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月8日 星期三

思維決定財富

以前魚頭寫過一篇文章,敘及人的思維決定貧富。他舉得例子是三反五反和文革時期,許多資本家和地主被踩翻在地,淪落到社會最底層,一無所有;而貧下中農分了他們的財產,生活安康。但在改革開放後,富人仍舊白手起家變成富人,窮人仍舊歸於窮人。 

這是一篇引起激烈爭論的文章,我當時只是旁觀,沒有參與。不料前天在皖南山區裡,卻得到了印證。 房東祖上是開綢緞莊的,後來日本人侵略中國,於是丟掉城市的家業逃回山區,之後父母又因為賭博中了圈套,一夜之間輸掉3000大洋,賣掉田地償債,掉入貧困。這救了他們家一命,冥冥中可能什麼運數在罩著他們家族。 就像《活著》裡富貴輸掉了財產,贏家被判為地主槍斃,對富貴說:我是替你死的啊。 在經過數十年變遷後,社會開放,這家人又開始做生意,生活變得好起來。不僅僅如此,許多當年的生意人和地主也各自興旺發達,而村里當年打土豪分田地的貧民,仍舊是貧民。 

許許多多的人和我交談,對我白手起家根本不信,一定認為我有什麼人資助,他們的問題是:誰給你資本啊?否則怎麼做生意啊? 然後對我勸他們去創立一番事業的說辭毫不在意。後來,我也不勸人們做生意,其實在這個世界上,打工也不是什麼錯的選擇。 重要的在於投資頭腦。 


十年前你開一個廠,和你去炒房,是個不同的概念;十五年前,你拿一百萬買房,和你開個房地產公司是個不同的概念。而你當時拿一筆錢去炒股票和前面兩個選擇相比較,更是悲慘世界了。 不僅僅是四五十歲的人,經過一番思維定勢後,固化所有的行為模式;二十幾歲的青年人在經過傳統教育的教化,也變成行屍走肉,只是為生存而賺取一份薪水而已。 但很多時候,農民走出來,進城做小生意,進而發家致富,是因為他們沒有讀過什麼書,頭腦中沒有什麼藩籬。自然,絕大多數農民還是未能出頭的。 這裡的區別在於城市裡讀過書的人有了知識,卻沒有了創業精神;農民沒有知識的佔多數,而創業精神對他們來說是句廢話,因為他們從地裡刨食時就是在創業了。但是知識和見識仍舊約束了他們的出頭之路,而家族淵源有經商傳統的,則言傳身教更容易起家。 許多農村的小孩子,機緣巧合,在親戚的店里和公司裡幫工,因為出身的貧寒,自然不會計較地位和名頭,而這種小生意什麼都教什麼都要學,於是這些小孩子也有機會出來創業。像浙江溫州、福建、廣東潮汕台山一帶的宗族觀念重,有出手幫助小輩創業的習慣,他們的成功就更容易了。 我是經過傳統教育的人,知道沖破頭腦的藩籬是很難的,出來創業我也是經過九曲十八拐,三十歲之後就沒有替人打工的心思了,偶爾為了進入新的行業去別人公司學習一下。 今天,不說是做期貨,即使我仍舊一無所有,我還是可以重新創立一番財富。 這就是頭腦的價值了。

沒有留言 :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