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央政府跟地方政府也是政府的構成,分別在地方政府沒有權力自已發行法幣,中央政府可自行發幣發債,地方政府可發債不可發幣,前者可發幣還債,後者不能,那麼債券的風險分別很大。 國債,其實用「主權債務」更為貼切。
瞭解此點,那麼中國的「國債」實際多少呢? 看看最上兩圖,原來只佔GDP的17%-22%,對比美國的93%,差距是4倍有多。 那麼中國債務水準之高,高在那裡? 主要是企業債。 圖示在2015年245%GDP債務比率中有176%是企業債。 如小弟前兩篇文章所說,市場追捧中國企業債+美國低息,令中國企業發債的價量齊升,這當然是一個大問題,一旦息口大升,中資企債爆破指日可待,但與國債危機是兩碼子的事,不能混為一談。 只是崩潰論者不會理會那麼多,自得其樂最重要,凡存在於
中國人手上的債,一律歸為「國債」。
沒有留言 :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