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12日 星期二

謠言止於智者:愛因斯坦真的有讚揚過佛教嗎?

網路上很多文章提及愛因斯坦對於佛教的讚揚,這些網路文章的描述如下:
未來的宗教將是一種宇宙宗教。它將是一種超越人格化神,遠離一切教條和神學的宗教。這種宗教,包容自然和精神兩個方面,作為一個有意義的統一體,必定是建立在由對事物的——無論是精神,還是自然的——實踐與體驗而產生的宗教觀念之上的。佛教符合這種特徵。——愛因斯坦
出自1954年普林斯頓大學出版社出版的《Albert Einstein: The Human Side》一書
原文如下:
“The religion of the future will be a cosmic religion. It should transcend personal God and avoid dogma and theology. Covering both the natural and the spiritual, it should be based on a religious sense arising from the experience of all things natural and spiritual as a meaningful unity. Buddhism answers this description … If there is any religion that could cope with modern scientific needs it would be Buddhism”
- Albert Einstein[1954, from Albert Einstein:The Human Side, edited by Helen Dukas and Banesh Hoffma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所以,愛因斯坦真的推崇佛教了嗎?
Albert Einstein - The Human Side albert_einstein
一些本著偵探精神的網友,實地去翻閱了《ALBERT EINSTEIN:HUMAN SIDE》這本書,從頭到尾都找不到網路上流傳的這段話,當我們實地上維基百科搜尋也會發現沒有網路流傳的這段話的描述,所以這段話究竟是怎麼發生的呢?

可能的真相是什麼?
有網友找出這段話的來處。
"However, we must remember that this was not WRITTEN by Einstein and only attributed to him by a biographer."
Hope this will help anyway, here i copied her answer: 
"Buddhism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what would be expected in a cosmic religion for the future: it transcends a personal God, avoids dogmas and theology; it covers both the natural & spiritual, and it is based on a religious sense aspiring from the experience of all things, natural and spiritual, as a meaningful unity"
這段來自外國朋友的信中表示,這段話並非愛因斯坦所寫的,而是幫她撰寫傳記的女作者所寫的。如果這個資料正確的話,那麼愛因斯坦是沒有說過推崇佛教的言論的。

那…為什麼會演變成這樣?
如果我們多看一下這方面的資料,可以了解到愛因斯坦認為西方的猶太教非常的幼稚,當然這挑戰了西方的信仰。於是愛因斯坦和緩的表示他的宗教觀:
「你所讀到的關於我信教的說法當然是一個謊言,一個被系統地重複著的謊言。我不相信人格化的上帝,我也從來不否認而是清楚地表達了這一點。如果在我的內心有什麼能被稱之為宗教的話,那就是對我們的科學所能夠揭示的這個世界的結構的無限的敬仰。」
「我們不理解的事物存在的知識,以及我們對那些我們的意識可以接受的最深奧的推理和最美麗事物的感覺構成了我們對宗教的虔誠。在這個意義上,但僅僅在此意義上,我深信宗教。」
「有一個無限的高級智慧通過我們脆弱無力的思維可以感受的細節來顯示他自己,對此謙卑的讚美構成了我的宗教信仰。」
這樣的觀點其實和佛教是接近的,對於佛教與禪修有了解的人一定不難理解那位女作者為什麼做出這樣的延伸解讀了。

看事情要全面,不能以遍概全
人們的爭論往往來自於觀點的不同,同樣的一件事情有許多不同的觀點與解讀,站在每個觀點上每個人都是對的,最好的方式就是體諒包容他人不同的觀點。
整個事件來說,女作者所做出的解讀並沒有不妥,但是引述這段話的人將他上綱到愛氏所言,因此產生了爭議。但我們如果去思考引敘者的立意,也許他的本意是善良的並沒有惡意,只是久而久之變成各執一方的人事爭吵的導火線。
回頭看看我們生活中每天發生的事情,常常也是這樣不是嗎?
愛氏對於聖經中的記載很不認同覺得幼稚,或者說我們看佛經一些典故的時候,理性的想也會覺得豈有此理甚至是莫名奇妙,沒有理性的人則是不用大腦的完全相信。
不管是完全否定還是完全肯定,這都不是有智慧的做法,修行人要修的有智慧,就是要去理解為什麼這個故事會這樣寫,在當時的時空背景下有當時的道理,去了解這些故事的背景,就不會迷惑與迷信了。

沒有留言 :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