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9月15日 星期一

當年放棄70萬,如今坐擁72億美金

根據阿里最新披露的招股書,集團首席財務官蔡崇信的持股量和持股比例分別是83,499,896股和3.6%。按照阿里最新2000億美金的估值,這部分股份的價值達到了72億美金之巨。

1999年,在杭州,蔡崇信經朋友介紹認識了馬雲。蔡崇信對兩件事情留下了深刻印象:馬雲想創建Alibaba.com這個國際進出口平台的宏願,和馬雲的領袖魅力。

那年晚些時候,蔡崇信再次來到杭州,帶來了他懷孕的妻子克拉拉以說服她同意,那將是他們三個孩子中第一個。也是那次旅行中,馬雲和蔡崇信泛舟西湖,在那裡商討了阿里巴巴未來的遠大計劃。

辭掉70萬美元的工作

蔡崇信辭去了他在AB投資公司70萬美元一年的工作,提出想為阿里巴巴工作,不要錢。馬雲要求阿里所有18個創始人——裡面只有蔡崇信是西方教育——接受600美元一年的薪水。


在成為阿里巴巴集團副主席前,蔡崇信擔任阿里巴巴首席財務官超過十年之久,管理著公司的發展。他主導了2012年回購雅虎所持阿里股份的交易,那時回購股權花費了76億美元。

埃里克·傑克遜自從2007年雅虎持有阿里40%股份時,就成為了雅虎的積極投資者。在阿里回購行動後,傑克遜和蔡崇信2010年10月在香港長談了90分鐘。

“那次讓我一次大開眼界”,智冶基金的創始人傑克遜說,“他是如此讓人印象深刻,以至於結束會談時,我自言自語道,我們應該趕緊回去再買一些雅虎股票,因為在美國沒有任何一個人理解雅虎持有的40%阿里,將會成為一個真正的互聯網巨臂。”

找Joe蔡就對了

這位“台灣囝仔”,不僅在阿里巴巴內位居要職,還是最敏感的職務。當記者向阿里巴巴的員工一問起“Joe蔡”,每個人都閉嘴,“他不能談!”為什麼? “他太敏感了,要我談馬總(指馬雲)都可以,就是不能談Joe蔡!”這位台灣囝仔為什麼能在阿里巴巴內部引起所有人的高度敏感?

過去十多年,蔡崇信一直擔任阿里巴巴的財務長,直到最近才交棒,轉而擔任“集團執行副主席”;但無論職銜如何改變,阿里巴巴上上下下的員工都清楚,“只要是財務、投資的事,找Joe蔡就對了!”他就是阿里巴巴集團的財務、投資“總負責人”,所有阿里巴巴的資金調度、轉投資、募資入股,甚至到近期阿里巴巴即將重新掛牌上市,全部由他統籌負責。蔡崇信身負的業務敏感性,不言而喻。

如何成為阿里帝國最佳拍檔

蔡崇信與馬雲都是1964年出生,除此之外,兩人從家世、學經歷到個性,幾乎沒有一樣相同,甚至是南轅北轍。馬雲開朗活躍,擅長演講,有獨特的個人魅力;而蔡崇信安靜低調不多言,人很隨和。兩人一動一靜,一外一內,卻是成就今日阿里巴巴龐大帝國的最佳拍檔。

在台灣提起蔡崇信,也許企業界認識他的人並不算多,但如果提起他是“常在法律事務所的第二代”,相信許多人都會有印象;因為蔡崇信的父親蔡中曾、祖父蔡六乘,就是以國際法律事務見長的“常在法律事務所”創辦人,早期在台灣律師界,“常在法律事務所”與“理律法律事務所”可說是台灣獨占鰲頭的兩大律師樓,而蔡崇信,從小就在這個充滿法學素養的世家長大。

在耶魯大學完成學業後,蔡崇信便在海外工作,1996年,與台南幫大老、也是南紡創辦人吳三連的孫女吳明華結婚,由於蔡中曾的政商人脈廣闊,他還是乖乖回台,在晶華酒店辦了一場世紀婚禮。

蔡家政商實力深厚,根據“常在”早期的合夥人、現任華​​通律師事務所所長劉振瑋表示,蔡崇信的祖父當年還曾經接受過上海黑幫教父杜月笙的法律諮詢,地位可見一斑,來台後,也經常承接行政院等官方大型法律案件的委託;父親蔡中曾則是台灣取得耶魯大學法學博士的第一人,還擔任耶魯大學的校董。後來蔡崇信和父親一樣取得耶魯法學博士學位,父子同樣出自耶魯名門,曾經是台灣法律界的一則佳話。

但接下來人生的路,父子倆就完全不一樣了。 “蔡爸爸”個性開朗活躍,還是橋牌好手,在好友口中的蔡中曾是位“天才”,很多新事物一學就上手,因此也把常在律師樓經營得有聲有色。當年台灣國際性的司法案件還不多見,“常在”很早就接辦這類型案件。
蔡崇信和父親的個性大不相同,他外表謹慎嚴謹,不多話,但事情一旦決定,絕對是破釜沉舟使命必達。例如當年蔡崇信要辭掉在歐洲投資銀行的工作,進入阿里巴巴,就上演了一番“家族爭執”,才順利過關。

耶魯畢業之後的蔡崇信,原本在北歐地區最大工業控股公司Invester AB香港工作,負責亞洲業務。 1998年,Invester AB計劃參與阿里巴巴的增資,於是代表人蔡崇信和當時的馬雲有了“第一次接觸”,沒想到,幾次談下來,蔡崇信自己“愛”上阿里巴巴,向馬雲毛遂自薦,而且還帶著太太同行,以示決心。

據媒體報導,當時的阿里巴巴還是一家前途茫茫,“錢”景不知在哪的網絡公司,能得到外資金童蔡崇信的“青睞”,馬雲​​第一時間還不敢接受,直說只付得起人民幣500元的月薪,哪請得起“年薪300萬港幣”的蔡崇信?

同一時間,就連一向開朗民主、尊重孩子自由發展的蔡中曾也搖頭,當時蔡中曾問身邊幾位經常進出中國市場的好友,據說每位好友都投下“反對票”;但最後,蔡崇信心意已決,蔡中曾仍然放手,讓蔡崇信自己選擇。

就這樣,蔡崇信捲起袖子,把名牌西服收進衣櫃,踏入總部位在杭州的阿里巴巴,開始埋鍋造飯的工作。

如果以現在資本市場的標準看待,當時的阿里巴巴恐怕只能用“一片荒蕪”來形容,別說沒有製度、標準,就連最簡單的公司登記都沒有,蔡崇信到了之後,把阿里巴巴的員工集合在一起,在杭州濕熱的夏夜裡,拿著一塊小白板,揮汗如雨地從最基本的“股份”、“股東權益”開始教起,接著又幫創始的“十八羅漢”,擬了十八份完全符合國際慣例的股份合同,從這一刻開始,阿里巴巴這家“公司”,才有了最粗略的雛形。

緊接而來的最大難關就是“錢”,也是蔡崇信進入阿里巴巴之後最艱鉅的任務,尤其2000年前後,網絡泡沫折損了一堆網絡公司,蔡崇信要幫阿里巴巴在市場上找錢的難度,可想而知。從蔡崇信進入阿里巴巴起算,阿里巴巴一共經歷了3次的重要增資,每一次,都讓阿里巴巴脫胎換骨,有了嶄新的面貌與股東成員,背後都是蔡崇信操刀,辛苦奔波的成果。

第一次增資是2000年,也是難度最高的一次,阿里巴巴要增資2500萬美元。當時正值網絡泡沫,網絡公司血流成河,不知倒了多少家,阿里巴巴的狀況當然也好不到哪裡去。此時,蔡崇信找上了日本軟銀的孫正義。

當時蔡崇信和馬雲兩人赴軟銀在東京的辦公室談判,投資銀行出身的蔡崇信,深諳談判出價之道,即使兩人明知當時的阿里巴巴體質羸弱,根本沒有多少談判籌碼,但一坐上談判桌,馬雲發揮獨有的個人魅力,大談阿里巴巴美麗前景,一旁的蔡崇信雖然不多話​​,卻在關鍵時刻,對孫正義前兩次的出價,勇敢說“不”。最後兩人“完美搭配”,讓孫正義點頭答應拿出2000萬美元。這一仗,蔡崇信幫阿里巴巴度過最危險的難關。

軟銀的資金到位後沒多久,美國科技股就因網絡泡沫,從高點崩落,許多電子商務公司都在這波熊市中滅頂,惟獨資金在手的阿里巴巴,有驚無險挺過這場世紀風暴。蔡崇信的運籌帷幄,當然得在功勞簿上記一大筆。

此後,2004年、2005年,蔡崇信再度發揮冷靜清晰的策略分析能力,分別替阿里巴巴籌資8200萬美元,並合併雅虎中國,這兩次重要的翻身,不僅讓阿里巴巴有充足的資源,建構“淘寶網”,也因合併雅虎中國,坐穩今天中國第一大電子商務的寶座。

一位投資銀行人士分析,一路走來,蔡崇信操盤的最大難度,就是以馬雲為首的經營團隊“根本沒有錢”,這群人手中唯一有的就是“看對市場,卡對位置”。
阿里巴巴的製片人

阿里巴巴不總是被股東熱愛。在2011年轉移支付寶的所有權,阿里引起了雅虎和軟銀的抱怨,蔡崇信帶領阿里巴巴和雅虎軟銀展開談判,達成了隨後的補償協議。

如果阿里巴巴是一部電影,那麼馬雲是明星主演和導演,蔡崇信則是製片人。當馬雲冒出很多想法,並且深入業務中去時,蔡崇信被看做是那個搞定事情的人。大部分認識蔡崇信的人,都描述他是一個低調、公平和謙虛的人。

“事實上,這對搭檔如此成功,大概就是因為他們是如此迥異的兩個人。”著名投資家吉姆·羅傑斯直言,“作為一個團隊,他們做的非常出色。”

沒有留言 :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