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7日 星期四

破除三迷思、掌握四原則 培養孩子的挫折忍受力

「現代的父母正陷入一個不自覺的矛盾中。一方面我們擔心外面的世界充滿危險和誘惑;一方面我們又很焦慮小孩太脆弱,經不起挫折和打擊……」知名的精神科醫生和作家王浩威細膩的觀察,對父母而言,有如當頭棒喝。
一位四十多歲跨國金融機構投資部門主管,工作上每一筆交易決策牽動的金額都是天文數字。每天、每週、每月的投資績效都得和公司目標、和市場、和同業相比較。在工作上,這位跨國企業的精英可以從容的面對巨大壓力,甚至當部屬被挫折擊敗時的精神後盾。但是,當自己十二歲的女兒第一次參加學校必須外宿的畢業旅行時,這位抗壓性強的爸爸竟然焦慮起來:「我問她去哪玩?住哪裡?爸爸也一起去好嗎?我真的不放心……真的想去附近旅館住,好就近照顧她……」

人工打造的挫折
這位爸爸不是個案。有太多的父母有同樣矛盾的心情,所以有人寧願在寒暑假花數萬元讓孩子出國去「體驗貧窮」。或積極打聽哪裡有冒險和探索課程,希望藉由溯溪、攀岩、露營……這種由人工打造、安全可以掌控、風險可以預估的活動,「訓練」孩子的抗壓和耐挫力。
《親子天下》雜誌去年四月的調查發現,有八成六的國中小老師認為,現在學生情緒管理最大的問題就是「缺乏挫折忍受力」。老師的整體觀察也印證了父母的焦慮。
王浩威分析,少子化的時代,小孩成為稀有動物,是周圍大人共同關心的焦點,「擁有的關心如此多,孩子幾乎不可能被忽視,也就沒有所謂『適當的挫折』」。
在經濟愈來愈富裕、「孩子」物以稀為貴的時代裡,父母想要培養一個能夠從容面對逆境,把失敗當做成長養分的小孩,其實是很大的挑戰。
家長期望小孩快樂、成績好、有好朋友、對自己的生活滿意……要達到這些期望,必須仰賴小孩自己的內在力量,去妥善處理日常生活的各種挑戰。「面對挫折,『忍耐』是很苦、是不得已的。父母或許該試著幫助孩子建構新的態度,陪孩子面對挫折,也就是增強對抗挫折的免疫力,」教養專家楊俐容提出,用「免疫」取代「忍受」的新角度。
哈佛大學博士羅伯特‧布魯克斯(Robert Brooks)認為,從內在面對挫折的能力包含:
1. 能有效處理緊張和壓力,適應日常挑戰的能力。
2. 能從失望、困境及創傷中復原,發展出明確且切合實際的目標,解決問題。
3. 能與他人自在相處,尊重自己和他人。
「父母和小孩每一次的互動,都是協助孩子培養挫折忍受力的教育機會。因為在處理每件事和問題的過程中,他們學到更多啟示,克服逆境的種子也將從中萌發茁壯。」羅伯特.布魯克斯在《培養小孩挫折忍受力》一書中提醒,挫折忍受力不是一堂進社會前才要學習的「課業」,而是父母時時刻刻都需要重視的教養關鍵元素。
父母在培養小孩挫折忍受力時,必須先破除三大迷思:
迷思一 愈挫越勇
「一、二十位有醫師、教師背景的家長集體控訴某機構,訓練小孩學吞火、走碎玻璃、劈木板來克服恐懼,改善成績。結果孩子成績沒有變好,反而因為燙傷、拉傷就醫,甚至求助心理治療。」這是去年轟動一時的社會新聞。家長繳數十萬元的學費,讓孩子學吞火來克服恐懼和挫折。新聞的背後,透露出父母對於尋找教養小孩挫折免疫力「捷徑」和「方法」的焦慮。
許多父母認為孩子因為缺乏挫折,所以沒有挫折忍受力。在如此簡單的邏輯下,解決問題最快的方式,就是想辦法「製造挫折」。但這就像把免疫系統還不健全的孩子,放進充滿病毒的環境裡,效果可能適得其反。
根據沃娜和史密斯博士在《成長一路走來》一書中,對一群夏威夷孩子做了長達四十年的研究,歸納出擁有挫折復原力的人,共同擁有五種正面的人格形成要素:
1. 滿意自己的工作和學業成績。
2. 和家人或親屬間的感情深厚。
3. 直到成年仍和父母及手足維持良好的關係。
4. 有好幾個摯友可以提供精神上的支持和關心。
5. 正確的自我評估,了解自己是快樂的、很滿意目前的生活狀態。
根據研究,擁有良好挫折忍受力的人,共同的「基礎」就是擁有穩固的人際關係,擁有愛與被愛的經驗。父母在給小孩挫折之前,應該先讓孩子確知自己是被愛和獲得接納;同時自己在父母的眼中非常特殊,深受賞識,而不是急著給他「更多挫折」。
任職於哈佛大學的挫折忍受力專家羅伯特.布魯克斯,清楚定義挫折忍受力高的年輕人,擁有的特質包括「自覺特殊,且深受賞識,……會為自己設定切合實際的目標及期待,可以發展出解決問題及做決定的能力……」。他們的自我概念中,都是優點及能力強的形象。使得他們得以發展出與同儕和成人相處的人際關係技巧,能以適當並自在的態度,向可提供支援的成年人求助。
迷思二 太害怕孩子不快樂
現代父母常常太急著滿足孩子的需求,害怕孩子不開心,無形中讓小孩養成自我中心,無法等待,一旦有絲毫情緒上不被滿足就覺得挫折。楊俐容舉例,她在飛機上看到一個五、六歲的小男孩,一上飛機還沒有坐定就吵著要喝可樂,阿嬤立刻打開給他。後來下了飛機,在行李輸送帶等行李,小男生把玩具放在輸送帶上跟著轉,也沒人制止。
「這樣的小孩,未來只要有小小的需求不被滿足,就會覺得都是別人的錯,都是挫折!我曾經遇到一個長大的『慣寶寶』,一年換二十多個工作,理由包括『公司冷氣不冷』,」楊俐容說。
冒險教育專家、國立體育大學助理教授謝智謀也觀察:「現在的父母太害怕小孩討厭學習。」因為擔心困難的挑戰,破壞了小孩學習的胃口,父母往往會在兩難中搖擺不定,是該堅持孩子克服困難,繼續學習?還是尊重小孩的意願?
台北市新生國小附幼園長周靜羚在教育現場看到,在少子化趨勢下,小孩們只要一個「挫折」的表情出現,成人就急著介入幫忙解決。這樣小小的舉動,無形中剝奪了孩子面對困難的機會,小孩克服挫折的強度也因此愈來愈低。
父母太害怕孩子不快樂,因而大量減低了孩子該面對的現實挑戰。高度介入孩子原本該自己處理的問題,其實是剝奪了孩子成長歷程中,自然而然應該遭遇的探索機會
迷思三 「哪有這麼嚴重?」
以大人的標準,孩子眼中的「挫折」往往渺小到可笑。比方說:下棋輸了、積木拼不好、考試考不好、搶玩具搶不贏別人……
但此時,父母一句「哪有這麼嚴重」反而會讓孩子再一次受挫,讓他們覺得連有挫折的感受都是不對的。漸進式的從小小的挫折中學習,才能夠讓小孩練出穩固的挫折免疫力。
楊俐容記得小女兒一歲多的時候,曾經有一次試圖自己穿長褲,試了整整四十分鐘都不成功,腳就是沒有辦法順利的一隻伸進一隻褲管。最後小娃兒氣得大哭,大人看了忍不住想笑。
小小孩穿不好褲子,這是挫折。
國小的圍棋選手因為不願意承擔比賽的輸贏,選擇退賽。這是挫折。
一位高中女生跟班上男生告白後,被對方公開取笑,引起全班男生的聯合作弄,女生整整三個月每天回家以淚洗面。這也是挫折。
「挫折是主觀的,是一種情感,要去尊重和同理小孩的心情,」友緣社會福利基金會副執行長黃倫芬語重心長。家長眼中微小的挫折對小孩來說,都是對自己能力的否定。黃倫芬提醒,大人絕對不要對孩子說:「只不過是輸了一盤棋……」、「也不會怎樣……」,因為大人能夠說出這樣雲淡風清的言語,是因為有數十年的人生歷練。
楊俐容的做法是,去買一條容易穿的寬鬆長褲,讓小女兒試著穿這條「作弊」的長褲。如此讓一歲多的小孩建立起自信,也學會了新的能力。
四原則建立自信
想要幫助他,怕是一種剝奪;強迫自己放手,又怕殘忍得不是時候;如何讓孩子自覺特殊深受賞識,但又不至於是一廂情願的寵溺?到底家長該怎麼做,除了澄清三大迷思,更需要掌握四大原則,才能正確建構、提升孩子的「挫折免疫力」。
原則一 陪小孩分析挫折的原因和解決方法
當小孩生病的時候,父母都會注意提醒要他多穿衣服、多吃營養補品、避免吃冰、充足睡眠等。而不會只是空泛的拍拍肩膀說:「你要健康一點喔!」
但是,當小孩面對挫折的情緒時,父母往往忘記用同樣的態度去幫忙。比方說,父母應該陪著孩子了解發生挫折的原因,去找到解決的方法,陪伴多多練習等,而不只是說句:「你要勇敢一點!」
黃倫芬指出,把挫折化為學習必經的歷程,分解為三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認識覺察」;
第二個階段:「澄清了解」;
第三個階段:「轉化學習」。
當孩子回家後,很沮喪的跟父母說:「班上○○○都不和我玩……」;父母若是回應:「不要理○○○」。像這樣的回應,就是根本沒有進入「認識覺察」挫折的第一個階段,錯過了從挫折中學習的第一個機會。
父母的回應假如是:「雖然○○○不和你玩,但在媽媽的眼中你是最棒的,你和別人玩就好,不要理他。」這樣的回應,通過了第一個階段,但在第二個「澄清了解」的階段卻又轉走了,因此錯過了一次從挫折中學習的機會。
恰當的做法是,第一個階段,父母以同理心的角度,試著理解孩子的難過心情,幫助小孩認識和覺察到挫折。然後進入第二階段,分析他被同學排斥的原因或試著討論班上受歡迎同學的特質,有哪些特質是值得學習的。接著才能進入第三階段,陪孩子學習,最後內化成為自己的能力。
原則二 接納小孩本性,幫助孩子找到切合實際的目標,「挫折」才顯得有「意義」
多數的都市小孩從小到大,生命的空間和意義只局限在教室裡,很自然,成就和挫折也是被框在這小小的範圍。因為成就的指標受限,能夠受到肯定的機會也變少,挫折也就相對變多。
冒險教育專家謝智謀曾經有一段荒唐的青春少年,他的體會很深:「混黑道的小孩很會忍耐挫折呀,被揍很疼,要忍。只是這樣的忍耐有沒有意義?」生命曾經大起大落的謝智謀說:「當我知道自己有價值,活著可以做很偉大、有意義的事情,這時挫折和苦難就是一種化了妝的祝福。」
父母能幫忙的就是欣賞孩子不同的特質,開拓孩子生命的經驗,讓不同特質的孩子,都可以在不同的領域找到學習的意義。這時,挫折才可能變得有意義。輔仁大學社會系助理教授吳宗昇有一個六歲的男孩,他常常提醒自己,幫孩子找到「意義」。因為「小孩面對挫折時,是因為他能力不足,無法達到目標,感覺很沮喪。父母應該想想『為什麼要達到這個目標?』」
跟孩子一起釐清、建立合理的目標,才能讓孩子理解,一切挫折的忍受「所為何來」,進而願意接受可能有的痛苦,願意「延宕滿足」。
原則三 學會信任,相信孩子有解決問題的方式和能力
專長青少年治療的心理醫師王浩威觀察,父母對於孩子全部的事情都掌握得鉅細靡遺,會讓孩子感受到背後有張無形的安全網,讓孩子感受雖然父母不在,但出了事父母會扛。若父母有一些不知道、不清楚的事情,小孩就得學習自己一個人去面對,自己才會開始有能力、有信心。
換句話說,父母就算覺得很痛苦,也要學會信任。但是要信任到什麼範圍?王浩威建議:「比你現在可以接受的界線,再多一點。」
小孩每天都會碰到做決定與抉擇的機會。哈佛大學教授布魯克斯強調,當小孩感受到自己有決定權,就比較不會與父母陷入權力衝突,比較可能學會並預料自己做了選擇之後遇到的障礙,並且將過程中的挫折或錯誤視為學習的經驗。
父母從幼兒時期就可以逐漸提供「有限的選擇」:要喝柳丁汁還是葡萄汁?上床睡覺要開燈還是關燈?在幼兒能力和認知範圍內,讓孩子從小就感受到自己有能力做決定。
大一點的孩子可以多和他討論一種問題的多種解決方式,並學習列出每種方式的優缺點及可能後果,引導孩子接受做了選擇之後,必須負擔的「責任」。提前跟大孩子討論,當計畫不如預期,方法不能奏效,該如何因應處置,可以幫助孩子提前預知、準備可能的挫折,讓孩子把注意力放在解決問題、可控制的面向上,而不浪費精神在無能為力的抱怨中。
原則四 找出挫折免疫力的死角
有些挫折顯而易見,但是有些挫折需要父母細密的觀察。這些看不到的挫折往往容易被忽略,成為挫折免疫力的死角。
學齡前的孩子,挫折免疫力的死角是「有苦說不出」。面對挫折時常常情緒失控,比方說大哭大鬧、躲起來。其實這並不一定是因為孩子缺乏面對挫折的彈性,真相可能是他「有苦說不出」。因為語言表達的限制,學齡前的小孩,有些情緒無法清楚表達。因為說不出來,所以只能用最原始的本能哭和鬧來引起注意。若能夠理解小孩是因為語言表達不足,才會轉化成為情緒上的風暴,父母才不會過分焦慮。應該理解小小孩「有苦說不出」的挫折,透過引導和對話找到問題的核心。
國小中年級開始,父母則該特別觀察孩子挫折免疫力的死角是人際關係。尤其是對一些課業表現沒有大問題的小孩,因為這些孩子平常表現良好,父母往往會覺得沒有問題,不必擔心。
為什麼小學中年級開始,人際關係的挫折會浮現?因為在小學階段,從中年級到高年級,許多老師會開始透過分組活動來進行許多課程。有的老師會指定分組,有的老師則讓學生自行分組。這時人際關係不好的學生開始會感受到挫折和被排擠。若沒有及時發現小孩的困境,到了青春期這樣的挫折將會發酵。
家長若只是泛泛的問孩子:「學校都好嗎?」可能也會獲得泛泛的:「很好啊!」家長應該細心的問:「你東西沒帶,都跟誰借?」、「下課和誰在一起?」、「上次跌倒,是誰陪你?」,或和老師多多溝通。
在高中擔任輔導老師近二十年的中正高中輔導老師汪慧瑜觀察,現在高中生會尋求輔導室協助的壓力問題,有六成是人際關係,只有四成是升學壓力。
1
青春期被同學排擠的學生,這種人際關係的挫折,往往會嚴重到讓學生寧願放棄學業逃避。汪慧瑜分析,這些學生往往是同學口中「白目」,也就是「對人際關係不敏感」的人。這往往是因為人際關係的挫折在更小的時候,躲在死角,沒有被發現,因此失去強化免疫力的關鍵期。
這一代的小孩看似比較好命,生活在一個必須用人造環境打造挫折的時代。但是父母若能打破迷思,掌握原則,還是能夠有效的協助小孩強化挫折免疫力,勇敢面對逆境。
親子天下

沒有留言 :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