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24日 星期四

于學軍:人民幣已進入貶值通道

【老何按:這個是一位明白人說的話。 但我預測人民幣未來破9也並不遠。 】

現在談這個問題絕對是大家普遍關心的一個熱點問題,人民幣未來走勢如何? 或市場定位怎麼樣? 不僅備受市場關注,而且現在事實上老百姓都很關心。

我現在就經常收到一些人的提問,他們關心現在要不要把家裡的錢換成美元,或者人民幣資產現在到底如何保值增值? 當然了,這兩個問題實際上是相互聯繫的。 之所以提出要把人民幣換成美元,實際上也是為了人民幣資產的保值增值。

實際上差不多近一年的時間,許多人甚至我們一些銀行的高管,也搞不明白一個問題,就是人民幣曾經是何等的強勢,長期保持升值壓力,並持續不斷的升值,現在為什麼又開始貶值? 並不斷地出現貶值壓力? 其實講人民幣的焦慮,實際上也就是談這些問題。 要回答這個問題,最好還是從人民幣何時出現貶值講起。

人民幣匯率出現持續貶值始于2014年2月,但主要集中在3月,當時累計貶值了約3%。 那個時候,官方及主流媒體都認為人民幣貶值是一個暫時現象,長期看人民幣仍將面臨升值壓力,我卻不同意這種看法。 我從一開始就認為此次人民幣出現的貶值現象,與金融危機之後發生的幾次短暫貶值不同,是一種長期的趨勢性改變,即意味著過去長期以來人民幣存在的升值現象已經開始走到盡頭。 剛才講的這段話都是當時的原文,當時這個題目叫做「始于2014年2月出現的人民幣貶值並非短期現象,而是重要的轉捩點,預計未來一到三年的短週期中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將在1:6到1:6.5之間波動」這個是當時的標題。 都有據可考。

現在看來,當時講的這個拐點是極其準確的。 當時判斷人民幣匯率在未來一到三年中,應該1:6到1:6.5之間波動,大部分時間也不出上下。 因為在中國今年10月1日加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貨幣籃子即SDR之前,人民幣的上限就是1:6.6,比我兩年半前講的6.5這個上限僅僅是高了一點。 現在出現的一個貶值是在10月10號以後加入SDR之後才風雲突變,出現了持續貶值的現象,現在已經跌破1美元兌6.7、6.8元人民幣。 但願在明年3月份之前,不要跌破7。 這樣看我當年的判斷基本上還可以說八九不離十。

講到這裡,大家一定想提一個問題,當時幾乎沒有人敢做出這樣的判斷,你的依據和理由是什麼? 未來人民幣的走勢如何呢? 這又回到我們開始講的主題。 其實當時在我看來,道理也很簡單,因為自2005年7月人民幣第二次匯改以來,至2013年末已累計升值約35%。 當時1美元基本上大概接近6,馬上要破6了,當時大家討論的一個熱點話題是何時破6的問題。

但隨著中國物價水準、工作力成本、以及環境、資源成本的大幅度提升,中國的製造比較成本優勢已受到各方的顯著擠壓,中國的出口還是出現困難局面。

根據這種情況,所以我當時講,單從貿易條件及商品比價來看,人民幣匯率實際上從已無多大的升值空間,甚至還有可能存在幣值高估現象。 近幾年常出國和做外貿生意的廠商有個共同的感覺,國內用人民幣購物,其比價遠不及美元在美國購物更便宜,更合算。

另一方面美國的情況呢。 美國自2008年爆發金融危機之後,經過多年不斷調整,經濟正在穩定下來並開始走強,失業率持續下降到一個正常水準,當時已開始討論美聯儲QE政策的退出問題,這使美元出現明顯的反彈趨勢,這是2014年上半年的情況。 所以,金融危機前後美元指數長期持續在80點上下的歷史低位,隨著美元走強,從80點反彈到恢復到正常水準的100點上下,有約25%的上升空間,這就對人民幣形成實質性的貶值壓力。

現在來看,這兩年來的實際情況就是這樣走過來的。 美元指數于2014年就快速回升到95點左右,並于2015年摸高到100點,以後又回到95點上下徘徊,前幾天再次突破100點。

在這個過程中有兩個重要的事件或節點不得不提及,一個就是2014年12月美聯儲正式宣佈徹底告別QE政策,第二就是2015年12月金融危機之後,美聯儲首次提高聯邦基準利率0.25個百分點。 這種趨勢現在仍在持續當中,原來預計美聯儲今年會加息3到4次,或是2到3次,現在均未能實現。 現在看來12月第二次加息的可能性很大,但現在又受到美國大選的影響,增加了新的變數。 但是不管怎麼樣,從歷史經驗來看,美聯儲正常的基準利率應該維持在5%到6%,現在隨著現代電子資訊以及互聯網技術的迅猛發展,全球互聯互通,經濟一體化,歷史的經驗也不一定完全會恢復或者是適用。 但我認為,美聯儲的基準利率回檔到4%到5%,應當極為合理。 而要實現這一點,預計仍有較長的路要走,我覺得怎麼也有2到3年的時間。

所以,這裡我再大膽做一個預測,未來1到3年的短週期中,人民幣匯率仍將面臨一定的貶值壓力。 做出這個預測的背後更重要是各國的經濟對幣值的一個支撐,環顧未來,全球發展的大格局我認為一定是美強歐弱,美強日弱。

講到這裡,也許有人會問,2015年中國就制定了人民幣與一籃子貨幣掛鉤的匯率政策或機制,今年的10月1號又被IMF納入SDR貨幣籃子,那為什麼非要與美元做比較或拿美元說事? 這個問題在於美元是全球最重要的儲備貨幣,它在全球儲備貨幣當中大約占了2/3,全球石油、黃金等主要的大宗商品均以美元計價為主,中國的外匯儲備也同樣的是以美元為主,我們不以美元為主,又能以哪種貨幣離衡量呢? 以俄羅斯的盧布來計量分析,又有什麼意義呢? 那只能是一個地區性或者兩國間的衡量指標,不能賦予全球性意義。

第二個問題是中國制定的十三五規劃,年均增長率應在6.5%以上,這比美國經濟的增長率只高不低。 表面看中國的經濟表現強勁,對人民幣匯率應該走強才是,但是我認為這裡的問題是,中國今年前三季度雖然GDP均增長6.7%,但是外貿進出口卻是下降的。

而衡量人民幣匯率的強弱,現階段對中國來說,最重要的正是外貿進出口。 中國前三季度經濟增長之所以還能維持符合預期的較高增長,很大程度上是依靠政府的基礎設施投資和房地產的拉動。 這類投資很難帶動外資進入中國,所以對人民幣的匯率的支撐作用實際上並不是很大。

限於時間不能就廣泛的問題展開討論我就先講到這兒,講的不對的地方請地方批評質證謝謝大家!

沒有留言 :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