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26日 星期四

宏觀縱覽/中國大陸經濟回升趨勢確立


 近期陸續公佈的資料顯示,經濟企穩回升趨勢進一步明確。不少外資投行開始唱多中國大陸經濟,並上調今年經濟增長預期。有外資機構分析人士指出,經濟資料向好顯示經濟復蘇正在延續,陸續出臺的宏觀政策和改革措施有望給中國大陸經濟帶來持續利好。

 調高經濟增速預期
 近期宏觀資料向好令外資機構對中國大陸經濟的預期轉向樂觀。?豐銀行23日公佈的資料顯示,9月?豐中國大陸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初值為51.2,創下6個月來新高。近期公佈的社會用電量、貨運量、工業增加值、PPI指數等多項經濟資料顯示,中國大陸經濟正進一步好轉。
 對於經濟資料超預期,不少分析指出一系列穩增長的宏觀政策出臺為經濟增長提供了正向引導作用。渣打銀行指出,中國基建開支增加保證了經濟企穩回升態勢,這意味著經濟增長下行風險在放緩。
 巴克萊資本研究報告指出,政府不斷加大在城市管網等基礎設施建設方面的投資支出,尤其是區域性專案工程建設的支出,不少城市基建專案在今年審批速度加快,上述專案的基建投資將成為區域經濟增長有力支撐。
 受近期中國大陸經濟資料回暖的影響,部分外資機構也調高了對中國大陸經濟增長前景的預期。花旗銀行9月初將2013年中國經濟增長預期從7.4%上調到7.6%。瑞銀將中國三季度和今年全年GDP增長預測從7.5%分別上調至7.6%。德意志銀行9月12日發佈報告稱,預計中國的經濟增長率在第三季度回升到7.9%,在第四季度進一步攀升到8%。這也是德意志銀行自8月後二度提高中國經濟增長預期。
 ?豐銀行研究報告指出,中國大陸內需和外需環境的改善是PMI走高的重要因素。隨著穩增長措施持續發揮效力,預計當前的復蘇態勢將在未來持續,可以適當調整對中國大陸經濟中期和長期增長前景的看法。
 德意志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馬駿認為,上修中國大陸經濟預估緣於8月工業產出、零售銷售和固定資產投資等資料好於市場預期,來自消費者的下游需求和投資活動都已開始為整體經濟提供支撐。
 外資關注改革成效
 儘管宏觀經濟回暖趨勢明顯,但外資機構分析人士認為,中國大陸政府近期加快經濟改革的步伐,不少改革措施陸續出臺並且取得階段性成效,是中國大陸經濟增長沒有“硬著陸”風險的重要原因。由於改革政策需要時間消化,中國大陸經濟不能確認可以保持穩定復蘇並出現快速反彈,改革成效或成為擾動經濟進一步增長的主要因素。
 摩根士丹利研究報告指出,6月底出臺的系列穩增長政策改善了去年年底經濟低迷的走勢,政府顯示出了推進結構性改革的強烈意願而且已經開始實施了部分結構性改革措施。這種增長加速是否可持續,在很大程度上都依賴穩增長政策措施的進一步落實和細化。
 渣打銀行也指出,從反腐、政府審批權力限制、利率市場化、穩健貨幣政策等政策信號來看,關鍵改革已經開始,計畫於11月召開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有望討論下一階段中國大陸經濟改革的系列措施,對中國大陸經濟發展及未來增長有重要影響。
 野村證券中國區首席經濟學家張智威認為,新一屆政府致力於通過結構改革推動經濟增長,同時注重防範金融風險,這對於中國經濟的長遠發展來講很有利。瑞銀首席中國經濟學家汪濤則表示,保住中國大陸經濟增長底線問題不大,但從長期來看,中國依然存在結構性挑戰,比如經濟增速正在趨勢性放緩,需妥善解決債務和產能過剩問題,解決城鄉之間、投資和消費之間的不平衡問題。這要看新一輪改革是否能釋放新潛力。
 對於未來中國大陸經濟走勢,外資機構也表現出謹慎樂觀的態度。摩根士丹利認為,根據內需的增長勢頭和該機構對未來18個月的全球需求預期,中國大陸經濟增速急劇放緩的情況可以避免,在去杠杆化過程中經濟增速變化的路徑最有可能是一個“淺U形”。
                   (大陸國研網專供,作者:倪銘婭)

沒有留言 :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