,重新給公司人員定了名銜。 比如,「分行掌管」改為「經理」;改「帳房」改為「財務人員」。

當時,很多華資公司的人都羡慕外資企業的人,包括他們的職務聽上去都那麼洋氣。 鄭裕彤這個投其所好,因而深得人心,而且一箭雙雕。 既提高員工的認同感和滿足感,也提高公司在市場上的檔次。

前些年,很多企業家,尤其創始人開始感到,管理員工時,除了金錢、物質、股權等激勵手段之外,還必須面對另外一個問題:要學會讓名給員工,並因此引起一些管理學的討論。 而幾十年前,鄭裕彤就已這樣想,而且這樣做了。

從經營上說,鄭裕彤這一招還有一個厲害之處。 這麼做是不用花錢的。 「你叫他掌櫃還是經理,是不用花錢的。 他喜歡叫經理,你就改為經理,這樣他很開心,大家也都開心。 」他說。

做一個老闆,需要花錢的地方要捨得花錢去做。 但不花錢又有意義的事情,也同樣要去努力做好。 這是鄭裕彤對自己,對公司的一個要求。

不花錢又有意義的事情,初初一聽,好像不多。 但往細一想,比比皆是。 「比如,你把玻璃擦乾淨一點這個不要錢吧。 遇到人,給個笑臉不要錢吧。 」鄭裕彤解釋說,但就是這麼簡單的事,很多人卻不懂得或者不能夠堅持去做,因此他也就不能從這些裡面建立自己的福氣和財富。

放眼長遠,用時間換空間


鄭裕彤創立的新世界是香港四大地產商之一,而且一度是香港發展勢頭最猛的地產企業。 談到為什麼在當時大舉進入地產業,鄭裕彤說,他看准了需求,香港的地方小,人口卻越來越多,即使短期有波動,只要撐得住,從長遠看,做地產一定不會有錯。 所以,敢於很大手筆地把地買下來蓋房。

踩對了香港地產業最黃金的時代重拳出擊,而且從長計議,用時間換空間,這也是鄭裕彤以及其他幾位地產天王獲得成功的最重要原因。

在地產業,除了小打小鬧,所有大專案,鄭裕彤都是放眼長遠,每個專案一做都是幾年上十年,很多物業更是只租不售。 即使遇到蕭條,他也等得起,熬得住。 「我不喜歡立刻就能賺錢,而且賺得很多的專案。 越賺得快的錢,風險越大,這是一定的。 我做每一件事都是從長遠去看,看透了才去做,不是急功近利的。 」鄭裕彤解釋,「以香港會展中心為例,我做的時候,別人說我很大膽,其實我已經看透了,中國最終一定要收回香港,我對香港的前途,對國家的前途有信心。 ”

放眼長遠,投資長期事業的策略,令鄭裕彤把時間化為制勝籌碼,在經濟長期向好的大趨勢下,成為分享香港與內地經濟發展紅利的大贏家。

在成就社會中成就自己


跟隨社會的趨勢,民生的需求發展事業,是鄭裕彤基業長青,而且事業越做越大的基礎。 對於投資,甚至投機炒作,有機會他不放過。 但他真正專注的,從來都是有實實在在需求,對社會民生有實實在在價值的事情。

鄭裕彤的長子鄭家純曾公開講,大家好像都不喜歡把官商放在一起,但事實上,官商結合,才能推動社會的前進。 因而,無論在香港,還是在內地,他們都非常注重與政府合作。 在北京,他們做的崇文區新世界,是舊城改造的樣板。 在武漢,他們與政府合作,蓋了大量經濟適用房,也可以說是行業標杆。

主動配合政府參與地方經濟社會發展進程,這讓新世界成為政府眼中能承擔社會責任的地產商,當政府有了好的事情,自然也首先想到能夠與自己更好配合的人。

鄭裕彤也非常注重承擔社會責任,多年來為香港、內地的教育、醫療、賑災等公益慈善事業,累計捐款數十億元人民幣。

勤勞和真誠,是往上爬的根基


訪問鄭裕彤時,我們請他總結出兩個最重要的成功因素。 跟大家分享。

他回答,就同一個人而言,要想更成功,第一是勤勞,第二是做好人,結善緣,而做好人,結善緣,最重要的是真誠:真實,誠信。

「勤勞肯定是要的,沒有勤勞,你的學習,你的經驗,你的智慧,你的行動力,一切都會打折扣。 但若要想有比較大的成就,就需要有朋友們來説明你,這個最主要的是要真實、誠信,善待他人。 我有很多的朋友,我對他們很真誠,他們對我也很真誠,朋友多,可以給你很多的説明,比你自己能幹甚至更重要。 」他說。

沒有留言 :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