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3日 星期日

烏拉圭的高福利國家管理歷程

1952 年,烏拉圭廢除了效率低下的總統辦公室,轉而由九人組成的國民議會實行統治。這九個人,相當於當年烏拉圭的九個常委,當然,他們來自不同的政治黨派。但在進行福利國家改革的問題上,九核心達成了一致意見:堅決推行國家福利改革。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很快,醫療、養老保險、失業保險、教育等諸多方面的公共服務被政府大量製造出來。最高的時期,超過40% 的人在政府提供的福利下生活。表面上看,邁進福利國家門檻的烏拉圭人民幸福指數蹭蹭上竄,越來越好。但一個大問題馬上來了:錢呢?


製造公共產品需要金錢,維持這些公共產品的運轉需要更多的金錢,同時還需要龐大的人力。黑茲利特在書中統計,政府福利機構的大肆擴張使得烏拉圭一度有五分之一的人口是依靠“吃體制飯”而生活。養活他們需要一筆不菲的開支。況且,南美諸國政府的腐敗程度堪稱雁過拔毛,絲毫不輸給某些亞洲國家。沒有貓兒不偷腥,烏國官員下了班也需要吃鮑魚、混夜場、馬殺雞。這一切,都要從政府開支中“提成”。並且,政府開支越大,他們“提成”的數額自然越高。1961 1962 年,政府赤字從兩億比索上升到八億比索,創下三十年來最高紀錄。

當年的烏拉圭只是南美洲一個經濟並不發達的農業國,國民實際上拿不出足夠的錢養活因追求社會福利而日益擴大的公務員隊伍、不斷增多的社會服務,以及腐敗的官員。看樣子,這個社會福利計劃是很難繼續推行下去了。但困難歸困難,架不住當年的烏拉圭人民志氣高,發誓要把“南美洲的瑞典”的美譽保持到底。苦,不能苦國家;窮,不能窮政府。如此深刻的政治覺悟讓烏拉圭人民咬牙接受了政府提出的解決方案:印更多的鈔票。

讓貨幣貶值大概是政府用來抵消債務的最便捷手段了。但隨之而來的通貨膨脹就像是一副多米諾骨牌,只要一開頭,就很容易形成惡性連鎖反應。果然,1965 年的物價上漲高達88% ,第二年繼續上漲超過40% 物價一上漲,烏拉圭人就上街,政府因此不得不提高工資。但如此一來,公共開支變得更大,於是政府又發行了更多的鈔票。通脹的雪球越滾越大,政府的財政情況並未得到任何改善。

這時,烏拉圭政府開始尋求別的辦法,比如對進口貿易實行嚴格限制,以免貨幣進一步流失。此舉最直接的後果是助長了烏拉圭與巴西等國之間的走私貿易。此外,極度缺錢的政府開始對商業徵重稅,這導致烏拉圭不少企業倒閉、工人下崗,增多的失業人口進一步加重了國家福利系統的經濟負擔,新一輪的印鈔和通脹又開始了… …就這樣,烏拉圭一步步陷進他們自己設定的福利國家圈套當中。這似乎距離最初政府對人民許諾的美好圖景相去甚遠。實際上,“南美洲的瑞典”在當時只能算是一個通脹嚴重、黑市猖獗、社會動盪、政府權力不斷擴張的國家。

沒有留言 :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