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有三個最大的懸念,1、美元第二次加息在什麼時候? 2、中國人民幣硬挺美元高位到何時? 3、東亞地緣政治衝突(最可能是朝鮮)何時爆發?而這三者間有著微妙的邏輯互動關係。
早在2010年初的時候,本人在《2010-2014:全球紙幣危機與中國社會變革》一文中就指出:按照一般的歷史邏輯,一場大的金融危機之後,是經濟危機、貨幣危機、社會穩定危機、政治危機,如果人類沒有能力扭轉,最後很可能演化為戰爭。其後,“天安艦事件”很快發生了,本人隨即(2010年5月16日)就撰文(見附文)預警美國正在重返亞太,將來很可能推動朝鮮半島發生熱戰。
時至今日,預警中的經濟、貨幣、社會穩定和政治危機先後在全球發生,包括美國的“佔領華爾街”與反種族歧視運動、歐洲的恐怖襲擊、正在法國發生的“黑夜站立”運動等。
然而,與此同時,世界各大國均沒有實際意義的變革,貧富分化更為加劇,機器人對人類勞動的替代加速了這一進程,社會貧富、種族矛盾更加尖銳。各國對政府很便宜對百姓很昂貴的最後拯救手段——量化寬鬆印鈔票已經走到了“負利率”的窮途末路——日元實行負利率後反而大漲,因為老百姓可以選擇將現鈔存在家中,這意味著央行和銀行系統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
各大國在都不願主動針對自身弊端進行痛苦手術的情況下,向外轉嫁危機就成為必然的選擇,而美國是最有能力這麼做的——它也的確在這麼做,2012年初,美國總統、三軍總司令奧巴馬正式宣布“重返亞太”新軍事戰略,如今東亞的地緣政治隱患均由“死火山”轉化為“活火山”——從朝鮮到釣魚島,再到台灣、南海等,美國到處在煽風點火。
美國曾經一度在烏克蘭和中東製造戰略“手筋”——試圖乘亂截斷中東油氣出口以及俄羅斯油氣對歐洲的出口,從而引爆石油危機同時衝擊歐盟、中國、俄羅斯和伊朗。然而硬漢普京帶領俄羅斯以超級鐵腕挫敗了美國如意算盤,使美國在中東和烏克蘭的圖謀成為“雞肋”,甚至淪為“笑柄”。
因而,前不久美國與俄羅斯在中東和烏克蘭問題上達成暫時和解,美國顯然已經也只能將最重要的賭注押在了東亞。俄羅斯也從敘利亞撤軍,把進攻性防禦重心轉向東北亞。這個重大信號意味著朝鮮半島在一年內發生戰爭的概率已經達到了50%。它也相當可能成為打破過去三四年來全球大國博弈焦灼僵局的突破口。
一言以蔽之,東亞版“科索沃戰爭”或已在所難免。 (作者為中華元智庫創辦人)
舊文照登:2010年5月16日
不能小覷“朝韓熱戰”隱患對中國的影響
在韓國“天安艦”事件上,中國人存在戰略盲點嗎?
在判斷宏觀經濟和金融市場的趨勢時,人們常出現戰略性盲點,盲點是因為想當然的漠視——比如“如此強大的華爾街是不可能雪崩的”——它讓人們忽視了20年金融衍生品泡沫的盛極而衰,40年來美元紙幣泡沫的物極必反。
人們一般不承認事前的盲點,總會事後找台階下——這是黑天鵝。但損失已無可挽回。現在的中國決策者,包括金融投資領袖會不會出現一個盲點——和平是自然延續的,戰爭是遙不可及,是可以忽略不計的。
中國人普遍沉浸在這種和煦和平中。台海兩岸中國人的和解,使得1996年以來的危機陰霾日益消散;在伊朗問題上,美國與中國、俄羅斯達成了妥協,美國人得了製裁的“面子”,而中俄得到了在伊朗既得利益的“裡子”,波斯灣的導火索都熄滅了,何況其他地方。
中國人似乎有理由相信和平。中美第二輪戰略對話剛在北京盛大召開,美國國務卿希拉里幾乎將整個內閣都帶來了,100多人的代表團令世界驚訝,雙方的融洽氛圍似乎讓前幾個月的強硬碰撞瞬間消失;奧巴馬積極推動大國的核透明和核裁軍,真想讓諾貝爾和平獎名至實歸的樣子;在5月27日公佈的奧巴馬首份《國家安全戰略》報告中,小布什的“先發製人”被刪去,明確提出了以外交手段作為優先解決國際爭端的方針……
在這種大背景下,朝韓“天安艦事件”似乎只是朝鮮族內部的一個小摩擦,完全可以忽略不計。
現在幾乎沒有人認為,由此引發的一系列的變化,可能會引發東北亞的一場危機,可能會對中國經濟造成較大乃至重大衝擊。
中國的經濟戰略環境真的安全和平嗎?這是一個應該質疑的問題。在奧巴馬領取了諾貝爾和平獎,在奧巴馬向中東伸出橄欖枝,在奧巴馬倡導核裁軍這些和平姿態之下,是美國正將其主要軍事戰略力量不斷向中國周邊集中。
在去年12月10日奧巴馬領取和平獎之前,他剛剛宣布向阿富汗增兵,他不可能不知道,要在阿富汗的崇山峻嶺中徹底消滅恐怖分子,那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美國增兵另有目的,這從英美要求中國對其軍隊開放新疆至阿富汗的瓦罕走廊中可窺一斑,增兵阿富汗,本意是在中國的西部建立美軍戰略基地,威懾中國,並在中俄戰略結合部楔入堅硬的釘子。
與此同時,美國海空軍的主力正不斷從世界各地遷徙向西太平洋,向中國的沿海集中,美國最先進的F22戰機源源不斷進駐西太平洋的基地,這裡已成為這種第四代戰機最集中的地區,超過半數的最先進核潛艇也游弋在西太平洋海底。也就是說,從奧巴馬上任後的短短一年半時間,美國已經把它海空軍約一半的精銳力量佈局在了中國的周邊。這還不包括其盟友日本的軍事力量。
奧巴馬政府的戰略目的已經昭然——戰略遏制重心已經由小布什時代的波斯灣轉移向了中國,用強大的常規軍事力量包圍中國,而通過核武器透明化,遏制中國戰略核威懾力量的擴張,消除中國的核反擊能力。進而通過軍事上的威懾逼迫中國按照美國的利益進行金融、經濟乃至政治的演變。
當“天安艦”事件恰巧發生在這個邏輯清晰的戰略脈絡上,它還一定是個偶發事件嗎?還一定是朝鮮某個莽撞潛艇長的一時衝動嗎?至少,客觀上這是一個在美國需要的合適時間和地點發生的事件。對美國最有利,對中國最不利。
對於“天安艦事件”的真相來說,證據是最重要的;但是對於中美兩個大國在東亞的戰略博弈來說,證據卻沒多大意義。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美國絕不允許另一個能夠取代它在東亞決定地位的大國出現。為此,它會不惜武力威脅。
當中國經濟金融界人士討論亞洲金融危機的時候,會將其與1997年前後的台海政治軍事危機分開討論。其實,這兩者間何嘗不是互動影響的呢?因為金融游資對戰爭是最敏感的,他們在面臨戰爭威脅的時候,總是逃得最快。另外,樓市也最怕戰爭,它可以瞬間使億萬豪宅變成廢墟瓦礫。本人曾在今年5月4日所寫的《股指期貨:戰略做空中國的拐點? 》中分析了股市大跌、樓市泡沫破滅和歐元危機導致外需銳減這三大做空中國的力量,但都限於金融經濟因素。在這裡,本人將補上東亞軍事衝突的盲點。
這是杞人憂天嗎?未必,在試圖利用內部民族矛盾分裂中國失敗後,從外部直接施加軍事威脅,先內而後外,先間接而後直接,先經濟金融後社會軍事,這符合不容挑戰的霸主邏輯。需要提醒的是,民主黨政府並非善男信女。在前一任克林頓時期,美軍襲擊了中國駐南斯拉夫大使館,中美也曾發生南海撞機事件。中國在美國的強大軍事壓力下不得不屈服,基本按照美國的標準加入了WTO。
十年之後,中國的軍事實力已經突飛猛進,已經具備了常規武器一戰的實力,並已經具備了用核武器玉石俱焚的資格。中國還會選擇屈服嗎? 1999年的一幕會不會重現?會有另一次9·11事件轉移中國壓力嗎?
沒有肯定答案,中華元戰略能做的,是助您消除一個戰略盲點,剖析一個潛在的財富黑洞,如能引起您的警惕,我們就足以欣慰了。
但願我們是杞人憂天。然而,做最壞打算,向最好努力,何嘗不是真正決策領袖的成熟思維呢? (張庭賓/文)
沒有留言 :
張貼留言